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使计算机技术更有效地为本专业领域服务。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状况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规定的综合职业能力测试之一。近几年来,虽然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由于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升级,现有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为学生以后适应市场需求提供更大的空间。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对学生基础的计算机知识的教授,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的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同时还包括计算机的重要应用技术。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大学生对现代信息科技的预见性、独立性以及自觉性。具体来看,应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授的任何过程和步骤都和人的思维密切相连,从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开始,到如何理解该知识点、再到制定详细的学习规划、利用电脑进行实际知识点的操作实践,直到最后完全掌握该知识点,都需要思维能力的参与。即使在对最基本的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理解相关的专业术语、概念的含义以及查阅相关的计算机学习资料,思维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其中,通过频繁的思维训练,最终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促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和相关的专业课相结合,采用团队教学的方式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把计算机技术和批判性思维、研究方法、问题的解决以及学术的交流等紧密相结合。这就要求计算机基础的授课教师和各学科各领域的教师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团队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各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专长,使计算机基础教育有着良好的效果。此外,这种团队工作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耳濡目染,渐渐地养成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www.xing528.com)
(3)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计算中心一般都设立了数据库资源实验室、教学和研究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这些都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增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均比较强的实验项目,有目的地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按照实验的内容和目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最终获取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实验报告。在研究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实验的提示方向,严格审核学生自己制定的实验方法,并且在实验时要特别注重观察和调控,帮助学生释疑,找出实验中的不足,不断提高学生实验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各种能力得到了完全的锻炼,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促进学生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不可避免地涉及有关网页制作,以及各种办公软件使用的学习和竞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不断训练,同时学习和竞赛本身也是一个耗体力耗脑力的过程,学生艰苦顽强的吃苦作风在这一过程得以充分的训练和展现。这为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与社会发展的程度相适宜,应该根据相关课程的特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让学生拥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动手的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