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寿昌县,今为甘肃省敦煌市南湖乡(今阳关镇)。故城在敦煌故城西南一百二十里。由于敦煌城东移,寿昌故城附近地貌变动及随之而来的道路转折,从今敦煌市至寿昌城(今名破城子)约一百四十里。有沥青公路直达乡政府驻地南工村(今改名为阳关镇寿昌村)。
寿昌故城,即汉晋龙勒县城。北魏正光六年(525)(《太平寰宇记》误为正光三年[522]),置为寿昌郡,附廓为寿昌县,是为寿昌得名之始。北周保定四年(564)省入敦煌县。隋大业十一年(615),设龙勒府,唐武德二年(619)又析置寿昌县;永徽元年(650),一云六年,省入敦煌县;乾符二年(667)又置;开元二十六年(738)再省入敦煌县,初盛唐时,在寿昌城内亦设过龙勒府。至晚唐大中二年(848)张议潮起义,建立归义军政权,又置寿昌县,延续到北宋景祐三年(1036)西夏攻破敦煌为止。此后,寿昌迄未再度置县。通(统)计其置县时间自西汉至北宋,共九百六十余年。五代以前,该县仅有一乡(见敦煌市博物馆藏《天宝地志》及S.788与天福十年[945]抄本《寿昌县地境》;宋代增为三乡(见《太平寰宇记》)。其县废置之时,则作为一个乡(唐代名寿昌乡)属敦煌县管辖。
此县境域,或展扩或收缩,历代多有变动,而以西汉、西晋及初盛唐时最为广阔。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至武周时,以寿昌城为中心,东至破羌亭六十五里(今鄂博电站),与敦煌县为界;北至玉门关一百一十八里,亦与敦煌县为界;西至新城一千七百六十里,与龟兹镇接壤(在今新疆境内);西南至播仙镇(古且末城)二千三百里,与于阗接壤(在今新疆境内);南至龙勒山一百八十里(今阿尔金山),山南为吐谷浑境;东南至姚阅山一百八十里,与紫亭县为界(今肃北县境内)。玉门关、阳关和西寿昌城皆在县境内(以上据P.5034、S.367及天福十年[945]抄本《寿昌县地境》等卷)。截长补短大略计之,东西一千八百余里,南北三百四十里,面积约十五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山东省大小。
这么广阔的境域内,绝大部分为戈壁沙漠,推测绿洲面积不到千分之一。其主要绿洲为寿昌城周绿洲。据Φ.366《天宝年代敦煌县民退田簿》所载,此一绿洲之范围,以寿昌城为中心,南十里,东五里,北十里,西三十里,面积约十七点五平方公里。其中尚多有山、泽、沙碛,如城西七里以远至卅里以内,即为石门山及大片戈壁沙碛。绿洲范围内的耕地面积,没有留下统计数字,根据Φ.366所载及笔者在南湖乡考察所见,参考S.788及《寿昌县地境》所载此县户数等情况加以推测,唐代耕地面积不超过一万亩。该县自古干旱少雨。敦煌市水利局(今水务局)在距其最近的沙枣园(其地古属寿昌,在寿昌城东四十里)设点观测,1970—1979年所得平均数据为:全年降水量五十三点八毫米,而全年蒸发量则高达二千八百八十九毫米。由此可知,寿昌县绿洲生命,全靠泉、泽、河、渠维持。
本县水系,大致分为三系:(www.xing528.com)
一为甘泉水系:包括甘泉水及其潜流出露点,如寿昌城附近的池、泽、涧、泉和玉门关附近泉泽。二为金山(今名当金山)诸泉水系(包括龙勒泉及今之八龙沟、多坝沟):此系诸水,除龙勒泉古有记载外,余并阙如。大约八龙沟、多坝沟流域古时尚未开发种植。三为蒲昌海水系:包括蒲昌海及其上流的萨毗泽和且末河。此一水系流域,唐代主要为畜牧民族放牧地,人口极少,加之农耕业尚未发展成为决定性经济成分,所以关于水系的记载十分疏略。
这三大水系及其所属河、渠、泉、泽是寿昌县的生命泉。没有这些河、渠、泉、泽,这一地区就不可能有居民,当然也不可能会有城镇、郡、县、关、府、乡的建置,更谈不上有什么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及人口问题了。由此可见,河渠泉泽研究,实在是对这一地区古代历史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工作。又由于此项研究关系到不少古代遗址位置的考定(如寿昌城、玉门关、阳关、新城、石城、且末城、西寿昌城、石门山、石门谷、石门烽、曲泽烽等),同时涉及若干古代民族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如乌孙族、匈奴族、粟特族、仲云族、吐谷浑族、吐蕃族等),关系到古代中央王朝对这一地区的开拓和开发,所以也是古代军事、政治、经济、民族、交通、建置等方面之研究和敦煌学研究的一项课题。
(资料选自李正宇《敦煌史地新论》)
唐代寿昌县遗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