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山,《说文·危部》:“危,在高而惧也。”引申为高峻之义,如李白《蜀道难》“危乎高哉”是也。三危山为敦煌望山,在沙州故城东南四十里,莫高窟东,与莫高窟隔大泉河相望。“三危”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云:“窜三苗于三危。”《楚辞·天问》云:“黑水元趾,三危安在?”是屈原已不能知三危所在。秦火之后,载籍颇多沦亡。汉兴,治《尚书》者亦不能道三危之所在。故《尚书·舜典》孔氏《传》仅云“三危,西裔”。无法指实在何地。至西晋初,杜预注《左传》说:“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俱放三危者……今为敦煌。”将“三危”指为山名,并坐实为敦煌三危山。此后,晋郭璞、北魏郦道元,唐李泰、李贤、颜师古、李吉甫等皆从其说。敦煌本地亦乐予附和,《敦煌廿咏》:“岩连九陇崄,地窜三苗乡。”即咏此。此山,有三峰相连,自西而东,递次增高,故称三危(《太平御览》卷五十引《西河旧事》)。清儒戴震早已指出:“是山不协《禹贡》之文,其名盖后起也。”(见戴震《水地记》)由此,得知敦煌三危山与史上记载的三危山并非一山。将敦煌之三危山释为《尚书·舜典》之“三危”亦属后人附会。此山距沙州城数里,诸书所载不一。《括地志》云:“在沙州敦煌县东南四十里。”《元和郡县图志》及本卷云“东南二十里”。盖因取道不同,敢里程亦歧。捷道至山麓,则三十里,路稍屈曲,则为程四十里,循今公路而往,则五十里。《西河旧事》云俗称此山为升雨山,《括地志》又作“卑羽山”。“卑羽”何义,向来无解。余疑为“升雨”之讹。近年,钱伯泉以为卑羽即“牟羽”,或译作“仆固”,突厥语,意谓神也,圣也,讹作“升雨”。 钱氏之论,可备一说(译见钱伯泉《敦煌和莫高窟音义考》)。
(资料选自李正宇《瓜沙州诸山》,题目系著者所拟定)(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