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文献中搜集到的资料看,敦煌城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下面略作介绍:
1.南门
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载:
一所殿,右在子城中,近南门。据《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元年(400)建造此殿以听政。至今见在,州司以为馆。
这里明确说到了敦煌城南门。
2.西门
同卷又载:
靖恭堂,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三年(402)于西门外临水起堂,以议朝政、阅武事。今堂基尚存,余并破毁。
这里说到了敦煌城西门。
3.东门
同上卷“一所异怪·老父投书”条载:
右按《十六国春秋》,北凉永和三年(435)正月,有一老父见于城东门上,投书于地,忽然不见……
这里说到了敦煌城东门。此门,唐代称为望京门。P.3870《敦煌廿咏·望京门咏》写道:“郭门望京处,楼上起重闉。水北通西域,桥东路入秦。黄沙吐双堠,白草生三春。不见中华使,翩翩起虏尘。”从知东门建有高大的门楼,门外甘泉水上架有桥梁,以通往来。桥东夹道又建有双堠,以觇往来。
4.北门
十六国时期仅见关于东、南、西三座城门的记载,独缺北门,到唐代才有关于北门的明确记载。鉴于城北为重要的农耕区,多有农田、水渠、村落,又有平康、洪池、洪润、效谷诸乡。诸乡之北又有长城东西横亘,烽燧堡障罗列,据此推测,理应开有北门,或因文献偶缺导致无闻而已。
中唐以来,敦煌文献中多有关于敦煌“四门”的记载,如P.2255蕃占时期《行城文》云:“广法王之化迹……列四门之胜会。”S.2146同名文云:“出佛像于四门,绕重城而一匝。”P.3765晚唐敦煌《四门转经文》亦云“悬佛像于四门”。所谓“四门”,当然包括了北门,表明北门的确存在。至于明确说到北门者,可举出以下例证。
P.2877《乙丑年(晚唐天祐二年,905)正月行人转帖》云:
限十七日卯时于北门外取齐。
P.2049a《同光三年(925)正月净土寺入破历》载:(www.xing528.com)
面叁斗,与耽(担=抬)像人北门造顿用。
P.2049背b《长兴二年(931)正月净土寺入破历》载:
粟陆斗,与擎像人北门顿、沽酒用。
敦煌城由子城和罗城两部分组成。子城在郡城东北部,面积小于罗城,所以又叫作“小城”。《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赤气龙迹”条载:
右按《西凉录》,李暠庚子元年(400),赤气起于后园,龙迹见于小城。
同卷又载:
谦德堂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建以听政。其堂在子城中恭德殿南。今并除毁。
同卷又条载:
嘉纳堂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五年(404)兴立泮宫,增高门学生五百人,起嘉纳堂于后园,图赞所志。其堂毁除,其阶尚存。其地在子城东北罗城中,今为效谷府。
知子城为衙署、官宅区。据“后园”云云加以推测,大约衙署在子城内之南侧,官宅在子城内之北侧。另据记载,子城开有南门,以与罗城相通,被称为“子城南门”。为了衙署及官员、眷属的安全,此门昼开夜闭。上引S.1438《吐蕃沙州汉人都督牒状集·沙州状》是一件沙州都督向吐蕃当局报告玉关驿户起义事件及应对举措的呈文,内云:
沙州状:逆贼玉关释〔驿〕户范国忠等六人……今月十一日四更,蓦大城,入子城,煞〔杀〕却监使判咄等人……于时天明,某遂出招集百姓十余人……拟救节儿、蕃使,及至子城南门下,其节儿已纵火烧舍,伏剑自裁,投身火中,化为灰烬。
“蓦”即翻越。四更时分从大城(罗城)入子城需加翻越,表明子城通往罗城的门,夜间是闭锁不通的。
罗城内的子城结构布局,到北宋时仍相沿未变。S.3929(2)北宋初期《归义军节度押衙董保德建造兰若功德记》云:
保德先依(于)当府子城内北街西横巷东口敝居……创建兰若一所。
既云“子城”,必有罗城。从知北宋时期二城格局相沿未变,但北宋时期子城内已不仅只有衙署、官宅,也有了民宅、佛寺。
(资料引自李正宇《敦煌古城谈往》)
敦煌古城西北角角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