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像塔
塔名。清称。道士王圆箓所造功德塔。因塔为集存莫高窟无数残像而修建,故名。原位于莫高窟下寺果园东南侧,现已毁。内藏之雕像,部分已毁,部分藏敦煌研究院。原塔《敦煌千佛洞千像塔记》石碑,存莫高窟。
(潘玉闪)
寺名。敦煌道观。在莫高窟。南距中寺百余米,地势略低,故又名下寺。道士王圆箓在三层楼东修建,原曾居住道人。
(潘玉闪)
(二)城内庙宇
庆祝宫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又名万寿宫,取皇帝万寿无疆之义。坐落在旧县城西大街,西城巷口,坐北朝南。是一处广场式院落建筑。原来只有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硬山式土木结构的殿堂一座和东西两厢各两间平房和一口井。正殿内并无神像,只供奉当今皇帝长生牌位一幅。它是清代当地县官于每月初一、十五,率领僚属集中于此,恭读皇上的圣谕或传达政令和讲解时事要闻的地方。始建于雍正六年(1728),重修于道光六年(1826)。民国时期封建帝制垮台,改建为“周氏私立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校被合并于第三完校,旧址改作他用。1979年7月毁于水灾,灾后在废墟上新建悬泉宾馆,至今仍在运营。
(张仲)
文庙
庙名。原坐落在沙州镇文庙巷中段,北起今驼铃饭店南路口,南至农贸市场巷,东自华东超市,西至文庙巷。南北长约一百二十米,东西宽约六十米,总面积约十亩。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道光、光绪时累有修葺,但因地址潮湿,年深日久,原殿多有倾圮。故于民国六年至十年(1917—1921)又重修扩建,次第完成棂星门、大成殿、名宦乡贤祠等彰显儒家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其规模之宏伟、气象之雄壮,实为“关外学宫之冠”。
原来没有正门,它的最南端(即今农贸市场巷)是一堵庄重稳健的影壁,上书“万仞宫墙”四个大字,影壁正面东西两侧是两道边门,东称“礼门”,西名“义路”。由此二门进入即可看到文庙的主体建筑棂星门。棂星门是一座牌楼式的木构建筑,当心间为歇山顶,两次间为原殿顶。所谓“棂心”,又名文曲星。相传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掌管文化的星就叫棂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棂星,文庙以它为正门,有尊孔如尊天之说。过棂星门,前面即为半月形泮池。这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之地,因为按旧时的说法,读孔孟之书的学子能考上高等学府就叫 “入泮”,所以泮池是显示荣耀的地方。
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建筑,坐北向南屹立在一米多高的砖包台基上,面宽五间,是木构架抬梁式结构。“大成殿”“圣集大成”“德齐帱载”三块大匾悬于其上,字体圆融遒劲,当为名家手笔。大殿内正座是“大成至圣贤师孔子”之牌位,两侧是颜回、子思和曾子、孟子牌位,并制神龛供养。另在东西两边只列“十二哲”牌位,不制神龛,以区别圣贤。大成殿东西两旁是供奉有功于地方的名宦乡贤牌位的地方,可见在历史上只要为人民做过好事、实事的人,老百姓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民国二十年(1931)后,一度成为驻军养马的地方,原建筑受到严重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虽在废墟上建立一所小学,但终因千疮百孔、满目破败,无法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遂改其他用途。每年农历八月廿七日,孔子诞辰,在大成殿,用七猪、八羊、九牛祭祀孔子,称为祭丁盛典。
(根据张仲先生提供资料整理)
北台庙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位于正城内北台 (今敦煌市政府办公楼北侧)。坐落在县城北墙中段的一座高台上,和县城南门(靖远门)、街心鼓楼处在一条中轴线上,南北对峙,起着北城门的作用。实际上旧敦煌内城只有东、南、西三道城门,而没有北门。其原因按封建风水迷信的说法,当年修城时,相度地形,因北面阴气太重不便开门,因此改修庙宇,雕塑关公圣像,手执大刀,威风凛凛,极负镇关守城之责,故又称武庙。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由戏台、山门、钟鼓楼、正殿、配殿等建筑组成。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气势壮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改设敦煌女子传习所、县卫生院,后被县自卫队驻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由县公安队、青海石油公司招待所借住,因经过多次改装修建,旧庙面貌已不存在。2000年修建沙州乐园时,将废墩台重新用砖包砌,并在墩台东西两侧象征性地恢复了一段城墙,借以保留“敦煌历史文化名城”的痕迹,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昭示后人。历史上的农历九月十三,是关帝圣诞,北台关帝庙均有香火、演戏祭祀关公(或称关圣帝君)。
(根据张仲先生提供资料整理)
北老爷庙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清末民初,山西籍旅商来敦经商,后定居敦煌,在城内北关建造的一处既供奉祭祀又提供乡友活动的山西会馆(今北街小学),并供奉关公神像。坐北望南,三进院落,整体布局严谨,高低错落的楼台亭阁,精工巧绘的雕梁画栋,起脊飞檐、白墙绿瓦以及大门与戏台合二为一,浑然一体的奇巧,令人叫绝。
注:关羽是山西人,故山西商供奉之,祈其保佑经商者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每逢关公圣诞之日,山西商人自发聚会,香火祭祀,并演戏三日,表演铁芯子等,深受群众欢迎。
城隍庙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在县署迤西,庆祝宫之东(今敦煌市公安局所在地),雍正三年(1725)建。
注:敦煌民众祭祀城隍神的风气十分隆重。每逢清明节城隍出巡,农历十月一日城隍回府,各家各户蒸麻腐包子,上坟焚纸钱、送寒衣。此习俗在敦煌民间极为兴盛。
马王庙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在东大门内迤南(今南街小学校址),雍正四年(1726)建,早已不存。
注:马是重要家畜,故对其神化甚早。《周礼》于战国时编纂,收有前代史料,其中记载马神之祀甚隆重,以后历代沿袭,列为祀典。其雕像则四臂三目,俗语云“马王爷三只眼”,狰狞可怖,其神牌书“水草马明王”字样。每年农历六月廿三马祖诞辰,凡营伍及武职,有马差者,均于马王庙三牲祭祀,演戏三日。
牛王庙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县城内火神庙东南侧,雍正年间(1723—1735)所建。供奉牛王,每年农历七月廿五祭祀牛王,演戏三日。后改为县署税厅。
寺庙名。清代城内庙宇。坐落在敦煌关厢城西南隅的一座坐北向南的斜坡上(今体育广场院内),南北长约二百五十米,东西宽约五十米,总面积约一万二千五百平方米。从平地缘坡而上,依势修建,形成梯形式三层建筑群,最高点十二米左右,亭、台、楼、阁按地形布局,气魄宏伟,庙宇辉煌。有“敦煌的布达拉宫”之称。相传,始建于魏、晋时期,重修于清雍正三年(1725),道光和民国时期均有续修,整体建筑分上中下三层院落。前院以阁楼式戏台和歇山式三间彩绘山门为主;中院以娘娘殿为主体建筑;最上面的院子中有大雄宝殿和敦煌当时最高的建筑玉皇楼。玉皇楼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高约七点五米,是敦煌人经常登高望远的最佳选择地。每逢正月初九,又叫“上九会”,是玉皇大帝诞辰,人们必须到玉皇阁烧香礼拜,并演戏三日。除敬神外,人们还上玉皇阁还愿、布施、游观、郊游。
(根据张仲先生提供资料整理)
火神庙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在护城东关北侧(今农机公司后院,北街社区办公楼东侧)。原后殿遗址尚存,今已加固维修。清嘉庆十一年(1806)建,是清代道教祭祀火神的庙宇,也是敦煌市乃至河西地区唯一现存的一座清代建筑。民国时为敦煌六合班演戏场地,后塞光学社秦剧团改建为剧团所在地。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每年农历六月十五为火神庙会,人们都在此奉祀火神。农历六月一日,又是敦煌地方杂货行会,各业主自筹资金,在此演戏三日,并献牲祭祀。
财神庙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俗称财神楼,在郭城南街(今一条街南),道光六年(1826)建。每年农历七月廿二日财神会,在南关财神楼前临街搭台演戏三日,或用三牲奉祀财神赵公明。
张爷庙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郭城东大街(原敦煌市博物馆),供奉三国时名将张飞,并奉其为神以及屠宰行的祖师爷。每年农历八月廿三,屠宰行多聚于此,香火祭祀,献牲,搭台演戏三天。
药王庙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在城内东北,火神庙后偏东,建有戏台(原百货仓库)。建造年代约在嘉庆年间,供奉三国时名医华佗。民间亦有供奉三皇之说,三皇(伏羲、神农、黄帝)皆古代传说中的圣王,他们很早就已被神化。此俗很早就开始,相传神农尝百草,知药性,黄帝通医术,故视其为药王。民间相传此庙卜卦求医十分灵验,每年四月廿八为药王生日,病患者多去焚香叩拜,以祈除病安康。
地母庙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在东大门外迤北,旧称地母庙湾(今敦煌市委党校院内)。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内均有香火、献牲、演戏活动。
地藏寺
寺名。清代城内佛寺。民间称地当寺,乾隆五十六年(1791)建。在大南关南稍门外,大佛寺之南(原敦煌汽车车站)。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生辰,在该寺香火祭祀,演戏三天。东边厢房供奉“四值功曹”(值年、值月、值日、值时),或说供奉大运河上管理三征运的漕官爷爷。人们于是日准备金银裸、纸钱,装一大袋,专门有写字先生在袋上写明先祖地址、姓名,烧在漕官爷灵位前,表示托漕官爷寄给祖先,名曰带包。因而漕官爷前香火极盛。
土地祠
庙名。清代城内祠庙。在旧县署院内东(原财政局所在地,今敦煌大酒店),始建时间不详。奉祀土地神,城乡各坊均有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神诞辰,各坊乡民均祀之。土地神又名灶神,敬土地神的日期为灶日。万物土中生,地能载万物,世人本此观念,遂生出敬拜土地的事来。自古除敬天以外,即以敬土地为要事。近代信仰土地神,不亚于城隍,在我国几乎可以说凡有人烟处,都敬土地。土地的前神叫灶神,也称灶公。古人因为“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灶而祀之”。
廒神庙
庙名。清代城内庙宇。在今南关粮站院内东侧,坐北向南,对面建戏台一座,供奉清代刘猛将军为廒神。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六日为廒神庙会,便开始征粮入仓,并演戏三日。现有乾隆年间所建保存完好的八幢仓廒,如今仍是最佳粮仓。
(三)城郊庙宇
太清宫
庙名。清代城郊庙宇。始建于乾隆五十年(1785),在东稍门外迤南,今丝路宾馆南,供奉不详。
魁星阁
庙名。清代城郊庙宇。又称文昌阁。在东稍门外东郊一里许(原敦煌中学校址,今敦煌二中)。坐落在县城东郊文昌宫之东南隅,是一座三层楼阁式建筑,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道光时苏履吉又重修。楼面坐北向南,建在一米多高的土台上。楼高约十一米,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半,砖木结构,歇山式六角攒尖顶,上层南面出廊,檐柱之间装有木质栏杆,正额悬有“魁星阁”匾一方,东西山墙各有圆窗一个,以利采光。殿内供奉魁星点斗式神像一尊。按旧时的传说,古代学子为了科举高中,以期有个好的前程,不但崇信文昌帝君,也要奉祀掌管文运的魁星之神。旧时是供奉主宰状元之神,有激励学子求学上进之意,故一直保存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敦煌中学的扩建,始被拆除。
(根据张仲先生提供资料整理)
雷祖庙
庙名。清代城郊庙宇。在东稍门外一里许(今莫高镇窦家墩村二组,约在市医院北侧),乾隆五十六年(1791)建,与社稷坛同在一处。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庙会,祭祀雷公、电母,或演戏、献牲。
龙王庙
庙名。清代城郊庙宇。在城西三里,今旧城墩西北,雍正八年(1730)建。敦煌历来干旱少雨,故立龙王庙,供奉龙王尤盛。哪里有河有水,哪里就有龙王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城乡士民均聚于龙王庙,奉祀龙王,各家各户祀井神,献煎饼,男理发,以示吉利。农历二月廿八日开河会,故在龙王庙祭祀龙王,意在冰消开河。演戏三日。
西云观
庙名。清代城郊道观。在城西三里旧城墩西南,是敦煌 “三步两道桥”“一里五个庙”保存较好的一座古庙。雍正八年(1730)建。民国时曾多次重修扩建,始成规模,是敦煌久负盛名的道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无量祖师诞辰,乡民多聚于此奉祀无量寿佛,并演戏三日。是日,当地俗称寒食节,各家各户祭祀介子推,冷餐,禁烟火。农历三月廿八是东岳大帝诞辰,在东岳殿祭泰山神,献祭品,焚香叩拜,演戏祝福,风气甚浓。近年来几经整修,现已灿然增彩,面貌一新。同时,也是敦煌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蜡庙
庙名。清代城郊庙宇。俗称蚱庙。在东稍门外迤南(今丝路宾馆所在地)。与老君庙建在一处,老君庙在北,坐东望西,蜡庙在南,坐北望南。《重修敦煌县志》又称蠕蜡庙,雍正八年(1730)建。每逢农历四月十五,为祭祀虫王节。是日,各坊各庙演戏,各家各户粘五色斜角旗,上沥鸡、羊血,遍插田中,并将猪、羊血沥入蒸熟的糯米中,再洒入禾田,谓可除虫。
三官庙
庙名。清代城郊庙宇。即靖远庙。在东稍门外以北(原敦煌中学,今敦煌二中大门西侧广场)。为雍正年间靖远县迁户所建。靖远分为上靖远、下靖远,上靖远在莫高镇窦家墩村二组,下靖远在原五墩乡靖远村(今合并为莫高镇五墩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亦称上元节,民间有祭祀三官的风俗。上元(正月十五天官之诞辰)、中元(七月十五地官之诞辰)、下元 (十月十五水官之诞辰),皆大庆之月也。所谓三官并非日月星辰之神,但显然源自原始宗教中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另有人还把主宰人间福、禄、寿的三大神视为供奉的对象,将不愁吃、不愁穿、能长寿作为人生最大的期盼。这也是民间各有祭祀三官的缘由。农历正月十五,还有在三官庙前打铁花、烧秦桧的习俗。庙门前泥塑秦桧夫妇像,背缚面南跪,后用火烧。妇女辈或有身体负病者,依五官四肢之部分抚摸,谓可解痛。同时,东稍门内,立秋千三架,高约五丈,上系铜铃多个,任人舞戏。一人舞荡,众铃铿锵,颇可观听,是谓 “天平秋”。
风伯雨师庙
庙名。清代城郊庙宇。俗称风神台。约在城东一里处(今莫高镇窦家墩村),道光六年(1826)建,具体地址及供奉不详。
太阳宫
庙名。清代城郊神庙。在县城西三里,今旧城墩西北。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太阳会,城乡士民多聚此祭祀太阳神,演戏三日。信仰崇拜自然神,本是原始崇拜的产物,至今仍留有其痕迹。民间视太阳神为正大光明之善神,月亮为月神,二神合在一处祭祀。
上卫户庙
庙名。清代城郊庙宇。位于城东。在今沙州镇梨园社区梨园广场东侧,即莫高镇窦家墩村一组,清雍正年间所建。现已无存。
老君庙
庙名。清代城郊庙宇。在城东。供奉老君。今丝路宾馆是原老君庙所在地,此处为一地两庙,即和蜡庙建在一处,清雍正年间所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诞辰,乡人烧香上供;农历九月十三日淘金工祭老君均聚会于此,搭台演戏三日。
金花庙
庙名。又名兰州庙。清代城郊庙宇,在南郊。建在兰州坊(即今敦煌研究院家属楼东北角,是金花庙原址所在地,今庙无存,庙前老榆树犹在)。雍正年间由兰州皋兰县迁户在此所建,供奉金花娘娘。每逢农历五月廿五日,是金花娘娘生日,在此演戏三日,谓值灵感仙姑之诞辰也。地当下永丰渠堤(今总干渠),多大树浓荫,流水当其前,果园绣壤环其外,颇饶风景,男女游人甚盛。
城隍行宫
庙名。清代城郊庙宇。在北稍门处,不到半里。约在原物资公司所在地,今已改作他用。城隍出府休息之场所,无神像。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建。 所谓“行宫”不过是北门外东边一片孤魂滩上的一座简陋兀立的小庙。每逢清明节城隍出府,至此演戏或献牲。
孤魂庙
庙名。清代城郊庙宇。供奉孤魂神(又称鬼王)。建在北门外坟墓群中,约在今沙州乐园北面,始建时间不详。与行宫处在东西一线,行宫在东,孤魂庙在西。每逢清明节各家祭祀先祖,施散游魂。妇女异针,过此则否。
注:以上城内及城郊庙宇均以主要庙宇为主。庙名及庙址大略方位,均参照吕钟《重修敦煌县志》“敦煌县庙宇、墩堡、会馆一览表”。庙会活动采用《重修敦煌县志》四时风俗、《敦煌文史资料选编》第四辑王韩继先生编写的 《敦煌近代民间节日及庙会习俗》并进行整理。
(四)月牙泉庙宇群
娘娘殿
庙名。清代月牙泉庙宇。在庙宇群的最东边,主要由门楼、游廊、过厅、正殿组成。正殿为五间歇山式超廊建筑。殿东西两侧为关煞洞,殿门为彩绘隔扇门。殿内敬台上塑有九天玄女碧霞元君及娘娘像五尊,均站立平视,秀雅丰润,正坐其上;西侧塑有送子娘娘及护婴使者;东侧塑有偷生奶奶和钱仲阳像;正面后墙为百子游嬉的悬像,其中游嬉的百子天真烂漫,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此殿四壁全为五彩粉画,制作十分精美。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一子孙圣母诞辰,在娘娘殿内均有香火祭祀活动。娘娘殿和整体庙宇群现均已不存。
(根据李业基先生《月牙泉庙宇记》整理)
药王殿
庙名。清代月牙泉庙宇。位于菩提殿西侧,是一砖卷洞窟式建筑,窟前为五间卷棚,双扇大门。进入洞窟,正中为圆洞式神龛。圆洞四壁悬塑山水,有奇峰耸翠、流水铿然之威。周围高台之上塑有孙真人坐虎像,孙真人慈颜圣知,坐下猛虎温顺附耳,似在静听法音。正龛旁塑有历代名医岐伯、雷公、扁鹊、华佗、张机、李杲、刘完素、张元素、宋丹溪、钱乙十人塑像,分侍左右。每一尊塑像前都有书有各自名讳的牌位,起着命名解释的作用。各个塑像秀丽多姿,神态各异,有戴冠者,有束发者,有潇洒飘逸者,也有沉静古奇者,济济一堂,气氛和谐,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此殿内原匾额甚多,文化氛围甚浓。出殿门通过甬道便是五间大过庭兼山门,厅中四壁皆有名人字画,如鸣沙山人的 “松鹰图”“劝世文”及条幅对联多副。如一联云:“座绕鸣沙仙灵逸响;泉潆片月圣德流光。”另一联曰:“对一曲之甘泉俨探桔林;拯众生于苦海如泻柳瓶。”匾额有 “勿药有喜”“陡起沉疴”“医宗寿治”等。这些字画匾联都是当地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文化结晶。
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药王诞辰,月牙泉药王殿及城内药王庙演戏或献牲,男女游人甚众。现已毁不存。
(张仲)
七真庙
庙名。清代月牙泉庙宇。有歇山式彩绘门一间,进山门两旁及院内两侧均为客堂及禅房,上殿同娘娘殿,殿内供奉全真七子像,即丹阳真人马钰、长真真人谭处瑞、长生真人刘处玄、长春真人丘处机、王阳真人王处一、广宁真人赫大通、清净散人孙不二,庄严肃穆,神态各异。此殿之壁画及娘娘殿之悬塑均由小泉湾殿内整块移来。搬移之法颇为高妙,与原塑区别不大。此庙已被破坏殆尽。
(根据李业基先生《月牙泉庙宇记》整理)
道院
庙名。清代月牙泉庙宇。为一狭长平房建筑,由南向北分为四部分。南端为畜圈及饲草房,中间有大柳树一棵。东有小门可通七真殿院内,北有小门可进入香积厨,厨之东北隔有大锅头一处,上坐大锅一口。西有小门通入观音院内。北有小门进禅堂,堂内南边有二炕,西墙挂有三清圣像一帧,北边是米面柜,室内有桌椅等物件。北有小门紧闭,内为库房,库藏粮米、全县道士袍服、法器、簿籍及月牙泉所有旗幡经卷绰檐帐项等。为道教道士活动场所,已被破坏殆尽。
(李业基)
龙神祠
庙名。清代月牙泉庙宇。主要供奉龙王,殿中神像原为壁画像,后改为塑像。敬台之上正中塑有龙王像,左侧为牛王与山神,右侧为马王与土地神。台下两侧塑像左为鬼卒,右为鬼判。塑像古朴峥嵘,壁画为发云布雨、降牛服马、赏善罚恶等图。此祠,壁画线条流畅,技法娴熟,古朴自然,堪为珍品。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开河会,五月十三日龙王庙会,均有祭祀龙王活动,求雨,以祈风调雨顺。
(根据李业基先生《月牙泉庙宇记》整理)
菩萨殿
庙名。清代月牙泉庙宇。是月牙泉古建筑群中最为古朴典雅的一组建筑。修建在月牙泉龙王庙后的一座高台上,为五间歇山卷棚式,卷棚与回纹木栅为墙,进木栅为一小庭院,正殿面宽五间,三间隔扇门,前廊梁柱间悬有匾联多副,正中一匾额书“恒河宝筏”。有一联云:“坐拥青莲风扫银沙鸣法鼓;波澜碧玉泉开纤月泛慈航。”殿内敬台之上为三座小阁楼式络缨供合龛,正中塑观音菩萨端坐莲台之上,左为骑青狮之普贤菩萨,右为坐白象之文殊菩萨。各菩萨均手执佛印,慈静安祥。敬台前中间有两根蟠龙玉柱,柱上两条金龙,攀腾飘逸,嬉斗宝珠,塑得活灵活现,为塑工中之上乘。殿顶大梁上还悬有两块大匾,上书浮刻贴金之正楷《金刚经》,雕刻精细,书法隽秀,是月牙泉庙宇中绝无仅有的一朵工艺奇葩。每年农历四月二十日,为眼光菩萨诞辰,均有香火供奉或献物,有眼病者缝制纸眼、布眼挂献泥塑身上,可除眼病。
(张仲)
玉皇阁
庙名。清代月牙泉庙宇。始建时间不详。位于菩萨殿后台,距离鸣沙山南坡仅有一条通风道之隔,是月牙泉最高之建筑物。为两层攒顶式木楼,周回超廊十二根明柱,宝典丽日,飞檐插天,斗拱敷彩,金瓜结顶。楼檐角系有铎铃,风起铃响,悦耳怡神。此楼第一层殿内塑有坐于十二头猪牵拉的轮椅之上三头六臂的北斗司命神。楼后墙外壁彩绘“十八学士登瀛洲图”。二层高台正中塑头戴冕旒平天冠、身披衮服、手秉玉圭、圣神严肃的玉皇大帝像,北斗、南斗司命之神,分侍两旁。东西两墙壁画十八宿、功曹、太岁等天神像。楼虽高耸,但塑像平庸。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诞辰,综称上九会,是月正是农闲,为一年最暇时,人们均到玉皇阁烧香礼拜。
(张仲)
天神殿
庙名。清代月牙泉庙宇。与达摩殿、药王殿同在菩萨殿西,三殿成一院落,除达摩殿外都各有门户。菩萨殿转西便是天神殿,为一歇山式五间殿堂,隔扇门。殿内陈设不华,无壁画。殿中央彩塑一巨人,状其狰狞奇伟,头上是头,面上是面,善恶丑美、妍媸毕肖,神态各异,共三十六;其臂错落有致,动态自然,其手有掐印掐诀、有摇铃举幡、有握弓掌矢、有指天画地,各尽其妙共七十二。此塑像两足不着鞋履,呈跨武坐姿,右腿微收,左腿蹬出,足下踩一天魔,其形象之狰狞,胆气不足者,不敢涉足入内也。此殿门前悬一匾曰“昊天金阙”。通过院落有歇山式山门一间,门额楷书“神祇祠”三字。
(根据李业基先生《月牙泉庙宇记》整理)
吕祖殿
庙名。民国时期庙宇。约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始建。敦煌文史资料第二期载有李业基先生所作 《月牙泉庙宇记》一文,其中所述民国三十年(1941),侯道士主持于药王殿西雷台阁东之空地修建了达摩殿一处之说,恐系李君记忆失误,有违史实。与此之后,又读文史资料第八期胡开儒整理的 《鸣沙山下月泉歌——月牙泉诗文楹联记》一文,也提到,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民国三十年(1941)修建达摩殿,此说也属误传。
为了对史实负责,以笔者当年亲历之实情,对李、胡二君之失误特予澄清,以免以讹传讹,模糊后人。
实际情况是:当年主持修建者是敦煌时任县长马风鸣 (民国二十六年[1937]任职),修建的不是“达摩殿”而是“吕祖殿”。在马风鸣到任敦煌不久,即在月牙泉雷神台东侧,将原来储藏零杂物件的两处土房拆倒整平,动工修建了三间歇山式、中一间隔扇门的平房殿堂,后墙中间仅造一座供台,供一座木制牌位,上书“供奉吕祖纯阳之神台”。
(宋荣)
雷台阁
庙名。清代月牙泉庙宇。与官厅为一处建筑,处在月牙泉整个建筑群中地势最高处,建有厅堂式之官厅。官厅结构为轩亭式游廊,东西两侧有风墙,墙上开满月窗,前面有宽面木栅可供游人憩坐,上以超檐结顶。往昔,在此摆宴接官,观鱼品茶,吟诗作文不畏风雨。小憩厅视野开阔,放眼望去:浩渺一洼,碧波粼粼,月泉晓澈尽收眼底。官厅正面悬有一白底黑字匾,云“别有天地”四字。此匾为驻防敦煌少将衔管带肃州巡防四营营长周炳南 (民国初年临洮人)撰书。官厅正门西侧壁龛内木牌高约二米,上书楷书“汉渥洼池”四字,笔力雄浑遒劲,不知何人所写。厅内匾额甚多,如“窥泉见佛”“雷起沙鸣”“半规泉”等。过穿堂两侧东西各有茶房三间,此为原官厅之附属建筑,系清道光十年(1830)所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由傅道士倡修雷台阁后,遂令与前官厅成一院落。进官厅后又一纯砖结构院落,院中砖铺地,东西两侧各有五间大殿,彩绘一新。殿内敬台之上塑有风火雷神像,每殿十二尊,大都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墙上壁画都是小说《镜花缘》中故事。正面大殿五间建在高六七米之砖砌高台之上,此即八卦攒顶式之雷台阁。此阁前廊悬邑人朱永镇撰书的“掌握乾坤”大匾一块。此阁三间,隔扇门,方砖盖顶。入内,地中央塑有鸡头人身两腋生肉翅奇形怪状之雷震子凶像一尊。其后又一大莲花坛内,塑太史闻仲金面三目,座下黑麒麟,手执赤符像一尊。其后高台之上又塑有无量寿佛披头散发像,两旁是东皇太一和太阳星君。东西两侧又塑有雷部正神五尊,俱各使枪弄棒,青面獠牙,十分森然。此外还有龟蛇玄武像一具,内容不伦不类,杂乱无章,内容完全取材于《封神演义》,又糅杂道家偏私之见。但此建筑设计严谨,风格奇特,阁顶与玉皇楼遥遥相望,大有一争高下之势。争奇斗巧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给月牙泉增色不少。在这座庙院中还值得一提的是院中央的一泰山压顶式的泥塑香炉。偌大的一座香炉以八个瘦骨伶仃的小鬼为支点,平托立在地上,被泰山般的香炉压得龇牙咧嘴,弯腰驼背,困苦不堪,看上去几乎力不能支。八个小鬼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逼真。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为雷祖庙会,雷台阁均有香火祭祀雷公活动。
(根据李业基先生《月牙泉庙宇记》整理)
药王洞
庙名。清代月牙泉庙宇。位于小泉湾。始建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由于历史原因被风沙掩埋。遗址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从出土的木制功德牌确认其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的药王洞,专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建。主殿为砖砌洞庭建筑,高宽均为三米,长六点二米,窟前为西结构庑廊,已全部塌毁,残存的檩柱多已腐朽。洞内的泥塑已不存在,洞北壁背光为 “红王诊龙治虎”的悬雕,东壁为山水花鸟悬雕。为有利于遗址的保护,现已将遗址回填。
注:月牙泉何时有建筑,据张仲先生《读〈月牙泉庙宇记〉之补正》,文中引《肃州志·沙州卫·山川》接语:“(鸣沙)山在州南,积沙而成,党河经其阳,由山之西北流,东麓有千佛洞,山下有月牙泉,沙挟风而飞响,泉映月而无尘。终古光音,仙灵异境。姚观察构亭其上,常携茶具,载笔来吟,流连不去。”姚观察即姚培和,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进士,于雍正八年(1730)奉委来沙州督理屯田事务,文中名言“姚观察构亭其上”证明他任职沙州期间,就在月牙泉有了修建,尽管属于规模较小的亭台之类,但也是目前仅能见到的清代在月牙泉修建庙宇的最早记录。乾隆二十年(1755),陕甘总督兼甘肃巡抚陈宏谋曾书《月牙泉龙王庙碑记》一篇,说明在此“碑记”之时,就已有龙王庙了,这些都是月牙泉早期建筑的记载。李业基先生在《月牙泉庙宇记》序言中所说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建龙神祠到民国三十年(1941)修达摩殿的时间,比张仲先生考证修建月牙泉庙宇的时间要早半个多世纪。月牙泉庙宇群的始建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www.xing528.com)
(五)农村庙宇
渭源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南隅。建在渭源坊,在今月牙泉镇杨家桥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渭源县迁户在此所建。今月牙泉镇原杨家桥中学校址为原渭源庙遗址。
下渭源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南隅。建在下渭源坊。渭源坊又分上下渭源庙,上渭源庙在今月牙泉镇杨家桥村,下渭源庙在原五墩乡靖远村 (今莫高镇五墩村)。雍正年间由甘肃省渭源县迁户在此所建。
西和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南隅。建在西和坊。今莫高镇三危村(原西河[和]槽村三、四组)即为其遗址。雍正年间由甘肃省西和县迁户在此所建。
东肃州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南隅。建在新肃州坊,在今转渠口镇雷家墩村一带。雍正年间由肃州 (今酒泉市)迁户在此所建。
秦州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南隅。建在秦州坊,在今转渠口镇原秦州村一带 (今盐茶村)。雍正年间由甘肃省秦州(今天水市)迁户在此所建。
漳县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位于东南隅。供奉龙王四兄弟。建在漳县坊,今转渠口镇漳县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漳县迁户在此所建。
八户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位于东南隅。建在今月牙泉镇中渠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正宁县八户迁户所建。
佛爷庙
庙名。位于今月牙泉镇鸣山村四组的荒漠边缘上。原来仅仅是一处土木结构的小院落,只有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的硬山式殿堂一座和三间平房,一眼井。由于它的位置恰在县城和莫高窟的中间,过去往来于千佛洞的人们都要在这里歇脚打尖,所以尚不冷落。1943年5月“中央研究院”西北历史考古组,以向达、夏鼐先生为首的考古人员曾以此庙为工作站,在这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和重点发掘工作两个多月,向达先生曾替它取名“中途岛”,一时传为佳话。据向达《西征小记》(二)“敦煌古城与古墓”条载:“庙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至今将六十(应为五十——编者)年,栋宇如新。”另据夏鼐《敦煌考古漫记》:“(佛爷)庙前东首有一古庙残迹,仅存四壁,还残留有宋代的壁画。”可证佛爷庙的历史渊源是相当久远了。
注:20世纪50年代,县城至莫高窟的公路修通,往来莫高窟的行人多走公路,佛爷庙逐渐冷落。由于年久失修,几成废墟。改革开放以后,在敦煌佛教协会和雷音寺管委会的倡导下,敦煌信教群众自愿捐资捐料,义务帮工,发愿对衰败的佛爷庙重加整修扩建。经过三年的努力,新修了飞檐翘角、斗拱抬梁的大雄宝殿一座,面宽五间、四梁八柱的木结构长廊一处,楼式的砖木结构的山门一座,还有各式经堂、接待室、僧房等。改造后的佛爷庙美轮美奂,气势壮观,成为敦煌仅次于雷音寺的佛教活动场所。
(张仲)
正宁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南隅。建在今月牙泉镇合水村一组(原饲养场)。雍正年间由甘肃省正宁县迁户所建。
兰厅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南隅。建在今月牙泉镇原兰厅村及今中渠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兰州厅(今兰州市)迁户所建。
古浪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南隅。建在古浪坊,在今肃州镇孟家桥村及杨家堡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古浪县迁户所建。
武威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南隅。建在武威坊,在今肃州镇武威庙村及原南阳沟村 (今武威庙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武威市迁户所建。
西宁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南隅。建在西宁坊,在今肃州镇原西宁堡村(今河州堡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西宁府(今青海西宁市)迁户所建。
河州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南隅。建在河州坊,在今肃州镇河州堡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河州迁户所建。
西山丹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南隅。建在今肃州镇孟家桥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山丹县迁户所建。
东山丹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南隅。建在山丹坊,在今肃州镇孟家桥村及杨家堡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山丹县迁户所建。
碾伯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南隅。建在碾伯坊,在今肃州镇板桥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碾伯县(今青海省乐都县)迁户所建。
上西宁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南隅。建在西宁坊,在今肃州镇原陈家村(今板桥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西宁府 (今青海省西宁市)迁户所建。
斜沟小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位于中南隅。建在碾伯坊,在今肃州镇原陈家桥村二组(今板桥村)一带。建造时间不详。
永昌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南隅。建在永昌坊,在今肃州镇祁家桥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永昌县迁户所建。
肃州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南隅。建在东肃州坊,在今肃州镇肃州庙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肃州 (今酒泉市)迁户所建。
东高台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南隅。建在高台坊,在今肃州镇高台堡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高台县迁户所建。
西高台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南隅。建在高台坊,在今肃州镇魏家桥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高台县迁户所建。
张掖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南隅。建在张掖坊,今肃州镇板桥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张掖市迁户所建。
镇番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南隅。建在镇番坊,今七里镇原邵家桥村 (今三号桥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镇番县(现民勤县)迁户所建。
岷州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北隅。建在岷州坊,在今七里镇杜家墩村一带。又称“琉璃瓦庙”,因为建筑为绿色琉璃瓦盖顶称名。
注:此庙1958年曾做敦煌农校校址。后在20世纪60年代被拆毁。此庙虽已不存,但因置放、保存的几件价值连城的文物而使它屡见于文献记载。1933年5月至1937年春,经甘肃省参议会议长、陇右金石学家张维推荐任敦煌县长的杨灿在敦煌任上,以他在文史方面的造诣,独具慧眼,探幽访胜,辨识散落在茫茫大漠上、戈壁上、石窟内、废墟古庙里的古佛塔、古造像、佚闻,写成《敦煌金石文字存佚考略》一文。在此文中,记载当时岷州庙中置放、保存大造像塔、石狮子一对,托塔天王刻像一尊。此文写成之后,张维之子张令瑄托人记录,记录稿现存北京图书馆特藏部。此稿何以存入北京图书馆特藏部,至今不得而知。
1943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向达参加“中央研究院”、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的西北科学考查团来到敦煌。同年,向达在旅居敦煌期间,偶过党河,闲游近村,至岷州庙,发现残存婆罗谜字经幢,写成《记敦煌出六朝婆罗谜字因缘经经幢残石》一文。据戈哈理教授意见,敦煌岷州庙婆罗谜字经幢,也是《缘起经》,和印度那烂陀的砖刻《缘起经》一样。就字体而论,敦煌经幢远比那烂陀砖刻为早,应该是5世纪中叶(相当于我国后魏)之物。敦煌岷州庙现保存的婆罗谜字经幢石刻乃是绝无仅存极其珍贵的文物。此经幢到向达见到时,已被愚昧的乡民用作打场的磙子,残损斑斑。岷州庙最早当建于雍正初年,至于为何将后魏婆罗谜字因缘经幢、大造像塔、石狮子一对、托塔天王刻像安置、保存其中,亦成千古之谜。
(摘自王渊《啊,敦煌》)
洮州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北隅。建在洮州坊,在今七里镇原习滩村 (今杜家墩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洮州(今卓尼县、临潭县)迁户所建。
南台大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位于东北隅。建在今七里镇大庙村三组一带。始建时间不详。
礼县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北隅。建在礼县坊,在今七里镇白马塔村一组及三组所在地。雍正年间由甘肃省礼县迁户所建。
金县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北隅。建在金县坊,在今七里镇白马塔村二组及四组所在地。雍正年间由甘肃省金县(今榆中县)迁户所建。
安化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东北隅。建在安化坊,在今七里镇原习滩村 (今杜家墩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安化县(今庆阳市)迁户所建。
盐茶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北隅。建在盐茶坊,在今转渠口镇盐茶村。雍正年间由甘肃省盐茶厅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迁户所建。
华亭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北隅。建在华亭坊,在今转渠口镇吕家庄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华亭县迁户所建。
陇西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北隅。建在陇西坊,在今转渠口镇原陇西桥村(今吕家庄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陇西县迁户所建。
宁远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北隅。建在宁远坊,在今转渠口镇雷家墩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宁远县(今武山县)迁户所建。
秦安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北隅。建在秦安坊,在今转渠口镇秦安村。雍正年间由甘肃省秦安县迁户所建。
固原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北隅。建在固原坊,在今转渠口镇原陇西桥村(今吕家庄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固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迁户所建。
成县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北隅。建在成县坊,在今转渠口镇原转渠口村(今秦安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成县迁户所建。
五圣宫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位于中北隅。供奉五瘟神,即牛瘟神、马瘟神、羊瘟神、鸡瘟神、猪瘟神。建在今转渠口镇五圣宫村一带。建造时间不详。
阶州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中北隅。建在转渠口镇阶州村。雍正年间由甘肃省阶州县(今武都区)迁户所建。
闸坝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位于中北隅。建在今黄渠镇闸坝梁村一组、八组一带。建造时间不详。
黄渠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位于中北隅。建在今黄渠镇戴家墩村一带。建造时间不详。
老爷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位于中北隅。供奉关羽像。建在今黄渠镇常丰村林场一带。建造时间不详。
狄道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北隅。建在狄道坊(狄道坊在现在的郭家堡镇六号桥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另有新狄道坊,在现在的郭家堡镇七号桥村一组、二组、三组、土塔村、梁家堡村)。在现在的六号桥村四组。由清代甘肃省狄道州(今临洮县)迁户所建。
隆德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北隅。建在隆德坊,即今莫高镇苏家堡村一带。雍正年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迁户所建。
会宁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北隅。建在会宁坊,在今莫高镇原会宁村(今三危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会宁县迁户所建。
徽州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北隅。建在徽州坊,即今莫高镇泾桥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陇南徽县迁户所建。
羊汤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位于西北隅。建在下会宁坊,今莫高镇前进村一带。始建时间不详。
安定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北隅。建在今莫高镇甘家堡村五组。雍正年间由甘肃省安定县(今定西市)迁户所建。
文县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北隅。建在今郭家堡镇七号桥村一带。雍正年间由甘肃省文县迁户所建。
泾州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北隅。建在泾州坊,今郭家堡镇原泾州村 (今七号桥村)一带。雍正年间由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迁户所建。
两当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北隅。建在今莫高镇甘家堡村六组。雍正年间由甘肃省两当县迁户所建。
灵台大庙
庙名。又称小庙。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位于西北隅。位于今莫高镇苏家堡村五组。雍正年间由甘肃省灵台县迁户所建。
西佛堂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供奉释迦牟尼。位于今阳关镇原南工村四组(今寿昌村)。建造时间不详。
三官庙
庙名。清代农村庙宇。属坊神庙。在今阳关镇原北工村三组(今寿昌村)。建造时间不详。
注:农村坊神庙,一般供奉龙王、马王、牛王、虫王及财神。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二月初二土地诞辰,四月十五祭虫王,六月二十三马祖诞辰,七月十五中元节,七月二十三祭祀财神,十月二十八祭祀龙王,十一月十五祭祀三元水官等节日,各坊神庙均有祭祀活动。人们都以不同的形式祭祀各路神仙,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健康长寿、六畜兴旺、财源广进,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祈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