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隆寺
寺名。唐宋敦煌僧寺。寺址待考。莫高窟第428窟中心龛柱北面龛沿中央题名云“永隆寺□(曹)没□供养”。时代约为初唐。又“永隆”为唐高宗年号,或此寺建于唐永隆年间(680—681),因取寺 名为“永隆”。
(李正宇)
大云寺
寺名。唐宋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云”。在沙州城内。唐贞观十六年(642)初见其名,莫高窟第220窟主室北壁下部发愿文云 “贞观十六年敬造奉”。同窟西壁龛下初唐供养人像第一身题名:“大云寺僧道口一心供养俗姓翟氏。”《唐会要·寺》载:武周天授元年(690),令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敦煌大云寺先此四十余年。宋端拱元年(988)犹存,见北新1127《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卷末题记。吐蕃统治时期辰年(788)有僧十六名,唐末增至三十二人。戌年(818)前后有寺户约二十二户。有田园、羊群、硙坊、酒坊等,其寺仓从事利贷。寺有藏经。10世纪中设有寺学。节度使曹延禄之弟,衙内都虞侯延瑞,雍熙三年(986)于此设会礼佛。寺僧亦参与开窟造像,莫高窟第196、220窟可见该寺僧人供养像及题名。
(李正宇)
灵图寺
寺名。唐宋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图”。在沙州城西南八里李先王庙附近。建于唐乾封元年(666)。北宋天禧三年(1019)犹存(《天禧塔记》)。 吐蕃统治时期,辰年(788)有僧十七人,巳年(825)增至三十七人。戌年(818)有寺户十九户。为敦煌最大僧寺之一。唐乾宁二年(895)至后晋天福五年(940)前后设有寺学,兼授僧俗生徒。寺有藏经。内地赴西域求法僧人往来敦煌,多由该寺接待(北收4《梵纲经》背题)。收入来源有地租、羊群、硙课、利贷、布施等项。著名僧人遂恩、悟真、智弁、龙弁、保宣等皆出家于该寺。
(李正宇)
灵修寺
寺名。唐宋敦煌尼寺。遗书中又简称“修”。寺址待考。武周天授二年(691)初见其名,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犹存。吐蕃统治时期辰年(788)有尼六十七人,有寺户十五户。晚唐有尼一百四十二人。张议谭之女戒珠即在此寺出家,为法律尼。该寺有田租、梁课、羊群、利贷等收入。尼众亦热心于开窟造像,今莫高窟第144、159等窟可见该寺法律妙明、惠性等供养画像与题名。
(李正宇)
龙兴寺
寺名。唐宋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龙”。在沙州城内。《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二房琯《龙兴寺碑序》、《唐会要·寺》云:神龙元年(705)中宗命天下诸州各置中兴寺观,旋改名龙兴寺。敦煌龙兴寺宝应二载(763)初见其名,至北宋天禧三年(1019)犹存(《天禧塔记》)。吐蕃统治时期辰年(788)有僧众二十八人,唐末增至五十人,后唐同光间(923—926)又增至一百人。戌年(818)有寺户约四十三户。收入来源有田园、羊群、驼群、马群、利贷、布施等项。后梁时设有寺学,兼授僧俗生徒 (莫高窟第199窟题记)。寺有藏经。此寺同官府关系密切,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给予布施以结善缘,敦煌王曹宗寿为此寺修像而向宋王朝乞请金箔。著名僧人先后有日进、龙藏、法荣、明照、德胜、庆林、深善等,皆出家于该寺。莫高窟第36、85、144等窟有该寺僧人供养像及题名。
(李正宇)
报恩寺
寺名。唐宋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恩”或“报”。约在沙州城内,盛唐时初见其名,北宋天禧三年(1019)犹存 (《天禧塔记》)。 辰年(788)有僧九名;巳年(825)有僧三十一人;晚唐时僧、沙弥增至四十七人。戌年(818)有寺户十五户。收入有地租、利贷、羊群、硙课及布施等项。寺有藏经。同官府关系密切,遗书中有节度孔目官范祐禛、节度使曹宗寿施经该寺之记事。著名僧人金霞、慈惠、庆力、法眼、福惠、厚德等均在该寺出家。莫高窟第148、346等窟有该寺僧人慈惠等供养像及题名。
(李正宇)
寺名。唐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开”。在沙州城内。吐蕃统治初期辰年(788)初见其名,至太平兴国四年(979)犹存。辰年有僧十三人,巳年(825)增至二十一人。晚唐时有僧、沙弥四十八人。后唐同光间(923—926)稍减为三十八人,戌年(818)有寺户二十余户。该寺塑有唐玄宗圣像,历吐蕃统治时期至晚唐乾符年间犹存。寺有藏经。莫高窟第148、155等窟有该寺僧人金炫等供养像及题名。
(李正宇)
莲台寺
寺名。唐宋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莲”。在沙州城内。吐蕃统治时期辰年(788)初见其名,北宋天禧三年(1019)犹存(《天禧塔记》)。 辰年有僧十人,晚唐时增至二十七人。景福二年(893)至后唐清泰三年(936)前后设有寺学,兼授僧俗生徒。寺有藏经。收入有羊群、寺仓、利贷及布施等项。莫高窟第148窟有该寺法律福遂供养像与题名。
(李正宇)
永安寺
寺名。唐宋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永”。在州城西南。吐蕃统治初期辰年(788)初见其名,北宋天禧三年(1019)犹存(《天禧塔记》)。 辰年前后有僧十一人,戌年(818)有主客僧三十六人,寺户六户,后唐同光间(923—926)有僧、沙弥三十八人。 后唐至宋太平兴国间设有寺学。有藏经。遗书保存有该寺《戊寅年(918)三月十三日算会历》,从中可以窥见其收支状况。莫高窟第10、108、390窟有该寺寺主庆安等供养像及题名。又,寿昌城亦有永安寺,见《天福十年寿昌县地境》。
(李正宇)
乾元寺
寺名。唐宋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乾”。寺址待考。吐蕃统治时期辰年(788)初见其名,至北宋太平兴国初期犹存。辰年有僧十九人,寺户约七户。有羊群、梨园、寺仓、利贷及布施等项收入。9世纪末有僧、沙弥二十七人,后唐同光四年(926)有僧四十四人。唐沙州都僧统海晏即出家于此寺。莫高窟第196、468等窟有该寺僧人戒寂、慈善等供养像及题名。
(李正宇)
金光明寺
寺名。唐宋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金”。在沙州城西。吐蕃统治时期辰年(788)初见其名,北宋天禧三年(1019)犹存(《天禧塔记》)。辰年有僧十六人,戌年(818)前后有寺户八户;后唐同光间(923—926)有僧、沙弥六十二人。有羊群、田园、仓贷、硙课及布施等多种收入。寺有藏经。9世纪中期至10世纪20年代设有寺学,索勋次孙富通即该寺学郎。后晋开运四年(947)三月九日(是年二月十五日刘暠代晋,改年为天福十二年,沙州地远,尚未悉)节度使曹元忠为故兄、前节度使元深三周年忌日,延请该寺僧人赴衙追念设供(P.3388)。河西都法律义(俗姓索)及法律永隆、神威等皆在该寺出家。该寺僧人亦参与莫高窟开窟造像。莫高窟第 12、13、14窟有该寺僧人义、庆达等供养像及题名。
(李正宇)
普光寺
寺名。唐宋敦煌尼寺。遗书中又简称 “普”。在城西北宜秋西支渠附近。吐蕃统治时期辰年(788)初见其名,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犹存。辰年有尼四十七人,次年增至五十七人,戌年(818)寺卿索岫□申报该寺尼众,列名一百二十七人。晚唐,寺尼增至一百八十九人。张议潮孙女清净戒即在该寺出家。该寺有田园、羊群、仓储、利贷及布施等收入。寺尼参与开窟造像,莫高窟第 85、108、144、329、359等窟有该寺尼坚进、最胜喜等供养像及题名。
(李正宇)
安国寺
寺名。唐宋敦煌尼寺。遗书中又简称“国”。寺址待考。吐蕃统治时期巳年(789)初见其名,北宋淳化五年(994)犹存。巳年有尼二十九人,晚唐增至一百三十九人。戌年(818)有寺户六户。寺有藏经。有田园、硙课、油梁课、仓储利贷及布施等项收入。P.3207有该寺算会牒。莫高窟第55、61、138、217 等窟有该寺法律尼性真、智慧性等供养像及题名。
(李正宇)
兴善寺
寺名。唐敦煌僧寺。寺址待考。始建于吐蕃统治初期。有寺仓及寺户。S.542、P.3138有开元寺寺户石奴子、石胜奴为此寺修佛、出车记事。归义军时不见此名,似已改名。
(李正宇)
三界寺
寺名。唐宋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界”。寺址待考。吐蕃统治时期庚子年(820)左右初见其名。北宋天禧三年(1019)犹存(《天禧塔记》)。唐末有僧、沙弥二十二人。此寺禅院宽宏,建有观音堂。后梁乾化五年(915)至后汉乾祐二年(949)前后设有寺学。曹议金次子元深(后亦为节度使)即就读于此。有藏经,钤有“三界寺藏经印”等。收入有田租、油梁、利贷、布施等项。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曾向该寺施生绢、经帙,可见该寺与节度使关系非同一般。当时男女多就该寺受戒,敦煌遗书中有该寺戒牒十余件。今莫高窟第48、443窟,榆林窟第35窟有该寺僧人左兴儿、戒昌等供养像及题名。敦煌名僧道真、法松等皆出家于该寺。
(李正宇)
净土寺
寺名。唐宋敦煌僧寺。亦名“三世净土寺”。遗书中又简称“土”。在沙州城内。规模宏大,分为南院、中院、北院。吐蕃统治时期的庚申年(840)初见其名。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犹存,唐末有僧、沙弥二十三人。收入有田园、地租、油梁、硙课及利贷、布施等项,设有东库、西仓,分管本寺物资、粮食。晚唐至北宋开宝年间,该寺南院设有寺学,兼授僧俗生徒。有藏经。在敦煌佛教、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著名僧人有慈恩、绍宗、愿济、保护等。
(李正宇)
天王堂寺
寺名。天王堂仍存,在今莫高窟北端山上,宋太宗时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曾予续修。
(李正宇)
奉唐寺
寺名。唐末五代敦煌僧寺。寺址待考。疑为张议潮起义归唐后所建,初见于《咸通十四年(873)某寺常住什物交割历》。后唐天成三年(928)犹存。大约后晋时改名法门寺,后周显德间再改为显德寺。S.5953有该寺僧人依愿牒文一通。
(李正宇)
城东寺
寺名。唐敦煌僧寺。《归义军布纸破历》(唐光化间):“衙官张思胜传处分,支与城东寺园子张文英粗布一疋。”《某寺破历》有“充修城东寺、看行人用”账目。
(李正宇)
军将寺
寺名。唐代敦煌僧寺。寺址待考。《敦煌劫余录续编》0928昙旷撰《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一卷》,首尾各有朱笔题 “比丘惠超勘定记之耳”一行,尾题“乙丑年五月一日比丘惠超就于军将寺夏居之此写竟托之耳”一行。
(沙知)
潘原堡寺
寺名。吐蕃统治初期敦煌尼寺。吐蕃《辰年(788)勘牌子历》载该寺有尼十三名。此后不见其名。疑新增尼寺安国寺,或即潘原堡寺所改。
(李正宇)
圣光寺
寺名。敦煌尼寺。遗书中又简称“圣”。在沙州城内。吐蕃统治后期吐蕃尚书令、都元帅、赐大瑟瑟告身尚起律心儿(尚绮心儿)创建。以“圣主(赞普)统三光之明,无幽不照”,“率滨咸服,观国之光”,故名圣光寺。北宋天禧三年(1019)犹存(《天禧塔记》)。唐末有大戒尼、式叉尼、沙弥尼四十九人,五代增至七十九人。西夏时,此尼寺似已改为僧寺,莫高窟第206窟东壁西夏题记云:“故施主圣光寺院主僧张和。”院主称僧不称尼。
(李正宇)
永寿寺
寺名。敦煌僧寺。寺址待考。寺名见北雨 55、 海 5、 辰 61,S.796、4914,P.3730、4686、4722 等。 时间约当吐蕃统治时期。
(李正宇)
禅定寺
寺名。敦煌僧寺。寺址待考。寺名见《诸寺请经历》。时当吐蕃统治中期。
(李正宇)
永康寺
寺名。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康”。寺址待考。此寺始见于吐蕃统治末期之癸丑年(833)《大乘四法经论及广释开决记一卷》经题下款“大蕃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集”,卷末题 “癸丑年八月下旬九日于沙州永康寺集毕记”。此寺名见于北新等。据《永康、龙兴、报恩三寺缺经目》,推知该寺亦有藏经室。张议潮大中起义后,此寺不复见,推测或改额为他名而存在。
(李正宇)
大秦寺
寺名。盛唐时敦煌景教寺院。寺址不详。日本佐伯好郎藏敦煌石室所出《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末题:“开元五年(717)十月廿六日,法徒张驹传写于沙州大秦寺。”同氏藏《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末题:“沙州大秦寺法徒索元定传写敬读。开元八年(720)五月二日。”据此,知唐开元年间沙州有此寺,信徒称为法徒。敦煌发现唐代景教经典七种,另有景教经目一卷,录载景教经名三十六种,分别为初唐和中唐译本。由此推测,中晚唐时,敦煌亦有景教信徒。
(李正宇)
灵图观
观名。唐敦煌道观。在沙州城东北二十里,约当今之敦煌市转渠口镇境内。始建于唐乾封元年(666)。是年在州城西南李先王庙侧得瑞石,上有赤文古字云:“卜世三十、卜年七百。”表奏上闻,以为符图瑞。敕天下咸置寺观,号为“万寿”。沙州因得此石,遂建寺观,改名“灵图”。大足元年(701)犹存。
(李正宇)
神泉观
观名。唐敦煌著名道观。在沙州城东北四十里神泉驿(后改清泉驿)旁,约当今敦煌市郭家堡镇东北部一带。武周长寿二年(693)九月初见其名 (《上海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目录》一八一号《太玄真一本际经》卷末题记)。至天宝十载(751)犹存。大约吐蕃占领敦煌后被取缔。敦煌所出道经,多有此观写本,往往可补《道藏》之佚。该观著名道士有范思庄、马处幽、马抱一、索栖岳、王敬深等,诸人皆留有写经。
(李正宇)
开元观
观名。唐敦煌道观。在沙州敦煌县玉关乡丰义里,约当今敦煌城东北四十余里一带。《老子道德经(上)》及《十戒经》为该观道士张玄受戒时所受读供养经,时为唐天宝十载(751)。
(李正宇)
龙兴观
观名。唐敦煌道观。观址待考。敦煌遗书有《天宝十三载(754)六月五日龙兴观常住道士杨神岳便麦契》,为敦煌传世最早的贷便契。
(李正宇)
紫极宫
观名。唐敦煌道观。具体位置不详。保存有该观道士贺通□于龙兴观贷小麦残契一件。此残契前,又有《天宝十三载(754)六月五日龙兴观常住道士杨神岳便麦契》。据此推测,紫极宫约存在于天宝年代。按《旧唐书·玄宗纪下》,开元“二十九年(741)春正月丁丑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唐会要》卷五十载有天宝二年 (743)三月十二日制文。据此推测,敦煌之紫极宫,当是天宝二年由原玄元皇帝庙改名而来。
(李正宇)
冲虚观
观名。唐敦煌女道观。在沙州敦煌县西北洪润乡长沙里。《老子道德经(下)》及《十戒经》为该观女冠唐真戒受戒时所受读供养经,时为唐景龙二年(708)。
(李正宇)
玉女娘子观
观名。唐敦煌女道观。祀当地水神玉女娘子。观址约在沙州城西南十八里都乡口附近。《都河玉女娘子文》即盛唐时祭此神之文。《归义军衙纸破除历》中分别有己未年(899)九月九日及庚申年(900)四月三日都乡口赛神用纸帐目;《某寺支破历》记“修玉女面五斗”;《某寺丁丑年(太平兴国二年,977)破历》载“四月八日官取黄麻五硕,又粟肆斗,太宝(按即太保,指节度使曹延禄)就玉女娘子观来著酒用”。因知下至北宋犹祀之不替。
(李正宇)
张芝庙
庙名。敦煌乡贤庙,祀草圣张芝。在沙州城东北一里,张芝墨池在此,又名北水池神庙。《沙州都督府图经》载后汉张芝于此池学书,池水尽墨。开元四年(716)九月,敦煌县令赵智本开拓此池,出石砚一,长二尺,宽一尺五寸。乃劝张氏族裔修葺此池,中立庙宇及张芝容。五代时犹存。
(李正宇)
东水池神庙
庙名。敦煌祠庙。在沙州城东。《归义军衙纸破除历》辛酉年(光化四年,901)三月三日记云“东水池及诸处赛祆用粗纸一帖”,颇疑东水池神庙即敦煌祆庙也。
(李正宇)(www.xing528.com)
西水池神庙
庙名。敦煌神庙。在敦煌城西。X.2168载:有西水池,盖庙在池水西侧,因以为名。
(李正宇)
祆庙
庙名。火祆教之神庙。在沙州城东一里。立舍,画神主,共二十余龛。其院周回五百步。《敦煌廿咏·安城祆咏》云:“板筑安城日,神祠与此兴。”据考,筑安城之时约在初唐显庆—龙朔(656—663)间。 又云“更看云祭处,朝夕酒如渑”,可见晚唐时祆神信仰之盛况。五代时甘州回鹘公主君者者《与北宅夫人书》云:“夫人与君者者沿路作福,祆庙燃灯。”是知五代时敦煌祆庙仍在。
(李正宇)
先圣太师庙
庙名。敦煌圣庙。初唐时有两所。一在州衙西三百步,州学院内东厢;一在州学西侧县学院内东厢。皆建堂,塑先圣孔子及先师颜子像,春秋二时奠祭。奠祭供仪,“香二、席三、盘四、叠子十、小床子二、布四尺、粟米二升、食二盘子、锹二”。五代时仅知有文宣王庙。
(李正宇)
先圣先师庙
庙名。寿昌县亦有先师庙,在寿昌城内,县衙西南五十步,塑孔子及颜子像。
(李正宇)
土地神祠
祠名。敦煌杂神祠。在州城南一里,立舍,画神主。境内有灾患不安,因以祈焉。不知建于何时,初唐已有之。
(李正宇)
风伯神祠
祠名。敦煌杂神祠。在沙州城西北五十步,立舍,画神主。“境内风不调,因即祈焉”。不知建于何时,初唐已有之,见于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
(李正宇)
雨师神祠
祠名。敦煌杂神祠。在沙州城东一里,立舍,画神主。“境内亢旱,因即祈焉”。不知建于何时,初唐已有之,见于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
(李正宇)
金鞍山神祠
祠名。敦煌杂神祠。在寿昌城西南金鞍山中,始建莫考。S.5448《敦煌录》载:“(金鞍)山中有神祠,甚灵,人不敢近。每岁土主望祀,献骏马驱入山中。稍近,立致雷电风雹之患。 ”S.3914《愿文》云“置道场于金山,远望神威”,殆即“土主望祀”。P.4640《归义军布纸破历》记己未年(899)六月廿六日“赛金鞍山神,支粗纸三十张”;辛酉年(901)正月十五日“赛金鞍山神,支粗纸三十张”。一年之中,赛金鞍山神之举当非一次。S.1366五代时 《归义军油面破历》有“准旧金安(鞍)山赛神面二斗”记账,是则此处报赛致祭已相沿成习。
(李正宇)
太保庙
庙名。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之庙。在州城东。晚唐大中二年(848),张议潮率沙州军民逐走吐蕃统治者,收复河西,重归唐朝。咸通八年(867)入朝,十三年(872)薨于长安。享年七十四岁。沙州为立庙设神主祀之。《沙州百姓上回鹘可汗书》(后梁开平五年,911)云:“太保 (张议潮)见南蕃离乱,乘势共沙州百姓同心同意,穴白趁却节儿,却著汉家衣冠,永抛蕃丑。太保与百姓重立咒誓,不看□(南)蕃。百姓等感荷太保,今为神主,日求别赛,立庙见在城东。”据此,知五代时犹存。
(李正宇)
西窟
窟名。即今天的西千佛洞,因在沙州城西而得名。位于唐沙州寿昌县境内,东抵破羌亭(今敦煌市城区西鄂博电站南)。中唐至宋名西窟。虽在寿昌县境内,但不属寿昌县管,而是属沙州都僧统司管。沙州都僧统司所管有三窟,西千佛洞为三窟之一。
(李正宇)
社稷坛
庙名。祭祀社神、稷神之所。敦煌有二,一为州社稷坛,在州城南六十步,社坛、稷坛各一。均高四尺,周回各二十四步,春秋二时奠祭。一为县社稷坛,在城西一里,高、广、祀时,一如州坛。今沙州古城西北角墩之西北一里,有土阜一座,当是县社稷坛故址。P.5034载寿昌县亦有社稷坛,在该县城南一里三十步,唐乾封二年(667)奉诏建,周回各二十步。
(李正宇)
妙高胜严寺
寺名。五代敦煌佛寺。寺址待考。莫高窟第251窟龛柱北侧下段东端五代供养人题名曰 “妙高胜严寺弟子□神奴供养”;南侧下段中央五代人题名 “妙高□□寺弟子尹□”。知此寺年代当在五代时。
(李正宇)
妙高宝龛寺
寺名。五代敦煌佛寺。寺址待考。莫高窟第251窟龛柱西侧下段中央五代供养人题名曰:“妙高宝龛寺弟子王和供养。”知此寺年代当在五代时。
(李正宇)
圣寿寺
寺名。敦煌僧寺。在沙州城西南,大约存在于五代后唐至北宋时。敦煌研究院001号 《(乾德二年,920)归义军酒破历》载,九月十四日,“圣寿寺祭拜酒壹斗”;《丁丑年(太平兴国二年,977)某寺麻粟破历》载,四月廿二日,“粟壹硕贰斗,太保就圣受(寿)寺头祭拜大王来著酒”。S.6276载“永安、圣寿招提司都司某乙手下布施诸色斛油苏米面等物”残文二行。疑此寺或系曹元忠所建,寺址当在宜秋大王庄附近。
广化寺
寺名。瓜州僧寺。在悬泉镇境内(今甘肃省瓜州县南)。榆林窟第35窟主室东壁南侧下段供养人第二身题名云 “施主悬泉广化寺顿悟大乘贤者节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武海山一心供养”。时代当约五代末至北宋间。
(李正宇)
观音庵
寺名。五代瓜州悬泉镇尼寺。榆林窟第34窟甬道口北侧第二身女供养人像即该寺尼师保惠之画像,题云:“法师、悬泉镇观音庵保惠。”
(李正宇)
定国寺
寺名。五代瓜州僧寺。寺址待考。榆林窟第19窟前室东壁窟口上横额墨书《发愿文》有“施主□计叁拾人及□合见在无病,瓜州万性(姓)同其心愿”之语,末署“定国寺僧道首禅师□□/维大唐同光四年(926)正月十五日”。是此寺存在于五代时期。
(李正宇)
法门寺
寺名。敦煌僧寺。寺址待考。原名奉唐寺,后晋时改此名。后周广顺元年(951)曾进行整修,自四月四日至五月二十九日,修寺人夫早中晚食用白面累计四十四硕一斗九升(《辛亥年修法门寺用白面历》)。后周显德间,又改为显德寺。
(李正宇)
圣王寺
寺名。敦煌佛寺。在三危山下。莫高窟第108窟窟檐南壁外侧有道真题壁云:“陪从台驾随侍□□道真等七人就三危圣王寺安下霸道场记。□维□天□福十五年五月八日游记之耳。”天福十五年,即后汉乾祐三年(950)。
(李正宇)
福祥寺
寺名。敦煌僧寺。寺址待考。莫高窟第428窟中心塔柱西面龛沿北端供养人题名云 “福祥寺弟子□喜供养”。时间约为五代。
(李正宇)
慈悲宝函寺
寺名。敦煌僧寺。寺址待考。莫高窟第305窟西壁中央供养人题名云“慈悲宝函寺请(清)信佛弟子吴兴子一心供养”。时间约为五代。
(李正宇)
光严宝珠寺
寺名。敦煌僧寺。寺址待考。莫高窟第209窟中心塔柱南面供养人题名云 “光严宝珠寺弟子就恭子一□ (心)供养”。时间约为五代。
(李正宇)
慈氏塔
塔名。供奉弥勒菩萨之塔。按佛典解释,“慈”是弥勒菩萨的姓氏。此塔中部方形小室中正面画弥勒菩萨,左右两侧画文殊及普贤菩萨,塔身正面门额上有墨书“慈氏之塔”四字,故名。塔为土木结构八边行小型单层塔,塔身用土坯砌筑,八边形三正面各画天王一身,四斜边各有天王塑像一身,基座镶嵌龙凤花砖,塔身外有木檐一周,八边形檐柱八根,柱上有斗栱,檐下有木椽一周,上有八角攒尖塔顶及宝瓶形塔刹,总高约五米。此塔小巧玲珑,形制古朴,比例适度,是难得的古建筑小品。根据塔的结构及绘画雕塑风格,比照莫高窟同时期绘塑艺术风格,建塔时代约在五代至宋初。此塔原在莫高窟附近三危山中,为便于保护,1981年迁入莫高窟园林中。
(孙儒僩)
和尚沟寺
寺名。俗称。新发现之敦煌古寺。原名失载,始建莫考。位于莫高窟东三危山和尚沟内,东北距观音井五公里,西距莫高窟六公里。此寺建在一独立小山上,居高临下,今存断壁残垣,可辨为西向三进院落,前廊后壁残存五代壁画天王像腿脚部分,中院南北为僧寮,东为佛殿,小三开间,东壁前有佛坛,坛上原有塑像已毁。绕佛殿一周有回巷。平面布局,似取样于唐代洞窟。为研究唐、五代敦煌寺院建筑布局提供了参考资料。寺西南山沟中有泉,为当年僧人饮用水源。疑是五代时圣王寺遗址。
(李正宇)
乾明寺
寺名。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乾明”。寺址待考。北宋开宝八九年间(975—976),设有寺学。 有藏经,《大般若经》背钤 “乾明寺藏经”印记。《壬辰四月社司转帖》云“限今月廿四日卯时,于乾明寺门前取齐”。按壬辰年即北宋淳化三年(992),为遗书中记载该寺存世之最晚资料。
(李正宇)
大悲寺
寺名。敦煌僧寺。寺在城内。《庚寅年正月三日社司转帖》云“限今月四日卯时于大悲寺门前取齐”。据转帖人名如太子、索草场、丑()阴押牙等记载,庚寅年当为北宋淳化元年(990)。
(李正宇)
显德寺
寺名。敦煌僧寺。遗书中又简称“显”。在沙州城内。后周显德年间(954—960)由法门寺改名而来。北宋乾德四年(966)归义军节度监军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曹延晟施入该寺 《大般若经》并锦帙(《古写经尾题录存》)。太平兴国二年(977)前后设有寺学(见北京图书馆盈字七十六号背题)。太平兴国六年(981)犹存。有寺仓从事利贷。莫高窟第427、443窟皆有本寺僧人题名。
(李正宇)
文殊舍利塔寺
寺名。敦煌僧寺。寺址待考。《沙州文录》载《西夏(文)刻经后题》:“僧录广福大师管主大八,施大藏经于沙州文殊舍利塔寺,永远流通供养。”按,管主八为元代松江府僧录,撰有《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一卷,落款“元广福大师、松江府僧录管主八撰”(见 《大正藏》卷三十二)。
(李正宇)
端严寺
寺名。敦煌僧寺。寺在城内。《壬申年(973)十二月廿二日社司转帖》“限今月廿四日卯时端严寺门前取齐”,知有此寺存在。
(李正宇)
天禧塔
塔名。寺僧结社同心功德塔。位于莫高窟宕泉河(今大泉河)东岸。据张维《陇右金石录补》载《天禧塔记》录文:北宋天禧三年(1019)三月,沙州永安、龙兴、金光明、报恩、灵图、三界、莲台、大乘、圣光等二十五寺法律录事等社众,“倾诚三宝,注想五乘,于家行谦敬之心,在众有恭和之志,遂乃齐心合意”而造此塔。由塑匠王安法等受托砌建。民国三十年(1941)被毁。塔内原有一小木塔,一度流散,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潘玉闪)
老君堂
观名。敦煌道观。在三危山主峰东南麓,西距观音井五里。有古庙废墟,时见唐代瓦当及龙凤砖等物。民国七年(1918)新修有铁碑(今存敦煌研究院)记其事。近处又有北宋土木结构之佛塔一座,额题 “慈氏之塔”。1981年由敦煌文物研究所搬迁于莫高窟前陈列保护。
(李正宇)
雷音寺
寺名。敦煌僧寺。在莫高窟。始建约在元末明初,由古寺改名而来。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主持喇嘛李心能并徒源修(一作源秀)募化重修,即今名“上寺”者。原有重修木匾悬于寺门,正面横刻“雷音禅林”四字,右侧竖行墨书年款“大清乾隆叁拾柒年肆月初捌日悬”。左侧竖行书重修者名款云 “募化重修主持李心能(以上皆为朱书)/徒源修(此三字墨书,当系后来添写)”。背列朝山会首、生员、老农、乡约、女会首、画工等九十三名,匾存敦煌研究院。康熙至光绪中叶,莫高窟佛事、管理,悉由此寺主之。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浴佛节前数日,朝山进香者蜂拥而至,日逾万人,至有数百里外扶老携幼盘桓经宿者。
(李正宇)
中寺
寺名。敦煌僧寺。在莫高窟。紧接上寺,分前后院,有通道相连。后院并另有一门供出入,门上匾额书“皇庆寺”。
(潘玉闪)
皇庆寺
寺名。敦煌僧寺。在莫高窟。接中寺之东修建而成,即中寺之后院。正房坐东向西,南北两侧均建边房,西边紧接中寺正房。北侧西角原挂有清代“皇庆寺”匾额,指莫高窟第61窟窟前上层殿堂遗址。据清代徐松《西域水道记》载:“文殊洞外有元皇庆寺碑。”文殊洞即今第61窟。现存于敦煌研究院陈列馆之 《元皇庆寺碑》,若出于第61窟外,疑此窟窟前上层殿堂遗址即碑文所说的元代皇庆寺遗址。
(潘玉闪)
白马塔
塔名。在唐沙州故城内之西南部。始建年代不详。有考之为北朝大乘寺,也有考之为唐宋莲台寺。共九层,高十二米,塔基八面,面宽三米,基座直径七米。今已整修,以条砖包砌。第二层至第四层为折角重叠形;第五层下部一周有突出之乳钉,上部有仰莲花瓣;第六层为覆钵形塔身;第七层为相轮形;顶层为六角形披顶刹盘,每角各悬一风铎。第二层有镌石两块,一镌“道光乙巳(1845)桐月白文新重修”,一镌助修人名。又有刻木一方,文云“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拔贡朱永镇、吕钟等再修”。旧有朱、吕再修碑文云:“尝考佛塔之建筑。其制始于西域。观斯塔之高若凌云,古侔金雁,殆即藏经所谓沙州白马塔矣。重修于道光乙巳,越今九十载矣。久为风沙飘摇,某等为保存古迹起见,联合乐施,多皆助修补之,用志不朽云尔。”
(李正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