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沙道
路名。唐称。为内地经瓜州晋昌至敦煌的干道。由敦煌东去瓜州,有州城、东泉、其头、无穷、空谷、黄谷、鱼泉、悬泉镇诸驿。唐永淳二年(683)、武周天授二年(691),驿路两次北移,经新设清泉、横涧、白亭、长亭、甘草、阶亭等驿,至常乐抵瓜州。
玉门关道
路名。唐称。即西汉时所谓北道。此道出汉玉门关,经白龙堆盐渍北岸,西抵焉耆。唐初又名大碛道。早在东晋时,高僧法显西行求法,即经(行)此道。
阳关道
路名。唐称。汉代往西域之南道,唐代继续沿用。此道由敦煌出阳关经蒲昌海(今名罗布泊)南面七屯城(汉伊循)、石城(汉楼兰)、新城(汉弩之城)、播仙城(汉且末)至于阗。
大海道
路名。唐称。又名沙海道,敦煌至高昌路。《西州图经》:“大海道:右道出柳中(今鲁克沁)县界,东南向沙州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咸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唐时亦称大海路。《元和郡县图志》“柳中县”条载“大沙海(今噶顺戈壁)在柳中县东南九十里”。是大海道因大沙海而得名,故又名沙海道。据《太平寰宇记》“柳中县”条,宋初已更名为柳中路。
矟竿道
路名。唐称。唐沙州往伊州(今哈密)故道。武周如意元年(692)四月,敕第五道改行本道。证圣元年(695)沙州少草,运供困难,敕停本道改行第五道。本道起止,实为沙州向北途经咸泉戍、矟竿馆之沙碛路。(www.xing528.com)
第五道
路名。唐称。又名莫贺延碛路,唐瓜州通往伊州的道路。据《沙州图经》和《沙州伊州地志》载,该道于仪凤三年(678)闰十月穿莫贺延碛置。证圣元年(695)正月,因沙州遭兵灾,草少且转运极难,敕停矟竿道,改于本道往来。由敦煌东行至阶亭驿,向北转至广显驿(亦称广明驿)即投入此道。由瓜州常乐县(今瓜州县)向西北,总置新井、广显、乌山、双泉、第五、冷泉、胡桐、赤崖(另二驿失名)等十驿,驿戍并置。前三驿由瓜州管理供给,中四驿为沙州供,后三驿由伊州供。天宝间(742—755)敦煌郡供乌山、广明(广显)、双泉、第五、冷泉等戍。妇孺皆知的“唐僧取经”即行此道。贞观三年(629),“九月,玄奘西行,求法至凉州,停月余,为道俗开讲《涅槃》《摄论》及《般若经》。凉州都督李大亮禁阻西行,遂至瓜州。刺史独孤达供事殷厚,经月余,州史李昌等协助出玉门关,经敦煌西。”(《大慈恩寺三藏法师(玄奘)传》卷一)
注:此道因经第五烽,烽处置驿,名第五驿,遂名此道曰第五道。又名莫贺延碛路,盖第五驿置在拔河帝山之东南。拔河帝山之名见于《新唐书·地理志》“瓜州常乐县”注。余考“拔河帝”,汉音转写或作“莫贺衍”“莫贺延”,省音作“呼衍”“姑衍”“居延”,又作“五船”,本是匈奴贵姓,为匈奴语无疑。
(李正宇)
南山道
路名。唐称。自沙州城通往萨毗境之路。由沙州城向西南,经山阙烽东侧山阙涧(今敦煌市党河水库)西岸,折南,绕沙山东端之独山子(捷路循沙山沟翻山),至姚阅烽东侧,循长草沟翻越当金山,南抵西同海(今阿克塞县南之苏干湖)北岸,为程二百九十里,又西南千余里至萨毗境。晚唐张议潮、张淮深数度出兵西同海讨贼,即由此路。
紫亭道
路名。唐称。沙州城南通青海羌区之路。自沙州城向西南,经山阙烽东侧(山阙涧西岸)折向南,绕鸣沙山西端,循甘泉水(党河)南岸向东南,抵紫亭城(今肃北县城东),为程二百二十里。又从紫亭城向东南,入拉排沟,抵清水河,为程三十里。再循清水河谷向东南,翻越科克逊大坂,沿骆驼沟南下,即达青海,此为官道。又有捷道,是从沙州城向东南,经莫高窟崖顶,又经莫高窟南沙山中汉、唐二烽燧间,东南至大拉排,又南,抵紫亭城,为程一百三十五里。此路里程缩短,但多沙地,不便行走,辎重运输尤难,故官道不取此路。
(以上道路名称及释解均根据《敦煌志》和李正宇提供资料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