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灌溉龙勒乡的渠道及其历史发展概述

灌溉龙勒乡的渠道及其历史发展概述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灌溉龙勒乡在宜秋渠与都乡渠之间的大片农田,大致相当于今日之西干三支渠。东晋至宋敦煌渠口,即东河之分水口,在州城东南三里平河堰南侧,甘泉水东岸,约当清代大有渠口。民感其功,因名杨开渠,后杨字讹作阳。所属子渠有总同渠、索底渠、阳员渠、菜田渠等。塞庭渠、高渠为其子渠。颇疑即州城西北三里都乡干渠与东西二支渠之分水口。据S.4491、9156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一百三十亩。

灌溉龙勒乡的渠道及其历史发展概述

(一)西晋时期的渠

阴安渠

渠名。西晋至北宋敦煌水渠,属都乡水系。西晋末,张轨据河西时(301—314)敦煌太守阴澹造,“百姓蒙利而安”,因号阴安。自州城西南六里都乡渠上之阴安斗门分水,西北流,抵州城西北七里处,全长七里。灌溉龙勒乡在宜秋渠与都乡渠之间的大片农田,大致相当于今日之西干三支渠。据P.2059背及S.9156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九十九亩。 

(李正宇)

(二)东晋时期的渠

河口

渠名。东晋至宋敦煌渠口,即东河之分水口,在州城东南三里平河堰南侧,甘泉水东岸,约当清代大有渠口。见于P.2005等卷。当地传说唐武德五年(622)四月,白龙见于平河水边。时贺拔行威据敦煌称王,于此建白龙宫。P.3829载吐蕃统治期间,沙州监军使董勃藏于平河口建有佛寺一所。 

(李正宇)

(三)前凉时期的渠

阳开渠

渠名。前凉时敦煌南部干渠,原名平渠。本是汉魏故渠。前凉张骏时,甘泉水河槽下降,沙州刺史杨宣移向上流,在沙州城西南十里甘泉水南侧造五石斗门,将平渠加长,由此引水。民感其功,因名杨开渠,后杨字讹作阳。此渠自州城西南十里甘泉水南岸五石斗门引水东北流,至城东七里,全长十五里,灌溉甘泉水与东河以南三角地带,即莫高乡境。

(李正宇)

(四)后凉时期的渠

孟授渠

渠名。后凉至北宋敦煌城南干渠。后凉敦煌太守孟敏所开,“百姓蒙赖,因以为号”。自州城西南十八里都乡口引水,沿甘泉水北岸内侧壅水顺河而下,长七里。此段即都乡渠上段(参见“都乡渠”条)至州城西南十一里,今七里镇南台堡村之南,始壅水登岸,同都乡渠分流,本渠自此东北流止于城东南一里。连同都乡渠共源一段计之,全长二十里,实则十三里。灌溉神沙乡境。P.2005、S.514等卷载之。所属子渠有总同渠、索底渠、阳员渠、菜田渠等。今已改在西干渠分水,大致相当于今之西干二支渠。 

(李正宇)

(五)唐宋时期的渠

河北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宜秋水系。起自州城西南十五里宜秋渠南侧,沿甘泉水北岸东北流,至州城西南十里,全长约五里。灌溉甘泉水北岸一带之台地。P.3359、S.4491等卷载之。塞庭渠、高渠为其子渠。 

(李正宇)

塞庭(亭)渠

渠名。又作塞田渠,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宜秋水系。约在州城西南龙勒乡界。据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古塞城”条记西汉武帝时,于郡城外围修筑“外城”谓之“塞城”,城西塞垣在州城西十五里。塞城者,沿塞所置亭燧也。敦煌方音,亭、庭同音,又与“田”音旁转,故塞庭即塞亭,又作塞田,其实一也。参照敦煌水渠分布情况,此渠当在州城西南十五里,甘泉水北侧,流向亦应自西南而东北,长度不详。其西十五里即白山烽,今名沙枣墩。烽西山坡下有“土河”遗迹,与塞城、塞亭同为郡城防御警戒体系的组成部分。

(李正宇)

蒲桃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都乡水系。在州城西南十里,位置当在都乡渠东侧,起止不详,灌溉龙勒乡境。P.3354卷载之。 

(李正宇)

白土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都乡水系。在州城西南十里,起止不详。灌溉龙勒乡境。P.3354、S.64载。

(李正宇)

宋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都乡水系。自州城西南七里都乡渠东岸开口引水,东北流,抵城北三里,长约十里,灌溉龙勒、敦煌、平康三乡境。下游向东分出支流,谓之东支渠,所经有寺,名白佛图。S.4000载:唐宝应元年(762)六月,长安延兴寺沙门常会驻锡于沙州城西塞亭,偶得古本《佛说智慧海藏经》下卷。后至宋渠东支白佛图,又得此经上卷。合成完帙,流通供养。 

(李正宇)

都乡西支渠

渠名。唐宋时都乡渠之支渠。约始于州城西北三里都乡干渠尾,西北流,抵州城西北十里,长约八里。主要灌溉龙勒、平康二乡境。大致相当于今之西干渠四支渠中段。见于P.2822大谷2836V等卷。据Φ.366卷不完全记载,天宝十载 (751)前后,此渠浇地一百零九亩。

(李正宇)

都乡东支渠

渠名。唐宋时都乡渠东北出之支渠。约起于州城西北三里,东北流,抵州城北七里,长约六里。主要灌溉龙勒、平康二乡境。P.3560、S.4491等卷载之。大致相当于今西干五支渠。 

(李正宇)

三丛口

渠名。唐宋时都乡渠尾分水口,在州城西北角。见于P.3560。颇疑即州城西北三里都乡干渠与东西二支渠之分水口。 

(李正宇)

仰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都乡水系。在州城北。起止里程不详。P.3776《残田籍》载其东临大河(甘泉水)。北有阶和渠,知为都乡东支渠之东出子渠。宋渠当在其南。P.3560等卷载之。 

(李正宇)

瓦渠

渠名。晚唐至北宋敦煌水渠,属都乡水系。在州城西北,百尺池下(P.3935作“城西八尺下”)。 具体位置及起止里程不详。 

(李正宇)

皆和渠

渠名。又写作阶和渠,唐宋时敦煌水渠,属都乡水系。在州城北,约自都乡东支渠尾引水东流,下抵北府渠,与北府水系沟通,以泄都乡余水。长度里程不详。P.3412V、S.6235V等卷载之。大致相当于今之西干四支渠中段稍下。 

(李正宇)

双树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都乡水系。起止不详,推测其位置大致在州城西北。P.3560、S.4491等卷载之。据S.4491、9156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一百二十一亩。附近有寺,门前两树夹立。

(李正宇)

总同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孟授水系。在州城西,起止不详。仅知其一段在城西二里。据S.4491、9156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一百三十亩。 

(李正宇)

索底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孟授水系。在州城西南神沙乡界,起止不详。 

(李正宇)

阳员渠

渠名。晚唐至北宋时敦煌水渠,属孟授水系。在州城西南神沙乡境孟授渠下界,起止不详。 

(李正宇)

菜田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孟授水系。约自州城南一里孟授渠北岸分水,东北流,经城东一百步,流向城东一里,长三里余,在州城与甘泉水之间。灌溉城东近处园田。据S.4491、9156两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三十四点五亩。此渠今已没入党河河床。 

(李正宇)

神农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阳开渠水系。自州城西南十里甘泉水南岸五石斗门分水,在阳开渠南、鸣沙山北东北流,至城东南七里,长约十三里。灌溉莫高乡南境。约当今之总干一支渠。又S.3907《天宝六载(747)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载“城北卅里神农渠”,P.3560亦载北府渠系有神农渠,皆系城北神龙渠之讹,同城南神农渠所指非一。

(李正宇)

灌津渠

渠名。又写作灌进、管进、灌亲,讹作欢亲。唐宋时敦煌水渠,属阳开水系。原属东河水系,在平河口引水东流,蕃占前后移向上流,自州城西南十里五石斗门处引水,由西南向东北流,至沙州城东七里,长约十六里。位于阳开渠与甘泉水之间,灌溉莫高乡西北部地段。P.2684、S.2103等卷载之。据S.4172卷不完全记载,北宋至道元年(995)此渠浇地四百一十亩。 

(李正宇)

两网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阳开水系。约在州城东南五里阳开渠东岸开口引水,东北流,抵城东八里,长约八里,灌溉莫高乡东北境。据Φ.336卷不完全记载,天宝十载(751)前后此渠浇地五十六亩。此渠又分出北支渠,其北支渠下尾通连东河之赵渠,以备阳开水系减急泄水。此渠网路阳开、东河两水系,故名。 

(李正宇)

横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阳开水系。在州城东南,灌溉莫高乡南沙庄地,起止不详。P.3560、S.5816等卷载之。P.3560作李口横渠。

(李正宇)

三丈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即东河之上段。自州城东南三里平河口起,至城东七里千渠口,长约五里,P.2005、3560载此段渠面宽三丈,因名。参见“东河条”。忧渠、大壤渠、多农渠、大第一渠、千渠、赵渠、小第一渠皆由此段分水。

忧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约自州城东南三里平河口引水北流,至城东二里折向城东七里,长约八里。灌溉敦煌乡东境。P.3396、S.6063及Φ.336等卷载之。

(李正宇)

大壤渠

渠名。又写作大让,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自州城东三里平河口引水东北流,至城东北七里处,长约七里。位置在忧渠东侧,为东河北岸第二道子渠,灌溉敦煌乡东境。据S.4491、9156两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六十四亩。 

(李正宇)

多农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自州城东南五里东河北岸分水,东北流,在第一渠西侧,与第一渠平行,至城东北二十里,长约十七里。灌溉敦煌、慈惠、效谷三乡境。据ⅡX.1408卷不完全记载,五代时此渠浇地一百九十亩。 

(李正宇)

第一渠

渠名。又作大第一渠。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约自州城东七里千渠口分水,东北流,至州城东北二十里处,长约十五里。在千渠西侧,大体与千渠并行。灌溉慈惠乡境。据S.4491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一百一十六亩。

(李正宇)

千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自州城东七里东河北岸分水,谓之千渠口。东北流,至城东北三十里,长约二十四里。主要灌溉悬泉(赤心)、慈惠二乡境。据S.4491卷不完全记载,蕃占初期此渠浇地二百六十亩。金山国初年(906),甘州回鹘来侵,金山国天子张承奉率军在此渠三堡一带迎敌获胜。《龙泉神剑歌》“千渠三堡铁衣明”即咏此。

(李正宇)

赵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约自沙州城东七里千渠口分水,在东河南侧东流至城东二十里,长十二里余。灌溉悬泉乡(赤心乡)南境。与阳开水系之两网渠相同,以承受阳开水系之泄水。P.3384、S.9156载,城西都乡水系亦有赵渠,又名赵家渠,与此所指非一。

(李正宇)

小第一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自沙州城东七里千渠口对岸引水东流,在东河之南,灌溉悬泉(赤心)乡境,起止里程不详。P.3384、S.4125等卷载之。

(李正宇)

利子渠

渠名。又写作梨子、栗子、傈子,误写作漂子。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起于州城东十二里利子口,在东河北侧东北流,至州城东北三十里处,长近二十里。位置在千渠之东,与千渠并行,灌溉慈惠、效谷二乡境。 P.3560、P.3396、P.5032(14)及Φ.366等卷载之。沿渠有栗子堡。金山国初年 (906),甘州回鹘来侵沙州,此堡与郑坞堡义兵在宋神祐、罗俊诚率领下,从敌军背后袭击,配合金山国军正面作战。P.3633金山国宰相张文彻诗云:“郑坞栗子两堡兵,义郎神祐选能精。压背西冲回鹘阵,毅勇番生罗俊诚。”即咏此事。

(李正宇)

瓜渠

渠名。又写作苽渠。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约自城东十二里利子口分水,东北流,与利子渠并行,至州城东北三十里处,全长约十八里。灌溉悬泉(赤心)、效谷二乡境。P.3396、S.514等卷载之。又分作上、中、下三段,分别称上瓜渠、中瓜渠、下瓜渠。据P.3396、S.514卷之不完全记载,唐大历四年(769)此渠浇地五百五十五亩。 

(李正宇)

掘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推测在州城东北瓜渠下游,起止里程不详。见P.3396等卷。

(李正宇)

延康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在州城东,属东河水系。具体位置及长度不详。见P.2023等卷。 

(李正宇)

沙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自城东十二里利子口分水,在东河南岸东流,至城东二十里,长约八里,灌溉悬泉(赤心)乡宜禾里境。据S.514卷不完全记载,唐大历四年(769),此渠浇地一百八十二亩。P.5032(13)保存有太平兴国九年(984)四月修治沙渠口转帖一通。

(李正宇)

两支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为东河下游支渠。自州城东十五里东河末尾两支口分水,东北流,至城东北四十里,全长约二十五里。在瓜渠之南,灌溉悬泉(赤心)、效谷二乡境。P.3290、S.4583及Φ.366等卷载之。 

(李正宇)

乡东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约自州城东三十里两支渠北岸分水,东北流,终点莫考,当在瓜渠尾之南、两支渠之北,灌溉效谷乡南部。P.3354等卷载之。 

(李正宇)

涧渠

渠名。又名东涧渠。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约为东河下游两支渠之子渠,起止不详。推测其位置约在州城东北玉关乡境 (在效谷乡以东)。据S.4491、9156两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六百二十一亩。 

(李正宇)

神威渠(www.xing528.com)

渠名。盛唐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在州城东北。为东河东北出之子渠,具体位置及起止里程不详。据P.2005载州城北三十七里有神威烽。此渠或因烽得名。中唐以来失载,大约被废弃。 

(李正宇)

官渠

渠名。一名张官渠。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约自州城东北三十里两支渠南岸开口引水,东流,至城东四十里处,长约十里,在三支渠之北,灌溉悬泉(赤心)乡东北境。P.3396、S.6452等卷载之。大约相当于今之东干三支渠。

(李正宇)

鹘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东河水系。约自州城东二十里三支渠上分水,东流,至城东三十里处,长十里,位置当在三支渠之南侧,灌溉悬泉(赤心)乡境。据P.3290卷不完全记载,宋至道元年(995)此渠浇地一百四十七亩。此渠盛唐时原名胡渠。据 P.3354《天宝六载(747)龙勒乡都乡里籍》载州城西十里亦有胡渠,为同名异渠。晚唐以来,东河胡渠改名鹘渠。 

(李正宇)

辛渠

渠名。又写作新渠。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北府水系。约在八尺渠南,为北府渠东行之子渠。起止里程不详。与东河水系某渠相通,以受东河泄水,为沟通东河、北府两大水系之纽带。据S.4491、9156两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一百亩。

(李正宇)

八尺渠

渠名。又作东八尺渠。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北府水系。自州城东北二里北府渠东岸开口引水,谓之八尺口。东北流,至州城东北三十里,长约二十八里。起于平康乡界,流经平康乡东南部和慈惠乡北部,止于效谷乡中部。为州城东北最长之支渠。P.2822、S.541等卷载之。大致相当于清代大有渠之下段及今北干一支渠及东干二支渠下段。 

(李正宇)

高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宜秋水系。自州城西南十五里河北渠下游分水,东北流,至州城西南七里止,长约八里。灌溉州城西南沿戈壁东缘之台地。据P.3354残缺卷不完全记载,唐天宝六年(747)此渠浇地一百二十六亩。今西干渠上段,大体与此渠相当。 

(李正宇)

胡渠

渠名。唐代敦煌水渠,属都乡水系。自州城西南十里都乡干渠西岸引水,西北流,至州城西南七里,长约四里。据S.514及Φ.366所载城东胡渠,与此渠名同实异,不得相混。城东胡渠,实为鹘渠之讹。

(李正宇)

夏交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宜秋水系。在州城西七里,起止不详。据S.4491、9156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一百一十七亩。

(李正宇)

塞门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宜秋水系。在州城西北(原作城西)七里平康乡境内。起止不详,推测起于宜秋干渠渠尾。据S.4491、9156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七十五亩。 

(李正宇)

圆佛图渠

渠名。又作员浮图渠、员图渠。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宜秋水系。约起于州城西七里,自宜秋干渠末尾引水西北流,终点不详。灌溉洪润乡境。据Φ.366卷不完全记载,天宝十载(751)前后,此渠浇地一百一十九亩。又据S.9156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三百三十五亩。附近有圆浮图一所,因而得名。北段之东有老师烽。敦煌晚唐名僧索义之父索定国葬此。下游分为东西二支,东名东圆佛图渠,西名西圆佛图渠。 

(李正宇)

宜秋西支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宜秋渠之支渠,在宜秋东支渠之西。约自州城西七里处起,西北行,至州城西北十里,长约八里,下尾可能继续向北延伸,里程不详。灌溉龙勒、洪润、平康三乡境。据S.9156卷不完全记载,蕃占初期此渠浇地一百三十四亩。著名尼寺普光寺即在此渠地段。

(李正宇)

长酉渠

渠名。又写作长幼渠。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北府水系。约自州城西北二十里北府宜秋渠下尾受水,西北流,至州城西北三十里,长约十里。灌溉洪润乡境。大约相当于清代的通裕渠下尾西支渠之上古浪一段。此渠当系宜秋西支渠之子渠。据Φ.336卷不完全记载,天宝十载(751)前后,此渠浇地八十六亩。 

(李正宇)

宜秋东支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在宜秋西支渠之东,约起于州城西七里处,东北行,流至州城西北七里,长约七里。灌溉龙勒、平康二乡境。据S.9156卷不完全记载,吐蕃统治初期此渠浇地一百六十八亩。 

(李正宇)

平都渠

渠名。唐代敦煌水渠,属宜秋水系。在州城西七里,灌溉龙勒乡境。起止里数不详。P.3394载有平都南支渠,则知此渠又有子渠分出。

(李正宇)

平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都乡水系。约自州城东南十里都乡渠东岸开口引水,东北流,至城西南七里,约长三里。在武都渠南侧,灌溉龙勒乡东南境。附近有佛图及古冢。据P.2592及S.3907等卷不完全记载,天宝六载(747年)此渠浇地六百二十四亩。 

(李正宇)

武都渠

渠名。唐代敦煌水渠,属都乡水系。约自州城西南十里都乡渠东岸分水,东北流,至城南五里处,长约五里,灌溉龙勒乡都乡里境,位置当在宋渠南侧。见P.3354、S.6235背及Φ.366等。 

(李正宇)

掉消渠

渠名。又作掉逍渠。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北府水系。在州城北七里,约为八尺渠之子渠,起止不详。天宝年间名 “皂小渠”(见Φ.366丘古耶夫基录作泉水渠),晚唐以降,假借作“掉消渠”。 

(李正宇)

王使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北府水系。自州城北十里北府渠东岸引水,东北流,至州城东北三十里,长约二十里,在八尺渠之北,大致与八尺渠平行,起于平康乡中东部,止于效谷乡西部。据Φ.366卷不完全记载,天宝十载(751)前后,此渠浇地八十六亩。大致相当于清代的窑沟渠及今北干三支渠。 

(李正宇)

无穷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北府水系。自敦煌城北二十里北府渠东岸分水,谓之无穷口。东北流,至州城东北三十里,长约十四里。灌溉洪池、效谷、玉关三乡境,大致相当于清代的伏羌新渠和今之北干三支渠。P.2049V等卷载之。据Φ.366卷不完全记载,天宝十载(751)前后,此渠浇地一百七十四亩。效谷乡有无穷里,无穷渠大约即流贯此里。灵图观亦在其附近。金山国初年(906),甘州回鹘兵侵沙州,天子张承奉率军抵抗,追敌至无穷渠一带,支援固守此渠流域四所坞堡的军民。今自敦煌市郭家堡镇破城子以北一线分布四所古城堡遗址,或即所谓四城。 

(李正宇)

鲍壁渠

渠名。又作抱壁、抱辟。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北府水系。在州城东北二十里北府渠东岸分水,东北流,起点里程不详。P.2222B、3560及Φ.366等卷载之,大致相当于清代的伏羌旧渠。 

(李正宇)

宜谷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北府水系。约自州城北二十里北府渠无穷口分水西流。至州城西北三十里,全长约十六里,与城西都乡水系相通,以承都乡水系之泄水。P.3560等卷载之。 

(李正宇)

临泽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北府水系。在州城北,为北府渠下游东出之子渠。对岸为神龙渠。南临大井泽,故名“临泽”。起止里程不详。见P.3560卷。中唐以来,不见记载,大约废弃不用。 

(李正宇)

神龙渠

渠名。唐宋时敦煌水渠,属北府水系。在州城东北三十里,自北府渠西岸分水西北流,起止不详。大约相当于清代的庄浪渠和现在的北六支渠。P.3560、S.3907等卷载之。S.3907《天宝六载(747)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记作 “城北卅里神农渠”,实为神龙渠之误写。 

(李正宇)

壕渠

渠名。又写作豪渠。晚唐至宋敦煌水渠,即壕堑水之下游。起自州城东北隅,北流七里,注入甘泉水,长七里。参见“分流泉”及“壕堑水”条。P.3194V等卷载其名。 

(李正宇)

大渠

渠名。唐宋时寿昌县水渠。自城东南十里引寿昌海水西北流,长十五里,渠宽八尺,水深五尺。为县内最大之人工灌渠,故名。见P.2691、5034,S.367 及《寿昌县地境》。诸卷原载此渠灌溉城东耕地。今据城南及城西地形及田土分布情况考之,当为城南及城西之主干渠,P.5034记寿昌海水“分流二道,一道入寿昌城南灌田”即指此渠。渠道位置当起自寿昌海西北角,流经城南涧及闵泽之间,西北流,至石门谷南汇入石门涧,长度恰合十五里之数。主要灌溉寿昌城西南及城西耕地。其支渠、子渠向西可达阳关城附近。今所谓阳关故址所在之古董滩一带,偶有地面出露,仍可见古渠遗迹,当即大渠支流。 

(李正宇)

长支渠

渠名。唐时寿昌县水渠。自城东南十里引寿昌海水北流,灌溉城东农田。“其水派流支散,因以为名”。见 P.5034、S.367,原文窜乱于“大渠”条下,误。五代以来,此渠不见著录,大约因城东耕地被风沙侵埋而废弃。今寿昌故城以东、以北沙丘累累,绝无耕田。但故城东三里许,偶有地面暴露,可见水渠和耕地遗迹及谷糜根茬垅痕,是古时当有灌渠及耕地分布于此。 

(李正宇)

令狐

渠名。唐宋时寿昌县水渠。在城东一里,起止不详。Φ.366载王守志户有地“一段肆亩。寿昌城东一里,东,渠;西,渠;南,路;北,令狐渠”。疑为长支渠之子渠。 

(李正宇)

(六)清代时期的渠

通裕渠

渠名。清代水渠。在今肃州镇原孟家桥乡一带。雍正初年建,距城四十里。自沙枣墩分水渠口起,计长七十四里。灌溉农户二百四十户。灌溉民田十二坊:镇番坊、上西宁坊、西河州坊、碾伯坊、武威坊、旧古浪坊、中河州坊、西山丹坊、东山丹坊、新西宁坊、上古浪坊、新河州坊。

普利渠

渠名。清代水渠。雍正四年(1726)建。在今七里镇、肃州镇一带,距城三十里。自秦家湾分水渠口起,计长七十里。灌溉农户四百八十户。灌溉民田十二坊:东镇番坊、岷州坊、永昌坊、东张掖坊、平番坊、西宁坊、东高台坊、西高台坊、河州坊、东肃州坊、金县坊、礼县坊。

庆余渠

渠名。清代水渠。雍正六年(1728)建。在今七里镇一带,距城二十里。自秦家湾下尾分水渠口起,计长一十三里。灌溉农户二百五十户。灌溉民田七坊:岷州坊、西洮州坊、安化坊、新岷州坊、旧洮州坊、金县坊、礼县坊。

上永丰渠

渠名。清代水渠。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在今月牙泉镇一带。自沙山根分水渠口起,计长二十二里。距城十五里,灌溉农户二百户。灌溉民田十三坊:合水坊、环县坊、宁州坊、正宁坊、东安化坊、兰卫坊、渭源坊、东正宁坊、兰州坊、新宁州坊、新兰州坊、新兰卫坊、新渭源坊。

下永丰渠

渠名。清代水渠。雍正三年(1725)建。在今莫高镇、郭家堡镇一带。距城十里,灌溉农户六百户。自宁州坊分水渠口起,计长五十里。灌溉民田二十三坊:西和坊、靖远坊、会宁坊、泾州坊、安定坊、两当坊、灵台坊、隆德坊、东安定坊、东灵台坊、东泾州坊、东会宁坊、新靖远坊、下渭源坊、徽州坊、镇原坊、平凉坊、狄道坊、新狄道坊、新平凉坊、中平凉坊、文县坊、崇信坊。

大有渠

渠名。清代水渠。雍正十一年(1733)建。在今转渠口镇原吕家堡乡一带。距城三里,灌溉农户一百三十户,自渭源坊分水渠口起,计长二十五里。灌溉民田四坊:漳县坊、秦州坊、中肃州坊、新肃州坊。

窑沟渠

渠名。清代水渠。乾隆三十三年(1768)建。在今转渠口镇原吕家堡乡一带。距城一里,灌溉农户一百三十户,自北门外一里许分水渠口起,计长三十里。灌溉民田八坊:盐茶坊、西静宁坊、固原坊、成县坊、宁远坊、西固坊、华亭坊、陇西坊。

伏羌新渠

渠名。清代水渠。在今转渠口镇、黄渠镇一带。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距城十里,灌溉农户一百三十户。自宁远坊分水渠口起,计长三十里。灌溉民田五坊:通渭坊、下秦州坊、东清水坊、秦安坊、新陇西坊。

伏羌旧渠

渠名。清代水渠。在今转渠口镇、黄渠镇一带。乾隆二十五年(1760)建,距城十里,灌溉农户一百六十户。自宁远坊分水渠口起,计长三十五里。灌溉民田五坊:伏羌坊、西清水坊、阶州坊、东静宁坊、下盐茶坊。

庄浪渠

渠名。清代水渠。在今黄渠镇一带。乾隆十年(1745)建,距城十里,灌溉农户一百三十户。自宁远坊分水渠口起,计长四十里。灌溉民田五坊:西庄浪坊、新平凉坊、新伏羌坊、西伏羌坊、席笆场坊。

柳树泉渠

渠名。清代水渠。嘉庆三年(1798)建。在今阳关镇境内。距城一百四十里,水源来自柳树泉,故名。计长一里,灌溉地为营盘,灌溉户数为四户。

大沟渠

渠名。清代水渠。乾隆四十五年(1780)建。在今阳关镇境内。距城一百四十里,水源来自上坝湾。计长四里,灌溉地为原北工、南工一带,灌溉户数为二十八户半。

庙湾泉渠

渠名。清代水渠。乾隆四十年(1775)建。在今阳关镇境内。距城一百四十里,水源来自庙湾泉,故名。计长三里,灌溉地为营盘,灌溉户数为九户。

(七)民国时期的渠

西土沟渠

渠名。民国水渠。始建时间不详,在今敦煌市阳关镇境内。距城一百四十里,水源来自俄博泉。渠以沟为名。计长八里,灌溉地为水尾(今龙勒村)一带,灌溉户数为八户半。

山水沟渠

渠名。民国水渠。民国二十五年(1936)建。在今阳关镇境内,水源来自上游泉,渠以沟为名。计长二十里,灌溉户数为四户。

(以上清代、民国时期的渠均参照吕钟《重修敦煌县志》等有关资料整理)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渠

惠煌渠

渠名。位于原敦煌县党河流域的河东灌区 (当时党河流域分为河东、河西两大灌区),以惠及敦煌而得名。1951年开始修建,由原来河东灌区清代时期的上永丰、下永丰、大有、窑沟、新伏羌、旧伏羌、庄浪七条渠合并改建。即从原上永丰渠(今月牙泉镇,合水村四组)向北延伸至三渠口(今转渠口镇吕家庄),全长约十七公里。1952年至1953年进行维修,增加跌水和加固堤坝。1954年又改造了不合理段,沿上永丰渠口向上新开了三公里至黑山嘴,并安装木质闸一座,跌水十座,退水闸四座,并插柳护岸,运行至1965年废弃。

总干渠

渠名。位于敦煌市城区东南两面,以总称得名。始建于1958年至1978年,历经二十多年分三期施工,分别通过续建改建全程贯通,全长约三十八公里。第一期1958年至1960年,建成沙枣墩至黑山嘴一段。第二期1966年至1967年,建成黑山嘴至敦煌市城区东总干渠分水闸一段。第三期1976年至1978年,完成党河水库至拦河坝一段,渠道由明渠和隧洞两部分组成。全程贯通后,分别向东干、北干、西干渠输水,保证了除阳关镇之外各镇及农场的农作物灌溉。

东干渠

渠名。位于敦煌市城区的东面,以方位东而得名。取替原下永丰渠,是由原会宁、中指、新墩、大渠四条渠合并建成。从敦煌市城区东大桥总干渠第二分闸引水向东至分水闸,全长十五公里,于1967年至1969年分两期施工完成。主要受益区有今莫高镇、郭家堡镇和青海油田东风农场,灌溉面积九万多亩。

北干渠

渠名。位于敦煌市城区北面,以方位北而得名。取替原惠煌渠,是由原大有、窑沟、西岔、伏羌(富强)、新渠、庄浪六条旧渠合并建成。即从敦煌市城区东大桥总干渠第二分闸引水北至国营敦煌农场,全长约二十四公里,于1967年至1975年分三期施工完成。主要受益区为今转渠口镇、黄渠镇、国营敦煌农场、良种场、园艺场等单位,灌溉面积约十四万亩。

西干渠

渠名。位于敦煌市城区西面,以方位西而得名。原名为敦惠渠,由原通俗、普利东、西岔和小庆裕四条旧支渠合并建成。即从总干渠总分闸引水向北至花栏闸,全长约十五公里。于1963年分三期施工完成。主要受益区为七里镇、肃州镇和黄渠镇笆子场村,灌溉面积约十一万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