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国时期的山
敦薨之山
山名。战国时期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北山经》载:“(大咸之山)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棱柟,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今新疆罗布泊)。”敦薨之山指现在敦煌南境的党河南山。这是有史以来敦煌记载比较早的山名。
(李正宇)
边春之山
山名。战国时期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北山经》载:“边春之山……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今新疆罗布泊)。”可知《山海经》记述的边春之山,当为今天的疏勒河发源地疏勒南山无疑,杠水唯指疏勒河干流足以当之。
(李正宇)
灌题之山
山名。战国时期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北山经》载:“灌题之山……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今新疆罗布泊)。”灌题之山当为榆林河发源地野马南山,而匠韩之水当指今天的榆林河。
(李正宇)
(二)汉代时期的山
沙角山
山名。即现在的鸣沙山。位于敦煌城南,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水库(唐之山阙涧),东西长八十余里,南北宽四十余里。东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北抱月牙泉,西段北侧有西千佛洞、山阙涧及山阙烽,南麓有五个庙及一个庙石窟。此山最早见载于《太平御览》卷五十“陇塞及海外诸山”引《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峨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糒。”
(李正宇)
(三)前凉时期的山
鸣沙山
山名。即沙角山。最早记载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张骏改敦煌郡为沙州。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改敦煌县为鸣沙县,皆由鸣沙山而得名。故《水经注》卷四十云“(敦煌城)南七里有鸣沙山,故亦曰沙州也”。
(李正宇)
(四)唐代时期的山
三危山
山名。又名卑羽山,或作升雨山。今俗呼火焰山。西起莫高窟前宕泉水(大泉河)东岸,向东延绵六十里。西有鸣沙山,东有无穷山。主峰在沙州城东南四十里,莫高窟东北十里,海拔一千七百七十八米。自莫高窟望之,三峰危峙,故名三危。 P.2691,S.788、5488 及《隋书地理志》《括地志》、新旧《唐书·地理志》《通典·州郡》《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书皆载之。《沙州归义军图经略抄》作 “三峞 (危)山”。P.2748《敦煌廿咏·三危山咏》:“三危镇群望,岫崿凌苍穹。万古不毛发,四时含雪霜。岩连九陇崄,地窜三苗乡。风雨暗溪谷,令人心自伤。”山上可见树木、小草化石,知在远古时却非不毛之地。峰顶原有寺塔废址,始建年代不详。1928年道士王永金重修,名王母宫。
(李正宇)
鸣沙流山
山名。又名神沙山,即汉代沙角山,前凉、北周时期的鸣沙山。《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载:水东即是鸣沙流山。罗振玉校云“流字疑衍”,是也。党河经鸣沙山南,绕鸣沙山西麓折向东北,沿鸣沙山北麓东流,至沙州城东南,折北百里入疏勒河。所谓“水东”,唯指党河流经鸣沙山西麓之一段,其东即鸣沙山,无称“鸣沙流山”者,故知“流”字为衍文,当删。
(李正宇)
无穷山
山名。今名火焰山。在沙州城东一百里。见P.2005。此山西起无穷谷(今名旱峡口),谷西接三危山;去三危山主峰六十里。谷口西北一里存烽火台一座,墩西有遗址,疑即无穷驿。谷东即空谷山(亦名悬泉山)。
(李正宇)
空谷山
山名。一名悬泉山。今亦名火焰山。在沙州城东一百三十里。见P.2005。《太平寰宇记》作龙勒山,误。东起芦草沟,西止悬泉谷(悬泉水今名吊吊水,出自此谷)。唐初于山南置空谷驿,永淳二年(683)移至山北悬泉谷口西北侧,改名悬泉驿,原为两汉悬泉置。贰师庙址亦当在其附近。谷西即无穷山,谷东为悬泉山,又东三十里隔苦水为常乐山。东南有黄谷山。
(李正宇)
悬泉山
山名。见“空谷山”。
黑鼻山
山名。在沙州寿昌县境内。《沙州图经》卷第五、《寿昌县地境》及《沙州归义军图经略抄》皆载此山在“(寿昌)县西南五十里”;《沙州志》同。《沙洲图经》卷第五作“县南五十里”,脱“西”字。按其方位、里程加以比定,应是今之崔木土山。东起寿昌城南鄂博图沟,沟东即沙山;西至崔木土沟(清代名苏木图,亦作推莫兔),沟西为紫金山(今名夹山)。
(李正宇)
山名。今名夹山。在寿昌城西南七十里。古来于此山置亭燧(今崔木土沟北口犹存烽台遗址)。见P.2691、5034 及《寿昌县地境》。此山东起崔木土沟,沟东即黑鼻山,西止多坝沟,沟西为五亭山,东西连延约六十里,为古阳关及寿昌城西南之屏障。去于阗之南道,即经过此山南麓。
(李正宇)
五亭山
山名。今名小红山。在寿昌城西南一百二十余里。东隔多坝沟为紫金山,向西连延一百余里而绝。本与黑鼻山、紫金山为一脉。见P.2691、5034及《寿昌县地境》。
(李正宇)
姚阅山
山名。在唐沙州寿昌县东南一百八十里。即今甘肃省阿克塞旧县城南之博罗掌子,为当金山北脉之一峰。唐代,山上有姚阅烽,《沙州图经》卷第五“姚阅山”条云:“其山因烽为名。”《寿昌县地境》误作“因启为名”,遂使后人对其山名莫知其所解。今此烽残址仍在,当地沿用元代蒙语旧名,呼为“博罗椿济”,讹作“博罗转金”,即“青色墩台”之意,今人不解其意。转写为“博罗砖井”,并造作故事,谬云昔有蒙古 “包罗将军”驻此而得名。
(李正宇)
龙勒山
山名。在唐沙州寿昌县城南一百八十里,即今阿尔金山。东接姚阅山,西接西紫亭山。山有二峰,东西相对,形如马鞍。其主峰在西,海拔五千七百八十九米,山巅常年积雪不化,上空常有白云缭绕。又因形如马鞍,故盛唐至宋呼为金鞍山,为沙州望山之一,被视为护卫沙州之神山。
(李正宇)
西紫亭山
山名。亦作“西子亭山”,在唐沙州寿昌县境内,即今安南坝山。《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五、《寿昌县地境》及本卷皆云在寿昌县“西南一百九十八里”。《辛卯侍行记》卷五“汉阳关路”条载:“自敦煌南湖(即今阳关镇)西南行七十里推莫兔(即崔木土),七十里葫芦斯太,七十里毛坝。”又西南行十一里即抵安南坝山东北麓。计程二百二十一里,折唐里正为“一百九十八唐里”。
(李正宇)
石槽山
山名。《沙州归义军图经略抄》载其方位里程为 “州西北三百卅里”。据此比定,唯有今之方山足以当之。自敦煌西北行,穿青墩峡,过北山,抵此山,今名方山口。山中有磷、铀、钙、镁等矿产,尤有磷之储量最丰。山中有一大凹槽,东西长二十三里 (今有数十个采矿点多在凹槽中),状类石槽,由此得名。
(李正宇)
望山(www.xing528.com)
山名。《沙州归义军图经略抄》载其方位里程为 “州西北三百三十七里”。据此里数,当是博罗台山(又作博罗特山)。博罗台,蒙语为“博罗图钦”,又写作“博罗兔肯”。据推测即今敦煌城西北方山口西北独山子。其东即石槽山。
(李正宇)
石山
山名。唐名石山,今名睡佛山,在党河水库西岸。山无草木,峰顶有石砌烽火台一,即唐之山阙烽。此烽因山阙涧得名。党河流经此涧,今就山阙涧北口筑拦河大坝,蓄水灌溉、发电,即今党河水库。
(李正宇)
山名。清代名龙首山,今名墩墩山。在今敦煌城西南一百四十里南湖乡(今阳关镇)西北。山顶有汉烽火台,唐名石门烽,今俗称墩墩山烽燧。山东端被南来之石门涧切穿为峡谷,名石门谷(今名红山口)。自寿昌故城东南而来的石门涧,穿过此谷,西北流去。P.5034《沙州图经》记石门涧“因山为号”,因知此山名石门山。
(李正宇)
白山
山名。唐在今沙枣墩设烽燧,名曰白山烽。白山烽背靠鸣沙山,周围再无其他山脉,唐是否把鸣沙山比作白山,值得研究和考证。
南口山
山名。《沙州图经》卷第五记寿昌县之姚阅山 “东接敦煌县界南口山”,知南口山属敦煌县 (今敦煌市),西与寿昌县姚阅山相接。据推断,南口山当是今甘肃省阿克塞旧县城东北四里长草窑子东侧之党河南山。
(李正宇)
金鞍山
山名。又名金山,今名阿尔金山。 P.2594《白雀歌》云:“嵯峨万丈丛金山,白雪凝霜古圣坛。金鞍长挂湫南树(澍),神通日夜助王欢。山出西南独秀高,白霞为盖绕周遭。山腹有泉深万丈,白龙时复震波涛。”又云,“金鞍山上白犛牛……,绕泉周匝腾空去。”言此山甚高峻,积雪凝霜,顶有白云缭绕,峰北有泉泄下,形成湫渊。其位置,S.5448《敦煌录》云“在沙山西南”。据其特征及方位考之,当即今之阿尔金山主峰,在今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城西南百余里。东北距寿昌城约二百里,距沙州城三百余里,海拔五千七百九十八米,峰顶常年积雪。峰北有大泉多处,分流为七里沟、柳城沟、章沟、大龙沟、梧桐沟诸水,即P.3633《龙泉神剑歌》所谓“金鞍山下是长津”,敦煌人尊此峰及三危山为境内两大神山,所谓“东有三危大圣,西有金鞍毒龙,尝(常)时卫护一方处所”。晚唐天祐初,谓此山屡见祥瑞,节度使张承奉称帝,因取金山以为国名。
(李正宇)
石门谷
山谷名。在今敦煌城西南一百四十里阳关镇西北。因石门山东端被南来之石门涧切穿为峡谷,故名。今名红山口。
(李正宇)
石膏山
山名。又名乌山、大乌山。在沙州城北二百五十六里,因山石乌黑,故名乌山。唐于此筑乌山烽,故又名乌山烽山,S.5448《敦煌录》云:“隋开皇十九年(599),乌山变白……自后望如雪峰。”《隋书·礼仪志》仁寿元年(601)冬至祠南郊文云:“敦煌乌山,黑石变白。”唐设乌山戍。产石膏,故又名石膏山(S.5448)。即今红柳园西北山。
(李正宇)
(五)清代时期的山
墩墩山
山名。俗称。汉代设烽燧,在今敦煌市阳关镇境内,唐名石门烽。清代移民来此,只见山上有一墩,不知其古名石门山,又不知唐代之石门烽。俗呼“墩墩儿”,即今墩墩山。墩墩山之名沿用至今。
(李正宇)
龙首山
山名。古称石门山,清代又称龙首山。龙首山为清代之雅名,其俗名为墩墩山。《重修敦煌县志》吕钟按:今土人呼为龙头山,在今敦煌城西南一百四十里南湖乡(今阳关镇)。
(李正宇)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山
夹山
现今山名。在敦煌市阳关镇境内。最早见于唐代《寿昌县地境》,名曰紫金山。此山东起崔木土沟,西至多坝沟,当地老百姓认为它是夹在两沟之间的山脉,故称作夹山。长约三十公里,宽约十公里,总面积三百多平方公里,山峰最高处为一千六百九十四米,是敦煌市比较大的山脉之一。西靠库姆塔格沙漠与新疆接壤,东靠崔木土山,南邻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北隔戈壁与西湖湿地相望。
注:库姆塔格沙漠是新疆连接甘肃省敦煌市最大的沙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由罗布泊东南向东延伸至敦煌市西南,面积两万多平方公里,延伸至敦煌市境两千多平方公里。“库姆塔格”为维吾尔语,意为“高大的沙漠”。
崔木土山
现今山名。清代称推莫兔,今称崔木土,在敦煌市阳关镇境内。唐代《寿昌县地境》称作黑鼻子山。此山东起鄂博兔沟,西至崔木土沟,长约二十八公里,宽约十四公里,面积二百九十多平方公里。山峰最高处为一千六百九十四米,属敦煌市比较大的山脉之一。东靠东沟,西至崔木土沟,南邻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北隔戈壁与西湖湿地相望。崔木土为蒙语,意为“有树有土墩的地方”。
方山
现今山名。距敦煌市城区北约一百二十公里处,在黄渠镇境内。为岩石积成的小山,上无草木。北通新疆哈密、西通新疆吐鲁番,为甘新交通要道。山中蕴藏有磷、钙、镁等矿,民间俗呼之为石槽山。从远望显得比较方正,故名方山。
(《敦煌志》)
华牛山
现今山名。距敦煌市城区北约一百一十五公里处,在黄渠镇境内。山高约一千五百米,多灰白色岩石积成,上无草木。当地群众把石头称“牛”,且多华石,所以叫作华牛山。此山向东斜,与新疆星星峡相接连。山中矿藏较丰富,金、银、铜、铁、铅、锌皆有蕴藏。清雍正年间,此山中就有开金矿者。
(《敦煌志》)
睡佛山
现今山名。在敦煌市七里镇和阳关镇的交界处,党河水库的西侧。在唐代被称作石山,是为山体由石头形成。此山远远望去就像一尊佛静静地躺在那里休息,佛的头部、发髻、眉骨、口、颈、胸、腹、下肢、脚部轮廓十分清晰,而且比例合适。全长约二点二公里,最高处海拔为一千五百二十九米。山顶有一座烽火台,其台用垒石砌成,据考证为魏晋时期的烽燧,唐代继续使用并称作山阙烽,当地名党河口墩。
现今山名。位于敦煌市东南部,是敦煌市与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三县市的交界处。东靠瓜州县,北邻三危山,西接一百四戈壁,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连,山的最高峰为一千七百六十三米。本为石头形成,在大自然的空气和阳光折射下,山体会发出蔚蓝的颜色,因此当地老百姓习惯称之为青山,如同阳关镇的青山梁一样。
火焰山
现今山名。即三危山。又名卑羽山,或作升雨山,今俗呼火焰山。为什么把三危山又称为火焰山,这必须从三危山的组织结构说起。三危山主要岩石为前长城纪敦煌岩群变质岩系,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千年风化石。其岩层表面五颜六色,尤其在阳光的照耀反射下,远远望去似如火焰滚滚,因此把三危山称作火焰山恰如其分。唐代《李君修慈悲佛龛碑》载: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仗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三危山西起莫高窟前大泉河,向东绵延七十公里,宽约十公里,面积七百多平方公里,属敦煌市境内最大的一个山脉,最高峰在莫高窟东北十里,海拔一千七百七十八米。
石板山
现今山名。在敦煌市北境,今黄渠镇境内,距敦煌市城区一百七十多公里,属北山的一个山系。因受地质结构影响,山体像石板一样分层叠起,故名。山顶有一烽火台,清代称之为石板墩,因山而名。近些年来,敦煌市博物馆在烽火台下发现有汉代陶片,方知清代不过是加固而已,这座烽火台初建年代应不晚于东汉时期。
大板山
现今山名。在敦煌市西南方向,一百四戈壁南侧,今月牙泉镇境内,属敦煌市一个比较小型的山脉,最高山峰一千七百零 五米。此山受地质结构影响,从正面看去很像一块斜放的平板,由此得名。
南沙山
现今山名。在敦煌市阳关镇境内,属在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中新增的一个山名。东靠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独山子,西接阳关镇的西土沟,北邻黄沙湾,南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接壤,总面积约八百八十二平方公里,略大于鸣沙山。因位于阳关镇境内的南境,故被称作南沙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