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敦煌历代地名录:敦煌历史文献发现十、里及其他有关地名

敦煌历代地名录:敦煌历史文献发现十、里及其他有关地名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光绪三十二年敦煌出土汉简文书记有“十月戊寅,仓佐,敦煌龙勒万年里索良”。1973年居延肩水都尉府金关遗址出土汉简文书记有 “新始建国天凤上戊六年十二月庚子朔辛丑,都乡啬夫岭敢言之,间田、敦德常安里男子孙康白郡,自言为欠卅五之解三口”。(李正宇)(三)前凉至西凉时期的里延寿里、高昌里、昌利里延寿里晋、前凉敦煌效谷县东乡里名。

(一)西汉时期的里

敦煌县下辖里:富贵里、疆利里、大会里、南关里、寿陵里、宜武里、中阳里、封里、高威里、利戍里、大富里、武安里、对宛里、始昌里、擅朔里、高昌里、安国里、寿王里、如昌里、利成里、东冯里、宜秋里

(李正宇)

富贵里

西汉敦煌郡敦煌县里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斯坦因在敦煌发掘汉简官吏受禄名籍记有“广昌侯史,敦煌富贵里孙毋忧,未得二月尽五月,积四月奉钱二千四百”(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簿书类》)。

(何双全)

疆利里

西汉敦煌郡敦煌县里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敦煌出土汉简赀家簿中记有“敦煌疆利里张广成,车一辆,粟十二□,□二石,稌一斗,后卌四石二斗三升少,以廪卒凡卌石六斗六升大”(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廪给类 4》)。 

(何双全)

大会里

西汉敦煌郡敦煌县里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敦煌出土汉简官吏名籍中记有“敦煌大会里,亭长乐,年廿二,长七尺二寸”(李均明、林梅村《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256号)。

(何双全)

南关里

西汉敦煌郡敦煌县里名。民国十九年(1930)居延破城子甲渠候官遗址出土汉简名籍中记有 “氐池塞尉,敦煌南关里□”(《居延汉简甲乙编》第 119·53号简》)。 又出简记有“□沈广,年廿五,庸,南关里□”(《居延汉简甲乙编》第515·26号简)。可补《汉书·地理志》之不足。

(何双全)

寿陵里

西汉宣帝时敦煌郡敦煌县里名。1979年敦煌县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汉简官文书记曰:“元康元年七月壬寅朔甲辰,关啬夫广德、佐熹敢言之,敦煌寿陵里赵负趣,自言夫诉为千秋燧长往遗衣用。以令出关,敢言之。 ”(79DMT9:28)

(何双全)

龙勒县下辖里:万年里、长通里、东郡里、大裱里、不审里

万年里

西汉敦煌郡龙勒县里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敦煌出土汉简文书记有“十月戊寅,仓佐,敦煌龙勒万年里索良”(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廪给类 17》)。 

(何双全)

效谷县下辖里:宜禾里、宜玉里、高议里、常利里、阳玉里、得玉里、益寿里、定汉里、广利里、临乐里、乐成里、安处里、昌里、变议里、步广里、步进里、长乐里、大穰里、得利里、得王里、富昌里、高里、高心里、高义里、高证里、故里、光里、广大里、广汉里、进憙里、敬君里、乐世里、齐中里、千乘里、始昌里、寿贵里、寿里、寿亲里、万岁里、延寿里、宜年里、宜农里、宜王里、益富里、益光里、益里、玉光里、执适里、尊贤里

宜禾里

西汉敦煌郡效谷县里名。民国十九年(1930)居延大湾出土汉简入关登记簿中记有 “敦煌效谷宜禾里琼阳,年廿八,轺车一乘,马一匹,闰月丙午南入”(《居延汉简甲乙编》第505·12号简)。又1981年敦煌酥油兔烽燧遗址出土汉简文书记有 “青堆燧长,效谷宜禾里李广利,始元七年五月戊戌□”(1981D38:49)。本里名一直沿用至唐,隶于悬泉乡,见S.514《唐大历四年敦煌县悬泉乡宜禾里手实》。 

(何双全)

渊泉县下辖里:委粟里

冥安县下辖里:破胡里、安里

广至县下辖里:安庆里

安庆里

西汉敦煌郡广至县里名。1974年居延破城子甲渠候官遗址出土汉简官吏名籍记有“甲渠鄣候,敦煌广至县安庆里张获,秩六百石”(1974E·P·T65:104 号)。 

(何双全)

(二)新莽至东汉时期的里

东武里、武阳里、常安里、平定里、兴盛里、小浮屠里

东武里

新莽时敦德亭里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敦煌发掘出土的汉简官吏增劳名籍中记有“敦德步广尉曲、平望塞有秩候长、敦德亭间田、东武里伍士王参,秩庶士。新始建国地皇上戊元年十月乙未迹尽二年九月晦,积三百六十日,除月小五日,定三百五十五。以令二日当三日,增劳百七十七日半日,为五月二十七日半日”(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簿书类》)。敦德即敦煌,新莽时改称。 

(何双全)

武阳里

新莽时敦德亭里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敦煌出土汉简官吏调除书中记有“间田,武阳里,年三十五岁,姓李氏,除为万岁候造史,以掌领吏卒为职”(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烽燧》)。间田,是新莽时特设屯田官。敦煌汉简所记人名,凡籍贯属敦煌县并住当地者,均省去郡县名,直言某里名,外籍者则冠全称。(www.xing528.com)

(何双全)

常安里

新莽时敦德亭里名。1973年居延肩水都尉府金关遗址出土汉简文书记有 “新始建国天凤上戊六年十二月庚子朔辛丑,都乡啬夫岭敢言之,间田、敦德常安里男子孙康白郡,自言为欠卅五之解三口”。敦德即敦煌,新莽时改称。本里名沿用至唐,隶于龙勒乡,见于P.2350“老子《道德经》尾题”。 

(何双全)

平定里

新莽时敦德亭里名。《敦煌汉简释义》5号简云:“敦德亭间田平定里,去官二百二十五里属敦德郡。”王莽时改敦煌县为敦德亭,知敦德亭平定里实即敦煌县平定里。

(李正宇)

兴盛里

东汉初敦煌县里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敦煌出土汉简戍卒名籍中记有“戍卒,敦煌兴盛里,公乘、闵赦之,年卅八”(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戍役 1》)。 

(何双全)

小浮屠里

东汉敦煌县里名。敦煌悬泉置二号区第二层出土ⅡDXF13C②:30号汉简载:“少酒薄乐,弟子谭堂再拜。请会。月十三日。小浮屠里七门西入。”又承该简牍研究室张俊民先生告知,伴随此简出土的有多枚东汉明帝“永平”年代纪年简,从而判断此简亦属东汉永平年代(58—76)。“小浮屠里”,当为东汉敦煌城内一坊巷之名,“小浮屠”即早期的小佛寺。盖此“里”因有小佛寺而得名。既有“小浮屠”,亦当有大浮屠(大佛寺)。从知东汉初期敦煌城内已建有大小佛寺不止一所。此简可为东汉初期佛教已经传入敦煌的有力证据。以往,学者根据《高僧传》关于敦煌高僧竺法护、竺法乘的记述,推断敦煌佛教始于西晋。今据悬泉汉简所载,佛教传至敦煌的时间,得以提前二百余年。此简又是东汉初期甚至西汉末期佛教传入我国的珍贵资料。 

(李正宇)

(三)前凉至西凉时期的里

延寿里、高昌里、昌利里

延寿里

晋、前凉敦煌效谷县东乡里名。1987年敦煌县五墩乡新店台 (今敦煌市莫高镇新店台村)176号墓出土五谷瓶记有“建兴十九年(331)七月庚申朔十七日丙子,直定。敦煌郡效谷县东乡延寿里,大男李兴初,年卅四,身死酌央,八开九讯。今下什瓶,黑豆、鸡子、五谷、钱入用。生者当重复,死者解除忧。死者自受其秧,不得注地上言人。使青乌子告北辰,该罚不加两除秧,转与北乡。急急如律令”(87DXM176:1)。 由此知前凉效谷县东乡置有本里。 

(何双全)

高昌里

里名。西凉敦煌县西宕乡下辖里,见S.113《西凉建初十二年(416)敦煌县西宕乡高昌里籍》。

(陈国灿)

昌利里

西凉敦煌县里名。属县辖东乡。据敦煌佛爷庙出土西凉张辅墓五谷瓶记有 “庚子六年正月癸未朔廿七日己酉敦煌郡敦煌东乡昌利里张辅字德政身死”,知西凉敦煌县亦有东乡昌利里名。 

(何双全)

(四)唐代时期的里

敦煌乡下辖里:敦煌里、信义里、临池里、忧洽里

莫高乡下辖里:莫高里

龙勒乡下辖里:都乡里、常安里

神沙乡下辖里:灵化里、弘远里、阳沙里

平康乡下辖里:修武里、洪文里、安昌里

洪润乡下辖里:长沙里

洪池乡下辖里:神农里

玉关乡下辖里:丰义里

效谷乡下辖里:无穷里

悬泉乡下辖里:宜禾里

从化乡下辖里:慕道里

注:以上里名条,有解释的予以引载,无解释的只记载名称。其中慈惠乡、寿昌乡下辖里名不详。里在汉唐时属最基层组织,相当于现在的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