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出荆楚-治水西陵:今古宁德见成果

重出荆楚-治水西陵:今古宁德见成果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乾隆三十一年前后,李拔丁艰满,出任专管治理三峡航道的荆南观察使节。今天,当人们惊喜地观赏这一水下石刻露出水面,不禁赞叹李拔两百多年前在三峡极为恶劣的环境下,披荆斩棘,闯关镇险,为整治西陵峡艰险河道创立的功绩。李拔是一位执著地整治三峡险关、足迹踏遍西陵峡险滩悬崖的“勤官”。这些题刻,不仅为丰厚的三峡文化长廊增添一份光彩,还起到了让后人看石刻观水文、预测水势的作用。

重出荆楚-治水西陵:今古宁德见成果

乾隆三十一年(1766)前后,李拔丁艰满,出任专管治理三峡航道的荆南观察使节。李拔率三峡劳工大规模整治河道时,刻下的枯水石刻。今天,当人们惊喜地观赏这一水下石刻露出水面,不禁赞叹李拔两百多年前在三峡极为恶劣的环境下,披荆斩棘,闯关镇险,为整治西陵峡艰险河道创立的功绩。

三峡大坝附近的黄陵庙六角亭的清代石碑上,有这样一段关于李拔的记载:“乾隆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湖北分巡上荆州南道,统辖荆(州)、宜(昌)、(恩)施等处地方,兼管水利事。随带加三级,纪禄四次。剑南李拔峨峰撰并书。”李拔是一位执著地整治三峡险关、足迹踏遍西陵峡险滩悬崖的“勤官”。在三峡10多个寒冬酷暑,李拔率领修江劳工,每次整治一处艰险河道,都要亲笔题字留下一副石刻。这些题刻,不仅为丰厚的三峡文化长廊增添一份光彩,还起到了让后人看石刻观水文、预测水势的作用。

李拔在绿竹筏村水域率领劳工打掉礁牙,掏开沙滩后,题下“化险为夷”四个大字,既给人们提供了观测三峡河道安危的标志,又给人以化险排难的勇气。西陵峡有谚语曰:“先人敢化险,我辈岂懦夫?”在秭归西陵峡段,李拔率修江劳工整治三峡最险恶的洩滩、兵书宝剑峡、青滩、崆岭。在洩滩,前清时修的一条83丈长的纤道因多年失修,难以让纤夫过往,李拔率众在此砌补崩垮地段,凿开崖上纤道,为船工修复了一条“救命路”。在距秭归县城数十里的大山中,有一个北风垭,垭上有一座老屈原庙,李拔在指挥劳工治水之余,登临此庙,为祭吊屈原题写了一尊碑刻,至今尚存。李拔在字里行间,袒露出他不畏这里的凶山恶水,纵情讴歌屈原的高风亮节。秀丽的香溪从昭君故乡流淌到秭归香溪镇汇入长江,这里是兵书宝剑峡的上头,古时水势极为恶劣。李拔在这里指挥劳工整治礁滩后,竟不顾脚下是湍流、头上是悬崖,在面对大江的陡崖上刻下四个大字“香溪孕秀”。至今字迹可辨。这副题刻,不仅精妙地描绘了秀美的香溪,为江上过往旅客提示着这儿就是香溪,当地水文工作者还认为这是李拔留下的“崖上水文站”。自古来,人们一旦望见三峡水淹到“秀”字下面一个石嘴,就知晓长江上游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www.xing528.com)

黄牛峡,也是西陵峡中一段极为险恶的河道。李拔在这里开创的治水业绩、留下的题刻更多。唐代诗人李白跋涉此峡,曾写诗长叹:“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鬃成丝。”足见通过黄牛峡的艰难。李拔却一反古人面对黄牛峡的惊恐情状,指挥劳工们不屈不挠地向凶滩恶水进击,在这一带先后整治了“三珠石”“红石子”“渣波”等礁群、浅滩。同样,在黄陵庙留下了多副题刻。题刻中,令后人最为叫绝的是一尊诗碑。碑刻诗文是这样的《黄牛山》:“峭壁奇峰势插天,森森剑哉碧云连。操舟上下常朝暮,怅望黄牛滴翠烟。”《黄陵庙》:“董工开导类传奇,绘象山形哪可知。惟有平成功德远,千后庙貌枕江湄。”《诸葛祠》:“蜀相勋名伊吕才,遥临染翰亦雄哉。石莲尚有遗踪在,妇孺悲歌绕绿苔。”《三珠石》:“楚天到处有三珠,乱石横流不可图。铸得秦鞭驱海底,媚川好是影全无。”诗后刻着两行文字:“荆南观察使者西蜀李拔峨峰氏率属同修江工题书”“乾隆三十五岁次唐寅嘉平月”。碑的左下角刻着一个四寸见方的图章。李拔的诗,道出他不相信黄牛峡真有神牛“绘象显影”的神灵保佑苍生平安,他坚信只有人类同大自然勇敢搏斗,把三峡的险滩、暗礁一一荡平,才是值得千古歌颂的功德。

物换星移,江山巨变。李拔“化险为夷”“秦鞭驱害”的夙愿,在跨入新世纪的三峡建设者们面前实现了,也告慰200年前曾在三峡河道艰苦跋涉的李拔和他率领的修江工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