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沙余挺
苏阳村刘氏旧祠堂门口
历史像一堆残灰,但是这个残灰伸出手摸下去,就是余温,这个余温就是文化的余温。
——黑格尔
明清易代之际,福建的“抗清”著名人物,闽南有郑成功,闽东有刘中藻,他们拥戴在东南沿海建立的南明政权,坚持“抗清复明”。郑成功为大家熟悉,而刘中藻以一介儒臣,披甲起兵,建立闽浙抗清根据地,在隆武政权失败之后,拥戴流亡海上的鲁王政权,在闽浙坚持了近3年艰苦的斗争,事迹未必广为人知。最后,刘中藻退守福安,清军围城,宁死不屈,自尽成仁,彰显了明朝士大夫的浩然正气和精神。
刘中藻(字荐叔,号浻山),福安苏阳村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出生,祖父、父亲都是穷秀才。《福安县志》说他“出生时,室有异光,黄发披颡”,这是一个被夸张的记述。黄发披颡,也可以被解读为营养先天不良。所以他的父亲说:“芝草虽异,不如菽粟饱食。”——吃饱就好,要芝草干什么,要送给别人。母亲不舍,遂留了下来。刘中藻3岁时,生母逝世,10岁时,父亲又病死,留下继母和小弟弟。祸不单行,一场大火将房屋烧尽,继母要改嫁,中藻哭着劝说:我兄弟俩就像两把刀,再没出息,长大也可以割稻子,砍柴持家呀。但是继母还是改嫁了。传说此后数年,刘中藻放过牛。据现存的东山摩崖刻石记述,天启元年,15岁的刘中藻在穆阳东山读书,其间开辟了东山三潭——“问津”“洗耳”“面壁”。三潭的命名用意甚明显,其抱负是“修身齐家平天下”。 近年发现的穆阳刻石纪游文字显示,福安县令张蔚然十分赏识刘中藻的品德学养,允为门生,并在明泰昌元年(1620)携中藻与福州的大学者徐勃(火偏旁)交游。
明崇祯元年(1628),崇祯皇帝即位,新皇帝照例诏令州府选送青年才俊入太学,21岁的刘中藻以“恩贡”入京。6年后,参加顺天乡试,中了举人,回闽任闽清县教谕,又7年后的明崇祯十三年(1640)参加京师会试,中了进士,出任礼部 “行人”之职,管理传旨、册封之事,类似外交部的礼宾司官员。京官为文官中的优秀分子,须经过历练,刘中藻中进士即任京官,是为特例。从举人到进士,6年间,国势动荡,北方罕见的大旱继续蔓延,十河九干,蝗灾、瘟疫流行,而江南又发大水,粮食歉收。北方饥民扯旗造反,农民军张献忠入四川,李自成攻河南。军事方面,松山战役明军失败,主帅洪承畴被俘,旋即降清。
此间,见于史料的刘中藻行踪是:曾代表皇帝到辽东前线犒劳将士。去山西大同册封宗室代王朱传㸄时,崇祯皇帝亲赠一首诗(黄云师《刘中藻传》)。深知天下利病、百姓疾苦的刘中藻感时忧世,却没有更好的机会一展治乱才华,但他显然有志于未来,借奉旨公干之机,考察边疆情况 :“匹马访大帅,问西边扼塞,士马强弱,益思奋所欲为,以为国家用。”
无法知道他此期间还做过什么。他传世的《葛衣集》有两首诗,分别是吟“醍醐寺”和“金藏庵”的。国内无此二寺,而日本东京竟有“醍醐寺”,朝鲜金刚山也有“金藏庵”。朱明王朝与日本、朝鲜外交频繁,在辽东危急之时,或者,为了扭转明军颓势,皇帝曾遣刘中藻出使过日本和高丽,寻求外军援助。
明崇祯十七年(1644),夏历甲申年,一个天旋地转的年头,李自成攻入北京,皇帝煤山自缢。 接着,清兵入关。
引发政权奔溃的原因总是惊人地相似:贪污腐化,社会不公,民怨沸腾,正义不彰……一首《边调曲》唱出老百姓的呼声:“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你不会做天,你塌了吧!”
刘中藻与许多京官一样,被农民占领军控制,一些官员投降了农民军。但刘中藻非常机智,巧与周旋。张岱《石匮书》说:“甲申之变,中藻以计潛匿,或误传以为从贼;中藻愤此误,必欲创为过人,以白其心于天下。” 在清军兵临京畿,农民军撤出北京的混乱中,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六月,刘中藻逃脱,辗转回到了福安。
多尔衮进入北京并定都北京,宣布改朝换代,敕令依满族习俗,削发垂辫,废弃明朝衣冠。
作为士大夫,刘中藻熟读儒家经典,故拒绝归顺清廷而选择抵抗。
刘中藻潜居福安东山,辟“刘子读易处”,韬光养晦,静观天下,与外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此间,留下了东山众多石刻。1645年(清顺治二年、明弘光元年)明宗室唐王朱聿键至福州,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郑芝龙从唐王身上看到了谋取权力和富贵的机会,便拥戴他称帝,年号隆武。(其实,郑家只有一个郑成功是有心复明的人物)于是,以福州为中心,闽赣湖广响应,群臣来归,唐王点燃了抗清复明的希望。一些曾与刘中藻同朝为官的朋友,如黄道周、曹学佺、何楷等东林党系统的明代旧臣,向唐王推荐刘中藻,唐王召见刘中藻。
性格决定命运,刘中藻出山了。
在他看来,大明与败于农民军只是亡国易代的危机。江南的屠城,以及“剃发令”,对于受儒家传统教育的刘中藻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耻辱,“抗清复明”,他义不容辞。(www.xing528.com)
唐王任命他为兵科给事中、升太仆寺卿,奉敕联络各部督鎮,赞议金华、处州的兵务。批给他500两银子,要他带领一支义勇军到前线去。但因为刘中藻曾秘密上疏揭发郑芝龙飞扬跋扈行迹,郑芝龙与他不和,制止这一掌握兵权的敕令。郑芝龙是掌握水军的实力派,唐王奈何他不得。
此时,闽浙天空,两个太阳。同是皇室的鲁王朱以海在唐王称帝后,在浙江宣布“监国”(代理皇帝)。于是,闽系浙系,同为复明,却充满敌意。唐王命刘中藻奉旨去劝说鲁王承认并服从自己的政权,这一使命显然不易完成,浙江官员不愿拥立鲁王的功劳落空,所以,此行充满风险。
刘中藻至绍兴,鲁王府如临大敌,只让刘中藻一人进见。中藻说,您曾遣使来福州,我们用九宾的大礼迎接。今天我奉旨来此,您竟如此轻慢!我不过是一个使臣,您不接受圣旨,我回去复命罢了。只可惜你们皇家宗室,大敌当前,势同水火,把一个好端端的恢复大业泡了汤,记住——您以后会后悔的!(“中藻一介使臣,不奉诏衔命返耳,独惜同室水火,坐坠可成之业,后固将悔之!”)鲁王心有所动,但是,手下的两派官员,不接受福州旨意的占了上风。从此闽浙两个抗清政权不再联络互援。刘中藻回闽途中,借机一路考察地形,并结交主张联合抗清的实力人物,如金华的朱大典、庆元的吴懋修、政和的颜氏家族等,为日后集结抗清做准备。
清顺治三年(1646)夏旱,清朝贝勒率军渡过钱塘江,鲁王政权退却海上舟山。清军进攻福建,郑芝龙不顾郑成功反对,投降清朝,放弃福建门户仙霞关,隆武朝廷失去屏障,唐王在逃至汀州被俘杀。
唐王死后,刘中藻一时无所归依。
流亡海上的鲁王封刘中藻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鲁王毕竟是当下明朝象征,为团结闽浙,刘中藻加入了鲁王领导的阵营。
他立即做几件事:
一、开府福安,拥戴鲁王。以鲁王监国作为抗清复明的旗帜。
二、筹措经费。充实府库。闽浙依然是明朝王土,百姓照旧纳税。国难当头,缙绅富户,或捐或借,共谋大业。
三、招募壮士,建立武装。招募穷山僻壤(苎寮、菁寮、畲寮)的勇者,承诺“取用之后,即当给示,免其差徭”,很快,“崎岖山谷,聚众万人。”
四、攻城略地,占领州县。以福宁、福安为中心,占领闽浙县城,扩大抗清势力范围。
1647 年(顺治四年,永历元年、鲁监国二年)刘中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先后光复了庆元、泰顺、寿宁、宁德、福安、古田、罗源。鲁王入闽,刘中藻亲迎,又复福宁和长乐。浙江处州府许多县也由刘中藻势力管辖,连瑞安、平阳的抗清“白头军”亦接受刘中藻指挥。中藻善以民族大义争取一度降清的将领。“士卒乐为用,兵称最盛”, 按刘中藻自己所说“养兵数万,心血丝悬。”
刘中藻治军严谨,起兵福安后,进士李向中任监军。刘军累战累胜,一些兵将恃武力欺负百姓,刘中藻要求李向中整肃严惩。一个被百姓指控的“中军”将领被李向中处斩,求诉于中藻,中藻并不饶恕,说:“你今天终于遇到了段太尉!”(段是唐代不徇私情的直臣)。自是,刘中藻的“福安军”不独英勇善战,而且纪律严明。
清顺治五年(1648),清军集结兵力,攻陷福宁和宁德,刘中藻掌控的三府一州二十七县大多陷落。
清顺治六年(1649)正月,号称10万的清军由闽浙总督陈锦率领,围困福安。此时刘部在福宁和浙南的武装被分割各处,不能驰援。在坚持了120日之后,“孤城食尽,外援陡绝”,为了避免屠城,刘中藻决定放弃守城并自尽。死前,他写了一封信给清军总督。信中说:“我生于艰难,命运之星不照耀我。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念我对百姓命运的担忧,请不要杀戮!”作为交换条件,他把封存的库银,财政开支通报给占领者。最后,刘中藻穿上朝服,步入明伦堂,悬挂明高祖画像,流泪叩头说:“臣力竭矣。此一块疆土,终非我有,唯有一死报列皇在天之灵耳!”饮鸩两次不死,割腕敷毒又不死,吞金屑而死。(据吴瑞焉《墓铭》)
直到86年后的清乾隆十五年(1735),他的两个曾孙把刘中藻的遗骸埋葬在苏阳村后山,进士吴瑞焉为他写了墓志铭。《明史》列入人物传。1995年,其被列入福建省100位爱国历史名人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