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姥山地区蓝制靛历史现状

太姥山地区蓝制靛历史现状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有关记载,我国南方地区的先民,是蓝靛的主要发明者和制作者,太姥山及其以太姥娘娘为代表的先民自然不例外。种种迹象表明,在“太姥娘娘”时代,太姥山地区即有了古老的种蓝制靛这样的“产业”。联系上文所引相关地方志书的记载,我们认为,太姥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蓝靛的重要发祥地和主产地。

太姥山地区蓝制靛历史现状

◎ 白荣敏

太姥山“蓝溪”摩崖石刻 白荣敏/摄

近些年,有一个“版本”太姥娘娘传说在太姥山地区盛行,说尧帝时,有一老母在太姥山居住,以种蓝为业,常以手植之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许多病孩。这一传说透露两个福鼎上古时代的“产业”信息,一是种蓝,二为植茶。本文说说种蓝。

说文解字》:“蓝,染青草也。”为可提取染料靛蓝的植物。“蓝”很早就被大家所孰知,在许多古诗文里可以清楚地读到,《诗·小雅·采绿》有“终朝采蓝”之句;《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名句则为人们所孰知;而白居易的那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更是把“蓝”作为了我们南方美丽春天的象征物加以吟咏,可见它的普遍。

清版《福鼎县志·物产》载:“靛,俗呼青靛,种青草,绞其汁,以灰扰之而成。”据说,靛的具体做法为:掘地作坑,取蓝草条叶,以石灰水浸之,一昼夜,搅至千下,澄清后,取其下凝沉淀青黑色者,即为靛,可用以染青蓝。蓝靛及其做法,《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有详尽的记载:“蓝靛。蓝有二种,叶大高者谓马蓝,小者谓槐蓝。郡中多槐蓝,霜降后割取,浸巨桶中,再越宿,乃出其枝梗,纳灰疾搅之,泡涌微白,久之渐青。泡尽,淀花与灰俱除,乃澄,蓄之而泻出其水,则淀可滤而染矣。”可见,蓝靛是蓝草(主要为槐蓝)提炼成的染青颜料。根据有关记载,我国南方地区的先民,是蓝靛的主要发明者和制作者,太姥山及其以太姥娘娘为代表的先民自然不例外。(www.xing528.com)

再看《福鼎县志·山川》:“太姥山,旧名才山,在县南八十里。容成先生尝栖之。尧时,有老母,种蓝于此,后仙去,因名太姥山。”又载:“蓝溪,《州志》:源出太姥山,每岁八月,水变蓝色。相传太姥染衣处。居民候其时,取水沤蓝,染帛最佳。”《三山志》:“(太姥)山下有龙墩,今乌桕叶落(蓝)溪中,色皆秀碧。俗云仙母归即取水以染其色。”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郑樵过太姥山,还写下《蓝溪》一诗:“溪流曲曲抱清沙,此地争传太姥家。千载波纹青不改,种蓝人果未休耶?”

种种迹象表明,在“太姥娘娘”时代,太姥山地区即有了古老的种蓝制靛这样的“产业”。所谓“太姥娘娘”时代,应该就是,距今四五千年以前,以“太姥娘娘”(闽中人类的始祖母)为领袖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这个时期,在“太姥娘娘”的领导下,原始的农业和染织业发展了起来,同时也发展起了种蓝和制靛技术。卢美松先生在《畲族与福建制靛的历史》(载《闽中稽古》,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一文中说,福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十分适合种蓝,太姥及其族人,多活动于高山峻岭,刀耕火种,聚居常徙,在生产粮食的同时,也种蓝制靛。他们的后裔山越、畲民及其他山区农民因此形成种蓝的传统,所以福建成为我国南方蓝靛的重要发祥地和主产地。联系上文所引相关地方志书的记载,我们认为,太姥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蓝靛的重要发祥地和主产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传说把种蓝制靛归于太姥娘娘一人身上,但我们必须清楚,这种文明的成果,应该是以“太姥娘娘”为代表的先民们的集体创造。“每岁八月,水变蓝色”,想想就明白,整条溪水都变成了蓝色,绝非一人所能为,除非这个地方许许多多人、家家户户(假如那时已经有家有户的话)都在干这个行当。

我想,作为一种地方特产和产业,种蓝制靛是一直在太姥山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特别是明代以后,商品经济发达,纺织业发展,对蓝靛染料的需求量也大增,据说直到明代中期以后,还有闽西、闽南很多贫苦农民,成群结队流转到闽东各县,垦荒种蓝,他们被称做“菁客”。繁荣局面一直延续到清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民国卓剑舟《太姥山全志·方物》:“蓝靛,俗呼青靛。民国初年,太姥洋村农尚有种者。自洋靛输入后,种者遂寥寥。”民国《霞浦县志·实业》说的更为详细:“西区平原之农,常种菁,清嘉、乾间最盛。其货通于浙温,乡民有以贩靛而致巨富者。同(治)光(绪)而还,台湾之靛输入,而靛业遂衰。近时,西洋颜料竞进,比土靛效率高二十倍。土靛十二斤半,仅当彼之十两,色较鲜而价廉,而土靛遂一败涂地。”

随着制靛业的衰败,20世纪还为我们所孰知的“蓝印花布”,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