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安地方戏曲-福安戏曲繁荣盛况

福安地方戏曲-福安戏曲繁荣盛况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足见明朝中叶福安民间的戏曲活动就已相当繁盛,并且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入清以后,福安的戏曲活动进一步繁荣。福安的祠堂大多是“两进”,称为“前座”“后座”,前座是戏台,后座也叫正座,是放置祖先牌位的祖鑫和敬拜的场所。清代中叶,福安乡村开始流行平讲戏。《卖水记》《断桥》《采桑》是福安平讲戏最重要的传统剧目。

福安地方戏曲-福安戏曲繁荣盛况

◎ 李健民

潘溪老区村文化惠民演出《马匹卜驳妻》

电影电视尚未统治我们的文化生活之前,戏曲便是老大。看戏是乡亲们最为看重、最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

40多年前笔者在农村插队劳动当“知青”,那时的中国内地正忙着“革”文化的“命”,城乡各地是严格禁演古装戏的;可是有一次我居然在溪柄新洋里村的戏台上发现了一副旧对联,虽历经“红色风暴”的多次荡涤,却依然顽强地闪耀着它韧性的光辉,可算是一个奇迹,所以至今记忆犹新:

做字里有古古作今观观观人间善恶,

戏字旁是虚虚当实看看看世态炎凉。

这一意外的发现足叫当时只有二十挂零的笔者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野火烧不尽”的悲壮,也让笔者第一次体验到了“文化”的坚忍和传统戏曲在乡民心目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福安最早的戏曲活动始于何时?无法有一个确切的回答。但是我们知道,南宋时期在与闽东毗邻的浙江温州产生了一种“南戏”,这“南戏”的音乐采自乡村小曲、里巷歌谣,很有南方的生活气息,对中国戏曲的发展曾经起过较大的影响。可想而知,这南戏的强大磁场不能不对地处“闽头浙尾”的长溪流域发生影响。

较早的文字记载如明万历二十五(1597)年的《福安县志》:(福安风俗)“喜杂剧、戏文,其谚曰‘无钱扮戏,何暇纳粮?’故多以竞戏相轧。”足见明朝中叶福安民间的戏曲活动就已相当繁盛,并且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40年以后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写道:“西溪人多习戏,然力不能具行头,多往浙江合班;大家有庆喜好事,则于福安迎之……民间酸饮,演一二出不佳,即换别本。”这说明至少在明末〔冯梦龙于明崇祯七年(1634)至明崇祯十一年(1638)任寿宁知县〕福安县就有规模较大的正规戏班了,而且能演多本大剧。入清以后,福安的戏曲活动进一步繁荣。这可以从现存的众多始建于清代祠堂建筑看出。

福安的祠堂大多是“两进”,称为“前座”“后座”,前座是戏台,后座也叫正座,是放置祖先牌位的祖鑫和敬拜的场所。两座之间是天井、回廊,乡亲们就挤在正座、天井和回廊上看戏;有身份的人自古以来就与芸芸众生不一样,他们将“雅座”设在正座前边,正对着戏台看戏。较大的祠堂如阳头的黄氏祠、李氏祠,上杭的陈氏祠,化蛟的卓氏祠等都还有“三进”,中间是大厅,平时作为宗族内部聚众议事的场所,演戏时这里摆满了条凳,是“观众席”。可以说一座祠堂就是一家“戏院”。阳头黄氏宗祠的戏台堪称旧戏台的代表。台面宽阔,台柱坚实;台前两边的楹联和台后壁左右门上方“入相”“出将”的小匾额都很有些韵味。天花顶上有一个很深的“藻井”,呈八角形上面的彩绘十分精美;其实它的真正意义是起到一个“共鸣箱”的作用,旧时没有扩音设备,全靠它增强音响效果。

为了满足女眷们看戏的愿望又照顾“男女大防”的教条,旧时祠堂两厢回廊还设有“女房”,女人们待在这里通过上方的栏间隙看戏。民国以后,大部分祠堂的这个设施已经拆除,现在只有少数村庄如溪潭的岳秀,还可以看到此等文物

此外,规模较大的神宫、众厅也设有戏台,如阳头的察阳宫、苏堤的五显宫、晓阳的太后公厅等。

比较大的村庄每年都演“神戏”,娱神、娱祖、娱自己,演它三天五天半个月是常事,甚至还有演整整一个正月的。在此意义上,每年的春节也是一个戏曲艺术节,锣鼓此起彼伏,弦歌通宵达旦,这是一年当中乡民们最为快活的时光。其他节庆日和农闲时也常常演戏,过去晓阳村每年六月都要演七天七夜的神戏,故有“晓阳神戏透天光”的民谚。想想看,全县有多少祠堂、多少神宫,有多少“戏院”,要演多少戏,需要多少戏班!

清代中叶,福安乡村开始流行平讲戏。平讲戏是在乡士民间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外地声腔的江湖戏班常年在闽东山乡演出,他们的戏好看也好听,但是他们的江浙声腔令闽东的广大观众难以接受;于是民间小戏班来一个“取长补短”的改造,延聘江湖艺人教戏,吸收他们的剧目和曲调,用本地话对白、演唱,逐步形成一个新的戏种。福安有谚语“平讲班讲白”,道出了它的特点,也正因为“讲白”,所以赢得了众多观众。最初的平讲戏演员“敲锣打鼓,沿村演唱;也时常在晒谷坪或街头空地上拉草绳围成圈,演员在圈内演戏,观众在圈外观看,故戏班称为‘牵草索班’或‘地下棚班’”。早期平讲戏的观众主要是山乡村民,戏班长年辗转于山区农村,艺人的收入微薄,生活清苦。福安有一首民谣,“临门唱,平讲班,戏做后门山;食薯米,配菜干,锣鼓打,清哐清哐清咚哐”,形象地描绘了平讲戏艺人的生存状况。(www.xing528.com)

经过长期的发展,到清末民初福安平讲戏达到鼎盛期,残存的江湖班也被平讲班取代。盛期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时的平讲戏班有“短班”和“长班”之分,短班是农闲和年节临时组合的业余班社,以留洋班最负盛名。该班班主王成顺,戏师傅韩万生,演员全是本村子弟。留洋班以旦、丑见长,不拘一格,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唱平讲的同时还常常杂以乱弹腔和评话曲调,深受山乡村民的欢迎。每年夏收和秋收过后的农闲时节,戏班就出村演出,一年大约要演六七个月。

长班是以演戏为职业、长年演出的专业班社。福安平讲戏的长班很多,如“三和顺”“新长兴”“留洋班”“新玉春”“福升班”“高升班”“兴利班”“吉兴班”“吉庆班”“利洋庆班”“新长福公班”等,这许多戏班长期活跃在闽东城乡,深受观众喜爱。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在旧戏台的墙壁上找到当年戏班艺人题写的剧目,其中以清末下白石莲房头人林聚利执掌的“新长兴”最负盛名。该班会聚了当时闽东北8个县的名演员,全盛时演职人员多达54人,能演73本戏,戏路通达闽东北各县。

平讲班的传统剧目是从“江湖十八本”发展而来的,共有“三十六本头”。《卖水记》《断桥》《采桑》是福安平讲戏最重要的传统剧目。

平讲戏的角色有小生、小旦、老生、大花、二花等行当;尤重小生、小旦和老生,故有“三小戏”之称。它的音乐属高腔系统,由弋阳腔、乱弹和民间小调组成,一人干唱,众人帮腔,福安人称之为“驮声”。乐队一般为6人,打击乐和管弦乐各3人,

“分操刀销板、大锣、铙钹、京胡、毛胡(兼唢呐)、笛子(兼唢呐)等乐器。乐队设在舞台正中靠后壁处……具有特点的乐器有刀鞘板和毛胡”。“刀鞘板”貌似砍柴刀的刀鞘(有时也直接使用真刀鞘),可以击出不同的音高。“毛胡”以大毛竹为筒,小竹竿为杆,薄梧桐板代替蛇皮,常常自己制作,发音别致,音调较低。平讲戏的戏装一般用印花土布缝制,朴实无华,仅加少许绸带装饰。化妆简朴,生、旦角用胭脂涂两颊,用松香画眉毛;丑、末等角用松烟勾画眉眼;花脸用手指勾画脸谱。装神扮鬼,用金银粉涂脸,也有使用面具的;面具是古代傩舞在平讲戏中的运用,很具特色。

除了平讲戏外,活跃在福安戏台上的主要还有北路戏。北路戏俗称“乱弹”,因以长膜笛为主要乐器,所以又称“横哨戏”。福安谚云:“牛肉面、乱弹戏,不食不看去半世。”足见该戏种的魅力。北路戏道白唱词都用普通话,唱腔主要由乱弹、徽调、汉调等综合形成。清嘉庆年间,北路戏最早出现在寿宁凤阳的廷家洋村和福安晓阳的路下村。一个叫六弟的路下人是北路戏的创始人之一,至今晓阳一带还流传着有关他的传奇故事。六弟是一名琴师,京胡拉得呱呱叫,传说有一次他掌的戏班在与别人赛台时,他拉的京胡断了一根弦,但是他一点儿也不在意,就着仅余的一根弦,一直拉到底,不走调式,不走板眼。

民国11年(1922),韩阳大户周洛卿倾资兴办了一个平剧班(京剧班),将京剧传到闽东,演出《芦花荡》《祭东风》《探阴山》等传统剧目,让闽东父老第一次领略到京剧的风采。该班除在福安城乡和闽东其他县演出之外,还到闽北等地演出,引起极大的轰动。

2年后又有韩阳人郑淑堂组建平剧班,并取名“善天芳”;全班60余人,阵容强大,使得京剧的影响更加深入。又过了2年(1926),当时坐庄福州的福安茶商引进外地闽剧名班到福安演出,激起福安老乡的普遍好感。此后,闽剧逐步成为福安戏台的主流剧种。

旧时活跃在福安城乡戏台的众多戏班绝大多数是农闲业余班。这些戏班大多数以村为单位组建,多数演闽剧,利用雨天或晚上时间学戏、练戏,农闲时或年节、喜庆时则外出演戏。据1952年统计,当时全县10个区共有业余剧团32个,演员1038人。

1952年10月,福安县闽剧团成立。由于县闽剧团的推动,闽剧发展为福安最主要的剧种,有相当广泛的观众基础。1957年后,共挖掘传统剧目38本,也创作了一些现代新剧目,巡回10余县、40余乡镇演出,影响广泛。

在闽剧繁荣、发展的同时,曾经盛极一时的平讲戏也开始复苏。1956-1960年,县文化馆在社口发掘、整理出平讲折子戏,多次参加福安专区文艺会演,同时穆阳业余闽剧团采用平讲曲调来演出文艺宣传节目。在这些基础上,1960年组建了福安县平讲剧团,挖掘整理了剧目23本、曲调24支,可惜这些宝贝在“文化大革命”中全部被毁。福安县平讲剧团还整理、演出多出大戏及折子戏。折子戏《采桑》参加省戏剧观摩会演,《福建戏剧报》杂志还采用《采桑》剧照做封面。1961年,福安县精简机构,县平讲剧团解散,但全县仍有二三十个民间剧团常年在外流动演出。县有关部门对此进行干预,规定农村剧团只能农闲演出、农忙生产,而且不准离乡演出。

直到1980年福安县闽剧团才得以恢复,不久业余剧团也得以复兴。20世纪80年代前期,福安闽剧团创作和演出了不少好剧目,如《刘中藻》《桃山情》《白玉娘》《金斗与木梭》《双飞燕》《生死恨》等,在福建省和闽东闽剧界很有一些影响。福安戏曲界经过长期的积累,也产生了一批编剧、导演、作曲、表演人才,其中有43人后来名列《中国戏曲志·福建卷》。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文化市场已是今非昔比。继电影之后,电视、录像、卡拉OK等新的文化娱乐方式几乎占据了人们的业余空间,传统的戏曲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是,传统戏曲在城乡仍然有它的观众,不少戏曲艺人仍然执著于自己心爱的传统艺术。1994年,福安市成立了“实验剧团”,既演闽剧也演平讲。2009年,福安市恢复成立了平讲剧团,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对平讲戏的保护和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