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 望 林耀琳
泥乘橇
蔚蓝的福安鲈门港湾,浪花拍打着海滩。沐浴着晨光,浅海滩涂上一个个黑点移动,那是渔民们乘踏“泥橇”在讨小海。
“泥橇”(橇,在泥中行走的工具),俗称“土板”“涂塌”,雅号“泥鳗”“泥马”。《清稗类钞》记载:“泥鳗为海滨泥行之器,以板为之,人坐其中,一脚在外,推之以脚。一推,行可数丈,而不陷于泥……”吕洪年教授在论文中称:“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代就有了桨和船。既然那么早就已有了船、桨,那在海边泥涂上滑行的运输工具如‘海马’‘泥乘橇’‘泥艋船’等物的出现,为时不晚,当也是可以相信的。”
提及“泥橇”,沿海群众娓娓道来这样一个故事:闽东海域浅海、滩涂广阔,为浅海鱼类和滩涂生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福安南临三沙湾,当地很多穷人以在海涂上捕捉鱼、虾、贝类讨小海为生。但是,在海涂上讨小海要随着潮退潮涨而进退,不惟辛苦,且因海涂泥泞易陷难行,退得慢了或有生命危险,当地也屡现大浪卷人入海惨剧。陈氏始太婆祝氏娘娘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心想,如有一件工具能帮助人们不陷泥、跑得快就好了。某日,她坐在一张条凳上想起此事,灵机一动,她将条凳翻倒,将自己一条腿跪在条凳板上,两手扶着凳子前面两脚间的横档,另一条腿着地向后踩,让凳子划地前行。她想,海涂上泥湿滑,滑行可能更方便。于是,她找来板材,钉成一张三四尺长、七八寸宽的小凳,前置一扶手以把握方向,板上还有一个放小木桶和干粮的位置。工具做好了,太婆娘娘教人在海上试用,果真疾行如马,故称“泥马”。(www.xing528.com)
据说,陈姓祝氏太婆创制的滑贴,经陈姓后人不断改制而成“泥橇”。赶海的季节,乘橇海涂上采蛏、挖蛤、捕弹涂鱼、捡泥螺,从事养殖、捕捞等作业,堪称“海涂轻骑”,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因此,祝氏娘娘的传说,就一代代传下来。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浙闽沿海,无恶不作。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七月,抗倭名将戚继光受命从浙江率六千精兵入闽抗倭,连日征战告捷。但是,到闽东后却屡攻不胜,原因是出没于海波之间的倭寇,等戚家军一来,一会儿就坐船仓皇而逃了。领兵打仗善于思考的戚将军,发现黄崎属地讨小海的百姓驾着形似小船的“泥马”,在泥涂上能滑行如飞,就像在陆地上骑着马一样,来去自如。于是,召集能工巧匠,制作了大量的特别武器“泥乘橇”,招募了大批经常下海的健壮青年,以泥橇训练士兵。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时值盛夏,炎炎烈日之下,戚将军率领五百名将士潜到孤岛下,命令士兵脱下草鞋,放在岩边,然后一个个跳入海中佯装游泳。待潮水退后,倭寇以为有机可乘,倾巢而出。戚家军故意佯装向海滩深处退去,扔下草鞋,倭寇平时羡慕戚家军穿草鞋在山路上行走如飞,得到草鞋如获至宝,便纷纷穿上草鞋。此时,埋伏在附近的戚家军发起冲锋。草鞋沾上海泥,越沾越紧,滩涂深软,越挣扎越往下陷,一个个倭寇如钉入海泥的木桩,动弹不得。戚家军突然骑上“泥马”疾驰而至,在滩涂上直杀得来侵顽寇抱头鼠窜。
戚继光强渡横屿歼倭寇,“泥橇”功不可没,祝捷的人们在广阔的滩涂上,欢快地玩一把“脚踏片儿”滑贴。那“橇”驰骋、“马”奔腾……那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俨然是无比欢乐的海洋。当时,恰逢中秋节,于是,与戚公抗倭有渊源的“滑泥橇”,便融入传统中秋节风俗,衍变成为当地的特色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