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于1996年的《洋中村志》述及周姓源流时,指出其先祖定居于洋中盆地的时间在后晋开运三年(946),是宁德县西部山区较为古老的一支。此外根据家谱记载,眉屿村的詹姓、东山村的陈姓、彭家墩的彭姓,都有千年上下的定居史。但是,人类定居于西乡显然远在此前。今天在洋中灵下村、中和坪村都发现过青铜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虎浿那罗延窟有“摇石蛋”祈子的风俗、灵下村和溪门村等地广为人知的农历三月二十七供奉“青甲将军”(蛙神)的习俗,也可能是古老土著的风俗。
隋、唐时期有些佛寺建立于西部山区,是这个地域最早见于文明史册的痕迹。石后陈姓家族有捐地建安仁寺(建于9世纪下半叶)的记录,《支提寺志》中记载高丽僧元表唐末时携《华严经》隐居于虎浿那罗延窟中,洋中利洋院坪村弥陀寺中有唐天佑年间石柱存留,虎浿熟洋彭家墩有一株超过千年的人工种植杉树生存……这些传说、文字记录及实物,均可说明,至迟在唐朝时,中原文化已在西乡扎下根。近年有韩国学者到宁德考察元表法师的行踪,均肯定其业已渡海回国,还指出,唐末时期,从高山之巅的那罗延石室,到大海边,已有一条众所周知的道路。
西乡一带存留至今的文物古迹不少。到2010年,定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9处,其中仅洋中东山村就有“柳州祠”“古戏台”“东山观”3处,文峰与梅鹤两村也有黄礼珍墓、陈普祠、“花桥”3处。实际上存留至近现代的古文物数目远超于此。比如,洋中村的“国子先生”木坊,就是江南少有的建于明初的木构建筑,原拟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惜毁于文革。
“西乡”是福州方言区闽江流域的古田县和屏南县与沿海地区的过渡地带,自远古以来就不是荒郊野岭,而是充满了生机的田园沃土。宋、元、明、清,西乡一带出过一些学富五车的理学大儒,出过一些扬名四域的将军仕宦。其中,不可不提的是元末的石堂先生陈普和明初的国子先生周斌。
陈普,家住今虎浿石堂(梅鹤、文峰之合称),是宋元之交有名的教育家、理学家,曾在石堂仁峰书院传道授业,学生众多,他的高徒韩信同,亦是一代大儒。陈普一生多在建阳、福州、长乐、莆田等地书院办学,明代有人评价,“目今莆中多贤,讲学造就,石堂先生殆为鼻祖”。周斌,洋中村人。明洪武六年(1373)授建州儒学教授,后为中都国子监司业,齐王府左长史等。64岁时,病故于家乡。后来,礼部尚书郑赐奉旨在洋中村南路口树“国子先生里坊”,木坊直到1967年才被毁。周斌的学生,建阳人杨荣中进士后,历四朝为朝廷重臣,写《宁川周先生传》流传至今。周斌的功业,对宁德当地人很有影响,西乡也因此积淀了深厚的重教好学传统。(www.xing528.com)
此外,唐代彭家村的彭仲修、宋代林坂溪尾村的姚望之和东山村陈纪、清朝文峰村黄礼珍等,都是宁德县名重古今的历史人物。时至近代,西乡学子阮琼珠、石磊、冯近凡等人留学海外,成为宁德县自西风东渐国门大开的民国时期最为出色的一批人物。
近代,闽东革命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发生在“西乡”。洋中的芹屿邑保村一带,是闽东革命核心区域,1934年春的“水槽下”战斗、1937年8月的“亲母岭”战斗以及1947年的“九斗丘会议”就发生在这一带。虎浿石堂是闽东红军集结并整训队伍的重要地点之一。1937年底,闽东红军在此整编后北上,1380名战士奔赴抗战前线,西乡有众多青年随军北上,其中有后来当任了解放军高级军官的胡步福、雷应清,任地方县级主要领导的黄垂明、李德兴等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