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小勇
廉村 黄小勇/摄
宋淳祐五年(1245)福安设县前,廉村隶属福州长溪县永乐乡;福安设县后直至明清,隶属福安县用儒乡西兴里二十二都。新中国成立后,廉村隶属福安县溪潭乡;1995年溪潭撤乡建镇,隶属溪潭镇至今。
“廉村”原名如今已无从查考。然而,唐代起,它以“廉”为名并沿用至今,却是得益于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薛令之。山环水抱的廉村,是薛令之的故里。唐神龙二年(706),23岁的薛令之远赴长安科考,结果“文章破八闽之荒”,一举成为闽中进士第一人。明万历《福安县志》记载:“闽登第破天荒者,实令之也。”薛令之首破天荒后,八闽之地文风日盛,科甲连第,终成海滨邹鲁。
南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爰自永嘉之末,南渡者率入闽,……阅五朝,隋、唐户口既蕃,衣冠始集。神龙中,薛令之首登科,诸彦继踵……”唐开元年间,薛令之被唐玄宗任命为左补阙兼太子侍讲,既是谏官,又是太子李亨的老师。不久李林甫为相,专权擅政,打击、排斥谏官。薛令之借《自悼》一诗表达愤懑。“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 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 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保岁寒。”唐玄宗见到这首诗后大为不悦,给薛令之题写了四个字——“听自安者!”薛令之见到后,毅然“谢病东归”。他还写信给时任江西安福县令的独子薛国进,命他也辞官返乡。在长安为官数十载,离开的时候,薛令之没有任何金银财宝,“徒步归乡里”,带上的只有两袖清风。薛令之回乡后,过着穷研经书、抱瓮灌园的隐居生活。由于父子二人同时弃官,生计窘迫。明万历《福安县志》记载:“玄宗闻其贫,命有司资以岁粟,令之量受之,不肯多取。”
唐至德元年(756),太子李亨即位,是为肃宗。他念念不忘那位清正廉洁的老师,“以东宫旧恩召之”;然而,此时薛令之已去世,仅留下环堵萧然,清贫依旧的家。明万历《福安县志》记载:“肃宗即位,思东宫旧德,召之,而令之已逝矣。嘉叹其廉,因敕其乡曰‘廉村’,水曰‘廉溪’。”
从此,“廉村”和“廉溪”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声名赫赫的注脚。
受“廉村”和“廉溪”的影响,后人还把薛令之早年苦读的草堂所在地——灵岩山,称为“廉岭”或“廉山”。“廉村”“廉溪”“廉山”,于是成为薛令之人格操守的象征。后人因此留下的诸多诗文,其中就有咏廉溪诗写道:“不是先生清节在,此溪何以得廉名?”薛令之去世后葬于故土。明万历版《福安县志》记载:“太子侍讲薛令之墓,二十一都泉浦山,宋嘉祐长溪令周尹立碑亭墓前。”长溪县令周尹建造的碑亭今已不存,墓址仅存北宋墓道碑一尊,上书:“有唐补阙薛公之墓”,碑座镌“墓田在此”。(www.xing528.com)
千年往复,薛令之的清操洁行一直濡染和影响着历代士风。他《自悼》诗中“苜蓿长阑干”一句,后来被化作形容清廉操行的典故。苏东坡便有“羞对先生苜蓿盘”的诗句。
明代,人们将薛令之、南宋诛杀奸臣贾似道的郑虎臣以及“恸哭西台”的南宋遗民谢翱并称“福安三贤”,其中关于薛令之的评价是:苜蓿盤餐侍读东宫清廉垂典范。薛令之为廉村铸就清正朴直的气质,为天下读书人树立起楷模。“访廉以明志,鉴古而知今。”廉村廉政教育基地将廉文化与廉政建设有机融合,以史为鉴,烛照现实。
今天的廉村,居民以陈姓族人为主——这是历史上薛氏族人移徙的结果。从唐末五代开始,薛氏族人渐渐搬离廉村,迁居到溪对岸的高岑村。在薛氏族人陆续迁往高岑村的同时,一支陈姓族人却来到廉村,繁衍生息。据《陈氏族谱》记载,五代之季,陈姓始祖怀玉自罗源县迁徙廉村,娶薛姓女子,遂定居廉村,繁衍至今。陈氏宗祠、陈氏支祠,这些留存至今的古建筑,承载着陈姓族人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堂皇富丽的建筑格局,以及一方方巨匾,一副副楹联,彰显着他们簪缨袍服的煊赫家世,以及世代诗书的文化底蕴。定居于廉村这个开闽进士第一村,陈姓族人肆力文教,诗书相承,在宋代造就人才辈出的奇观。宋大观三年(1109)至宋宝祐元年(1253)约150年间,廉村涌现出23位进士,平均每6年就有一人进士及第。尤其陈雄一门有5个进士,父子兄弟俱登高第,其荣耀尊贵,显赫一时。宋室南渡,奠都杭州。地处“闽头浙尾”的廉村,直接承接着来自文化中心的辐射。更有一代巨儒朱熹放迹长溪,自武夷至永嘉,一路播洒理学思想和儒家文化。
今天,廉村西城墙上留存有古碑一尊,上书“癸水”二字,大字深镌,古朴端庄,相传即为朱熹手迹。南宋之季,陈姓族人深受宋儒理学影响,如陈骏、陈经及陈元老诸人,都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和学者。
廉溪滋养着廉村的灵性,哺育出众多俊彦贤才,也为这里带来交通的便利,商贸的兴旺。穆阳溪是闽东第一大河赛江的主要支流;东注入海的赛江,流经闽东北与浙南的“山海门户”——赛岐港。因水利之便,廉村成为海陆物资转运与集散的枢纽。现存的廉村古码头为明代所建,以码头为中心,当时这里形成了一个商贩熙攘、市井繁华的集市——富溪津市。明万历版《福安县志》记载:“富溪津市,在二十二都廉村,旧名石矶津,鱼盐之货丛集,贩运本县,上通建宁。”富庶的廉村,自然成为掠夺者觊觎的目标。明嘉靖年间,中国东南沿海倭患大起,为害甚剧。为防御倭寇,廉村人修筑了规模宏大的城堡。城堡略呈椭圆形,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约300米。东西城墙各设3座城门,共6座城门。城墙外壁用河卵石包砌,内为夯土,异常坚固。据明万历版《福安县志》记载,倭寇曾多次犯境廉村,意图劫掠,但“攻城数次,矢石乱下,倭少怯退”,均未能得逞。古城堡显示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显示了他们的坚韧与顽强。如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城堡已成为廉村的标志。
廉村,廉政文化、理学文化、妈祖文化、畲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同的民间信仰与习俗在这里水乳交融,融汇共生。2008年,廉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廉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廉村着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掘历史内涵,突出廉政文化,强化对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利用,廉村正致力于打造中国“廉文化”第一村。逐步完善的旅游设施,不断丰富的旅游项目,在为廉村聚拢人气的同时,也拉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在新的时代,古老的廉村正在走上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建设成为兼具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之胜的美丽乡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