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堂”是个古老地名,在现今文件和地图中难以找到。但是因为 “石堂先生”“石堂整训”等历史名词广为人知,所以不少人知道“石堂”就是梅鹤、文峰两村。
“石堂”地名由来已久,这里原属古田县“感德里”,后与长溪县“宁川”合,成立“宁德县”。建县后200多年,南宋《三山志·卷二·地理》记:“感德前里穹窿村、聖湖、杯竹。感德后里福辇、石唐、常斛、葛仙翁岩。”有人认为,此处“石唐”就是“石堂”。文峰村后有“唐山”,流经村内的溪流习称“唐溪”,或与“石唐”名称起源有关。
在陈普晚年的诗作中,他把家乡称为“园洲”。传说当时这里散布着陈、林、黄、曾、彭、夏、芦、叶、苏等10多姓,山间盆地如同桃源,生活怡然自得。今天仍屹立于梅鹤溪上的花桥,梁上有一传世对联,上联为“紫阳诗谶石堂名传千古”。假如此联真是朱熹所提,那么“石堂”在《三山志》成书(1182)之前应已成名。儒学大师陈普宋淳祐四年(1244)生于此,后来他名满闽中,后人称其为“石堂先生”。他的学生宁德五都中村人韩信同写有“石堂八景”留在旧县志中,其中有“石堂峻峭万山雄,拥翠亭亭多乔木”“中有石堂自天成,清晨常喷祥云气”等句子。“八景”在今天均能一一指认,如果这几首诗确为韩信同所作,那么说明宋末元初时,“石堂”已涵盖今天梅鹤与文峰两村所在地域。
宋、元,这里都属宁德县青田乡“感德后里”,明、清及至民国,这里均在“二十都”内。明代嘉靖年间,宁德县官方和文人纪念陈普,“石堂”之名数度出现于文献之中。嘉靖十四年(1535),江西巡抚宁德人陈褎在《石堂先生遗集》中写道:“目今莆中多贤,讲学造就,石堂(指“石堂先生”陈普)殆为鼻祖”。明嘉靖县志《山川》记:“石堂山,在二十都,有石窟如堂,故名。”但该书的《津梁》中又称为“二十都石塘”。同期,宁德县令叶稠在石堂建“陈俱斋先生祠”,有文曰《石堂先生赞》。石堂之名得到更大的显扬。
更早的时候,“石堂”之名从何而来,或范围涵盖有多大,只能做一猜测。其中,按照明嘉靖版《宁德县志》中“有石窟如堂”的提示,“石堂”之名,有可能来自于那罗延石窟。那罗延窟在梅鹤文峰两村正东约20里外,同属“二十都”。这里“摇石蛋祈子”的风俗传自上古,唐末之际又有高丽僧元表携《华严经》居于此,是为支提山佛教之滥觞,其成名早,影响大,村落以此为名是有可能的。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如今一般的说法,就是梅鹤与文峰两村,四周皆高山,山峰峻峭,多有石景,将高山之麓的盆地以“厅堂”命名,这有一定的根据和美好的寓意。
随历史变化,地名在游移。历史上,“石堂”所指的范围可能更大,但是作为村名,在清乾隆年间,就特指今梅鹤与文峰村了。林姓和黄姓,据他们家谱记载,都在北宋和南宋期间迁居至此,清乾隆年间已俨然成村落。清代《宁德县志·卷二·建置》记:“二十都一图……统村六,曰石堂、仁峰寺、桃花溪、陀罗、辟支、天峰寺、黄柏”(2012再版清乾隆三十四年《宁德县志》202页)。此处将林氏与黄氏所居村落合称为石堂村。(www.xing528.com)
到民国初年,生齿渐繁,两姓均成大村,分别称为“石堂林厝”和“石堂黄厝”。到民国31年(1942),宁德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曾“雅化”了一些较大的村名。其中,石堂林厝因林姓为主,取“梅妻鹤子”之意定名为“梅鹤”,文峰村依村后文笔峰,命名为“文峰”。但是定名之后,在个别文献和地图中,官方却直接认定梅鹤村就是“石堂”,文峰村是“黄厝”。这见于民国37年(1948)宁德县政府所制的《宁德全图》(引自《1995年版宁德市志第三章·市区与乡镇》),也见于民国35年(1946)《闽茶·第一卷第一期》例举宁德县西北部“茶区”,有“石堂、黄厝、浮山、院后……”的提法(引自蕉城区茶协编《宁川茶脉》239页)。这可能是旧时“石堂巡检司”、后来的“联保”“村”之类旧石堂村的基层机构设在梅鹤村,习惯使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两村都是规模相对较大的村落,在公社化时代和20世纪80年代之后,再未曾把两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或“大队”,因此两村各自不断发展壮大,原来的“石堂”的村名渐次淡化了。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仅在虎浿乡就有几例。如“黄柏行政村”中并无黄柏自然村,所辖姚厝与周厝均可称“黄柏”;镇区中的“新厝”与“旧厝”两个自然村(已合为一处),也都可代表“虎浿”。
从这个角度看,如欲追问石堂先生陈普是梅鹤村人还是文峰村人,是不可考的。因为历史无法排除梅鹤村或文峰村在“石堂”之外。从历史源流看,梅鹤与文峰村是一个完整单元。
石堂山“双笏朝天”石景 宋经/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