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在《老子》中出现了3次,即第14章“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第40章“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类”,第53章“大道甚夷,民甚好径”。
第40章、第53章的“夷”可以解释为“平坦”,这没问题。不好理解的是第14章的“夷”。这个“夷”字,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中只是加了个引号拖到译文中,张松辉《老子译注与解析》中解作“灭,没有”,李零《人往低处走》说“训平,是光秃秃,什么也摸不出来的意思”。“夷”究竟是什么意思?第14章的这个“夷”究竟应该解作什么呢?
在甲骨文、金文中,“夷”最早像“人”字,后来加上了“S”形,再后来“S”形变成了反“S”形,也就是“弓”字。“弓”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甲骨文、金文中,“弓”都像“弋”字。弋是一种狩猎工具,如《庄子·应帝王》中说“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这种工具前有短箭头,箭头上系有长长的绳子,箭头上可能还会有弯钩,这样既可以远距离地射中猎物,又可避免猎物被射中后挣脱。
古文中的“夷”
古文中的“弓”
这样的话,“夷”也就是人身上缠绕、披挂着弋的样子。《说文》解释说:“夷,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其中所说的“东方之人也”即“东夷”,指古时生活在现在胶东半岛、江苏沿海一带的部族。
与当时中原发达地区相比,东夷还处于未开化的时期,因此也称为“蛮夷”。后来也以“夷”“蛮夷”泛称中原以外的其他部族,如《论语·子罕》中载“子欲居九夷”。大概因为中原以外的其他部族不开化,尚且处于以狩猎为主的阶段,身上经常缠绕、披挂着弋之类的狩猎工具,因此才称之为“夷”。
弋射图。采自成都羊子山出土画像砖
《说文》说“夷,平也”,这个“平”的意思又是由何而来呢?吴其昌先生《金文名象疏证》中认为“夷字与弟字为一字……象韦束矢形”,其中所说的“象韦束矢形”,其实也就是“弓”字;其中所说的“弟”,《说文》解释说“韦束之次弟也……古文弟从古文韦省”;其中所说的“韦”,《说文》解释说“相背也,从舛口声。兽皮之革可以束枉戾”。
古文中的“弟”
如上所说,“弟”“韦”之义都与兽皮有关。既然“夷字与弟字为一字”,“弟”“韦”之义与兽皮有关,那么“夷”之义也应该与兽皮有关。但这能说明什么呢?还是与《说文》“夷,平也”的解释不搭呀!别急,我们继续往下看。
《史记》《吕氏春秋》等文献中还经常提到一种叫“鸱夷”的东西,如《史记·伍子胥列传》:(www.xing528.com)
“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水中。”《集解》引应劭曰:“取马革以为鸱夷。鸱夷,榼(古代酒具)形。”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索隐》引韦昭曰:“以皮作鸱鸟形,名曰鸱夷。鸱夷,皮榼也。”引服虔曰:“用马革作囊,以裹尸,投之江中。”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索隐》:“盖以吴王杀子胥盛以鸱夷,今蠡自以有罪,故为号也。韦昭云:鸱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
黎士宏《仁恕堂笔记》:
秦巩间人,割牛羊去其首,剜肉空中为皮袋,大者受一石,小者受二三斗。俗曰混沌,即古之鸱夷。
不用我再多作解释,意思已经很明白了。鸱夷就是用羊、牛、马的完皮制成的皮囊,可用来渡水,也可以用来盛酒、奶酪等物,还有一种奇特的作用,就是用以盛人或人的尸体,大概是起诅咒、厌胜的作用。
不难想象,这样一种皮囊,充上气用来渡水,或者用来盛酒、盛奶酪后,圆鼓鼓的,再加上水的浸泡,滑溜溜的,是很难用手抓住的。所以我怀疑,《老子》第14章“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的“夷”应该就是指这样一种圆鼓鼓、滑溜溜的皮囊,由“滑溜溜”然后才又引申出“平坦”的意思。
皮囊图。采自宋兆麟《古代器物溯源》
要制作这样一种皮囊,得先宰杀羊、牛、马,因此“夷”又可以引申出“杀”“灭”的意思,但以“杀”“灭”解释《老子》第14章的“夷”委实不通,李零先生说“训平,是光秃秃,什么也摸不出来的意思”比较接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