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谷:有、无的比喻与喻义及语境的甄别

谷:有、无的比喻与喻义及语境的甄别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谷”专指山谷,而谷物的“谷”作“穀”,二者有着严格的区别。谷既然比喻宇宙万物的本源,那么没有水的、干涸的、空旷的山谷就是比喻“无”的;有水的山谷、溪就是比喻“有”“有物”的。具体到每一个“谷”,究竟是指有水的山谷还是无水的山谷,究竟是比喻“有物”还是“无”,需要根据它的喻义及相关语境认真仔细地甄别判断。

谷:有、无的比喻与喻义及语境的甄别

“谷”字现在既指谷物,也指山谷,但这是汉字简化以后的结果。古代“谷”专指山谷,而谷物的“谷”作“穀”,二者有着严格的区别。

汉字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活化石。古人如何看待、理解这个世界,都体现、反映在汉字中。反过来,我们通过研究汉字,当然是简化以前的汉字,就能知道古人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就能知道古人有着怎样的思想观念。

凡事有一利则有一弊,汉字的简化也是如此。汉字简化固然带来书写时的方便,但同时丢失了很多蕴含在其中的文化信息。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简化汉字,而台湾香港地区一直都在使用繁体字,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因子。

汉字简化还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本来不一样的几个字,都简化成了一个字了,很容易引起意义上的误解,像“谷”“穀”都简化为“谷”就是这种情况。

古文中的“谷”

老子》中的“谷”,高亨、蒋锡昌等著名学者都认为是“穀”,解释为种子、保养等意思。但考察《老子》全书,其中既用“谷”也用“穀”,如第39章“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第42章“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说明《老子》中“谷”“穀”二字既不相同也不相通,《老子》中的“谷”应该是专指山谷而言。(www.xing528.com)

《老子》中的“谷”专指山谷,这是没问题的。但正如《管子·度地》说“山之沟,一有水,一无水,命曰谷”,山谷又有两种,一种是没有水的,是干涸的、空旷的;一种是有水的,这种山谷就是“溪”,也就是《老子》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的“溪”。这两种不同意义的“谷”在《老子》中都用到了。

《老子》中的“谷”显然是一种比喻。比喻什么呢?比喻宇宙万物的本源。但宇宙本源也有不同的层次。第25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既然“有物……可以为天下母”,那么“有物”当然是天下万物的本源。然而第41章又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中的“有”也就是“有物”,“有生于无”就是“无中生有”,“无”生出了“有”。因此笼统地说,“有(物)”“无”都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具体地说,如果把“无”作为宇宙万物的终极根源,那么“有”“有物”就是宇宙万物的次生根源。

谷既然比喻宇宙万物的本源,那么没有水的、干涸的、空旷的山谷就是比喻“无”的;有水的山谷、溪就是比喻“有”“有物”的。冰雪融化了,或者下雨了,原来干涸、空旷的山谷,一下子注满了水,这就属于第41章所说的“有生于无”。

“谷”在《老子》中出现了10次,有的指有水的山谷,有的指无水的山谷。具体到每一个“谷”,究竟是指有水的山谷还是无水的山谷,究竟是比喻“有物”还是“无”,需要根据它的喻义及相关语境认真仔细地甄别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