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领悟退步向前

《老子》:领悟退步向前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邦寡民”字面意思好理解,就是很小的邦家、部落和很少的民众。小邦寡民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组织形态,也就是《老子》第14章所说的“古始”。企图回到“小国寡民”的远古社会,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唐代布袋和尚有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稻(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老子》:领悟退步向前

“小邦寡民”只出现在《老子》中第67章: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邦寡民,使百姓有先进工具也不使用,使百姓看重死亡而不迁移,使他们虽有船只、车辆而没有乘坐的时候,虽然有兵器而没有摆出来的时候,使百姓重新在绳子上打结来记事。使他们感到食物甜美,使他们感到衣服漂亮,使他们喜爱他们的风俗,使他们安于他们的居处。虽然邻国之间相互能够看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能够听到,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小邦寡民”字面意思好理解,就是很小的邦家、部落和很少的民众。文献中经常提到“万邦”,如《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益稷》说“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周易·师》九二《象》辞说“王三锡命,怀万邦也”,这样的一些“邦”,应该就是《老子》所说的“小邦”或者部落。

这样的小邦、部落在周武王时还有很多,如《史记·周本纪》中说周武王伐纣之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由此可见,周代以前“万邦”之说不是夸大之词,而是当时实际情况的反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尧的时代到周代,“小邦”的数量锐减。什么原因呢?因为部落之间不断战争,小部落不断被兼并到大部落中。像夏、商、周其实就是一些部落的联邦,是由兼并小邦而来的大邦。

小邦寡民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组织形态,也就是《老子》第14章所说的“古始”。“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第14章),这样一些原生态的小邦等同于“道”的源头,无疑是《老子》向往和力图回归的理想社会状态。

《老子》所描述的这种“小邦寡民”“古始”的社会状态也为后人所仰慕,如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就描述和重现了这种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生活状态的向往之情: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企图回到“小国寡民”的远古社会,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如王夫之庄子解》中感叹:“天下既然已经有人了,又怎能使它没人呢?天下既然有很多人了,又怎能把它变少呢?”伏尔泰在读了卢梭表达类似理想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回信也说:“读尊著,人一心想望四脚走路。但是,由于我已经把那种习惯丢了六十多年,我很不幸,感到不可能再把它拣回来了。”

唐代布袋和尚有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稻(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老子》所描述的“小邦寡民”景象在实有意义上的确永远不可能被再现出来了,然而它在批判尺度上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参照价值。

早在《老子》成书之后不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黄帝内经》就以“上古之人”为参照,对“今时之人”在养生上的种种不良倾向进行过批判。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借黄帝之口问道: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回答说: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古、今是相对而言的,《素问》中所说的“今”在今天已经成为“古”。然而,其中所批判的“今时之人”在养生上的种种不良倾向,在现代人身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所推崇的“上古之时”使人身体健康的因素,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

现代社会中,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上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多被攻克,但由于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新的病因在不断地产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新的威胁。同时,现代文明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改善人类物质精神生活、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生活、健康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空气、水资源的日渐污染,无处不在的电磁辐射危害,激烈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生活的无节制与无规律,精神匮乏与心灵迷失等,导致各种现代病、社会病、富贵病、文明病应运而生。(www.xing528.com)

我们向往和追求现代文明,但现代文明又并非完美无缺。对此,人们感到困惑、烦恼和痛苦。克服现代文明的缺陷,一方面有待于现代文明自身的不断完善,同时也离不开对传统思想价值的皈依。那么,《老子》所提倡的“小国寡民”“古始”社会状态对于现代人的健康养生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常识告诉我们,上古之人的平均寿命短得可怜,远远低于现代人的平均寿命,绝对不可能都像《素问》中所说的那样“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这里面有后人夸张和理想的成分在内,但也不能因此否认上古之时的确有一些长寿之人、存在一些有利于健康的因素。

第一,从人类进化的历史来看,人类社会99%以上的时间是远古社会,即使在5000年的文明史之中,人类95%的时间也是过着相对自然、简朴、宁静的生活。人类的生理结构、功能早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方式,或者说人的生理结构、功能就是为这种生活方式设计的。

第二,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所说:“往古之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恶劣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在客观上也造就了古人强健的体魄,使人们对病邪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第三,更重要的是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又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所说:“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憺之世。”上古之人欲求单一,民风淳朴敦厚,没有过多的精神和心理负担。

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在研究人类早期社会情况时,常常以远离文明的边远地区人群作为参照。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通过同一时代发达地区与偏僻地区的比较,城市与农村的比较,同一时代、同一地域不同人群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的比较,来印证和说明上述因素的确是有利于健康的。

第一,以发达地区与偏僻地区来比较,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中举当时广东博白一带的情况说:

岭右僻且陋,而博白在岭右又甚。惟其僻陋而甚,故俗淳古,则多长年,动辄八九十不为异也。大凡人本寿,顾嗜欲思虑损之尔。

岭南地处偏僻,生活条件简陋,而博白又是岭南更偏僻的一隅。但正是因为地处偏僻,所以民俗淳厚古朴,人们因此多长寿,活到八九十岁不是什么稀奇事。正如蔡絛所说:人本来应该是长寿的,只是由于欲望、思虑而减损了寿命。

第二,以城市人与农村人来比较,明代医家李元荐《推篷寤语·本医药之术》中曾经指出:

村夫野氓,生平不曾服药,气质粗蠢,苟遇病患,只须庸医稍稍品剂,其病亦已。至城市中人,病已难磨……

剔除其中对农村人的鄙视成分,应该说这种对城市人与农村人在体质、耐病能力和治疗效果等方面差异上的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三,从同时代、同地域人们的不同生活条件、生活方式角度比较,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指出:

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膏粱自奉,贫贱者黎藿苟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

富贵之人虽然饮食、居住条件优越,但由于多劳心,所以往往中气易虚、筋骨柔弱;贫贱之人虽然饮食、居住条件较差,但由于从事体力劳动,反而中气充实、骨劲筋强。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因素,也有不利于人类健康的因素。取古之所长以补今之所短,这是现代文明不断完善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人类理想健康状态、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心理精神状态上返朴归真,这是《老子》复归于“小国寡民”“古始”社会在健康养生上给现代人的重大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