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死的,但人总希望活得长久一些,没有人希望早死。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死亡?如何才能活得更长久些呢?
与“死”相关,在《老子》第50章中2次出现了“死地”这个词: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出生入死。有益于长生的因素占十分之三,导致死亡的因素占十分之三。但是百姓使生命生存,动不动就进入死地,这些因素也占十分之三。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太想使生命生存。曾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山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兵器的创伤,犀牛在他身上没有地方用角,老虎在他身上没有地方放置爪子,兵器在他身上没有地方容纳利刃。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对他来说不存在死地。
其中,“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这是从客观因素上说的;“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这是从主观因素上说的;“盖闻善摄生者……兵无所容其刃”一段与第55章中“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一段相似,描写的都是发生在赤子、婴儿(参“婴儿”字条)身上的事。
“死地”也叫“亡地”,顾名思义,就是死亡的区域。兵书中常见这个词,如《孙子兵法·九地》中说: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死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由上引《孙子兵法》可见,“死地”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婴儿”怎么可能做到“无死地”呢?
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婴儿处于一种混混沌沌、无知无虑的状态,不知道忧愁,不知道害怕,不知道危险存在,也不知道躲避危险,对他(她)们来说,的确是“无死地”的。
正因为婴儿“无死地”,所以《孙子兵法·九地》中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谷”,把士卒训练得像婴儿一样,即使前面是深深的山谷,也可以率领他们往下跳。
婴儿的“无死地”,是因为他(她)们没有意识到“死地”的存在。那么,对于有意识的成年人来说,又如何才能做到“无死地”呢?我们看个故事: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起义军攻打秦国名将王离据守的巨鹿,力量对比非常悬殊,项羽的军队处在下风。但项羽在率领军队渡过漳河后,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焚烧营舍,只带三日干粮,向士兵表明必死的决心,在其他各路起义军作壁上观、无一救援的情况下,项羽率领的军队一以当十,大破秦军并俘虏了主将王离。
这是什么?这就是“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也是一种“无死地”。但这种“无死地”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处于“死地”,然后不把“死地”挂在心上,把死亡的危险置之度外,殊死一搏,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与婴儿的“无死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这也就是说,把死亡置之度外,然后才能够“无死地”。但由于人们太想活着了,所以想尽一切方法去养生,而由于养生方法不当、养生过度,结果反而损害了健康,所以《老子》说“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www.xing528.com)
例如,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从汉代到唐、宋,上层社会中一直盛行服食金石以养生的风气,不少人因此中毒乃至死亡。晋代的名士皇甫谧服食以后,寒冬身上发热,暑天心中烦闷,咳嗽喘逆,四肢酸重,痛苦不堪,几度想自杀了断。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宪宗等皇帝都热衷于服食金石,其中唐太宗、唐宪宗因此而死亡。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本来是反对服食金石的,但后来也抵挡不住长生的诱惑,也开始服食金石,最终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老子》第7章说: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所以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领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第13章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我之所以有大的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还会有什么祸患呢?第55章说:
益生曰祥。
——人为地去补益生命是凶险的征兆。《庄子·德充符》中也说: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不能因自己的喜好、厌恶而伤害自己的身体,总是顺应自然而不是人为地益生。嵇康《养生论》也说:
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
——忘记欢乐才有充足的欢乐,丢开生命的顾虑才能保全身体。
时下养生之风盛行,养生类电视节目、书籍、讲座铺天盖地,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令人目不暇接。道家、《老子》教给我们的养生方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即不执着于养生,不刻意于养生,忘记关于生命的忧虑,从而避免进入人为的“死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