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鑒:青铜镜与心性的比喻》

《鑒:青铜镜与心性的比喻》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的繁体作“鑒”。器皿采用青铜材质后,人们发现没有水的青铜鉴底面光亮,同样也能照出人形来,因此渐渐降低了器皿的高度,最后一直降成一个平面,变成只有照人功能的青铜镜。“玄鉴”是比喻心的,“疵”是瑕疵、弊病的意思。佛家认为四大皆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之相,都是由心而生。

《鑒:青铜镜与心性的比喻》

“鉴”只出现在《老子》第10章“涤除玄鉴,能毋疵乎”中。

“鉴”的繁体作“鑒”。本字是“监”,“监”的繁体作“監”。金文中的“监”像一个人睁着眼睛,对着器皿中的水看自己。由于器皿的材质由陶土变成青铜,后来“监”加上了“金”字旁,变成了“鑑”“鑒”。“鑑”和“鑒”是异体字的关系。

古文中的“鉴”

最初,人们发现器皿中盛水能照见人形,所以以水为鉴,因此才有“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尚书·酒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庄子·德充符》)等说法。器皿采用青铜材质后,人们发现没有水的青铜鉴底面光亮,同样也能照出人形来,因此渐渐降低了器皿的高度,最后一直降成一个平面,变成只有照人功能的青铜镜

青铜镜

老子以前的商周时代,金属器皿多为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锡和铜的合金,时间长了以后,由于氧化而形成幽黑色,“玄”就是这样一种幽黑色,所以又称这种青铜镜为“玄鉴”。

“玄鉴”是比喻心的,“疵”是瑕疵、弊病的意思。“涤除玄鉴,能毋疵乎”是说,把心灵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就不会有什么瑕疵。

什么瑕疵呢?就是认识事物中存在的片面、蔽端。有关于此,《荀子·解蔽》中说:大凡人的祸患,是被偏见蒙蔽而不明白真正的道理。……因此造成各种蔽端:欲望造成蔽端,厌恶造成蔽端;只看到开始造成蔽端,只看到结果造成蔽端;疏远造成蔽端,亲近造成蔽端;广博造成蔽端,肤浅造成蔽端;好古造成蔽端,薄今造成蔽端。凡是万物有差异没有不相互形成蔽端的,这是人们认识上的共同祸患。

那么,又如何避免这种认识上的片面、蔽端呢?《荀子·解蔽》中继续说: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患,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何谓衡?曰: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

——圣人知道人们认识上的蔽端,看到了蒙蔽的祸患,所以没有欲望也没有厌恶,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不亲近也不疏远,不广博也不肤浅,不好古也不薄今,同样地看待万物,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因此各种事物的不同不能相互蒙蔽而乱了秩序。……人凭什么知“道”?凭心。……心是怎么知“道”的?要达到虚空、专一、宁静。心未尝不储藏知识,但要使它达到虚空;心是能认识多种事物的,但是要使它达到专一;心是活动的,但是要使它达到安静。……达到虚空、专一、宁静的状态叫作大清明,这样坐在室内而能知道四海之内的事情,处在当下而可以谈论久远的事情,通观万物而可以掌握其实际情况,考察治乱而通晓其中的规律,治理天地而能利用万物,掌握了大道也就把握了宇宙万物。

“故无欲无患,无始无终……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也就是《老子》第56章所说的“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也就是《老子》第47章所说的“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

以镜喻心是道家的一个传统,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而这个传统就是从《老子》开始的。同是道家的庄子也很喜欢以镜喻心,如《庄子·应帝王》中说:(www.xing528.com)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至人用心的时候,就像镜子照物一样,既不拒绝事物,也不主动地招惹事物,事物来到跟前就反映一下,事物过去了也不把它留在心中,所以既能认识和反映事物,而又不会累伤了自己。《庄子·天道》中还说: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水平静下来尚且清澄明澈,又何况是人的精神呢!圣人的心境虚空宁静,可以作为天地的明镜,可以作为万物的明镜。

道家以镜喻心,佛家也以镜喻心。相传,佛教禅宗的五世祖弘忍欲传衣钵于弟子,命弟子们各作一谒,看谁的悟性最高,就将衣钵传与谁。老资格的上座神秀先出一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尖埃。

其时,惠能刚入佛门不久,正在厨房中碓米烧火做饭呢,听了神秀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境界是有了,但还不够透彻。因此自念一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家认为四大皆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之相,都是由心而生。能够从万有的表象中悟出“空”,这才是佛的最高境界。

神秀的偈子说的是“有”“有心”, 惠能的偈子说的是“无”,连“心”都没有。无论在境界还是悟性上,惠能都比神秀高,因此弘忍将衣钵传与了惠能。

佛家的四大皆空与《老子》第1 章所说“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第41章所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相似;神秀偈子说的是“有”“有心”,与《老子》第10章所说“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相似;惠能偈子说的是“无”“无心”,与《老子》第49章所说的“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相似。佛、道、儒诸家的融会相通,于镜喻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