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橐籥:了解《老子》中的天地之间

橐籥:了解《老子》中的天地之间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橐籥”仅见于《老子》第5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橐籥虽然在材料和样式上与风箱不同,但原理上是一样的,其实就是风箱的前身。《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管子·宙合》也说“天地,万物之橐也”,这都是以皮囊鼓风的原理说明天地之间气的变化。如果将人体与天地进行类比,那么人的头像天,脚像地,中间的肚腹就是象征天地之间。

橐籥:了解《老子》中的天地之间

“橐籥”仅见于《老子》第5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橐”“籥”合在一起讲,就是古代冶炼、铸造时用来鼓风的工具。分开来说,“橐”就是罩在鼓风工具外面的皮囊,“籥”是皮囊内一种可以推拉、挤压以排气的装置。

橐籥不好描述,那我们看风箱就可以了。橐籥虽然在材料和样式上与风箱不同,但原理上是一样的,其实就是风箱的前身。

风箱这东西,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它里面是空的,两头都有进风孔,中间有一根推拉杆,推拉杆上有用鸡毛等物扎成的推进器。推拉杆不动时,风箱是平静的;推拉杆一动,就开始呼呼地生风。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管子·宙合》也说“天地,万物之橐也”,这都是以皮囊鼓风的原理说明天地之间气的变化。

操作图。采自山东滕县宏道院出土汉代画像石

静止状态下的橐籥、风箱,里面虽然也有气,但气这种东西,只有流动起来,比如刮风、呼吸的时候,我们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而静止不动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说是“虚”。而实际上呢?皮囊里的气始终就是那么多,所以说“虚而不屈”;推动风管的时候,皮囊里的气就排挤到炉膛中,所以说“动而愈出”。

“动而愈出”说的是出,但有出就有进。如果拉动风管,空气也同时会被抽到皮囊、风箱里。而《老子》只说“虚而不屈”,不说“动而愈进”,也没有再说风箱的事,却换了个角度,由橐籥的比喻扯到人事上。

叙自然在于明人事,这是中国哲学一个突出的特点,更是《老子》一书的突出特点。所以上面“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说了天地自然,下面“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又由自然延伸到了人事。(www.xing528.com)

我们常说:人是小宇宙,人是小乾坤。如果将人体与天地进行类比,那么人的头像天,脚像地,中间的肚腹就是象征天地之间。天地之间像个皮囊,人的肚腹本来也是个上下通气的皮囊。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的“闻”就是听,是从外向里输入,其实也就是“进”。这样“多闻数穷”与“动而愈出”一说进、一说出,像互文的修辞方法一样,两句意思是互相补充的。

如果单看“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一句,好像这是一种客观平淡、不置褒贬的描述,但如果再联系“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一句看,原来《老子》是主张“虚而不屈”,而既反对“动而愈出”也反对“动而愈进”的。

“多闻数穷”的“闻”,王弼本等作“言”。“言”是说话的意思,与“闻”正好相反,是由里往外输出。这样“多言数穷”就和“动而愈出”的意思是一致的。虽然不一定是《老子》的原义,但也能讲得通,有一定的道理。

人的肚腹中有五脏六腑,里面充满了气,中医把它分为肾气、胃气、肺气等。其中肾气中蕴藏着父母遗传下来的真气,是先天的。相对于肾气来说,胃气、肺气等则是后天的,都靠肾气的发动和后天饮食而生成。

听也好,说也罢,都是要消耗能量的。听得太多,说得太多,首先会累相应的脏气,进而累及肾脏先天之气。就像一个物件,坏了以后修补得再好,也没有原装的好。先天之气损耗起来容易,但补养起来很困难。把肾累坏了,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中医叫“肾不纳气”,一个人如果到了这份上,就意味着快完蛋了。所以道教中人在养生上特别提倡少言,如孙思邈《千金翼方·养性禁忌》中说:“众人大言而我小语……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也要无为而为,不要没事找事瞎折腾。越能折腾,消耗得越多,国运越是不长。史书上说一个朝代快灭亡了,叫“气数将尽”或“气数已尽”,就是这个道理。而这也就是《老子》主张“虚而不屈”而反对“动而愈出”“动而愈进”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