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论仁与刍狗的故事解析

《老子》论仁与刍狗的故事解析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仁”是儒家极力提倡的核心思想概念。孔子提倡“仁”,但《老子》反对“仁”,如第5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个故事中太师所说的“先王已经陈列过的刍狗”正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而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仁”与古代祭祀的渊源关系,证明《老子》所说的“刍狗”就是比喻“仁”。正因为“道”“德”的丧失,所以才有孔子这样的人出来提倡“仁”,就像捡起别人扔掉的“刍狗”一样。

《老子》论仁与刍狗的故事解析

“仁”在《老子》中出现了7次。众所周知,“仁”是儒家极力提倡的核心思想概念。

古文中的“仁”

“仁”的内涵是什么?《论语》中孔子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不同的问答,但“爱人”是其主要的内涵,如《论语·颜渊》篇载,学生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孔子提倡“仁”,但《老子》反对“仁”,如第5章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没有仁爱之心,把万物当作刍狗;圣人也应该没有仁爱之心,把百姓当作刍狗。

其中的“刍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云“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这显然是把“刍狗”误认为是草、狗两种东西。

其实,“刍狗”就是草扎的狗,祭祀丧事中用的,与后来的纸人、纸马之类用途一样,祭祀、丧事一旦结束,就扔掉了、烧掉了,在《老子》第5章中比喻“仁”。

《老子》用“刍狗”比喻“仁”,是有其渊源的。“仁”,古与“人”“尸”“通用,都是指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也就是“神主”“神像”。

战国以前,这种“神主”“神像”是由死者的臣下或者晚辈来充当的,也就是用活人充作“神主”“神像”,并且这种“神主”“神像”有立、坐姿势上的不同,如《公羊传·宣公八年》何休注云:“礼,天子以卿为尸,诸侯以大夫为尸,卿大夫以下以孙为尸。夏立尸,殷坐尸,周旅酬六尸。”白奚先生《“仁”字古文考辨》中也说:“‘’字亦是由一个人形‘尸’与‘二’字构成,其与后来通行的‘仁’字的区别只是对同一个人形的不同写法而已……无论是构成‘仁’的‘亻’,还是构成‘’的‘尸’,其实都是‘人’的象形,区别只是前者是一个立着的人形,后者是一个坐着的人形罢了。”以活人为“尸”,也正是“尸”“”“仁”“人”之间能够通用的原因。

坐尸示意图

但以活人为“尸”仅是战国以前的事,并未流传下去,如唐代李华《卜论》中云:“夫祭有尸,自虞夏商周不变。战国荡古法,祭无尸。”其中所说的“尸”也是指活人之“尸”,而“祭无尸”并不是说战国以后祭祀中不再设置神主,只是说不再以活人为神主,而代之以其他材料和形制的神像,如泥人、木人、草人、纸人等,这是我们所熟悉的了。

《老子》把“仁”比作“刍狗”,《庄子》也把“仁”比作“刍狗”,并且就是拿最喜欢讲“仁”的孔子作为讽刺、嘲笑的对象。

孔子将要去卫国游说,他的弟子颜渊关心老师,于是询问鲁国的太师:“我们老师此次卫国之行会怎么样?”

太师直言不讳地说:“不怎么样,你的老师大概要倒霉了!”

颜渊不理解地问:“为什么呢?”

太师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说道:“用草扎成的狗,祭祀之前,用竹笼装着,用丝巾盖着,斋戒祷告后把它陈列供奉起来。但祭祀过后,就扔在一边了,过路人踩踏它的头颅和脊背,拾草的人拾回去烧火煮饭。如果有人再重新拿来放在竹笼里装着,用五彩花纹丝巾盖着,不论是外出游历还是居住在家,都卧睡在它的下面,即使不做噩梦,也会一次次地从梦中惊醒。如今,你老师正在拾起先王们已经陈列过的刍狗,并且聚集了众多弟子,不论游历还是居住,都卧睡在它的下面。所以在宋国大树下讲习礼法时,大树被砍伐;到卫国去游说,被禁止入境;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遭到围困,整整七天没能生火吃饭……这不就是那样的噩梦吗?”(《庄子·天运》)

这个故事中太师所说的“先王已经陈列过的刍狗”正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而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仁”与古代祭祀的渊源关系,证明《老子》所说的“刍狗”就是比喻“仁”。(www.xing528.com)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读惯了这样一些诗句,往往使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误认为天地自然真是有情有义的。读到《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方才醍醐灌顶,瞬间清醒。

是的,天地的确是没有感情、没有仁爱之心的。天固然降雨滋润人类万物,但降得过多也为害人类;太阳照在好人身上,但也同样照在坏人身上。天地无论是造福人类,还是为害人类,其实都是出于无心。认为天地有感情,那不过是人类自作多情,由多情而移情罢了。

正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云“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云“天若有情天亦老”,多情使人衰老,如果天地有感情的话,那天地早就衰老了。

天地既然没有仁爱之心,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因此圣人也应该取法于地、取法于天、取法于道、取法于自然,也不应该有仁爱之心。

吕氏春秋·贵公》中有个故事说,一个楚国人丢了一张弓,但不急着去寻找,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找,他说:“我一个楚国人丢了弓,又被楚国人捡到了,何必去寻找呢?”孔子听说此事后说:“不一定非得楚国人捡到,只要是人捡到就行。”而老子听说这件事后则说:“不一定非得是人捡到,没有人捡到,留在自然界中也是一样的。”——如果说那位楚人是一个爱国主义者,那么孔子就是一个人类主义者,而老子则是一位自然主义者。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乍一听似乎冷酷无情,其实透出一种更为自然、更为广泛、更为深沉的爱,而“仁”的出现只不过是“道”“德”丧失后的结果,是“道”“德”丧失后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替代品。

正因为“道”“德”的丧失,所以才有孔子这样的人出来提倡“仁”,就像捡起别人扔掉的“刍狗”一样。正如《老子》第38章说: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丧失了道才出现了德,丧失了德才出现仁,丧失了仁才出现了义,丧失了义才出现了礼。第18章说:

故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乱焉有贞臣。

——因此大道废弃才有了仁义,智慧出现才有了虚伪,六亲不和才出了孝慈,国家昏乱才产生了卜问大臣。

因此,《老子》认为,只有抛弃仁、义、礼、孝等,社会才能回到正常状态。所以第19章说: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灭绝圣明、摒弃知识,人民才可以获利百倍;灭绝仁爱、摒弃礼义,人民才能回归孝慈;灭绝机巧、摒弃利益,才能没有盗贼。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郑国兜售自己的主张,和学生们走散,独自在郑国城东门等候,子贡等学生则到处寻找老师。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个人,脑门长得像尧,脖子长得像皋陶,肩膀长得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垂头丧气,像条丧家狗。”找到老师后,子贡把那个郑国人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谁知孔子不仅不生气,反而笑着说:“说我像尧、像皋陶……不一定准确,但说我像丧家狗,是这样的,是这样的!”

不仅儒家所提倡的“仁”在当时成了被人扔掉的刍狗,就连提倡、兜售“仁”的孔子也被讥讽为没人理睬的丧家狗,“仁”之不能施行、“仁”之不能拯救当时社会,由此可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