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德司介,无德司彻解读:为了统治者糜烂生活,需多收租税

有德司介,无德司彻解读:为了统治者糜烂生活,需多收租税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治者要想维持和满足其糜烂腐化的生活,就要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多收租税,第81章“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的“司彻”就反映了这一点。“有德司介,无德司彻”是说,有德的人划分土地界限,按照契约比较公平地收取租税;无德的人故意混淆、消除土地界限,借以巧取豪夺,收取高于契约规定的租税。——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统治者收取的租税太多,所以饥饿。

有德司介,无德司彻解读:为了统治者糜烂生活,需多收租税

“除”“厌”“爽”反映了统治者糜烂腐化的生活及对人民的压迫压榨。

孟子说“苟为后义而称利,不夺不餍”(《孟子·梁惠王上》),如果不顾道义而只看重利益,那么不靠夺取是不会满足的。统治者要想维持和满足其糜烂腐化的生活,就要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多收租税,第81章“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的“司彻”就反映了这一点。

甲骨文、金文中,“彻”左一个“鬲”、右边一个“又”,“又”也就是“手”,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中说:“此从鬲从又,象手象鬲之形,盖食毕而彻去之。”如此最早的“彻”就是“撤”的古字,是吃完了饭把食具撤走的意思,如《孟子·离娄上》“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的“彻”。只是到了后来,才在左加上了一个“彳”旁,而右边的“手”变成了“攴”旁,“彻”变成了“徹”,意思反而模糊不明了。

古文中的“彻”

“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的“介”在王弼本中作“契”,即“借据”“契约”的意思。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据王弼本译为“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人那样宽裕,无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取”,张松辉先生《老子译注与解析》译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像上述握有契约的圣人一样(不对人收税),没有高尚品德的人就像主管收取租税的人一样(十分苛刻)”。

“司契”只是说持有借据、契约,并没有说不讨债、不收税,怎么就能说是“有德”呢?又《孟子·滕文公上》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如果把“彻”解释为“按十分之一的比例抽出农业税”,这也是自古以来的通例,怎么就能说“司彻”者“无德”呢?

论语·颜渊》中载,鲁哀公问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年成不好,我的用度开支不足,怎么办呢?”有若说:“那你为什么不收取十分之一的税收呢?”鲁哀公不解地问:“收取十分之二的税收都不够用,怎么还能收取十分之一呢?”有若回答说:“百姓都富有了,国君怎么会不足?百姓不足,国君怎么会富有呢?”

如果要说“无德”,像鲁哀公这样的才是真正的“无德”;而把“按十分之一的比例抽出农业税”意义上的“司彻”者说成“无德”,于理于义皆不通。

问题出在对“彻”字的解释上。其实,“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中的“彻”并不是指“按十分之一的比例抽出农业税”。如上所见,“彻”的本义就是“撤”,撤销、消除的意思,而“司彻”指的是撤销、消除土地的疆界。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土地属于奴隶主、地主,奴隶、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奴隶主、地主把土地划分成一块块租给奴隶、农民们耕种,然后自己收取田租。比如,夏、商、周以来盛行的井田制就是如此。顾名思义,所谓的“井”就是把土地划分成“井”字形的九块,中间的一块叫“公田”,虽然名义上归奴隶主、地主直接管理,实际上也是由奴隶、农民们耕种;四周的八块叫“私田”,分租给奴隶、农民们耕种,奴隶、农民们必须在忙完公田的事后才能忙活私田。

《孟子·滕文公上》还记载,一个叫毕战的人受滕文公派遣,向孟子请教有关井田制度方面的情况,孟子对他说:(www.xing528.com)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施行仁政,首先要从划分田地的边界开始。田地的边界不明确,井田地块就不均衡,种田人上缴的谷物就不公平,因此暴君和贪官污吏一定会故意混淆田地的边界,借此向种田人多索取田租。而田地的边界明确了,应当上缴的谷物数量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确定。

“有德司介”的“介”是“分开”的意思(参“介”字条),“司介”其实就是孟子所说的“经界”,“无德司彻”的“司彻”就是孟子所说的“慢其经界”。这样,“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句中刚好“有德”对“无德”、“司介”对“司彻”。“有德司介,无德司彻”是说,有德的人划分土地界限,按照契约比较公平地收取租税;无德的人故意混淆、消除土地界限,借以巧取豪夺,收取高于契约规定的租税。

于是,一方面是无德的统治者多取租税以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一方面是劳动者辛勤耕作却食不果腹、忍饥挨饿。正如第77章说: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统治者收取的租税太多,所以饥饿。老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上面有所作为,所以才难治理。老百姓看轻死亡,是因为他们求生的愿望太强烈,所以看轻死亡。只是因为老百姓没办法活下去,所以他们才把死亡看得比生存好。

需要指出的是,“民之轻死……”以下主语都是“民”,其中的“轻死”也就是第76章所说的“不畏死”,“求生之厚”也就是下文所说的“贵生”。但历来的解释多把这几句的主语当成“统治者”,傅奕本甚至改“其”为“其上”,以与上文“以其上有以为也”的“其上”统一,没有真正理解《老子》的原意。

有个成语叫“贪生怕死”,是说一般的人都是贪生而怕死的。俗话还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老子》却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诗经·小雅·苕之华》也是一篇反映饥民自伤的诗,其中说“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凌霄藤开花,叶子密又青;早知人生这么痛苦,还不如不降生。《吕氏春秋·贵生》中也说“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保全生命是最高的目标,亏损生命是次一等的,死亡又是次一等的,使生命受到迫害是最下等的。人人都知道保全生命,都知道活着比死亡好,但如果统治者压迫太过,老百姓连赖活着都不可能,这时候就生不如死,所以《老子》才会这么说。

真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老百姓就不再怕死,就会铤而走险,起来造反。正如陈胜、吴广所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饿死是死,逃跑是死,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一个死,还不如起来造反,轰轰烈烈地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