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阐释:巴赫金与布伯对话理论的应用

哲学阐释:巴赫金与布伯对话理论的应用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苏联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语言哲学,交往和对话的理念构成了其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巴赫金最早在研究文学话语中提出对话思想,后发展为系统的哲学观。巴赫金所谓的“复调小说”,是一种“全面对话”和“多声部对话”的文学形式。(三)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从“关系本体论”阐释对话的本质和意义。

哲学阐释:巴赫金与布伯对话理论的应用

(一)戴维·伯姆的对话理论

戴维·伯姆是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提出的对话理论被西方社会誉为著名的“伯姆对话”,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推崇和应用。伯姆认为,对话并不仅局限于两个个体之间,而可以在任意数量的人之间发生,构成多维度的立体对话。在现代意义上,一个人只要他秉承对话的思维,他可以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在一个群体里,如果真诚的对话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发生并产生意义,所有的对话者参与、分享这一意义,并促进群体的凝聚。

与dialogue(对话)相区分的词是discussion(讨论、辩论)。人们通过讨论或辩论,把种种观点各个击破,目的在于让自己的观点占上风或者取胜。对话则不同,在对话中,我们不是互相对抗,而是共同合作,人人都是赢家。伯姆评论道,对话的目的是探索人类思维的全部过程,进而改变其集体思维的进程和方式。伯姆还提出了对话的具体方法。人数在20人左右,对话的过程不需要领袖,甚至事先可以没有确定的议题。对话者要做到“搁置己见”,须将个人的思维假定搁置起来,进行审视,同时倾听其他人的想法,从而弄清所有观念的真正意义所在,并形成共同意识。通过共享,对话群体形成一种共同的思想。对话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某种超越,引领人们超越单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对话的工具性行为,它能够重新改变个体,乃至改变人与宇宙的关系。对话所强调的是参与和分享整体,并融入整体的经验之中。此处的整体不仅指个体参与对话的群体,而是指普天之下的万事万物。

(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苏联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语言哲学,交往和对话的理念构成了其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对话理论是其语言哲学的理论支柱,对话性是他的超语言学理论的核心。巴赫金最早在研究文学话语中提出对话思想,后发展为系统的哲学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巴赫金的对话理论。[1]

1.对话的本体性

巴赫金认为,人的存在本身,便是最深刻的交际。存在就意味着交际;生活本质上是对话性的。在巴赫金看来,对话的前提是语言和话语。没有语言和话语的联结,人类的社会生活也就无法维持。人只有借助语言并通过对话,才能彼此交流思想和感情,从事社会化的活动,显示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性。这是一个关于本体论的问题,直接指向什么是人存在的本质特征。自我只有在与他人的对话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自我存在于他人之中,他人存在于自我之中,彼此通过他人来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以平等交往为特征的对话,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巴赫金认为,对话可以分别从狭义和广义上理解。从狭义上看,对话是指说话者与听者之间言语相互作用的重要形式。从广义上看,对话则根据范围和层次,细分为言语相互作用的四种形式: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际;书籍和报刊所包含的语言交际;与外国人进行言语交际和对话;对话的范围还可包括不同国家、民族、团体之间的意识形态对话和言语交际行为。

人类口头或书面的所有话语都具有内在的对话性。一方面,任何话语都承载着社会和历史文化的印记,尽管有的话语看起来是独白,但本质上都是对他人话语的回响。另一方面,任何人的话语都希望被他人聆听、理解、回应,因此都形成对话关系,或者构成言说和倾听关系。这种关于意义传达和理解的复杂对应关系和结构,体现了人类语言和存在的本质。

2.“复调

巴赫金能够提出并论证自己的对话思想,主要是基于对文学话语,特别是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研究。复调理论就是巴赫金通过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后,提出的一种独到见解。“复调”或“复调音乐”原本是音乐学上的概念,指在一首多声部的音乐作品中,两条或两条以上独立旋律,在节奏上互不依靠,通过技术性的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对立的和谐。巴赫金所谓的“复调小说”,是一种“全面对话”和“多声部对话”的文学形式。在他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刻地理解了人类生活、人类思想的对话本质,写出了真正的人的生活关系。

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主人公,都具有意识的自主性,主人公彼此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都存在平等的对话关系。他借用了音乐学“复调”概念,称之为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现象。巴赫金指出,小说人物对话呈现两种基本方式:一是人物之间的语言对话,二是人物与自我心灵的对话。而后者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自己内心两种矛盾力量的冲突,另一种是自己与他人话语之间所展开的一种对立性交流。巴赫金把这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对话,称之为“双声语对话”。通过对小说复调性的研究,巴赫金阐发了对话双方主体的对立性、对话的差异性以及对话的未完成性等特点。

3.“狂欢化”

“狂欢化”也是能够体现巴赫金对话理论核心价值的又一关键术语。狂欢化渊源于狂欢节,其核心思想是将人从平日“被不可逾越的等级、财产、职位、家庭和年龄的壁垒所分割”的关系中解放出来。人们抛开了种种外在的规约和束缚,消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话语霸权,人与人之间通过平等、自由的交往和自主地参与生命体验而返回到真实的自身。

(三)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从“关系本体论”阐释对话的本质和意义。他认为,关系先于实体,实体由关系而出,正是在相互的关系中人才成为人。人的个体以两种方式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一种是“我—它”关系,另一种是“我—你”关系。在“我—它”关系中,“它”被视为客体,只是“我”认识、利用的对象。布伯认为,平等的“我—你”关系是人类应有的一种的基本关系,是真正的对话关系。对话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精神“在场”的相遇,双方之间是永恒的平等、互惠关系。由此观之,布伯的对话哲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直接性

即“我”与“你”的关系直接无间,在“我”与“你”之间,一切中介皆为阻碍。

2.交互性

人们之间的关系,即“我—你”关系,是一种交互性的关系。如果忽视这一点,人的关系所承载的意义就会消损其原有的力量。

3.相遇(www.xing528.com)

真实的人生中人们之间的交往都是在场和相遇,“我—你”关系即是一种精神上的“相遇”。“我”与“你”相遇步入“之间”的领域,双方面对面的在场,向彼此开放,向世界开放,从而进入无限的关系世界。

(四)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是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他在其著作《真理与方法》中详细地阐述了人与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和关系以“理解”和“对话”为核心概念,构建了一种广义的对话哲学。

1.“理解”与“对话”是哲学解释学的核心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消除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认为“理解”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把握,而是两种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过程。伽达默尔把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概括为“理解”和“对话”的关系。“理解”和“对话”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以语言的方式存在,而真正的语言是对话。人与世界之间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在对话中语言活动得到开展。对话是一种交往关系,对话表现为解蔽、敞开,在相互交流中平等交换,互相接纳,从而产生理解。

根据伽达默尔的解释,“对话”是指将自己的理解与文本的理解展开对话。为此,必须首先对自己的理解结构提出质疑,把自己的理解结构暂时搁置,先让文本自己提问。在对话中,人们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但是意义并不在文本之内,而是存在于对话和问答的过程之中。“理解”是以“对话”为核心的。伽达默尔的“对话”概念,消解了传统的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理解模式,把主客对立转化为主客双方视域的融合以使彼此达致理解。因此,“对话”是一种“双向理解”,理解者与理解对象在对话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解。对话是理解的目的和最高层次的表达,没有对话基础,就没有真正的理解。这样,伽达默尔将传统认识论中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认识模式,转变成了解释学中主体间的双向理解,理解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对话”。

2.对话是一种视域融合

“视域”即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视域融合”指解释者通过对话在对事物阐释时,往往带着自己的见解并从自己的当下情景出发,与文本的“视域”碰撞,以把握文本所揭示的意义,在此过程中解释者的视域、文本的视域和当下情景的视域三者发生了融合。在这当中,解释者和理解者的视域彼此融合并与其他视域相融合,新的视野与旧的视野不断的结合成为某种更富有生气的有效的东西,过去、现在与未来,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他者结合,对话和理解的双方都成为一个新的共同体。

3.问题在对话中具有优先性

伽达默尔认为,对话是包含“问”与“答”的结构,“视域融合”就是基于问答结构,“提问”置文本于悬疑状态。“对话逻辑”就是“问答逻辑”。所有经验里都预先设立了问题的结构,没有问题被提出,我们就没有经验之谈。问题具有某种意义,也就是对答复指明了方向和进行了限制。问题对于一切揭示事物意义的认识与对话具有优先性。同时,问题具有开放性,问题的开放性在于回答的不确定性,如果问题缺乏开放性,就是虚假问题。

4.哈贝马斯的对话理论

关于“对话”,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哈贝马斯在针对工具理性的交往异化,提出了“交往理性”的方案,创立了交往行为理论。根据哈贝马斯的划分,人的行为分四种,即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交往行为。人类理想的社会是“交往行为”合理化的社会。哈贝马斯所谓“交往行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为达到相互理解而进行的交往。交往行为是以语言媒介作为前提,反映出行为者本身与世界的关联,通过对话“达成理解,形成非强迫性的共识”。而交往行为合理化即交往理性,需满足三个有效性要求:①理论理性表达真实性。②实践理性表达真诚性。③审美理性表达正确性。

交往行为合理化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交往理性是语言性的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往媒介,一切“意义沟通的行为”皆以“话语”为基本单位。语言具有呈现世界中的事物、表达言说者的意向、建立合法的人际关系等三项基本功能。其中,人际关系是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而语言作为交往行为的媒介,执行着理解、行动合作化和个人社会化的职能,使交往行动服务于文化再生产、社会统一和社会化。

(2)交往理性是与主体间性相对应的

哈贝马斯认为,由于交往关系是人类的基本关系,人们之间发生交往行为需要相互理解。在商谈或对话中,社会必须先有规范的普遍规则,包括共同的语言背景和语言规则、共同的价值准则等。然后,人的交往才能从相互承认到最终达到相互认同。换言之,商谈主体之间具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通过合理的交互关系或相互作用,达到相互理解。

(3)交往理性在本质上是对话的

哈贝马斯提出要创造一种“理想的话语环境”,使商讨者的交往脱离了经验,不受行为制约,参与者、话题和意见不受任何限制,除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证不存在任何强制,除了共同寻求真理不强加任何其他动机。其实质是,交往的主体间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真诚的对话,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达致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