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察螳螂孵化和成长的过程

观察螳螂孵化和成长的过程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心李你不要着急啊,观察螳螂的孵化时间还早着哩。”经过10分钟左右,小螳螂开始爬动。巧手张急忙从菊花上摘了一个带蚜虫的叶片送到小螳螂的面前。可能是怕其它螳螂夺它的食物,便跳到安全的地方停下来,欣赏着这份美餐,3分钟后开始品尝,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课外活动时,诗人吴仔细地观察着逐渐长大的螳螂。

观察螳螂孵化和成长的过程

这天双休日,正值桃花盛开的时节,少年动物学家们决定走出教室,到附近的树林里去采集螳螂卵鞘,对螳螂进行观察。诗人吴说:“雌螳螂一般把卵产在树权间、枯叶和树皮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表面有皱纹,形如一块坚硬的灰褐色疙瘩的螳螂卵鞘,卵就在里面度过了冬天。”

少年动物学家来到了一片丛林中,他们找呀找,费了半天的功夫,采集到了十几个螳螂卵鞘,这可把他们乐坏了。他们边往回走,边唱起了歌儿:

春天了,春天了,

我在草地上打个滚,

鼻尖碰到了小野花,

闻一闻,闻一闻,

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少年动物学家们回到生物实验室,诗人吴对大家说:“我们采集到了螳螂的卵鞘,目的在于观察卵的孵化过程。咱们把采集来的卵鞘放入大口果酱瓶内,每瓶放1~2块,再在里面放些小树枝、浸透水的小块海绵或棉花球,以保持湿度,然后,把它们放到一个干燥的地方。”

螳螂的卵鞘大小形态不一,呈浅褐色,构造精致。背面中间有一排凸起的约3毫米宽的鳞片,鳞片间有空隙,孵化出的小螳螂就是从这些鳞片空隙中爬出来的。

为了弄清卵鞘的内部结构,开心李扒开一个卵块仔细地观察起来:“哎,鳞片内侧没有卵,而和表面的结构一样,内部分层,层内分隔成小房间,每个房间内有一粒卵,呈黄色。卵是两端圆尖的圆柱体,一粒挨着一粒地倾斜着排列,一层连着一层,很有规律。”

“开心李你不要着急啊,观察螳螂的孵化时间还早着哩。”巧手张说,“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呀!”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观察呢?”开心李着急地问。

“春暖花开之后、芒种时节,”学究王说,“才是小螳螂孵化的时间。”

“那就耐心等待吧。”开心李说。

就这样,少年动物学家们等到了5月份。

5月中旬,开心李有些着急了,她又扒开卵鞘看里面的卵有什么变化。经过观察,她惊讶地说:“呵!里面的卵颜色变了,呈黄绿色,还能看到两个小黑点。你们快过来看,这是什么?”

巧手张过来一看,说:“小黑点是螳螂的眼睛,这表明卵快要孵化了。这一天我们终于盼到了!”

5月28日中午,开心李和巧手张急急忙忙吃过午饭,来到生物实验室。开心李见小螳螂爬了出来,便高兴地喊道:“巧手张,快来看呀!”

巧手张一看,十分稀奇地说:“我第一次看到孵化出来的小螳螂,多可爱呀!”

“螳螂是怎样孵化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开心李的心头,挥之不去。

下午,下了第二节课,她急忙叫上小动物学家们,向生物试验室跑去。

这时,其他几个陆续孵化出来小螳螂,有的在爬,有的刚露出头来。开心李见到这种情况,乐呵呵地说:“大家注意看呀,小螳螂孵化出来了!错过此村无好店啰!”说完,便目不转睛地观察起来。小螳螂的光秃秃的头部,从卵的背面带鳞片状的夹缝里钻了出来。有时钻出一只,有时钻出10只左右,并从各个不同的夹缝中向外钻。小螳螂刚孵化出来时,劲儿小,钻一钻,停一停,休息一会儿,继续向外钻。当身体钻出一半时,便不停地晃动着身体快速向上拔。

3分钟左右,一个小螳螂就钻出来了。它体长约有5毫米,不停地滚动着前进。或许是它头向下倒挂金钟有点儿累,便躺在那里不动了。过了一会儿,它又晃动着身体,让腹部不断地伸缩,同时脱去像耳屎一样的薄卵壳,使身体伸长到约1厘米,紧贴在腹部的那6条腿也慢慢地动起来。这时候身体呈乳白色。两分钟左右,6条腿就全部支撑起来了。经过10分钟左右,小螳螂开始爬动。它爬动的速度逐渐加快,有时还练习单跳呢!

开心李看到这里,心情激动不已,说:“太奇妙啦!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螳螂孵化,这个场面令人难以忘记。”

“是啊,要不然巴甫洛夫先生为什么要人们‘观察,观察,再观察’呢。”学究王也十分感慨地说,“观察能使人们明白一切。我们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我们应该向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学习。”开心李说,“法布尔进行科学观察的毅力和耐心是十分惊人的。他为观察雄槲蚕蛾向雌槲蚕蛾求偶的过程,整整花了3年时间,正当要取得结果时,槲蚕蛾‘新郎’不幸被一只螳螂吃掉了。法布尔并没有灰心泄气,坚持从头再来,又花了整整3年时间,终于得到了完整准确的记录。长年累月、系统细致的观察,终于发现了昆虫生活的规律。大生物学家、进化论的鼻祖达尔文曾赞誉法布尔是‘举世无双的观察家’。”

这时,巧手张从菊花叶上弄来了几只蚜虫让小螳螂吃,可它们连看也不看一眼。

第二天,少年动物学家再来观察时,巧手张将一块带叶的小枝条,在上面滴上几滴水,小螳螂争先恐后地向有水的地方奔去,找着水就喝个不停,直到喝足为止。

“你们看,那个小螳螂怎么吃起另一个小螳螂了呢!”诗人吴惊呼起来。

“不好,小螳螂喝足了水,有了食欲,这么多小螳螂在一起,会以强食弱、互相残杀的。”发明于说。

“那应该怎么办呢?”开心李着急地问。

“用毛笔把小螳螂轻轻地分别刷在饲养瓶里或箱子里的小树枝上,把它们分别饲养,每瓶养5~6只,再增加食物。”发明于说。

巧手张急忙从菊花上摘了一个带蚜虫的叶片送到小螳螂的面前。10分钟后,一只小螳螂便用一只前足抓住一只蚜虫。可能是怕其它螳螂夺它的食物,便跳到安全的地方停下来,欣赏着这份美餐,3分钟后开始品尝,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

“螳螂是肉食性昆虫,我们把菊花上的蚜虫作为小螳螂的美餐。”诗人吴说,“等它长大之后,就能吃大一点的活虫,蚜虫就不能满足它的需要了。可以捉苍蝇、蚊子、蚱猛、蛾和它的幼虫等来喂螳螂。到那时我们的工作量也就大啦!”

“那就让螳螂给你发奖金吧!”开心李幽默地说。

课外活动时,诗人吴仔细地观察着逐渐长大的螳螂。它的两把大刀的确令人望而生畏,于是,他随口编了四句顺口溜:

两把快刀手中拿,

一件绿袍掩绿甲;(www.xing528.com)

除害捉虫本领高,

人见也有三分怕。

“从外表看来,”发明于说,“螳螂有着苗条的身材,朴实而优美的装饰,细长的颈上顶着一个转动灵巧的头,头上有一对丝状的触角,浅绿纱裙似的长翅,覆盖着它那琵琶形的肚子。胸前特殊的前足——两把大刀,显得威风凛凛。它的腿粗大,肚子下面中间有条沟,胫节能折嵌在沟里,好像两把自由开合的小刀,腿节和胫节上有两排尖刺,尖端有挠钩。螳螂用中足和后足支撑身体,两把大刀高举在胸前,能长时间静止不动,等待捕猎机会。

“当有什么猎物经过面前时,螳螂会迅速展开利足,把末端的‘挠钩’准确地投出。任何动作敏捷的昆虫,在它的两把大刀面前,都会显得呆滞。”

“是啊,螳螂不仅能捕食苍蝇、蛾子蝴蝶、菜青虫,而且能捕捉昆虫世界的音乐家——蝉,就连昆虫世界的跑跳健将——蝗虫也常常成为它的猎物。如果能实际观察到螳螂对蝗虫的猎捕情况,那将是非常有趣的事。”诗人吴说。

“这个场面开心李观察过,让她给我们介绍一下吧。”学究王说。

“我的嘴太拙,很难描述出当时的实际情景来。”开心李也有谦虚的时候。

“还需要‘呱唧呱唧’吗?”巧手张说着,作出了欢迎鼓掌的姿势。

“恭敬不如从命。”开心李说,“这天,螳螂一见到灰黄色的大蝗虫,便做出痉挛状的跳跃,摆出一副可怕的姿势——两翅斜斜地伸向两侧,尾端剧烈地上下摇动,同时,两对后足把身体高高抬起,全身几乎直了起来。两把大刀缩在胸前,那用几行‘珍珠’和白心黑斑装饰的腋下也显露出来了。面对强敌,蝗虫如同痴呆一般,竟慢慢地走到螳螂的身边,螳螂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两把大刀投了过去。可怜的蝗虫这时才想起抵抗和挣扎,然而,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这就是螳螂猎捕蝗虫的场景,这就是蝗虫面临强敌的失误。蝗虫为何不在螳螂攻击之前腾空飞走呢?我为蝗虫鸣不平。”

“开心李,动了感情不是?文学水平在诗人吴之上!”学究王说,“怎么为害虫鸣起不平了呢?”

“我是针对蝗虫在生存斗争中的缺憾来说的。”开心李说,“如果蝗虫在螳螂捕食之前飞走,螳螂半点儿脾气都没有,而现在却成了螳螂的腹中餐,你说不可悲吗?”

“怪哉!”学究王反击道,“照你的说法,螳螂就应该饿死了?这是生物进化自然选择造就的这种生存关系,不以你和我的意志为转移的。”

“到底是学究,我怎么敢和你辩论呢。”开心李说,“还是你说得对,搬来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谁敢不服,佩服。”开心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使学究王倒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少年动物学家日积月累的观察,对螳螂蜕皮的研究有了进展。

螳螂蜕1次皮,就是1龄螳螂;蜕第2次皮,就是2龄螳螂;蜕第3次皮,就是3龄螳螂……可不,少年动物学家已记录到螳螂的8龄了。为此,巧手张还列了一个螳螂成长一览表:

“螳螂的发育史告诉我们,8龄后的螳螂就要交配产卵了。”开心李说,“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螳螂的观察,以防错过观察的时期。”

“对!不能有半点儿放松。”巧手张说,“上一次你为螳螂的孵化可吃了不少苦啊!”

“这没什么,要想成为真正的动物学家,就要吃更多的苦,而我们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哩,怎么敢喊累叫苦?”开心李慷慨激昂地说。

“想不到,你具备这样的胸怀,将来必定有大的成就。”巧手张夸奖起来。

8龄后的螳螂要交配产卵了。少年动物学家把一雄一雌螳螂放在一棵小桃树上,观察起来。

这天中午,开心李和巧手张发现雄螳螂摆出一副打仗的架势。过了一会儿,又放下架势,小心谨慎地向前移动,动作十分缓慢,5分钟左右才向前移动了一下。雌螳螂头颈伸直,非常安详,像一位“骄傲的公主”,一副主人翁的架势,对雄螳螂的一切举动都“不屑一顾”。雄螳螂一步一步慢慢向雌螳螂爬去,一边爬一边扭动着尾端,而且是绕到雌螳螂的背后。突然,雄螳螂扑到雌螳螂身上,进行交尾。在交尾即将结束时,只见雌螳螂突然把雄螳螂的脖颈咬住,一口一口地把雄螳螂吃掉了,直到剩下两片残翼为止。

“怎么雌螳螂会把‘丈夫’吃掉呢?”巧手张不解地问。

“螳螂的‘婚礼’并非都是喜剧。”开心李说,“在一般情况下,交尾后雄螳螂都能告别“妻子”平安离去,吃掉‘丈夫’的只属于少数现象。如在交尾高潮中,雄螳螂因前倾过度而失去平衡,以致将身体歪在雌螳螂的面前,这时,雌螳螂会毫不客气地将其吃掉;再如在交尾时,极少数的雌螳螂会转过头来吃掉雄螳螂的头和前肢。有些昆虫专家认为,雌螳螂的这种举动,可能只是一种想避免自己被吃掉的反应方式。也有的昆虫专家认为,螳螂惯以捕食各种昆虫为生,它的食量之大使许多食肉性昆虫望尘莫及。

“平时雌螳螂的食欲、食量及捕食能力就超过雄螳螂,它们能逐个捕捉发现的猎物,并把营养在体内贮存起来,以供产卵之需;而交尾期间正值雌螳螂一生中食欲的高峰期,出于自身的需要,它将雄螳螂的一部分肢体吃掉,以此来为‘生儿育女’贮备养料,使自己的后代更好地延续下去。”

“吃掉‘丈夫’背后的奥秘还不少哩!”巧手张说。

“对呀!”开心李说,“近几年来科学家又对螳螂的这一习性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螳螂的同类相食现象并非雌螳螂与‘丈夫’交尾完成生育使命的唯一需要,只是处于饥饿状态才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雄螳螂就扮演了一块送上口的肥肉的角色。从生物进化的理论来说,雄螳螂被雌螳螂吞食可提高螳螂繁殖成功率,特别是在接近生殖季节的尾期,在雌螳螂性欲大大减退的情况下,更有必要。生物学家说,在食物匮乏时雌螳螂吃掉‘丈夫’,无疑会改善卵的存活率。因此,雌螳螂吃掉配偶,可以说是在饥不择食时忍痛割爱的悲剧。

“值得说明的是,被吃掉头部及前肢的雄螳螂,虽然仅存躯干,但仍能继续交尾,这是因为其躯体中残存的神经组织尚能支配其生殖器官功能的缘故。”

“哦,原来是这样。”巧手张说。

“接下来,我们应观察螳螂的产卵了。”开心李说。

“是啊,这是我们观察螳螂的最后一个项目,不能掉以轻心、失去观察的好机会。”巧手张说。

交尾后的雌螳螂在第5天要产卵了。雌螳螂对自己的后代很负责任,一丝不苟。在桃树上,只见它时而转身,时而爬上爬下。“我看螳螂的举动,像是要产卵了。”巧手张说,“我们应注意观察。”最后,雌螳螂终于把产卵的位置选好了,就在树枝和树芽的交叉点上,前后足足花了1个小时时间。这时,螳螂从产卵管中分泌出一种无色的黏液,然后,用尾部漏勺般的瓣膜左右搅动,将其调成灰色的黏液。在不断地搅动中,螳螂就把卵室和卵室外部构造都造好了。随着雌螳螂的尾部不断地摆动,螳螂一次又一次地下沉。原来这是螳螂把卵产入卵室。它造好一层卵室,产一层卵,然后再盖上一层泡沫,再产一层卵。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搭成一端稍尖、一端稍圆、长1寸多、宽不足1寸的卵鞘,俗称“螵蛸” (螵蛸:螳螂的卵块)。

“你看,这种黏性泡沫,几分钟后就逐渐变成固体了。”巧手张瞪圆眼睛,十分惊愕地说。

“我计算了一下,螳螂从寻找产卵地,到产卵完毕,花了近3个小时时间。”开心李喘了一口气说,“雌螳螂产卵可真不容易呀!”

少年动物学家们为了观察螳螂的行为和捕食习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5月下旬螳螂孵化,到9月中旬雌螳螂产卵,一直在学习之余坚持观察,并留出了螳螂从幼虫到成虫的生活史标本;尤为可贵的是还采集了1~8龄期的螳螂,并制作了标本。

这期间,少年动物学家们有付出,有收获,有失败,有烦恼,其中的甘与苦是局外人难以体会到的。难怪开心李说:“我们要把螵蛸保护好,明年继续观察螳螂的生活情况,进一步探索其中的奥妙,并关注螵蛸的药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