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技健美操运动中,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是指与其训练活动或竞赛过程有着密切关系的心理特征,是能够在完成动作时调整心理状态以便发挥出正常的运动水平的能力,对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具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征的运动员在竞技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有着明显差异。概括来说,多血质的人通常非常灵活,能够快速适应外界环境,因此适合参与竞技体育运动;黏液质的人性情平稳,冷静沉着,能够坚持专注之事,因此适合参与竞技体育运动。相对来说,胆汁质的人通常比较冲动浮躁,在长期的体育训练中不具优势;抑郁质的人具有多愁善感、敏感怯懦等特点,难以坚持艰苦的体育训练活动。
(一)心理状态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指在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整体特征,是其个性心理特征在运动中的集中反映,对运动员在训练活动或竞赛中的表现状态产生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工作,从而影响身体动作。竞技健美操运动有着很强的技术性,因此对运动员的动作准确度要求很高。稳定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发挥运动技术的保障,有利于帮助运动员保持最佳的运动状态。因此,运动员应该具有稳定的心理状态,以便保持积极的运动状态,发挥出应有的技术技能。
(二)自我效能感(www.xing528.com)
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行为的自信程度,直观表现为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自信心。对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来说,足够的自我效能感是必不可少的。运动员只有具备能够完成动作的自信心,才能在动作中表现出自信、热情、活力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展示竞技健美操运动的精神面貌。因此,应培养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动作表现力。
(三)心理调节自控能力
心理调节自控能力是指运动员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这是自我意识的重要体现。自我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根据客观环境和自我意识来调节心理活动。
竞技健美操训练活动中包含着情绪色彩,只要与人交流就会有情绪的产生,有时可能会产生不利于训练的情绪。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首先要对自己具有客观全面的认知,直视自己的不足,懂得扬长避短,以平常心对待成功和失败,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适合自己的训练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