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类别
竞技健美操的难度动作按动作特点分为四类,用A、B、C、D来表示:A类主要包括俯卧撑类的倒地动作、旋腿动作和分切类动作;B类主要是以支撑为主的动作;C类以跳跃为主;D类考验的是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和平衡。
而在具体的动作分析时,首先要根据运动员所展示出来的动作结构特点辨别动作所属的类别,再根据难度动作编排规划等对动作的具体组成和编排进行评估,最后结合动作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综合判定该动作所属的难度级别。
(二)技术特征
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所展现出的技术特征正是竞技健美操运动相较于其他运动竞赛项目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它独具的标志性特征。根据国际规则规定,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动力性的难度动作主要体现了发力技术和缓冲技术;静力性的难度动作主要体现了身体姿态控制技术。
1.发力技术
运动员完成跳跃类动作的关键在于跳跃时的发力技术。运动员如果具有良好的爆发力及跳跃技巧,那么在蹬伸的时候获得的推力就会很大,腾空的高度也会非常可观,可以在腾空期间完成剩余动作,由于时间相对较多,因此其动作的完成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2.缓冲技术
在完成动力性动作后,落地时要经过一定的缓冲,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缓解冲击力,避免运动损伤,尤其是在跳跃动作的落地过程中,落地缓冲技术必不可少。
落地缓冲技术的一般要求是脚着地时前脚掌先着地,然后立即屈膝、屈髋分散冲击力。这一系列反应的过程耗时非常短,所以运动员必须在落地的一瞬间依次完成,同时还要保证完成应该完成的难度动作,并且保持身体姿态不歪斜。如果落地时需要手触地,那么要求掌跟先触地,再变成全手掌触地,随后立刻屈肘减弱冲击力的伤害,同时要保持正在完成的难度动作的身体姿态。
竞技健美操的缓冲技术能够有效帮助运动员减弱冲击力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保持落地时的身体姿态正确,同时也是运动员保持正确的身体重心及身体弹性的前提。
3.身体姿态控制技术
身体姿态控制技术是指运动员在系列复杂动作的完成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使身体处于正确的位置上,保持躯干稳定性,保证重心处于正确位置。运动员要掌握控制身体姿态的技术,首先要做到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腹背部肌肉的紧张状态,收紧躯干的核心肌肉以保持脊柱处于正位、骨盆处于中立位。
在竞赛中,运动员在动作中的身体稳定性和姿态的正确性与美感是重要的评分依据,因为这是运动员高质量地完成动作的必需能力。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就必须具备出色的身体姿态控制技术。该技术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1)保持标准的身体姿态位置
竞技健美操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姿态的基本要求是头部正直,沉肩收腹、夹背收臀、双脚自然站立,脊柱和骨盆要保持中立位,在双脚离地时要绷紧脚尖。
在竞赛中,运动员对身体姿态的控制表现要符合比赛规则中的标准规定。在竞赛规则中,运动员完成的每一类难度动作的身体姿态都有对应的总体的规定及具体要求。对于总体规定,其主要提及的是关节的屈伸状态及肌肉的工作状态,而具体要求则是对单个动作的身体姿态要求。因此,运动员首先要熟悉竞赛规则,完整掌握并深入理解规则对完成难度动作时的身体姿态的要求,并依据具体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练习,以便在完成难度动作时对身体姿态的控制既要熟练,又能更好地符合规划要求。
(2)保证身体重心处于正确的位置
人们在运动状态下,尤其是有着大幅度动作的运动中,由于身体发生了移动,在重力及运动的作用力的影响下,人的重心也会发生变化,随着人体的移动而移动。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完成难度动作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不断变化,而由于重心的位置对于维持身体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因此,运动员必须通过技术手段调整重心的位置,使其处于正确的位置上。
运动员要根据不同的难度动作的具体要求,不断练习在完成这些动作时应该保持的身体姿态,适应重心的转移并进行主动调整,最终熟练掌握在运动的过程中控制身体重心的技能。只有能够熟练地在身体不断移动时转移重心,运动员才能将身体姿态控制到有利于发挥运动技术的位置,从而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取得优异成绩。
(3)身体重心要保持平稳
运动员在完成竞技健美操动作的过程中,良好的身体平衡性是保证动作完成度的重要保障,而身体的平衡主要依靠身体重心的稳定。运动员在完成难度动作时,为了达到动作标准,身体姿态会进行大幅度变化,这就导致身体重心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对运动员维持身体平衡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因此,运动员要通过训练来提高维持身体重心平稳的技术,能够熟练地克服身体位移或空间转换,以及运动产生的力带来的作用,在重心位置变化的时候及时调整,保证重心的稳定,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技术特征是该项运动的标志性特征,展现着该运动项目的独特魅力。为了进一步发展竞技健美操运动,扩大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就必须按照国际通用的竞技健美操规则来发展该项运动,表现其技术特征,彰显竞技健美操运动的魅力。
(三)技术原理
运动员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是保证其完成难度动作的必要保障。因此,运动员必须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技术原理,学习理论知识后将其与训练活动相结合,以便真正熟练掌握动作技术,从而顺利完成难度动作。能够帮助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技术具有正确性和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生物学原理
(1)生理学原理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从生理机制方面来分析运动技术,其存在实际上是基于大脑皮质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神经联系,本质上是一种运动条件反射。因此,从生理层面来说,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动作技术融合了多种力学的要素,如关节角度、身体姿势、用力大小、身体位移距离等。这些要素以恰当的方式匹配形成一种科学规律,即动作技术。运动技术的形成取决于人体生物要素的相互配合,其目的是提高对动力的利用率并减弱在运动中遇到的阻力,这样便形成了高效的技巧,整合后便是运动技术。
2.心理学原理
经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验证,运动员在运动中发挥运动技术时受其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技术学习和使用情况与一些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如认知心理、表象形成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有效掌握动作技术的重要保障,而鉴于其重要性,教练员在开展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平时对运动员的训练行为进行密切观察,掌握其思想动态,在必要的时候及时为其提供心理引导和疏导等帮助,以此帮助运动员掌握动作技术。
3.社会学原理
运动技术在社会学方面的表现主要是运动的美感,概括来说是技术和动作的美感。竞技健美操运动是典型的表现难美类项目,难度动作的美感需要依靠技术来体现,所以对运动技术的要求很高。
(四)技术阶段
竞技健美操的难度动作技术依靠具体的动作形式体现并且随之变化,因而可以按照难度动作划分方式对技术阶段进行划分。
1.开始阶段
阶段的划分是从运动员的主观感受出发的,因此对于运动水平不同的运动员来说,其阶段划分并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以开始阶段为例,其主要有两种含义。
对于运动水平一般或者较低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来说,在完成难度动作的开始阶段会选择一些比较轻松、简单的过渡动作,这样有利于为其正式的运动过程做好充分准备。从另一层面来说,这样做其实也降低了一部分难度,所以在开始阶段使用的运动技术是易于掌握的。
随着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升,他们在训练的开始阶段使用的过渡动作会逐渐减少,最后可能不需要过渡动作了。开始阶段的另一种含义是对于高水平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来说的,由于他们不需要简单的过渡动作来帮助自己适应运动状态,因此可以直接在上一个动作的结束阶段后开始新的动作。因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连续完成一系列动作,所以动作之间的连接非常紧密流畅,往往出现上一个动作的结束阶段与下一个动作的开始阶段重叠在一起的情况。
2.动作阶段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完成主要的难度动作、展现主要技术的过程被视为动作阶段。该阶段的内容是难度动作完成过程的主体部分,也是竞赛评分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运动员要完成绝大部分难度动作,因此要发挥出对应的运动技术。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牢记运动技术的要领,熟练掌握技术并发挥出应有的实力,以最佳状态完成难度动作。
3.结束阶段
运动员在完成一个难度动作的收尾部分时,应用的运动技术与动作内容对应,主要是一些用来调整身体姿态的技术,如双腿屈膝落地,目的是结束该动作,或者同时为下一个动作做好准备。
(五)最低要求及易犯错误
根据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的规定,竞赛中运动员完成的一整套动作必须包含四类难度动作,并且难度动作的数量上限为12个。根据对大量训练实践活动的统计情况可知,运动员在进行难度动作的技术训练时会犯各种错误,其中有一些错误具有共性,运动员经常容易犯,现将此类错误列出,并简要介绍各类难度动作的最低要求。
1.俯卧撑、倒地、旋腿与分切(www.xing528.com)
A类难度动作的共同要求是:伸臂时,手掌撑于地面,肘关节要伸直但不能超伸,肩部自然沉下,与地面平行,头部与背部和臀部成一条直线;屈臂时,肘关节的角度不能小于45度(俯卧撑飞起和俯卧撑转体例外),俯卧撑的每次动作中肘关节必须具有弹性。
(1)俯卧撑
俯卧撑,即用手臂支撑身体做伏地挺身的动作。除了常规的俯卧撑之外,其具体形态还有很多种,如侧倒俯卧撑、单臂俯卧撑、俯卧撑转体等。
①最低要求
在屈臂下压时,上臂和前臂之间形成的夹角不能大于90度,胸部与地面的距离要在10厘米之内;全身必须伸直,不能耸肩拱背,肩背、臀部保持直线;在做单臂俯卧撑时,要保证肘关节的朝向与脚尖方向一致。
②常见错误
绝大多数错误是身体姿态不正确引起的。例如,屈臂下压时角度过大,或是身体与地面的距离过高,超过了10厘米;肩膀不稳定可晃动,导致位置不正;没有收紧腹背肌和臀部,出现塌腰或臀部过高的现象;单腿支撑时,支撑腿没有伸直或是脚的位置不规范。
(2)倒地
倒地通常与俯卧撑动作相接,具体动作和形态具有多样性,如向前倒地成俯卧撑、转体半周倒地成俯卧撑、团身跳落地成俯卧撑等。
①最低要求
在倒向地面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必须保持固定的姿态,全身伸直不蜷缩;要将倒地动作清晰地展示出来;在倒地时手部和腿部必须呈现同时落地的姿态;在倒地前进行的转体动作必须充分旋转。
②常见错误
在倒地动作的开始或结束部分,运动员的头部动了,一般是不自觉地抬头或低头;倒地时身体的紧张感不够,过于松弛导致腿部没有绷紧,出现分腿或屈腿现象;倒地时手和脚触地时间不一致,这种情况通常伴随身体弯曲的姿态。
(3)旋腿
旋腿包含许多具体动作,如托马斯全旋、双腿全旋、单腿摆越一周、双腿摆越半周等。
①最低要求
在完成旋腿动作时,脚不能触地,不管是半圆还是一周必须规范到位,保持旋转动作的完整性。
②常见错误
在动作进行时腿部有不规范的摆动动作或是弯曲形态;在动作过程中腿部接触到地面;完成的旋转不足,动作不符合标准;单腿摆动期间,摆动的腿与地面不是平行关系。
(4)分切
分切的具体动作包括分切成直角支撑、分切成分腿高直角支撑、分切转体180度成俯卧撑等。
①最低要求
在完成分切这种难度动作时,脚不能与地面接触。
②常见错误
在完成难度动作的过程中,伸展腿没有完全伸直,出现了弯曲的现象;转体动作应到位,还应包括腾空的步骤,确保动作完整。
2.支撑与水平
支撑类动作具有静力性特点,主要包括一些长时间支撑的动作,如分腿支撑、直角支撑、水平肘撑、水平支撑等动作。
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力量感主要通过支撑类动作来体现。这就意味着支撑类动作需要很强的力量来支撑,运动员要具备足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这类动作的共同要求是由支撑部位保持发力,身体整体保持稳定,一般每个动作保持2秒左右,腿部伸直。
(1)最低要求
支撑动作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长,转换的时间不能过短,至少保持2秒;支撑的同时进行转体动作时,转体要保证完整性;水平支撑类动作,身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不能大于45度。
(2)常见错误
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全程收紧身体,腿部伸直不充分,出现了弯曲或屈腿现象;在进行支撑动作时,手掌位置不正确;完成直角支撑时,双腿没有夹紧,出现晃动或双腿合不拢的现象。
3.跳与跃
跳跃类动作有许多具体动作及变化形态,如分腿跳、分腿跳转体半周、分腿跳成纵叉、屈体跳、屈体跳成俯卧撑、跨跳、劈叉跳等。
竞技健美操的跳跃动作是展示该项运动爆发性的典型动作。跳跃与落地动作以单脚或双脚完成都可以,需要注意的是,在双脚落地的情况下,双脚必须并拢夹紧,并通过落地缓冲技术减弱冲击力的影响。
跳跃动作的落地姿势能够产生许多变化,最常见的是变化为劈叉或俯卧撑。落地姿势变化为劈叉姿势时,主要通过腿部完成缓冲,手部可以接触地面;落地姿势变化为俯卧撑姿势时,由于冲击力太大,手臂不能直接支撑在地面,必须经过缓冲后触地,手和脚落地的时间一定要一致,这样能够减弱手臂受到的冲击,全身收紧保持直线。
(1)最低要求
以俯卧撑姿态落地时,身体与地面的距离不能过低,禁止胸部接触地面;在空中进行转体动作时必须保证完整性,否则会因为不标准的动作而对难度动作进行降级处理。
(2)常见错误
运动员在跳跃过程中不能自如控制身体姿态,空中动作做得不符合标准;以俯卧撑姿势落地时,身体没有绷紧呈现直线,手与脚的落地时间有差异,没有采取能够充分发挥缓冲作用的措施。
4.平衡与柔韧
竞技健美操的平衡与柔韧类动作是展示该运动的艺术美感的主要动作,动作幅度很大,要在平衡的动作中展示身体的柔软性,对运动员的平衡素质和柔韧素质要求很高。
平衡与柔韧类动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具有众多的具体形态,如无支撑依柳辛、纵劈叉、横卧劈叉、分腿坐肩转360度成俯撑等。劈叉动作必须完整到位,角度足够,腿必须伸直。
(1)最低要求
劈叉时两腿的幅度要到位,标准是两腿之间的角度固定为180度;在进行纵叉滚动的动作时,滚动的圈数要完全,保持完整性;在完成依柳辛动作时,转体要做到位,圈数和幅度完整;在进行劈叉转体动作时,腿部要尽量靠近脸部,同时躯干不能弯曲。
(2)常见错误
劈叉动作腿没有伸直,两腿之间的角度小于180度;在劈叉转体动作中腿部与脸部的距离过远;在完成依柳辛动作时,转体的圈数不够,动作的完整性欠缺;横卧劈叉时骨盆的位置正确,身体上半部分呈现前倾或后仰姿态;劈叉转体等包含转体的动作中没有完整地展示最大幅度的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