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体运动链分类与特征:筋膜学视角

人体运动链分类与特征:筋膜学视角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卡巴特强调,肌肉链的运动非单一肌肉的运动,并描述了四肢的不同运动模式。正常情况下,这些肌肉链协同作用,执行螺旋运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肌肉链中的其中一条肌筋膜链起主导作用,它决定身体的形态和特殊的姿势。筋膜学理论强调人体网状应力结构由各个贯穿人体的肌筋膜链相互交织组成,肌筋膜链不仅附着组合人体的骨骼,形成人体的空间结

人体运动链分类与特征:筋膜学视角

筋膜学是一门源于解剖学又不同于传统解剖学的新兴学科,自2007年以来,筋膜学在全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以遍布全身的非特异性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人体支持与储备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以机械应力影响的方式来调整身体姿态的新的功能系统,从而影响和改善各系统和器官功能状态。人体筋膜学运用系统、连续和整体的观点来研究人体,建立了一个自体调节与监控系统。

菲利普·里奇特(Philipp Richtert)和埃里克·赫布根(Eric Hebgen)认为,肌筋膜结构对人体的所有功能都产生影响:肌肉紧张反映一定的情感状态,所有的生理功能都必须有肌肉的活动,甚至呼吸、循环和消化,皆依赖于运动系统的完好无损。他们还认为,肌肉需要由其他肌肉提供稳固的支持,从而发挥最佳作用,这就构成肌肉链。魏斯曼(Weisman MH)等人运用表面肌电对20名成年男性受试者进行浅背筋膜线肌肉主动和被动活动测试,证明测试状态下的肌肉激活顺序和浅背线肌肉顺序有显著性关联。在最基本和基础动作中,远端的肌肉也被激活和使用。筋膜学把人体看作一个系统,发现人体筋膜链是按同一方向贯穿于整个身体的,按摩师、理疗医师和整骨医师都阐述肌肉链的概念,对肌筋膜链提出了不同模式。

托马斯·迈尔斯(Thomas W Myers)提出解剖链(肌筋膜链),强调整体性和肌筋膜链之间的延续性,并根据筋膜与肌肉的连续性,依据方向、深度、连接性和功能性,认为人体的肌筋膜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筋膜线,附着了肌肉或筋膜的骨骼可以被视为中继站,能够影响并改变筋膜线。筋膜链以相同的方向贯穿于整个身体,肌肉或筋膜附着于骨骼,形成了所谓的中继站,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筋膜与肌肉的连续性,依据方向、深度、连接性和功能性等四条规则,将人体的浅背线、浅前线、侧线、旋线、上臂线、功能线、深前线等七条线作为肌筋膜链走向。

本体神经肌肉易化(PNF)理论是赫尔曼·卡巴特(Herman Kabat)基于查理士·谢灵顿(Charles Sherrington)在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研究结果,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神经和肌肉有如下特点:交叉支配或抑制;空间总和;刺激反应的播散(时间总和);连续的暂时的总和(连续的诱导);兴奋性(易激惹性);等长收缩后舒张(PIR,放电之后)。根据这些特点,卡巴特创立了通过对肌肉链进行特殊的刺激(通过视觉、听觉及触觉刺激物),将无力的肌肉(群)最大限度地整合入肌肉链中的治疗方法。卡巴特强调,肌肉链的运动非单一肌肉的运动,并描述了四肢的不同运动模式。在上肢的运动模式中,屈曲和外旋是相关的,伸展与内旋是相关的。在下肢的运动模式中,外展和内旋是相关的,内收和外旋是相关的。

比利时整骨医师戈德利夫·斯特鲁夫·丹尼斯(Godelive Struf-Denys)第一次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肌肉链”的概念,并结合心理因素,首次提出整体肌肉链模式。他总结了十条肌肉链,左右各五条(三条基本链,也称垂直链;两条辅助链,也称水平链):前正中链、后正中链、后前—前后链、后外侧链和前外侧链。正常情况下,这些肌肉链协同作用,执行螺旋运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肌肉链中的其中一条肌筋膜链起主导作用,它决定身体的形态和特殊的姿势。他认为,不能彻底抵销主导肌肉链的作用,但可以通过对主导肌肉链的平衡作用使协同运动更容易并防止身体变形。心理因素(患者身体姿势、体势及形体反映其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工作习惯及运动或缺乏运动导致肌肉链异常、肌肉张力不平衡)、中枢调节系统影响某些肌筋膜结构(应激、愤怒、担心、悲伤及其他情绪均可暂时或永久性地影响某些特定肌肉的张力),这三种原因会造成肌肉结构的不平衡。

法国整骨医师奥波德(Leopold Busquet)根据骨性结构间机械连接的生物力学链概念,从功能连续角度出发,将人体肌筋膜划分成静态后链、屈曲链(前侧伸直链)、伸展链(后侧伸直链)、后侧对角链(开放链)、前侧对角链(闭合链)等五条链。这些不同的链以屈曲、伸展向前扭转和向后扭转等四种模式进行链式动作。

法国骨科医生保罗·肖富尔(Paul Chauffourgn)与吉洛特(Guillot JM)列举了身体的四种主要的运动涉及的筋膜链模式:屈曲=蜷缩;伸展=伸直;向前扭转;前后扭转。

德国解剖学家蒂特尔(Tittel)也曾在运动中的人体上描绘出一些令人惊奇的功能性肌肉连接。这些肌肉功能性连接是特定动作且短暂的连接。(www.xing528.com)

萨瑟兰(Sutherland)建立的颅骶理论认为,脊柱和上肢的屈和伸是交替的,下肢也一样。屈是指弓形物体两端的聚拢,伸是指弓形物体两端的远离。脊柱包括三个弓,两个后凹和一个前凹,即颈椎和腰椎的屈为后屈,胸椎为前屈。身体每一侧只有两个肌肉链:屈链和伸链。外旋和外展与屈曲对应,内旋和内收与伸展对应,由此形成两种组合: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旋。拮抗肌的对抗和伸屈是形成扭转模式的神经生理基础。有趣的是,萨瑟兰没有按上述模式阐述肌肉链,而是重点强调了该模式中的节段行为,但该模式的运行却与呼吸和步态运动保持一致。

菲尔·佩奇(Phil Page)指出,捷克神经生理学家弗拉基米尔·詹达(Vladimir Janda,1923—2002年)综合了肌肉骨骼医学上结构学派与功能学派的观点后,提出自己的肌肉骨骼病理学概念“Chain Reaction”(即链反应),反应中包括三大链结构,即关节链、肌肉链、神经链,并且三个链在功能上不是相互孤立的。

从以上对各种肌筋膜链/肌肉链的描述中可以发现,核心目标是“功能性”的,是根据功能需要在人体结构上找出相关“链接”,再以此链接对功能进行校正、修复或提高,达到完善结构、实现功能的系统统一。

张拉整体结构理论强调人体结构的网状内应力结构特征及其对人体结构的稳定性作用,而运动链理论强调网状应力结构在人体完成各种运动时,各个连续的拉引力部件——肌肉韧带及不连续的压应力部件——骨骼,组成多个连续运动副,完成有序的运动。筋膜学理论强调人体网状应力结构由各个贯穿人体的肌筋膜链相互交织组成,肌筋膜链不仅附着组合人体的骨骼,形成人体的空间结构及形态,还有人体其他器官比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附着其上,使其形成应力结构的一部分,其形态及工作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应力结构的状态,进而影响人体运动状态,同样也受人体运动及应力结构状态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也是对人体张拉整体结构理论及运动链理论的细化、具体化,进一步强调张拉整体结构内部应力空间及时间的形态特征,并强调张拉整体结构形态变化的内在的有序性。

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被看作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人体中可动环节有200多个,从功能性和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再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分类,可以依据汉纳凡(Hanavan)的15个环节人体模型,将人体分为5个运动链子系统,即头、胸背段、腰腹段、左右上臂、左右前臂、左右手、左右大腿、左右小腿、左右脚。这15个环节以主要运动关节相连接,形成人体的完整运动链系统,又依据其运动关系分为躯干、左上肢链、左下肢链、右上肢链、右下肢链等5个运动链子系统。躯干以颈椎、腰椎相连接,上肢以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相连接,下肢以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趾关节相连接。人体的各运动链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统一的,通常将一侧上下肢视为一条长链,每个关节均为链扣。运动中,人体环节构成的链式链接系统可以通过一条链(或身体的一部分)产生的能量或力量连续传导到下一条链,按一定顺序发力,将力量沿各个关节传递至末端环节,完成有效的整体发力。

肢体的运动可以被看作一个个关节构成的运动链上的传递,而人体运动功能也正是在动态运动链上产生,人体各运动环节必须协调有序地产生兴奋,才能使肢体远端在最佳位置、以最佳速度、在最佳时机完成动作。由于人体运动是运动链的多关节运动,任何一处发力都可以沿不同链传导至全身各处,在动力传递过程中,所有的动作都是通过人体环节之间相互作用来完成的。

为了使人体活动达到和谐状态,神经系统“指挥”肌肉参与运动过程,肌肉以链式形式相互配合,运动单元之间的相互支持可以实现这样的状态。借助先天性反射,机体可以轻易地完成许多工作。肌肉、肌腱、筋膜和关节的受体传递运动信息,并且与体位姿势和目标移动中枢连接,有助于提高运动协调性和对失衡的适应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