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鸣腔体训练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共鸣腔体训练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共鸣腔体的训练我们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分不同的腔体进行单独训练。在实际进行头腔共鸣训练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多加注意,以便能够收到更好地训练效果。

共鸣腔体训练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对于共鸣腔体的训练我们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分不同的腔体进行单独训练。当然根据不同的练习程度可以适当调整。

(一)头腔共鸣训练

头腔共鸣的运用非常广泛,在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都能用的到,但是,就运用的多少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在高音区的时候头腔共鸣要运用得更多一些。

头腔共鸣的运用可以使声音更加美丽,在实际演唱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加入头腔共鸣,那所演唱出来的声音就会很平淡,没有吸引人的色彩。一般来说,从声带所发出的音区高的声音,其振动频率高,就只有在进入固有频率高的头腔的额窦和鼻腔之上的蝶窦,才能获得最佳的共鸣效果,使歌声获得高泛音的光彩,使声音显得辉煌。

声乐演唱专业的角度来看,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全部声音的质量。在实际进行头腔共鸣训练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多加注意,以便能够收到更好地训练效果。

1.在对头腔共鸣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用母音“eng”引导发声,要使发出来的声音具有较强烈的流动感,且高昂明亮,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如果自身感知能力差的,可以寻求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

2.在练习的过程中要随之“盯”着共鸣的点,音唱得越高,头腔的共鸣点越小,当然,在位置上也相对有一些微小的变化,那就是其从头腔后上方慢慢向前移动,要有一种向上向前。向高移动的感觉,声音全部都集中到共鸣点以上,下面尽量没有什么是完全没有声音的状态。此时,我们就会有一种头腔和咽腔具有通畅和开放的感觉;眉心和前额具有轻微振动的感觉。

3.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练习的人自身必须清楚一个问题,我们这里所强调的头腔共鸣实际上是建立在其他共鸣的基础上的——鼻腔共鸣,因此,在练习中我们要尽量做到舌根、咽壁所形成的咽腔发音管收缩变细,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加强共鸣。同时,还要注意在训练的过程中嘴巴不仅要张大,同时还要做到下巴放松,头腔开放。

(二)口腔共鸣训练

口腔共鸣会使演唱者的声音更加结实、丰满、醇厚和圆润,所以,在实际声乐演唱过程中,必要的口腔共鸣训练是不可少的。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可以发现,实际训练中如果采用的方法不当会对我们的声带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进行口腔共鸣训练时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注意,以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

1.在整个口腔共鸣的训练过程中,要做到将共鸣的集中点选择在硬腭与软腭的交界处。

2.口腔是容易活动的器官,并且在演唱的过程中口腔一直都是处在活动的状态中,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可太过关注口腔的活动,做到自然就好,一开一合的配合不能拘谨,同时口腔内的舌也要求自然,稍微上扬。

3.在整个口腔共鸣的训练过程中,练习者口腔内要有打“小哈欠”的感觉。

4.在整个口腔共鸣的训练过程中,练习者要特别注意口腔的开度问题,实际歌唱中很多人总是将自己沉浸在歌唱中,忘了口腔到底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中。实际上在歌唱中练习者的口腔外部应接近喇叭的形状,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都见过喇叭的形状,之所以能发出如此嘹亮且清脆的声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和他的构造是有关系的,这样的造型会非常有利于声音的传播。

(三)鼻腔共鸣训练

很多人在练习的过程中只在意头腔与口腔的共鸣,但是对于鼻腔共鸣的训练却总是忽略,并不是他们认为鼻腔共鸣没有训练的必要,而是他们在意识上就忽略了鼻腔共鸣的存在,认为在声乐演唱中鼻腔没有参与到共鸣中。(www.xing528.com)

在我们人日常生活中,通过鼻腔发声具体来说是这样的步骤:声波从喉腔发出之后,经过喉咽、口咽、咽峡(嗓子眼)从口腔送出。它一般不会向上,经过较远而且曲折的途径,通向鼻腔,如果声音一旦经过鼻腔那么就会绕很多弯路,出来的声音其音色会比较暗。

通过上述我们对声音发音后的走向过程上就能够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如果不加控制的话,声音很大程度上回走向鼻腔,这样的声音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要想声音发出后按照正常的程序走我们只有对鼻腔进行调控,以下几个方面读者可在练习中参考。

1.在对鼻腔共鸣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釆用引导的方式来进行练习,这里我们所说的引导主要是通过一些发音中依靠鼻腔发音的字母来引导鼻腔发音,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好的练习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练习这要稳定喉结,同时将下巴放松、嘴张开、上腭向上拱起。

2.在对鼻腔共鸣训练的过程中,在上述几个要求、点都做到以后还要通过展开鼻翼的办法来时间鼻腔与咽腔之间的畅通无阻,此时练习者就会有一种鼻梁震动的感觉,这种状态是正确的,而且随着共鸣的增强,这种震动感也会增强。

3.在对鼻腔共鸣训练的过程中,练习这要尽量把会厌向后卷,同时还要配合鼻咽后壁向上的提力,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在口腔的后部形成一个强大的后盾作为支撑,当气息流通到这里的时候可以使气息顺利地进入鼻腔支持歌唱。

4.在对鼻腔共鸣训练的过程中,要求练习者的舌头要顶在下门牙后面,同时将舌后部抬高,之所以这样做,其主要目的是让咽峡变窄。

(四)面罩共鸣训练

面罩共鸣相对于头腔共鸣来说有相类似的地方,上文中我们所说,头腔共鸣主要运用与高音区的演唱,而面罩共鸣也是在高音区和中音区运用地较多。具体来说,在实际歌唱的过程中,这种共鸣的使用会让歌唱者有一种声音在脸上滑过的感觉。

(五)胸腔共鸣训练

对于胸腔共鸣的运用,上文中我们多多少少提到一些,放在声乐演唱中来说,胸腔共鸣主要是运用在中低音的演唱中更多。通过我们长时间的时间与观察可以发现,胸腔共鸣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机体共鸣,它不仅能使我们的声音变得宽厚,同时还能够使我们的声音给听者以庄重的感觉。

除了上述我们所说的之外,在实际声乐演唱中胸腔共鸣还能使演唱者较好地增强情感气氛。对于胸腔共鸣的训练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以下几个方面可供读者在实际练习中参考。

1.在对胸腔共鸣训练的过程中,要求演唱者在唱低音的时候,把呼吸压力减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演唱者将胸腔共鸣扩大,有胸腔在振动的感觉。

2.在对胸腔共鸣训练的过程中,当声波向上通过咽腔后,要求演唱者口腔张开,把心理感觉放在下腭,声波就会在下腭共振。

3.在对胸腔共鸣训练的过程中,要求演唱者使上下相邻的声波产生互相关联的音响效应,构成良好的混合型胸腔共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