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发展:教学与演唱艺术研究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发展:教学与演唱艺术研究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包括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三)汉代汉代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繁盛的时期,这个时期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乐府的设置无疑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发展。“教坊”“梨园”的教育,有利的推动了唐朝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发展:教学与演唱艺术研究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包括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积累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曲目,创造了独特的演唱技法,发展了中国的风格特点和演唱形式,造就了无数的优秀的演唱家、声乐教育家。

中国的文化发展与西方有明显不同,早在古代,中国音乐文化就有很高的成就。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夏、殷商、周时期,中国的音乐包括声乐就已经相当繁荣了,声乐活动的规模很大。我们都知道,中国地域宽广,拥有众多民族和丰富的语言。正因为如此,要讲中国声乐发展就必须联系上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以及民间演唱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从中了解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

(一)夏商西周

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推动了音乐艺术的发展。实际上,早在奴隶社会时期,音乐舞蹈就已经相当繁盛了,相传夏的末代暴君桀,有多达三万人的歌舞伎。周王朝有个规模庞大的音乐机构,就是大司乐,音乐行政、音乐教育和音乐演出都由这个机构管理,在当时,演唱艺术已经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了。有了专门的人才和机构,歌唱艺术于是成为统治者举行仪式和庆典时候的钟爱节目。据《周礼·春宫·大司乐》记载,这个机构所容纳的官员和乐师最多时可达到1463人,除此之外,还有专管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春秋时期,孔子编定了中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这是中国最早的与声乐艺术有关的文献。它收录了自周初至春秋中叶近305篇歌曲,其中300篇歌曲是流传于民间的可唱的。

(二)春秋战国

古代的著名歌手秦青大概是中国有文字记录的最早的职业歌手,但从事歌唱的职业歌手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目前已难以稽考。据《列子·汤问》记载,古代传说有一位名叫秦青的歌手,很会唱歌,另一位歌手薛潭曾跟他学唱,自以为尽得其技,遂辞归。秦青送别于郊外,抚节引吭高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一曲高歌,显示出了其高超的技艺,薛潭于是改变了主意,恳请留下继续学习。《列子·汤问》还记载了另一古代传说:有一名叫韩娥的女子,在去齐国的路上断了粮。为了活命,她在齐雍门前卖唱求食,歌声很是感人动听,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总体来看,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歌曲的体裁,歌唱的技术,还是声乐艺术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三)汉代

汉代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繁盛的时期,这个时期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京之歌。”乐府不仅是收集、整理、改编及创作的机构,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庞大规模的歌舞团体。乐府的设置无疑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发展。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歌舞形式——“相和歌”。相和歌是中国汉朝北方民间广为流行的歌曲的总称,最早记载于梁沈约《宋韦·乐志》:“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相和歌主要用于宫廷朝会,祭祀、宴请等场合,其演唱者边击节奏边唱,一般是一人唱三人和,后来渐渐变为说唱艺术。从曲调上来看相和歌分为引、曲、大歌三个部分。声乐的部分主要在“曲”中,一般分为诸调曲和吟叹曲两大类。伴奏乐器是多样的,包括竽、筝、瑟、笙、笛、筑及打击乐。汉代相和歌到魏晋时仍在发展,直到隋唐时才逐渐消亡。从声乐艺术的角度看,相和歌是在汉朝形成的一种比较大型的声乐艺术形式,它同样是在民歌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汉朝叙事歌体的出现,它可以说是声乐演唱艺术上的一大进步。另外,琴歌在此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四)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声乐艺术在承袭汉、魏相和歌和诸曲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的民间音乐,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用于宫廷、官宦家的节庆和祭神活动的伎乐——“清商乐”。它的主要组成是西曲、吴声。由于地域与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西曲、吴声分为歌曲、舞曲两类。西曲是今湖北一带的徒歌,吴声则是今南京一带的民间徒歌。两者都是较为柔婉抒情风格,但伴奏各有特色,西曲使用的是吹管乐器和打击乐,而吴声则多用拨弹乐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长篇五七言叙事歌《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

(五)唐代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都繁荣昌盛的朝代,中国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也空前繁荣。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国家也建立了“教坊”“梨园”等音乐机构。“教坊”执掌俗乐,甚至散乐,是调教和训练艺人的地方;“梨园”则为乐舞机构,其中的演员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两种演出形式。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等都爱好音乐或精通音律,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既能作曲又能打羯鼓。他精选了数百人在宫廷中亲自调教,因教坊设在宫中的梨园,“梨园弟子”以此为名。“教坊”“梨园”的教育,有利的推动了唐朝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

专门的音乐教育提高了乐工技艺,极大地促进了声乐的发展。唐代宫廷音乐以燕乐为主。燕乐继承了乐府音乐的成就,并容纳了更多的外来音乐,加上隋、唐时期几位爱好音律的皇帝,燕乐得到快速发展。唐代的诗歌形式发展成五七言绝律诗,由于它有平仄、协韵的规定,咏唱起来声调的高低抑扬,节奏的紧弛快慢,产生了有规律的变化,听起来更为优美和谐。(www.xing528.com)

在乐府音乐成就的基础上,唐代吸收了外族音乐,逐渐发展成大型歌舞形式,即“唐代大曲”。唐大曲是一种宫廷俗乐舞,它包括歌唱、舞蹈、乐器等,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的典型结构为三部分“散序—歌—破”,歌部主要由若干篇舒缓的歌唱构成,有时也有舞,如《霓裳羽衣曲》。歌词均由若干首五言或七言律诗相间组合而成,这些诗大都出自唐代诗人之手。晚唐时又出现了“里巷之曲”,一些乐工在演唱时,使其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句法不再像五七言律诗那般整齐,诗人们只有倚曲填词,因而,词这种体裁就产生了。

(六)宋代

宋代的音乐文化整体来讲继承了汉乐府歌谣、唐大曲等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不仅将“词”发展到鼎盛,而且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歌唱形式,其中,填词曲牌成为主要的歌唱形式。宋代在唐大曲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结构比唐大曲更为复杂的以不同宫调的曲子组成的大型声乐套曲——“诸宫调”,再用很多套唱曲组成一个整体,由此发展成为戏曲的雏形——宋杂剧。宋杂剧经由唐朝流传下来,同时将多种杂技、歌舞融入、综合,成了具有一定戏剧性因素的表演节目。诸宫调的代表作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通称《董西厢》,是中国古代优秀的说唱文学作品之一,后来王实甫作的、广泛流传的《西厢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宋代姜夔所作《白石道人歌曲》中,有词调17首,现在考证17首中多数为白石自度曲。这是中国首部有词谱流传的声乐作品,自此以后,中国声乐作品就有了完整的词谱流传,《白石道人歌曲》也因而成为历史上研究古代歌唱的重要文献。

(七)元代

元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史上又是一个新的高峰。元代产生了元曲,元曲又叫元杂剧,形式生动亲切、内容通俗易懂,其演唱形式分为两种:散曲和戏曲。前者重唱,后者有唱有说,表现一定的人物、情节,塑造舞台形象。元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文学、音乐上艺术成就较高。

元曲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演员和剧作家的成长,名家辈出,一大批优秀演员的高水平艺术表演,使得当时的北方舞台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同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魏君祥、郑廷玉、尚仲贤等剧作家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目,如关汉卿的《救风尘》《窦娥冤》《拜月亭》《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等都是不朽的杰作。

据记载,在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除了讲如何作词之外,也详细研究和论述了歌唱中的语言。他根据元代北曲用韵,将其分为十九部。首倡“平分阴阳,人派三声”之说。此书不仅促进了歌唱艺术的发展和提高,也反映出了元代北方话的语音,是研究普通话语言的重要资料。

元代燕南人士,自称元燕南芝庵的中国戏曲理论家所著的《唱论》归纳并总结了宋、元两代的演唱经验,堪称中国第一部论述歌唱艺术的专著。《唱论》充分地反映了当时声乐艺术的成就。它十分强调声乐艺术在音乐表现上的独特魅力,提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观点,明确指出声乐是表达感情最直接的手段。同时书中对演唱技巧、方法也有较为深入的探索,在用嗓与行腔上,指出“声要圆熟、腔要彻满”,认为“凡人声不等,各有所长”,希望歌唱家在歌唱中要扬长避短。此外,《唱论》也论述了呼吸技巧问题。总而言之,《唱论》中的许多论点对我们今天的声乐教学,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八)明代

昆曲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戏剧艺术,是戏曲中的主要剧种之一。明代南北各地产生了弋阳余姚海盐、昆山等四大声腔,其中,昆山腔是明代魏良辅以昆山南戏的曲调为基础,融汇众唱腔之长而创新的一种唱腔,其唱法轻柔、清丽、婉转,能细腻地表达感情。昆山腔吸收了说唱艺术中用不同音色来表现不同人物的方法,而产生了生、旦、净、末、丑各种类型人物的不同唱法,使声乐艺术的表现力得以丰富。明代及清代前期是昆曲最繁荣兴旺的时期,清代中期以后,昆曲呈现下降趋势。

明代的声乐理论得到较大发展。明代魏良辅的《曲律》,从对演员的选择到学习歌唱的内容和步骤,唱曲的规格和用气,唱字行腔等都有论述,是中国最早而又最全面的戏曲理论著作,价值颇高。此外,沈宠绥的《度曲须知》论述了南北曲演唱技巧,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中有专门的《词林须知》。

(九)清代

清初盛行折子戏,促使戏曲演唱走向成熟。京剧这一剧种在清朝是最具影响力的,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徽剧和汉剧是其前身。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加快了戏曲各行当的演唱的成熟的步伐。清末京剧取得了很大发展,各地成立了专门训练演唱人才的各种科班,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训练京剧演员唱、做、念、打等基本功的有效方法,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京剧剧目,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表演艺术家。

清代的声乐理论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许多精辟的声乐理论观点。清乾隆六年间(1741)和硕庄亲王允禄奉旨编撰《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于乾隆十一年编成。全书共分82卷,收集了南北2094个曲牌,汇集了唐、五代、元、明、清的不同时期、不同格律、不同风格、不同乐种的词曲,连同变体共4466首,是研究散曲、清曲、戏曲音乐的重要参考资料。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不少关于歌唱呼吸的论点,如“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沉丹田”之说,其中许多理论至今仍在沿用。同时,中国声乐艺术对语音的要求非常考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和训练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