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乐教学与演唱实践成功实践

声乐教学与演唱实践成功实践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准确、敏锐、有乐感的“音乐耳朵”,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只有打好中声区的基础,才能达到声区的统一。在声乐教学中,要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能力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声乐教学与演唱实践成功实践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

歌唱的姿势直接关系到人体参与歌唱活动的各器官能否正常地工作与协调配合,影响着歌唱训练的正常进行与歌唱艺术的表现。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良好歌唱发声的前提,是学习歌唱的第一步。

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建立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1)要纠正学生在歌唱时端肩、夹肩、塌胸、驼背、挺肚、仰头、低头、伸脖、缩脖、翘下巴、颈部肌肉僵紧、噘嘴、歪嘴、瞪眼、皱眉、歪头等不良的歌唱习惯。

(2)从整体状态上要建立起身体直、重心稳、上胸开、双肩松、面部自然、精神饱满的歌唱姿势。

(3)从整个身体肌肉运动的放松与用力上要建立起上松下紧、前松后紧、外松内紧的歌唱状态。

(4)从演唱的仪表上要保持自然朴素、美观大方、积极兴奋的演唱形象。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

在声乐训练中,耳朵的训练永远是声音训练的第一步,耳朵是歌唱的引导者,“只有耳朵提高了,发声才能提高”。因此,准确敏锐的音乐听觉是歌唱发展的基础。

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准确、敏锐、有乐感的“音乐耳朵”,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1)要培养学生对音高、音准、节奏、节拍、音质、音色、调式、调性、音程、和弦等一系列音乐的要素,有准确的听觉辨别能力。

(2)要培养学生在发声训练中,对声音的高与低、快与慢、强与弱、长与短、大与小、前与后、宽与窄、横与竖、扁与圆、明与暗、虚与实、松与紧等一系列特征,有准确的听觉辨别能力。

(3)要培养学生在歌唱发声中,对呼吸的深浅、肌肉的松紧、喉器的高低、起声的好坏、母音的纯正、吐字的清晰、打开喉咙的适度、声音位置的高低、真假声混合的比例、气与声搭配的平衡等一系列发声的要点,有准确的听觉辨别能力。

(4)要培养学生在歌唱发声中,对喉音、鼻音、舌根音、白声、颤抖声、虚声、漏气声等一系列错误的发声,有准确的听觉辨别能力。

(5)要培养学生在歌唱表演中,对演唱的情感、基调、意境、形象、风格、韵味等一系列表现特点,有一定的鉴赏和辨别能力。

(6)要培养学生在歌唱发声时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总之,在声乐教学中,“耳朵(听觉)的训练与发声的训练是同等重要的”。只有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提高学生对发声与歌唱优劣的听辨能力,树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才能改变学生的嗓音,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这一点对以培养音乐师资为目标的师范院校尤为重要。

(三)建设好中声区,达到声区的统一

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训练好中声区是获得美好声音的第一步,是使整个声区得到统一的前提。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只有打好中声区的基础,才能达到声区的统一。

在声乐教学中,要使学生打好中声区的基础,进而达到声区的统一,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1)要在中声区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发声方法,即呼吸支持、打开喉咙、声音位置是一个整体,要平衡,要协调一致,从而建立良好的中声区。

(2)要从自然声区起步,用正确的起声,良好的连音,唱出最富于自然色彩的声音,使中声区的声音统一后,再扩展音域并逐渐过渡到其他声区,达到声区的衔接和统一。

(3)要过渡好换声区,换声区是通向高音的桥梁。在换声区的训练中,要确定学生的换声点,找到声音集中的感觉,掌握声音转换的技术。

(4)要在巩固好中声区和过渡好换声区的基础上训练高声区。在高声区的训练中,要进一步加强气息的深度、喉咙的松度、咽腔的开度、上颚的兴奋提起、下颚的下放回收、声带与气息的对抗平衡、声音的正确走向等,形成高音声音发射的良好条件,使高音更明亮集中,既有中声区自然明亮的色彩,又有丰富的头腔共鸣,从而获得良好的高音。(www.xing528.com)

总之,在声乐教学中,自始至终要重视中声区的训练,并通过三个声区的训练方法和步骤,即从自然声区起步,建设好中声区、过渡好换声区、训练好高声区,消除声区之间的痕迹,达到声区的连接和统一,使歌唱者的整个声区上下贯通、天衣无缝,以利于歌唱的艺术表现。

(四)了解和掌握较全面、系统的声乐理论知识

声乐艺术既具有很强的技艺性与实践性,又具有很广的知识性与理论性。在声乐技术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克服“重技轻理”的思想倾向,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去指导歌唱实践和提高演唱水平。

在声乐教学中,要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要了解和掌握人体歌唱器官如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吐字器官及听觉器官的生理构造,以及正确歌唱姿势的要领。

(2)要了解和掌握歌唱发声的原理,如呼吸的原理、发声的原理、共鸣的原理,以及三者在歌唱发声中的作用与关系等理论知识。

(3)要了解和掌握歌唱语言的咬字吐字的知识,如中国汉字的声、韵、辙、调,咬字与“五音”,吐字与“四呼”,归韵与“十三辙”,声调与变调的咬字吐字规律,字头、字腹、字尾的咬字吐字方法等基本知识。

(4)要了解和熟悉中外优秀的声乐作品及其时代背景、作者简介、风格特点、艺术处理与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5)要了解人声的分类,以及如何鉴别与确定歌唱者的声部及声音类型的有关知识。

(6)要了解歌唱中常见的错误发声及其纠正方法等知识。

(7)要了解中外声乐艺术发展概况,以及声乐教育学、声乐语言学、声乐艺术心理学、歌唱艺术美学等有关知识。

(8)要了解歌唱的生理卫生与嗓音保健,以及青少年变声期的嗓音特点、保健与训练等歌唱医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总之,在声乐教学中,学生通过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声乐艺术这门学科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技能技巧训练,从而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尽可能地不走或少走弯路。

(五)培养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能力

音乐是表达感情艺术,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最终目的。因此,培养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能力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1)要认真地了解和熟悉歌曲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作品的体裁和风格,包括原作的时代与个人风格、民族与地区风格、体裁与形式风格。

(2)要正确地分析和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深入地挖掘词意,逐字逐句地琢磨歌词的含义,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与感情。

(3)要仔细地分析和研究歌曲的旋律、节奏、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以及钢琴伴奏的特点,从乐谱标记的符号中寻找作者对作品的要求和意图,准确地表达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要充分地运用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对歌曲进行细腻的艺术处理,生动地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和基调。

(5)要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在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创作风格的基础上,富有想象地运用演唱的技巧和丰富的感情,对歌曲进行艺术再创造。

总之,只有真正地了解和熟悉了歌曲作品,并深入地分析和理解了歌曲作品,才能在演唱中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从而完美地表现作品,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