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侯祠:在四川成都市南郊,面积37.000平方米,西晋东年十六国成(汉)李雄为纪念三国蜀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而建。在成都少城内,后迁至南郊,与蜀先王刘备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故大门横额书“汉昭烈庙”。现存殿宇系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杜甫《蜀相》诗云:“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祠内古柏葱郁,环境幽雅,青瓦红墙,殿宇宏伟。文物有著名唐碑,通称“三绝碑”。刘备殿东壁为近人沈尹默书《隆中对》,西壁有岳飞书《出师表》木刻。东西偏殿,有关羽、张飞等塑像。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蜀汉文宫、武将二十八人,形态生动,塑像前均有小石碑,镌刻本人传略。诸葛亮殿正中为武侯贴金塑像,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塑像。殿内外匾对甚多,最著者为清赵藩一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诸葛亮像前,有铜鼓三面,称诸葛鼓,铸于公元六世纪以前。殿西侧为先主惠陵,封土高12米,环以墙垣。
(2)杜甫草堂:在四川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原宅中唐后巳不复存。北宋元丰间,始重建茅屋,立祠宇。元、明、清历代均曾改建修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及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两次修建,奠定了今日草堂规模。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诗史堂两侧为陈列室,环以加廊与大廨相连,布局紧凑,相互呼应,别具一格。园林总面积约300亩,梅园楠林,翠竹千午。溪流小桥交错庭中,使诗人故宅,增添无限诗情画意。每当农历正月初七,俗谓人日,游人前来赏梅凭吊者络绎不绝。杜甫(712-770),字子美,安史之乱后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流寓成都,濒浣花溪筑茅屋而居,历时近四年。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