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接待业:跨界旅游类型与特征

旅游接待业:跨界旅游类型与特征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界旅游有区域跨界和行业跨界两种主要渠道。“旅游+节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了泰安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接待业:跨界旅游类型与特征

跨界旅游有区域跨界和行业跨界两种主要渠道。区域跨界是指旅游业与其相邻行政区旅游业之间的跨区域整合,这种跨界渠道没有跳出旅游业的行业范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界融合,而是一种旅游产业面积、旅游客源市场拓宽的方式。目前,我国旅游业已经基本实现这种区域跨界整合。行业跨界是指旅游业与其他非旅游行业之间的跨行业整合和融合,这种跨界方式突破了旅游业本身的行业属性,形成具有多元属性的新业态,趋向旅游行业无界限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即真正意义上的跨界旅游。当前,“旅游+电商”“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是发展较成熟的跨界旅游方向。此外,跨界旅游还与其他行业之间形成了诸多跨界方向。

拓展阅读  “旅游+”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2018年,第32 届泰山国际登山节落下帷幕。热闹的登山比赛、休闲的旅游活动、真诚好客的节庆氛围,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参与,真正成了“市民的节日、游客的乐园”。这是泰安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的缩影。

一、“旅游+赛事”的体验式旅游

借助泰山国际登山节的品牌知名度,近年来,泰安“旅游+体育”融合深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已成为城市“流动的景点”。根据泰安市公布的2017年赛事一览表,全年共有近60项各类型体育赛事活动,其中,包括泰山国际登山节在内的重点赛事活动就有15个。每年自4月开始,包括马拉松长跑赛、柔道比赛、自行车挑战赛等多个门类的赛事就会在泰安陆续展开。“旅游+赛事”已成为泰安体验式旅游的一大发展趋势。

旅游与赛事的融合,并非止步于体育活动。经过4年的打造,中国国际旅游航拍大赛已成为泰山的一项重要赛事,这是一场“旅游+文化+科技”的国际性高水准赛事,每年都吸引来自全国10多个省(区、市)的几十支顶级航拍团队到泰安拍摄“两山夹一河、山水城相映”的壮丽画卷。

二、“旅游+节庆”的特色营销模式

借助泰山国际登山节临近中秋节国庆节,节庆“扎堆”的契机,泰安按照“旅游+节庆”特色营销模式,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借节庆扩影响、用节庆育品牌、以节庆聚人气、依节庆促发展的效果显而易见。2018年登山节期间,泰安西部、泮河公园的上空流光溢彩,喷泉腾空而起,演出精彩纷呈。作为第32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期间重要活动之一,首届泰山休闲美食节自9月5日启动以来,获得了当地市民及游客的广泛好评。除了美食节,第32届泰山国际登山节中,已连续举办三年的泰安全域旅游网络抢票活动也同期举办,网络抢票对聚集泰安景区人气、提升泰安旅游品牌形象和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的作用相当明显。

目前泰安市“旅游+节庆”成效明显,东岳庙会、中国旅游日等系列节庆活动成功举办,桃花节、梨花节、油菜花节、郁金香节等各种花卉主题节庆活动不断。“旅游+节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了泰安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一切”的发展转变

除“旅游+赛事”“旅游+节庆”外,近年来,泰安通过实施“旅游+”战略,大力推进了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林业商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旅游+研学”带孩子寻找诗和远方,丰富的研学资源、浓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研学发展空间,都让泰安成为采购商眼中的重要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旅游+乡村”为全域旅游发展添彩,目前泰安乡村旅游多点开花,已形成赏花采摘、观光垂钓、生态农场、古村落展示、民俗体验等多元发展的乡村旅游格局;“旅游+花卉”扮靓城市,赏花线路、花卉旅游产品层出不穷,景区“花卉+体验花卉+教育花卉+动物科普”的发展模式初现,推动泰安全域旅游不断深入;“旅游+康养”成为泰安全域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又一新亮点;“会展+旅游”有效地提升了泰安的城市品牌形象竞争力。

(资料来源:根据https://www.mct.gov.cn/whzx/qgwhxxlb/sd/201810/t20181011_835322.htm整理。)

(一)“旅游+电商”

传统旅游行业以线下实体经济为主,伴随旅游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电子商务的方兴未艾,旅游行业与电商行业的跨界融合是跨界旅游的典型。我国1996年开始发展电子商务网站,到目前为止,旅游电商在这短短20多年时间里发展势头迅猛,旅游电商的跨界融合彻底改变了旅游行业的单一实体经济发展模式,开拓了新一代交易模式。“旅游+电商”跨界的基础是计算机和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通过将旅游产品整合进入电商网络运营平台,实现销售、资源获取、产品推广等线上运营方式,通过网站、语音、移动端、多媒体端获取信息,其交易类型有B2B、B2E、B2C和C2B四大类。

(1)B2B(Business to Business):旅游企业与相关企业(包含特定企业和非特定企业)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信息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1]

(2)B2E(Business to Enterprise):旅游企业与其他非旅游类的机构、机关或企业通过线上旅游平台进行的专业合作。例如,大型企业与专业旅行社合作,开展商务旅行全程代理,包括公务出差会议展览、奖励旅游事务等。[2]

(3)B2C(Business to Customer):专指电子旅游零售,也是当下应用较广泛的电子商务形式之一。电子旅游零售平台是一种中介服务平台,无论是散客还是团体均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产品信息,进行预订、购买和支付等。[3]

(4)C2B(Customer to Business):根据旅游者发布的特定需求,旅游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络向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由旅游者自行选取产品和服务,并且双方自愿达成交易的模式。[4]

(二)“旅游+文化”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正在从物质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文化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旅游产业两大核心资源,人文资源与文化产业紧密相关,文化和旅游从独立发展走向跨界融合发展,形成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旅游+文化”跨界融合形成的文创旅游新业态是当前旅游业的核心业态,我国旅游业在新时代下也逐渐培养了旅游发展离不开文化内涵的发展意识。文创旅游产业表现出四大优势。

1.产业渗透性强

渠道融合和内容融合是文创旅游产业渗透的主要方式。文化产业又称“符号产业”,其核心是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文化符号,“旅游+文化”的跨界将文化符号内容渗透到不同旅游产品中,旅游产品进而成为文化传播渠道,在符号渗透和载体传播机制下,文创旅游可以摆脱实物载体,以形象符号向多行业广泛渗透。(www.xing528.com)

2.产业关联度高

文创旅游产业与信息科技业、制造业等多行业关联度极高,它能带动多产业关联发展。文创旅游的表现形态(视觉效果、听觉效果、体验效果等)高度依赖信息科技业(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文创旅游各类产品(服装家具陈列、文创旅游综合体等)的打造与制造业(手工业、工业、建筑业、服装业等)密切相关。

3.产业延展性强

文创旅游产业可以由一个创意带动多个系列产业连续性发展。一方面,文创旅游景区可以作为向多行业发展的载体;另一方面,其他行业创意可以作为文创旅游景区的设计理念,带动其他周边产业发展。例如,迪士尼主题公园以文创旅游景区为依托,开发娱乐节目制作、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影视作品等多个系列产业。宋城集团以盛大集团旗下《传奇世界》游戏场景为原型,打造实景文创旅游综合体,带动宋城集团旗下旅游产品、盛大网游产品及动漫游戏周边产品的多轮销售收益。

4.产业集约性强

文创旅游产业是资源高度整合、结构多维优化的高效率集约型产业。文创旅游产业集约化水平一方面体现在与强调劳动密集、资本密集的传统产业相比,文创旅游产业是重创意概念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如文创景区规划设计、文创旅游纪念品设计、文创旅游形象Logo设计等,文创旅游公司规制和人员相对传统产业较少;另一方面体现在文创旅游产业注重异质资源整合,追求范围效应,与传统制造型企业的规模效应形成鲜明对比,从集聚范围上看,文创旅游产业集中整合了文化、旅游、艺术、科技、娱乐等多种产业资源。

(三)“旅游+会展”

会展最早起源于国外,逐渐在国外发展成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经济创收来源。由于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和总体消费能力在国际排名领先,我国会展业虽然起步晚于国外,但是发展态势迅猛,在硬件设施和接待能力上大有超前发展之势。我国举办的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会务活动以及各种跨国展览会众多,会展活动在带来经济创收时,也使我国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市场。接待前来参加会议和展览的商务旅游者,在旅游创收中占有重要地位。会展业和旅游业同属第三产业,会展活动的举办会带来人员的异地流动,从而引发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消费,形成会展旅游新业态。会展旅游特性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接待规格要求高

会展旅游接待的游客以商务旅游者为主,会展旅游接待要求应符合商务旅游者的特点,根据会展或会议规模灵活调整接待规格。总体上消费档次、服务水平、接待规模要比其他旅游接待业务要求高。

2.消除淡旺季影响

传统旅游业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旺季。淡季时,部分旅游资源和人力、物力资源闲置,收入水平低,甚至出现收入赤字。会展旅游不受季节、气候和旅游资源最佳观赏期的影响,且大多都安排在城市旅游淡季,提高了城市旅游设施和服务的使用率

(四)“旅游+N”

旅游行业被众多国家视为经济支柱型绿色产业,人民旅游消费需求仍然在不断扩张。全球旅游企业正在不断尝试“新玩法”以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旅游跨界融合之路仍在继续。除当下较成熟的旅游电商、文创旅游、会展旅游外,旅游业还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跨界尝试。

(1)旅游+教育。旅游与教育产业的跨界融合表现为学生夏令营、研学旅行和各大企业集团的员工户外拓展活动等。

(2)旅游+农业。旅游与农业融合有四种模式,分别是旅附农型(休闲生态亲子游、梯田景观带)、农辅旅型(度假山庄中自采自摘)、综合发展型(果树生态科技示范园)、农旅合一型(乡村旅游)。

(3)旅游+地产。旅游与地产融合是将房地产建设选址与具备一定旅游资源的区域相结合,打造成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生服务型的居民高档住宅区或商业区,使传统房地产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

(4)旅游+金融。旅游与金融的跨界融合表现为旅游业和金融业跨界合作推出的各类旅游消费信贷、旅游支付、旅游企业融资服务等产品和项目。

(5)旅游+城镇化。旅游业与城镇区域概念结合,整合区域内外部产业,使其成为特色旅游资源要素,例如,特色小镇、美丽宜居小镇、生态景观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等。

此外,旅游+航空、旅游+VR、旅游+影视/音乐/综艺、旅游+医疗、旅游+养老等“旅游+N”的多种业态形式在全球均已萌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