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形式只有伸缩振动一类,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形式有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两类。讨论振动形式可以了解吸收峰的起源——吸收峰是由什么振动形式的能级跃迁所引起的;讨论振动形式的数目即振动自由度——有助于了解基频峰的可能数目。由振动形式和振动自由度,可了解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多而复杂的原因。因此,振动形式的讨论是了解红外吸收光谱的基础。
1.伸缩振动
键长沿着键轴方向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伸缩振动。对于双原子而言,只有对称伸缩振动(νs)一种形式;对于多原子分子,它的伸缩振动包括对称伸缩振动和不对称(反称)伸缩振动(νas)两种形式。参见表4-3的伸缩振动。
凡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键的基团,都有对称及反称伸缩振动两种形式,如CH3、CH2、NH2、NO2、SO2基团等。
表4-3 伸缩振动与弯曲振动
化合物中含有2个相邻相同的官能团时,也有对称与反称伸缩振动两种形式。例如,乙酸酐的两个羰基的对称与反称伸缩振动;又如,羧酸酯有2个键,也有对称与反称伸缩振动。相同基团的反称伸缩振动频率一般都大于其对称伸缩振动频率。
2.弯曲振动
使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称为弯曲振动,又称变形振动。多原子分子除了上述的伸缩振动形式外,更多的是弯曲振动形式。弯曲振动分为面内、面外、对称及不对称弯曲振动等形式,参见表4-3的弯曲振动。
面内弯曲振动 在由几个原子所构成的平面内进行的弯曲振动,称为面内弯曲振动。按振动形式,它分为剪式振动和面内摇摆振动两种。剪式振动是由于键角的变化类似于剪刀的开与闭而得名。面内摇摆振动是基团作为一个整体在平面内摇摆的振动。例如CH2、NH2基团容易发生此类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 在垂直于几个原子所组成的平面外进行的弯曲振动,它分为面外摇摆振动和扭曲振动两种。面外摇摆振动是两个X同时向平面正面方向或背面方向的振动;扭曲振动是一个X向平面正面方向,另一个X向平面背面方向,使两个键轴发生扭曲的振动。
AX3基团的弯曲振动分为对称弯曲振动与不对称弯曲振动。在AX3振动过程中,3个键与轴线组成的夹角α对称地缩小或增大,犹如花瓣的开-闭的振动,就是对称弯曲振动;如果是两个α缩小,一个α增大,或者相反,这种振动则为不对称弯曲振动。
例如,正己烷两端的甲基CH3,有对称伸缩、反称伸缩振动及剪式变形振动等振动形式;中间的亚甲基CH2,除了对称与反称伸缩振动外,还有面内变形与面外变形等振动形式。其红外光谱的吸收峰与基团的各种振动形式的关系,如图4-4所示。
图4-4 正己烷的红外吸收光谱
3.振动自由度
双原子分子只有伸缩振动一种形式。多原子分子比较复杂,但可分解为许多简单的基本振动来讨论。基本振动的数目称为振动自由度,即分子的独立振动数。
在中红外区,红外线的能量能够引起分子中的三种运动形式的能量变化:平动、振动和转动的能量变化。分子的平动能改变,不产生光谱;分子的转动能级跃迁产生远红外光谱,它不在中红外光谱讨论范围。因此,在中红外光谱中,应扣除平动和振动两种运动形式,只考虑分子的振动能级跃迁。
在含有N个原子的分子中,若先不考虑化学键的存在,则在三维空间内,每个原子都能向x、y、z 3个坐标方向独立运动。N个原子有3N个独立运动方向。而事实上,原子由化学键连接成一个整体,分子的重心向任何方向的移动,都可以分解为沿3个坐标方向的移动。因此,分子有3个平动自由度。
在非线性分子中,除平动外,整个分子可以绕3个坐标轴转动,因而还有3个转动自由度。从运动总数3N个中,扣除3个转动和3个平动自由度,则有
非线性分子的振动自由度=3N-6
在线性分子中,绕分子键轴转动的转动惯量为零,不发生能量变化。因此,线性分子只有2个转动自由度。从运动总数3N个中,扣除2个转动和3个平动自由度,则有
线性分子的振动自由度=3N-5
由振动自由度数目,可以估计基频峰的可能数目。例如:
H2O(g)为非线性分子,振动自由度=3×3-6=3,即有3种基本振动形式。
(www.xing528.com)
CO2(g)为线性分子,振动自由度=3×3-5=4,即有4种基本振动形式。
4.振动活性与简并现象
分子的振动自由度数与吸收峰数是否相等?这是学习红外吸收光谱必须了解的基本内容之一。下面以CO2和氯代乙烯为例来讨论。
(1)分子的振动活性与偶极矩变化
上述计算CO2的振动自由度为4,它有4种振动形式,但在它的红外吸收光谱上只看到2349cm-1和667cm-1两个吸收峰,吸收峰数少于振动自由度数。CO2的对称伸缩振动频率为1388cm-1,但在图谱上无此吸收峰。这说明对称伸缩振动是不能吸收红外线发生能级跃迁的振动形式,因而不产生相应的吸收峰。这种不能吸收红外线发生能级跃迁的振动,称为红外非活性振动;反之,则称为红外活性振动。
分子的振动形式是否具有红外活性,由分子在振动过程中的偶极矩是否有变化来判断。偶极矩(μ)是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r)和电荷中心所带电量(q)的乘积,即
偶极矩μ是一个矢量,方向规定为从正电中心指向负电中心。根据讨论的对象不同,偶极矩可以指键偶极矩,也可以是分子偶极矩,分子偶极矩可由键偶极矩经矢量加合后得到。常见化学键的偶极矩见表4-4。
表4-4 常见化学键的偶极矩(μ)数值
如果化学键发生振动时,正、负电荷中心距离变化了Δr,则偶极矩的变量为Δμ=q∙Δr,由此产生振动偶极电磁场。而红外线是具有交变电场与磁场的电磁波,很容易与振动偶极电磁场发生振动耦合,吸收红外线能量而产生振动能级跃迁,产生吸收峰。这就是产生活性振动的原因。
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都是不重合的,即r≠0,μ≠0,即极性分子都存在偶极矩,分子的极性越大,偶极矩μ越大,在振动时其偶极矩变化值Δμ也越大,所以极性分子都是红外活性分子。
如果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高度重合,即r=0,μ=0,分子不存在偶极矩。分子发生振动时,也没有偶极矩的变化,Δμ=0,不产生振动偶极电磁场,对红外线电磁波不发生振动耦合,也就不吸收红外线。这种振动称为红外非活性振动。一般分子的对称性越好,红外非活性程度越高,完全对称则完全红外非活性。
CO2为对称线性分子,在平衡状态下其正、负电荷中心是重合的,即r=0,μ=0;当发生对称伸缩振动时,其正、负电荷中心始终是重合的,即Δr=0,Δμ=0,属于红外非活性振动,不吸收红外线,所以看不到1388cm-1吸收峰;当发生反称伸缩振动时,正、负电荷不重合,即Δr≠0,Δμ≠0,属于红外活性振动,吸收波数为2349cm-1的红外线而产生吸收峰。
四氯乙烯是高度对称的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高度重合,其键发生对称伸缩振动时,Δr=0,Δμ=0,则为非活性振动,不产生吸收峰。而三氯乙烯则是不对称分子,其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其键发生对称伸缩振动时,Δr≠0,Δμ≠0,属于红外活性振动,吸收红外线产生1586cm-1吸收峰。
所以,红外非活性振动是吸收峰数少于振动自由度的第一个原因。
(2)简并现象
CO2分子的面内及面外弯曲振动虽然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频率相等。因此,它们的吸收峰在光谱上的同一位置667cm-1处出现,只能观察到一个吸收峰,这种现象称为简并。
在分子中有多个相同的基团,如果它们所处的结构环境相同,它们的各种振动形式出现的吸收峰,位置也是相同的,只是吸收强度增大而已。例如,链烷烃中间的多个CH2,组成和结构环境都相同,由多个CH2产生的吸收峰都出现在相同位置,相当于吸收强度增加一样。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简并现象。
简并现象是导致吸收峰数少于振动自由度的第二个原因。
综上所述,某基团或分子的基本振动吸收红外线而发生能级跃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振动过程的偶极矩变化值不为零,即Δμ≠0;二是吸收频率必须是振动频率的振动量子数差值的整数倍,即νL=νΔV。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除红外非活性振动和简并现象外,有时因为仪器的分辨率不高,对一些频率很接近的吸收峰分辨不开。还有一些弱峰与强峰振动频率十分接近时,弱峰因被强峰所掩盖,也显现不出来。所有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分子的吸收峰数少于振动自由度,特别是复杂分子尤其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