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子探源》,探究管子解的第七章

《管子探源》,探究管子解的第七章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子解》五篇——并战国末秦未统一前杂家作共只五篇,都名为解,篇中皆先说空理,然后将所解说《管子》之言,加以“故曰”,缀之于后。惟《明法解》作“故《明法》曰”。《立政九败解》曰:“内之不知国之治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

《管子探源》,探究管子解的第七章

管子解》五篇——并战国末秦未统一前杂家作

(1)共只五篇,都名为解,篇中皆先说空理,然后将所解说《管子》之言,加以“故曰”,缀之于后。惟《明法解》作“故《明法》曰”。虽多一篇名指示词,其格式全同,故疑同出一时,或竟一人所为也。(《版法解》于解毕《版法》篇后,复出两段,当为他篇之错简。)

(2)《立政》篇作于战国末年,此为之作解,当稍在后,故疑时当战国末至秦未统一之顷。

(3)《形势解》曰:“入则务本疾作,以实仓廪。”显为以农为本。以农为本,产自战国之末,而盛于西汉之初,则此篇时代可以推知矣。

(4)《形势解》曰:“古者三王五伯,皆人主之利天下者也。”称五伯曰古者,知去五伯甚远。(www.xing528.com)

(5)《形势解》曰:“为主而惠,为父母而慈,为臣下而忠,为子妇而孝,四者:人之高行也。高行在身,虽有小过,不为不肖。”又曰:“圣人之求事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故义则求之,不义则止;可则求之,不可则止。”又曰:“圣人之诺已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义则诺,不义则已;可则诺,不可则已。”又曰:“言而语道德忠信孝弟者,此言无弃者。”又曰:“中情信诚,则名誉美矣;修行谨敬,则尊显附矣。”又曰:“人主出言,不逆于民心,不悖于理义,其所言足以安天下者也。”《立政九败解》曰:“滋味也,声色也,然后为养生;然则从欲妄行,男女无别,反于禽兽;然则礼义廉耻不立,人君无以自守也。”《版法解》曰:“凡人君者,欲民之有礼义也。夫民无礼义,则上下乱,而贵贱争。”又曰:“爱施之德,虽行而无私,内行不修,则不能朝远方之君。是故正君臣上下之义,饰父子兄弟夫妻之义,饰男女之别,别疏数之差;使君德、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礼义章明;如此,则近者亲之,远者归之。”《明法解》曰:“匡主之过,救主之失,明理义以道其主,主无邪僻之行,蔽欺之患,此臣之所以为功也。”皆似儒家言。《形势解》曰:“人主立其度量,陈其分职,明其法式,以莅其民,而不以言先之,则民循正。”又曰:“以规矩为方圆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数治民则安。”《立政九败解》曰:“人君唯无(案此应作毋,毋乃贯之古文,贯即惯)听私议自贵……然则令不行,禁不止。”又曰:“人君唯无(亦应作毋)听请谒任誉,则群臣皆相为请。然则请谒得于上,党与成于乡。如是,则货财行于国,法制毁于官,群臣务佼(同交)而求用。然则无爵而贵,无禄而富。”《版法解》曰:“凡国无法,则众不知所为,无度则事无机。有法不正,有度不直,则治辟,治辟则国乱。”又曰:“治国有三器。……三器者何也?曰号令也,斧钺也,禄赏也。”又似法家言。至《明法解》解释《明法》,自多法家之说,不待条举。《形势解》曰:“人主务学术数,务行正理。”又曰:“明主内行其法度,外行其理义。”《版法解》曰:“成事以质者,用称量也;取人以己者,度恕而行也。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则又儒法并用者也。《版法解》曰:“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四时之行,有寒有暑,圣人法之,故有文有武。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春生于左,秋杀于右,夏长于前,冬藏于后。生长之事,文也;收藏之事,武也;是故文事在左,武事在右。圣人法之,以行法令,以治事理。”又似阴阳家言。《版法解》又曰:“乘夏方长,审治刑赏,必明经纪,陈义设法,断事以理,虚气平心,乃去怒喜。若倍法弃令而行怒喜,祸乱乃生,上位乃殆。”“陈义设法”似儒法,“虚气平心”似道家,“乘夏方长”,以天地运行为出发点,又似阴阳家,真可谓杂家也。

(6)所以不谓在秦汉者何也?《形势解》曰:“明主内行其法度,外行其理义,故邻国亲之,与国信之。”邻国至秦汉尚有,与国则绝无。匈奴西域闽粤诸国,汉代皆视为戎狄,视为仇雔,无所谓与国;与国乃战国合纵连横,亲此攻彼之名词。《立政九败解》曰:“内之不知国之治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亦非汉人语。

(7)此五篇:曰《牧民解》第六十三,《形势解》第六十四,《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版法解》第六十六,《明法解》第六十七;中惟《牧民解》亡,余具存。亡者虽无考,而以存者四篇例之,当亦时代相同之书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