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周易》文本中的高频词

解读《周易》文本中的高频词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易》卦辞和爻辞的文本中,在历代训诂、诠释《周易》的学者中引起争议最大的两个高频词是“贞”和“孚”。笔者认同高亨的观点,因为《周易》成书就是为占卜、卜筮服务的。在笔者收集的数百本《周易》相关图书资料里,专家学者们对“孚”的解释都是“诚信”“信用”。《周易》卦辞和爻辞全文共有47处“亨”字,其中“元亨”10处,“小亨”2处,“用亨”3处,其余为单独使用。

解读《周易》文本中的高频词

《周易》卦辞和爻辞的文本中,在历代训诂、诠释《周易》的学者中引起争议最大的两个高频词是“贞”和“孚”。

《周易》卦辞和爻辞全文共有111处“贞”字,其中“贞吉”36处,“贞凶”10处,“贞厉”8处,“贞吝”4处,“利贞”23处,“可贞”3处,“不可贞”2处,此外还有“利艰贞”“利居贞”“利女贞”“贞丈人吉”“女子贞不字”等用法。《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中“贞”字共有三个含义:(1)占卜;(2)坚定,有操守;(3)正。当代著名的《周易》学者陈鼓应(《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傅佩荣(《乐天知命:傅佩荣谈易经》,东方出版社)、黄寿祺与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刘大钧(《周易概论》,巴蜀书社)、齐敦康(《周易》,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在其著作中都把“贞”解释成后两种意思,即“贞固”“正固”“贞节”“守持贞固、正固”等。这种解释用于“贞吉”在逻辑上是解释得通的,即“守持贞固、正固则吉”。但是,按照这个思路用来解释“贞凶”“贞厉”“贞吝”就成了“守持贞固、正固则凶、则厉、则吝”了,那么我们还要不要“守持贞固、正固”呢?“贞固、正固”作为人类的优秀品德难道不应该坚守吗?难道《周易》要教我们做两面派、两面人、表里不一吗?显然不是。所以,为了将话说通、符合逻辑,上述专家们将“贞凶”“贞厉”“贞吝”解释成“守持贞固、正固以防出现凶事、厉事、吝事”,然而,这样的话,专家们就对“贞吉”“贞凶”“贞厉”“贞吝”这四个语法构词相同的搭配采取了两种相互矛盾的现代汉语解释,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同样的道理,“可贞”“不可贞”如果也用“贞固、正固”来解释,就成了有时候“可以保持贞固、正固”,有时候“不可保持贞固、正固”,也是教我们在德行上做两面派、两面人,同样值得商榷。

高亨(《高亨文存》,江苏人民出版社)将“贞”解释为“占卜”,也就是“预测”。笔者认同高亨的观点,因为《周易》成书就是为占卜、卜筮服务的。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过程中也被视为占卜、卜筮书而得以完好幸存,在历朝历代也被尊为占卜、卜筮的经典。虽然无数当代学者从文学、史学、数学哲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的角度对《周易》进行阐释,仍然不能改变《周易》作为占卜、卜筮之书的根本性质。如果把“贞”解释为“占卜、预测”,那么“贞吉”就是“占卜、预测得吉兆”,“贞凶”就是“占卜、预测得凶兆”,“贞厉”就是“占卜、预测得厉兆”,“贞吝”就是“占卜、预测得吝兆”,“可贞”就是“可以占卜、预测”,“不可贞”就是“不可占卜、预测”,“利艰贞”就是“艰苦奋斗的前提下占卜得有利之兆”,“利居贞”就是“安居、安稳的前提下占卜得有利之兆”,“利女贞”就是“女子占卜得有利之兆”,“贞丈人吉”就是“高大威猛的人占卜得吉兆”,“女子贞不字”就是“女子占卜得不应许配之兆”……如此解释,则所有含“贞”字的卦辞、爻辞都是解释得通、符合逻辑的。

《周易》卦辞和爻辞全文共有43处“孚”字,其中“有孚”26处,此外,还有“勿恤其孚”、“不戒以孚”、“厥孚交如威如”、“孚于嘉”、“罔孚”、“交孚”、“朋至斯孚”、“孚号”、“羸豕孚”、“孚乃利用禴”、“匪孚”、“己日乃孚”、“孚兑”、“孚于剥”、“中孚”等用法。在笔者收集的数百本《周易》相关图书资料里,专家学者们对“孚”的解释都是“诚信”“信用”。这种解释用于“有孚”即“有诚信、有信用”当然是解释得通的。但是用来解释其余的“孚”字则在逻辑上很难讲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孚”字的解释有两种:(1)鸟孵卵;(2)信用,诚信,为人所信服(举例为“深孚众望”)。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深孚众望”可以解释为“诚信、信用程度很高”,但是,“孚”解释为“诚信、信用”的话,“深孚众望”就成了一个名词性成语,“深孚”与“众望”成了两个并列的名词,而在“某人深孚众望”的句式里,“孚”显然是一个动词。“深孚众望”与“众望所归”的意义是接近的,“众望”就是“众人信任、赞赏的眼光”,而“深孚”的“深”为程度副词,“孚”应该是动词,意思是“得、得到、获得、收获”,因此,“深孚众望”符合逻辑的解释应该是“深得众望”。这种解释也符合历朝历代的学者们所公认的一个评判,即《周易》作为占卜、卜筮之书讲的是“得失悔吝”之学,“孚”就是“得失悔吝”之“得”。从汉字的构成来看,“孚”得水为“浮”,“孚”得人为“俘”,“孚”得卵为“孵”,“孚”得火为“烰”(用火蒸、煮、烹),“孚”得土为“垺”(用土夯筑的墙)……因此,笔者认为“孚”的本质意义为“得”。

如果我们把“孚”解释为“得、得到、获得、收获”,那么,“有孚”就是“有所得”,“匪孚”就是“不是所得、不是收获”,“勿恤其孚”就是“不必担忧其所得”,“不戒以孚”就是“不必为所得而担心、戒备”,“厥孚交如威如”就是“那些所得交错罗列、非常壮观”,“孚于嘉”就是“所得值得嘉奖”,“罔孚”就是“网罗所得”,“交孚”就是“交出所得”,“朋至斯孚”就是“朋友来了就会有所得”,“孚号”就是“得到号令”,“羸豕孚”就是“被缠绕住的猪被抓到了”,“孚乃利用禴”就是“有了所得就要进行祭祀”,“己日乃孚”就是“己日就会有所得”,“孚兑”就是“(基于双方)有所得的交易”,“孚于剥”就是“所得来源于剥削他人”,“中孚”(卦名,下泽上风,下两爻和上两爻为阳爻,中间两爻为阴爻,是古人捕猎工具“网罗”的卦象)就是“中间(中空的部分)俘获猎物”……总之,“孚”解释为“诚信、信用”有流于说教的嫌疑,尤其是在整句卦辞或爻辞中不符合逻辑,而解释为“得、得到、所得、获得、收获”则语句通顺,符合逻辑。

《周易》卦辞和爻辞全文共有27处“元”字,其中“元吉”14处,“元亨”10处,“元永贞”2处,“元夫”1处。由以上几种构词方式可知,“元”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用作副词或形容词,其意义为“大”,而且“元吉”的“大”比“大吉”的“大”在程度上还要“更大”一些,“元吉”相当于“大大的吉”。

《周易》卦辞和爻辞全文共有47处“亨”字,其中“元亨”10处,“小亨”2处,“用亨”3处,其余为单独使用。“亨”在“元亨”、“小亨”及单独使用的情况下,意义为“亨通”,在“用亨”的情况下,为“享”的通假字,意义为“祭奠、祭祀”。(www.xing528.com)

《周易》卦辞和爻辞全文共有119处“利”字,其中“利贞”23处(含“小利贞”2处),“利××贞”若干处(如“利居贞”2处,“利艰贞”3处,“利女贞”2处,“利君子贞”与“不利君子贞”各1处,“利武人之贞”1处),“不利”21处,“无攸利”10处,“利见大人”7处,“利涉大川”10处(含“不利涉大川”1处),“利有攸往”14处(含“不利有攸往”2处),“利用”12处,“利西南”3处,“不利东北”1处……总之,古往今来学者们对于“利”字的解释没有异议,即“利于、有利、利益”等。

《周易》卦辞和爻辞全文共有147处“吉”字,58处“凶”字,34处“悔”字(其中“无悔”6处,“有悔”4处),20处“吝”字,27处“厉”字(其中“有厉”3处),100处“咎”字(其中“无咎”93处),它们在《周易》各爻(以上数字减去下表中的合计数字就是它们在卦辞中的频率)中的具体分布频率统计如下:

(注:初九12例“无咎”,1例“匪咎”,1例“何其咎”,1例“为咎”。九三4例“无咎”,2例“无大咎”。九四7例“无咎”,1例“何咎”。六五2例“无咎”,1例“何咎”。)

如果不分阳爻、阴爻,它们从初爻至上爻这六爻中的分布频率如下:

这些与吉凶相关的高频词从古至今在意义解释上没有歧义。“吉”和“凶”的意思显而易见,无需解释。“悔”就是“后悔、悔恨、懊悔、忏悔”之义。“吝”就是“麻烦、困难”之义。“厉”就是“危险、有害”之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