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的道德自律:教学文化的核心

教师的道德自律:教学文化的核心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道德自律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自律,主要有两种来源。由此可见,“自由”与“道德自律”存在因果的线性规则。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尽管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面临一系列的社会困惑,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道德自律能够使教师长期投入教学工作,促使教学文化得以继续生态化发展。

教师的道德自律:教学文化的核心

大学教师是教学文化形成的主体,教学文化的构建需要教师自觉行动的参与。教学文化的生成与变革,不仅需要在制度环境方面寻求优化的可能性,而且还仰赖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道德自律”。人是有自我的,所有外力如果不通过自我的内在转换,根本就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在此意义上,教学管理强调的训诫、监督与惩罚并不能培育一种好的教学文化。

教学文化依赖于教师的道德自律。教师的道德自律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自律,主要有两种来源。第一,制度环境赋予教师一定程度的“自由”。康德认为“人是自由的”,“丧失了自由,人也就沦落为物”。[104]他强调,“道德就是一个有理性的东西能够作为自在目的而存在的唯一条件。……只有道德以及与道德相适应的人性,才是具有尊严的东西”[105],人才能成为“人”自身。把自由与道德法则结合为一体,通过道德法则就可以“径直导致自由概念”[106],即“他之所以能够做某事,乃是由于他意识到他应当做这事,并且在自身之中认识到自由,而如无道德法则自由原本是不会被他认识到的”[107]。由此可见,“自由”与“道德自律”存在因果的线性规则。第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道德自律也源于教师个体对自我的一种尊重。大学教学文化的构建主体是教师。道德的自律性就是指人和任何理性本性的尊严的根据。[108]人类作为主体,其道德意识的超越性(理想)、道德行为的自觉性(独立性)、道德情感的纯洁性(非功利性)是教师个体长期“坚守”教学的原因,尽管他们常常面对种种困惑。大学教师囿于自我的职业道德,对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律。这种自律不仅是基于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基于对自我人格的一种尊重。

大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自我生产与主体建构具有天然的人性学基础。每一个教师个体从来都是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存在的,具有自我实现的自由意志和价值诉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尽管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面临一系列的社会困惑,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道德自律能够使教师长期投入教学工作,促使教学文化得以继续生态化发展。

总而言之,大学教学文化是行动者(大学管理者和教师、学生)共同生成的。良好的教学制度环境为教学文化的培育提供了土壤,当然,良好的教学文化的构建与持续更多地依靠教师的道德自律。必须认识到,只有结合教师个体的道德自律和大学教学制度的优化这两条路径,才能使“育人为本”的大学教学文化得以生成和延续。

【注释】

[1]别敦荣,李家新,韦莉娜.大学教学文化:概念、模式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5(1):49-56.

[2]FEIMAN-NEMSER S,FLODEN R E.The cultures of teaching[M]∥WITTRICK M C.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New York:Macmillan,1986.

[3]哈格里夫斯.知识社会中的教学[M].熊建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7-163.

[4]赵复查.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中的教师文化[J].教育评论,2005(6):40-43.

[5]卢乃桂.教育改革潮中的教师和教师教育[J].基础教育学报,2001(2):73-100.

[6]郭峰.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语境下的教学文化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2(4):13-18.

[7]鲍同梅.试论个人主义教学文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1):60-63.

[8]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05(11):3-10.

[9]李秀平.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构建及呈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48-50,53.

[10]龚波.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文化的转型:从接受到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5(17):29-31.

[11]韩延明,张洪高.我国大学教学文化建设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4(2):105-111.

[12]幸克坚.数学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0-65.

[13]张楚廷.数学文化与人的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1(3):1-4.

[14]李志厚.论教学文化的性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8(3):13-17.

[15]董洪亮.教学文化及其变迁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2):47-50.

[16]王志曲.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文化的重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1):30-32.

[17]徐继存.教学文化: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J].教育研究,2008(4):46-48.

[18]刘庆昌.教学文化的意义探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3-77.

[19]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0]YOUN T,MURPHY P B.Organizational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M].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7:143.

[21]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2]YOUN T,MURPHY P B.Organizational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M].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Inc.,1997:143.

[23]同①1.

[24]潘懋元.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教师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5(1):48.

[25]别敦荣,李家新,韦莉娜.大学教学文化:概念、模式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5(1):49-56.

[26]康淑敏.大学教学文化的式微与重塑[J].教育研究,2017(12):60-67.

[27]同⑥.

[28]康淑敏.大学教学文化的式微与重塑[J].教育研究,2017(12):60-67.

[29]YOUN T,MURPHY P B.Organizational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M].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7:143.

[30]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1]眭依凡.大学使命: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0(9):18-22.

[32]同①.

[33]徐继存.教学文化: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J].教育研究,2008(4):46-48.

[34]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50-56.

[35]姜敏.大学教育去功利化路径研究:“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J].北京社会科学,2014(1):33-39.

[36]吕世伦,蔡宝刚.“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考——马克思的理论阐释[J].法学家,2004(6):31-37.

[37]BOYER E.L.Scholarship Reconsidered: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R].New Jersey: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16.

[38]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3.

[39]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2.

[40]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M]∥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1]康淑敏.大学教学文化的式微与重塑[J].教育研究,2017(12):60-67.

[42]BARNETT R.Beyond all Reason:Living with Ideology in the University[M].Buckingham: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15.

[43]邬大光.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的根基[J].中国高等教育,2013(8):34-36.

[44]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4.

[45]康淑敏.大学教学文化的式微与重塑[J].教育研究,2017(12):60-67.

[46]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27-28.

[47]刘铁芳.质疑创新教育[J].书屋,2001(11):45-50.

[48]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1.

[49]同①9.

[50]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45.

[51]同①5.

[52]邓明言.赫胥黎教育思想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2):40-47.(www.xing528.com)

[53]同③.

[54]斯宾塞.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43.

[55]同①15.

[56]郭勇健.重建文化教学——奥尔特加论大学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0-34.

[57]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

[58]BARNETT R.Beyond all Reason:Living with Ideology in the University[M].Buckingham: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15.

[59]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4.

[60]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4-75,93.

[6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2.

[62]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5.

[63]同③69.

[64]刘隽颖.“教学学术”研究体系的四维建构及其实践机制[J].江苏高教,2019(1):74-82.

[65]SHULMAN L S.Teaching as community property:Putting an end to pedagogical solitude[J].Change: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1993,25(6):6-7.

[66]SHULMAN L S.Taking learning seriously[J].Change: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1999,31(4):10-17.

[67]同②.

[68]邬大光.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的根基[J].中国高等教育,2013(8):34-36.

[69]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M]∥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0]董洪亮.教学文化及其变迁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2):47-50.

[71]母小勇,韦剑剑.论高等教育哲学的人学基础[J].教育研究,2012(12):29-34.

[72]彭元.雅斯贝尔斯的大学观念解读[J].现代大学教育,2005(2):87-91.

[73]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02.

[74]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8.

[75]潘懋元,陈春梅.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理论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16(3):1-5.

[76]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44.

[77]同①.

[78]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Z].1990-10-31.

[7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Z].2004-08-12.

[80]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0.

[81]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5.

[82]BOSHIER R.Why is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uch a hard sell?[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Development,2009,28(1):1-15.

[8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2011-07-01.

[8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Z].2012-07-12.

[85]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建设项目的通知[Z].2013-3-20.

[86]纳伊曼.世界高等教育的探索[M].令华,严南德,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3.

[87]王建华.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7(2):1-5,100.

[8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89]张焱.诱惑、变革与守望:我国学术场域中的大学教师行为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253.

[90]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387-397.

[91]ROSS P S.A descriptive study of adjunct faculty motivation[D].California:Pepperdine University,2003.

[9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6.

[9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9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123.

[9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4.

[96]李晓红.回归人才培养本位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J].中国大学教学,2016(5):4-8.

[97]戚万学.大学是文化的存在[N].光明日报,2016-12-19.

[98]SHULMANS L 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1-22.

[99]郭平,黄正夫.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研究,2013(7):68-73.

[10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101]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1.

[102]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M].夏勇,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102-103.

[103]波特.激励与工作行为[M].陈学军,谢小云,等译.7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8.

[104]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8.

[10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4.

[106]同①30.

[107]同①31.

[108]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