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真取向的知识教育
求真取向的知识教育是智慧教育的构成部分之一。从广义上讲,以探究真理、开发智力为主要鹄的的知识教育既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教育和应用知识的技能教育,又包括思维能力教育、方法与方法论的教育。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对于对既有的、固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思维能力、方法或方法论方面的学习对人智慧的生成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知识教育中,不仅要使学生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自己。因此,求真取向的知识教育作为智慧教育的第一个构成部分,需要致力于学生两个方面的学习与教育:第一,思维训练、方法与方法论的学习;第二,认识自己的教育。
1.思维训练、方法与方法论的学习
智力是个体拥有智慧的生理基础,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个体的智力水平越高,一般生成智慧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智慧教育首先要重视人的智力潜能的开发。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智力、情感和意志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加锻炼和给以正常的负担,它们反而会衰退,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改进,有时还会变得迟钝起来。”思维与方法的训练能够有效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人的思维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常规思维与创新思维等,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思维类型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以便促进思维的速度、深度、广度、准确度和清晰度。常见的思维训练的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团体讨论法、分合法、列举法等。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173],因为每一次生产工具的重大进步,都“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174]、极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必然引起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与社会的巨大进步。这无疑说明了工具或方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这启发我们,智慧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现成知识,更要学习如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与方法论体系。“方法”比较好理解,一般是指在生活世界中认识事物、改变事物的各种方法。它既包括从总体上或某一角度认识事物内在本质、普遍规律、共同特征的一种一般方法、思维方式或认知倾向,如系统论、实证主义方法、辩证法等,也包括在某一类别、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认识和改造事物的具体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学习方法,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微笑、点头等与人交谈的方法等。人们对“方法论”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非常丰富、复杂,比较难理解。叶澜将前人对其的解释归纳为属哲学层次、属科学学或科学哲学层次、属方法研究范围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方法论的新解释:首先,方法论以人类认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对象与方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揭示已有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核心构成与研究对象性质的矛盾,以构建解决这一矛盾的新理论基础与核心为直接任务,发挥推动相应方法体系整体发展、继而推动人类认识水平质的飞跃和社会实践发展的方法论功能;其次,具有相对独立研究对象的方法论知识体系,以多层次、多类型的立体、多面、有机联系的形式存在。[175]其结构状态如图3.3[176]所示。
图3.3 方法论知识体系结构表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思维训练、方法与方法论的学习都是为了使学生头脑清楚、思维敏捷,看问题全面透彻、眼光独到,遇事灵活机变,懂得变换思路、角度和立场解决问题,甚至达到足智多谋的程度。
2.认识自己的教育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对外在于自己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不解,于是几百万年以来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对未知世界进行着不断探索。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可以说对外在世界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但与对外在世界相比,人类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不但肤浅而且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常常在向外寻求的过程中迷失或忘记自己。人真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吗?卡西尔在《人论》中开宗明义:“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支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177]克里希那穆提也极力推崇认识自己,他曾经说过,“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谁的教诲,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罢了”,“这为世人指明了东西方一切伟大智慧的精髓——认识你自己”。[178]
既然认识自己对智慧而言如此重要,那么要如何认识自己呢?苏格拉底给我们指明了道路。苏格拉底指出,一个人要真正认识自己,“必须先察看了自己对于作为人的用处如何,能力如何,才能算是认识自己”,“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事对于自己合适,并且能够分辨,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且由于做自己所懂得的事就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从而繁荣昌盛,不做自己所不懂的事就不至于犯错误。而且由于有这种自知之明,他们还能够鉴别别人,通过和别人交往,获得幸福,避免祸患”。[179]显然,苏格拉底教育实践的中心问题就是人的自我认识问题,也即一个人如何把自我置于他人、城邦乃至世界之中,认识自己作为人的用处,知道自己行为的边界,也即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最终在得到自己所需以及和别人交往中获得幸福,同时避免祸患。[180]《论语·学而》中也告诉了我们认识自己的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此这般经常自我反省,便可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二)向善取向的道德教育
作为智慧教育的第二个构成部分,向善取向的道德教育具有价值关涉的意义。它规定了智慧教育是一种唤醒人的良知、教人向善的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养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比如正直、善良、诚实、守信、自强、独立、团结、合作等。尤其要重视人的独立性和依存性的培养,因为它们对人智慧的生成具有重要价值。
1.独立性的培养
人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的。人的独立性包括生存的独立和思想的独立两个方面。生存的独立就是经济独立、财务自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思想的独立是指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人格之独立,可以自己给自己做主。马克思说过,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一旦拥有了自我独立性,就拥有了主体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是符合人的本质的发展规律的。事实上,任何一种新的理论、思想、创意、观点和智慧的出现都是个体自我思考的产物,一定会受到他人的指摘和反对,因为集体是不会思考的。所以,培养自我的独立性对智慧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洛克菲勒曾经说过,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独立性,他的智慧程度就会降低。他还讲了一个“猪从获得智慧到又失去智慧”的有趣故事来论证这一点,大意是:因为主人忘关圈门而获得自由的猪为了生存必须学着独立找食、防范追捕和侵害,逐渐变得很有智慧;而后来由于禁不住诱惑而重新被圈养起来的这些猪又变得愚蠢和慵懒起来。这则故事说明:第一,失去了独立性,动物的智慧、人的智慧都会降低;第二,如果经受不起诱惑,最后就会丧失独立性。[181]所以,人要经常有意识地强迫自己走出生活的“舒适区”,不断迎接困难、挑战自我,时刻保持清醒的意志与独立的品格。
2.依存性的培养
人不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马克思曾经说过,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人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体存活于世的,而是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各种任务与活动,从而形成强大的集体智慧。那么,人就不能只考虑自我、就不能只具有独立性和竞争意识,还要意识到他者的存在,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对话与合作,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与他者形成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他者这一概念主张个体要关怀他者,多去聆听他者的声音,关注自我与他者相遭遇的伦理意义,体现了尊重、关怀、平等、正义、多元、接纳、合作、交往、对话、互助、共生等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智慧教育就是要重视人的依存性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他者存在的重要性,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扶持共生的密切关系,努力营造一个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当然,这里的依存性并不是传统社会的人身依附性,而是指建立在个体独立性基础之上的依存性。
(三)为美取向的审美教育
作为智慧教育的第三个构成部分,我们认为,为美取向的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指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审美方式感染人的情绪,打动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审美趣味,培养人的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塑造人的美好心灵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一种教育活动。在为美取向的审美教育中,要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超脱境界的达成。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卡西尔指出,创造性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所在,它是人的最高力量,同时也标志了我们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182]。人人都具有创造的潜力。关于这一点,吉尔福特(J.P.Guilford)如是说:“迄今人们获得的最有意义的认识之一是,创造力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在人口中间。”[183]
尽管知识学习、思维训练可以促进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但审美教育对人的创造性的形成具有更为关键的作用。杜卫指出,审美和艺术是人类创造性发挥得最为充分的领域,美育,特别是其中的艺术教育是开发和培养儿童、青少年创造性的最佳教育形态。[184]审美教育培养人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第一,解放无意识,保障自发性;第二,发展心灵的独创性;第三,促进心灵综合能力的发展,这个心灵综合能力又称为直觉,经常参与美育活动可以促进创造性直觉的发展。[185]
2.培养学生的超脱感
审美具有超脱性,因为审美活动可以使人超脱俗世与现实的重负、纷扰、利害、物质、欲望,获得一种积极、乐观、轻松、洒脱、愉快、自由、超然、宽容、豁达的心灵体验与精神境界。正如康德所说:“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因为既没有官能方面的利害感,也没有理性方面的利害感来强迫我们去赞许。”[186]所以,为美取向的审美教育可以培养人的超脱感,帮助学生达到一种超脱的审美境界,其作用是无法被替代的。而且,培养学生超脱的无我境界正是未来教育所需要的。因为目前我们的青年人的毛病正在于太少无我而太多自我意识,这意味着现在的年轻人唯我独尊,计较太多、在意太多,凡事纠结,看开的太少,得失心太重,缺少宁静、恬淡、开阔和洒脱的良好心境。为此,为美取向的审美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超脱感的培养与熏陶,使学生成为心胸开阔、自由豁达的有智慧之人。在具体实施层面,为美取向的审美教育在以艺术教育、文学教育为主要途径,同时还要渗透到求真取向的知识教育、向善取向的道德教育等其他教育形态之中以及所有学科教学之中。同时,要注意以活动为中心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活动。
【注释】
[1]孙诒让.墨子闲诂[M].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55.
[2]卞敏.哲学与道德智慧[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3-4.
[3]冯梦龙.智囊全集[M].栾保群,吕宗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65-88.
[4]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0-96.
[5]钱学森.钱学森书信选:下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746.
[6]靖国平.论智慧的涵义及其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2):14-15.
[7]王海明.新伦理学:下册[M].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408-1410.
[8]余华东.论智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
[9]王蒙.说“知”论“智”[N].光明日报,2011-01-07(15).
[10]彭富春.论中国的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2-103.
[11]OSBECK L M,ROBINSON D N.Philosophical Theories of Wisdom,in A Handbook of Wisdom: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M].edited by ROBERT J.STERNBERG,JENNIFER JORDA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61-83.
[12]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74.
[1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6.
[14]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17.
[15]伯茨.西方教育文化史[M].王凤玉,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307.
[16]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39.
[17]王承绪.现代西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9.
[18]Wisdom,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EB/OL].[2017-03-09].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wisdom/.
[19]谷传华.智慧的外显理论和内隐理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8-123.
[20]朱永祥.认知的内隐理论及其分析方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4):32-37.
[21]STERNBERG R J.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creativity,and wisdo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49):607-627.
[22]同①.
[23]侯祎.智慧的内隐理论研究:以大学生为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11.
[24]ERIKSON E H.Identity and Life Cycle[M].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59:51.
[25]ERIKSON E H.The Life Cycle Completed[M].New York:W.W.Norton,1997:12.
[26]STERNBERG R J.Words to the wise about wisdom?A commentary on Ardelt’s critique of Baltes[J].Human Development,2004(47):287.
[27]BALTES P B,STAUDINGER U.Wisdom:A metaheuristic pragmatic to orchestrate mind and virtue toward excell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122-23.
[28]BALTES P B,SMITH J.The fascination of wisdom:Its nature,ontogeny,and function[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3(1):58.
[29]STAUDINGER U M,MACIEL A G,SMITH J,BALTES P B.What predicts wisdom-related performance?A first look at personality,intelligence,and facilitative experiential contexts[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8,12(1):1-17.
[30]ROBINS S.Wisdom therapy institute:Introduction[J].Journal of Psychology Research,2007(2):33.
[31]LE T N,LEVENSON M R.Wisdom as self-transcendence:What’s love(&individualism)got to do with it?[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5(4):443-457.
[32]LE T N.Life satisfaction,openness value,self-transcendence and wisdom[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11(2):171-182.
[33]WINK P,HELSON R.Practical and transcendent wisdom:Their nature and some longitudinal findings[J].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1997(4):1-15.
[34]CSIKSZENTMIHALYI M,NAKAMURA J.The role of emo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isdom[J].Applications of Flow in Human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2014(9):99-116.
[35]MCKEE P,BARBER C.On defining wisdom[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1999(2):149-164.
[36]WEBSTER J D.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a self-assessed wisdom scale[J].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2003(1):13-22.
[37]STAUDINGER U M.Methods of measure wisdom:Comparative perspective[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08(6):81-90.
[38]WEBSTER J D.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a self-assessed wisdom scale[J].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2003(1):13-22.
[39]ARDELT M.Empirical assessment of a three-dimensional wisdom scale[J].Research on Aging,2003,25(3):275-324.
[40]汪凤炎,郑红.品德与才智一体:智慧的本质与范畴[J].南京社会科学,2015(3):127-133.
[41]汪凤炎,郑红.智慧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6.
[42]谷传华.智慧的外显理论和内隐理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8-123.
[43]侯祎,刘昌.智慧的内隐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研究,2010(4):13-18.
[44]CLAYTON V A.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wisdom[D].USA: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76.
[45]CLAYTON V A,BIRREN J.The development of wisdom across the lifespan:A reexamination of an ancient topic[J].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1980(3):103-135.
[46]STERNBERG R J.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creativity,and wisdo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49):607-627.
[47]HOLLIDAY S G,CHANDLER M J.Wisdom:Explorations in Adult Competence[M].Basel,Switzerland:S.Karger AG,1986:96.
[48]HERSHEY D A,FARRELL A H.Perceptions of wisdom associated with selected occupation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J].Current Psychology:Developmental,Learning,Personality,Social,1997(16):115-130.
[49]JASON L A,REICHLER A,KING C,et al.The measurement of wisdom:A preliminary effort[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01(29):585-598.
[50]YANG S.Conception of wisdom among Taiwanese Chinese[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1(32):662-680.
[51]TAKAYAMA M.The concept of wisdom and wise people in Japan[D].Japan:Tokyo University,2002.
[52]张卫东,董海涛.都市人智慧隐含理论的初步调查[J].心理科学,2003(3):419-421.
[53]侯祎.大学生智慧的内隐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54]BLUCK S,GL¨UCK J.From the inside out:People’s implicit theories of wisdom.in A Handbook of Wisdom: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M].edited by ROBERT J.STERNBERG,JENNIFER JORDA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84-109.
[55]PAULHUS D L,WEHR P,HARMS P D,STRAUSSER D I.Use of exemplar surveys to reveal implicit types of.intelligence[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2(28):1051-1062.
[56]JASON L A,REICHLER A,KING C,et al.The measurement of wisdom:A preliminary effort[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01(29):585-598.
[57]PERLMUTTER M,ADAMS C,NYQUIST L,et al.Beliefs about wisdom[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8(10):123-139.
[58]同②.
[59]BLUCK S,GL¨UCK J.Making things better and learning a lesson:“Wisdom of Experience”narratives across the lifespan[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72):543-573.
[60]LEVITT H M.The development of wisdom:An analysis of Tibetan Buddhist experience[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1999,39(2):86-105.
[61]杨世英.台湾华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现的智慧[C]∥第四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55-60.
[62]KNIGHT A,PARR W.Age as a factor in judgments of wisdom and creativity[J].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9,28(1):37-47.
[63]HIRA F,FAULKENDER P.Perceiving wisdom:Do age and gender play a par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1997(44):85-101.
[64]STANGE A,KUNZMANN U,BALTES P B.Perceived wisdom:The interplay of age,wisdom-related knowledge,and social behavior[C]∥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Toronto:Canada Press,2003.
[65]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9.
[66]同①63-70.
[67]毛齐明.试论智慧型教师的内涵及其基本素养[J].教育科学,2011(4):45-49.
[68]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50-57.
[69]韩大林.教育事件·教育机智·教育智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4):70-72.
[70]刁培萼,吴也显,等.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3.
[71]李润洲.教育智慧的四重境界[J].上海教育科研,2013(5):18-21.
[72]刘创.教育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15-17.
[73]高伟.追问教育智慧——一种批判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9(5):3-7.
[74]张登山.教师实践性智慧与教师专业成长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8):56-59.
[75]邹玲.谈教育智慧和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0):36-38.
[76]同②.
[77]林存华.人种志研究与教师智慧的生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5):41-44.
[78]邹玲.谈教育智慧和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0):36-38.
[79]郑祥丽.教师教育智慧的表征与生成[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72.
[80]郑祥丽.教师教育智慧的表征与生成[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72.
[81]同①.(www.xing528.com)
[82]张登山.教师实践性智慧与教师专业成长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8):56-59.
[83]游旭群,王振宏.简论教师的教育智慧及获得[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8-71.
[84]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50-57.
[85]韩大林,刘文霞.教师教育智慧的含义与基本要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70-73.
[86]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87]杨小薇.课堂变革中教师智慧的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06(6):70-73.
[88]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1.
[89]石中英.教育智慧的根源[J].基础教育参考,2005(8):59.
[90]邹玲.谈教育智慧和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0):36-38.
[91]蒋红斌,张传燧.教师课堂教育智慧及其生成[J].中国教育学刊,2012(9):41-42.
[92]郭晴秀,李瑞芳.教师教育智慧的意蕴与生成[J].基础教育研究,2012(8):20-21.
[93]同②.
[94]林存华.人种志研究与教师智慧的生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5):41-44.
[95]布鲁克菲尔德.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61.
[96]郭晓娜,靳玉乐.反思教学与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J].当代教育科学,2006(19):21-22.
[97]游旭群,王振宏.简论教师的教育智慧及获得[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8-71.
[98]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6.
[99]张登山.教师实践性智慧与教师专业成长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8):56-59.
[100]李巧林,梁保国.论教师的教育智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15.
[101]熊川武.论教师教育智慧发展的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08(4):19-24.
[102]于泽元,田慧生.觉察力对教师教育智慧生成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3):61-68.
[103]成浩.走向智慧型教师[J].教师博览,2003(11):22-25.
[104]代建军.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阻抗因素[J].课程·教材·教法,2012(6):26-30.
[105]傅淳华.论教师智慧的生活意蕴及其实践困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2):29-30.
[106]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26.
[107]代建军.基于教育智慧生成的教育批判[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3):38-42.
[108]陈琳,王运武.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课设计研究[J].教育研究,2015(3):127-130.
[109]祝智庭,彭红超,雷云鹤.智能教育: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8(4):13-23.
[110]陈卫东.“智慧教育”要有智慧[J].人民教育,2017(5):36-38.
[111]靖国平.从狭义智慧教育到广义智慧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48-53.
[112]靖国平.关于智慧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0(6C):4-5.
[113]吕建国.智慧·智慧教育·智慧文化[J].江苏教育研究,2015(12A):15-16.
[114]陈琳,孙梦梦,刘雪飞.智慧教育渊源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7(2):13-18.
[115]宋孝忠.走向智慧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24-26.
[116]陈飞虎.智慧: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42-46.
[117]吴志宏.呼唤有智慧的教育[J].教师博览,2001(7):5-7.
[118]成尚荣.智慧教育:教育的智慧选择[M]∥吴国平主编.教师人文智慧.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119]陈桂生.也谈“有智慧的教育”[M]∥吴国平主编.教师人文智慧.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120]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增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7.
[121]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62.
[12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97-198.
[123]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40.
[124]冯友兰.新原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21.
[125]冯友兰.觉解人生[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8-39.
[126]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增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8.
[127]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增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57.
[128]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
[129]先刚.柏拉图与“智慧”[J].学术月刊,2014(2):49-57.
[130]刘小枫,编译.柏拉图四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7-28.
[13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49.
[13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71.
[133]同①175.
[134]先刚.柏拉图与“智慧”[J].学术月刊,2014(2):49-57.
[135]梯利.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66.
[136]伯茨.西方教育文化史[M].王凤玉,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52.
[13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译注者序xxx.
[138]同②189.
[139]同②193.
[140]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
[14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91-193.
[142]梯利.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89.
[14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注.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52.
[14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注.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41.
[145]王承绪.现代西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9.
[146]同①51.
[147]叔本华.人生的智慧[M].张红玉,卢凯,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32.
[148]同①35.
[149]谢弗勒.人类的潜能[M].石中英,涂元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150]序号1-12条整理自:BIRREN J E,FISHER L M.The elements of wisdom:Overview and integration,in Wisdom:Its Nature,Origins,and Development[M].edited by STERNBERG R J.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325-326;序号13-15条整理自:BIRREN J E,SVENSSON C M.Wisdom in history,in A Handbook of Wisdom: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M].edited by STERNBERG R J,JORDAN J.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18.
[151]欧阳竟无所写“佛法非宗教非哲学”,是其1923年在南京高师哲学研究会之讲演录。
[152]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增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0.
[153]南怀瑾.禅宗与道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24-25.
[154]根据对《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的理解所得。
[15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314.
[156]张奎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全景展示[J].天津社会科学,2014(1):4-5.
[1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158]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4-35.
[159]马克思.黑格尔哲学批判[M].曹典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60.
[160]方同义,黄瑞瑞.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重新解读与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8(12):56-60.
[16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162]李淑梅.论人类自由:真、善、美的统一[J].教学与研究,1997(9):21-25.
[163]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38.
[164]黎启全.美是自由生命的表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1.
[165]冯友兰.哲学的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9.
[166]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
[167]同④15.
[168]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8.
[169]余华东.论智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4.
[170]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安希孟,陈维政,译.贵阳:贵州出版集团,2009:106.
[171]BANGEN K J,MEEKS T W,JESTE D V.Defining and assessing wisdom: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13,21(12):1254-1266.
[172]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59-265.
[17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
[174]同①171.
[175]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4-15.
[176]同③15.
[177]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3.
[178]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张春城,唐超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1.
[179]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50.
[180]刘铁芳.智慧之爱何以可能:苏格拉底爱的教育哲学一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92-98,169.
[181]张维迎.如果没有思想市场,世界会怎么样?[EB/OL].[2018-11-26].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3601&comments-container.
[182]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中译本序8.
[18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修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43.
[184]杜卫.美育论[M].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98.
[185]同①103-106.
[186]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