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人学散论:揭示词源学中的智慧

教育人学散论:揭示词源学中的智慧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华词典》中,智慧是指从实践中得来的聪明才干;同智力。在《远东英汉大辞典》中,智慧是指睿智,明智的行为与言语,知识与学识。现代科学认为高等动物也有智力,智慧与智力并不等同。智慧比智力的层次高,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综合上述说法可以得出,在词源学领域,智慧是高于智力和智能的,它主要涉及人的思维、知识、学识与实践,是一种认识、辨析、判断与发明创造的能力。

教育人学散论:揭示词源学中的智慧

在《辞海》中,“智”是指聪明、智谋。“慧”是指智慧、聪明或狡黠。“智慧”有三层意思:(1)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2)犹言才智、智谋;(3)梵文Prajna(般若),译为“智慧”,谓如实了解一切事物。

在《辞源》中,“智”有四层意思:(1)聪明,才能。《国语·晋语七》:“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侯。”又《国语·周语下》:“言智必及事。”(2)谋略,机智。《史记·项羽本纪》:“吾宁斗智,不能斗力。”(3)知识。《荀子·正名》:“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4)姓。春秋晋有智庄子,即旬首。见《国语·晋语七》。“慧”有三层意思:(1)聪明,有才智。《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2)狡黠。《三国志·蜀书·董允传》:“宦人黄皓,便辟佞慧。”(3)梵语“般若”,意译为“慧”。破惑证真为慧。隋慧远《大乘义章·二十》:“所言慧者,据行方便观远名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心无暗,目之为慧。”“智慧”也有两层意思:(1)聪明,才智。《墨子·尚贤中》:“若使之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孟子·公孙丑下》:“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又作“智惠”。《荀子·正论》:“天子者……道德纯,智惠甚明。”(2)佛教指破除迷惑证实真理的识力。梵语般若之意译,有彻悟意。《大智度论·四三》:“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智慧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在《现代汉语辞海》中,智慧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在《新华词典》中,智慧是指从实践中得来的聪明才干;同智力。

在《远东英汉大辞典》中,智慧是指睿智,明智的行为与言语,知识与学识。(www.xing528.com)

在《英汉辞海》中,智慧是指见闻、学问、学识以及明智运用学识识别内部性质和关系的能力。

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智慧是指经验和知识,以及能明智、正确地判断事物。

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智慧具有五层含义:第一,智慧是指对人生问题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第二,智慧是指在目标与手段的选择中能够表现出公正合理的判断;第三,智慧能够真实判断什么是正确或适宜的,并有意去采取相应的行动;第四,智慧是指感知和采用最佳途径去实现目标的能力;第五,智慧是指认知判断的能力以及审慎的特点。

在《思维辞典》中,智慧是指在认识和实践中实现的思维。认识的实现就是获得正确的认识成果,实践的实现就是获得符合预期目的的物质成果或精神成果。认识和实践的实现首先要有主体的思维。但思维是在脑内的动作,这种脑内动作如不能外化为主体的肢体动作,并通过这种外化而使脑内的思想形化(表现为文字、符号、图形等)或物化,则这种纯粹脑内的思维是无用的,不论这种思维多么高明,都不构成智慧。智慧是正确思维、高明思想的外化、形化和物化。人们常把它视为智力或智能的同义词,实际上它们有层次上的区别。现代科学认为高等动物也有智力,智慧与智力并不等同。智慧是对事物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比智力的层次高,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综合上述说法可以得出,在词源学领域,智慧是高于智力和智能的,它主要涉及人的思维、知识、学识与实践,是一种认识、辨析、判断与发明创造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