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本质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本质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与中国古代哲学有较大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尤其是人的主体性问题作出了深刻的分析。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内在本质的体现,与人的主体性有密切的关系。更进一步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体不是抽象的主体,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的主体。马克思对主体性的认识,是从人被宗教、封建制度奴役走向追求自我解放的过程中逐步得以确认的。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本质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人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与“天人合一”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天是人伦之天、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天与人因“理”而同构。到明清时期,不少思想家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理与欲构成的。

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与中国古代哲学有较大的区别。在古希腊,人们已经开始探寻人的本质这一问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如果说普罗泰戈拉是将感性经验作为人性的全部,仍没有从人是动物性、自然性存在中脱离出来,那么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就已经将人看作一种爱智慧的、追求理性的存在物。人受到善的理性的引导,与动物相区别,在自然界居于主体地位。

近代西方的宗教改革为主体性哲学的建构提供了思想基础。中世纪神学思想认为,上帝是一种永恒的客观存在,人只可信仰,不能理解。这就将人与上帝、主体与客体划为对立的二元。近代宗教改革者路德(M.Luther)则认为,信仰应该基于人们对上帝的坚定信心。上帝的裁决不是人类能够左右的,而人们的信仰则完全取决于个体的意志,因此他主张“因信称义”。路德认为,人因信仰而成为“义人”,获得恩典叫作“称义”,是一个内在转化和再生的过程。[96]可以发现,路德承认在绝对客体面前,信仰主体具有主体性、个体性和自由,这就为哲学从神学中、世俗世界从神学世界中解脱出来提供了基础。

笛卡儿主客体二分思想的影响下,哲学逐渐由本体论研究转向认识论研究,而在认识论视野下,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人的主体性展开。“主体”一词在古希腊时代就存在了。“主体”的拉丁文为“subjectum”,原意是基础的东西、在前面的东西,具有强烈的本体论色彩。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这里的“我思”即是说人作为主体,具有主体性。他说,我就是那个在感觉的东西[97],严格说来我只是一个在思考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者一个理性[98]。主体性是人的活动的先决条件,主体与客体相对立。不过,笛卡儿的“思”不是独立存在的,主体需要身体作为一种前置性存在,这就引出了绝对可靠的“思”的立足点是不完满的这一矛盾,笛卡儿将这一问题求助于上帝。

康德进一步论证了人的主体地位问题,提出了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名言。在康德这里,人先天具有认识能力,作为主体的人运用理性去把握和理解法则与规律,知识与经验的普遍性与必然性不是来自于物自体,而是人的认识结果。人作为主体认识和把握现象世界。(www.xing528.com)

黑格尔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思想,他用绝对理念和感性确定性两个概念将主体性形而上学发展到了极致。绝对精神既有客观性,又有能动性,以此论证了实体性与主体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尤其是人的主体性问题作出了深刻的分析。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阐释了“什么是人”这一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历史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所创造的历史。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内在本质的体现,与人的主体性有密切的关系。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不是盲目地、无意识地去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而是在不断适应外部世界的同时,也能动地促使外部世界来适应人本身,为人的生存和生活服务,满足人的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要。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自然界作为客体作用于人,对人施加影响,人则运用理性不断作用于自然界。这也就是说,人具有主体性。马克思说,一切对象都应当成为人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99]假如人丧失了主体性,那么人就会像动物一样,只是消极地适应外部世界。更进一步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体不是抽象的主体,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的主体。人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将自身从认识世界的主体提升为改造世界的主体,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变成了认识和改造的客体,人与物的关系就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的主客体关系不是一般的、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物理学上讲的力的相互作用,也不是孤立的、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将相互作用的主客体关系涵盖在实践活动当中,即马克思所说的能动的主体与受动的对象在实践中的相互作用。在人类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这种具有二重性的、客体世界与主体世界统一的世界不断地展现在人的面前,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脑中确定好的计划和方案改造客体,并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改变他的计划,世界不断被改造为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人类所向往的世界。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马克思不仅从认识论的角度理解主体性,更是从实践的角度真正把握主体性的本质,从而把握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具有认识主体性与实践主体性两重性。现实的人既是认识主体,又是实践主体,认识与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马克思曾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实践的主体方面去理解。[100]实践活动是人特有的、本质的生活与存在的方式,人以实践的方式去把握世界。马克思对主体性的认识,是从人被宗教、封建制度奴役走向追求自我解放的过程中逐步得以确认的。必须指出的是,人只有作为主体的时候才具有主体性;当人失去作为主体的价值属性时,人作为客体而存在着,不能说其具有主体性。换言之,人的主体性内蕴着作为人本身的、能动的、自由自觉的价值。有学者指出,主体意味着一种属人的价值关系,只有处在这种关系中的人才是主体。因而从价值的角度看,价值主体处于关系的中心,对其他事物起到支配的作用,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