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大力推进普及九年义教育工作,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在逐年增加,全省只有少数县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甘肃省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对“普九”工作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坚持“普九”工作20 余年。1986—1990年是全面规划、分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1991—2000年是实施“两基”、全面推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2001—2005年是全面实施“两基”攻坚阶段;2006年起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阶段。
甘肃省大力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2003年10月,全省所有87 个县(市、区)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近几年来,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逐年增加。从2001年58 个县,占全省县(市、区)总数87 个的66.67%,增加到2006年底的74 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5.06%。截至2006年底,全省尚有13 个县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案例:甘肃省教育厅采取“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推进“两基”攻坚工作
2004年,甘肃省教育厅在甘肃省“两基”攻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位一体”结对帮扶“两基”攻坚县的工作模式。省教育厅组织机关处室、厅直单位和大专院校,“实行一处一县、一单位一县、一校一县”的结对形式,帮助2004—2007年实现“两基”的17 个县制订“两基”攻坚规划,进行校园规划设计,开展教师培训和远程教育,指导项目工程建设。
图38 2000—2006年甘肃省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数
甘肃省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已到最后攻坚的时刻,尚余的未普及九年教育的13 个县基本上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县和边远县。
图39 2000—2006年甘肃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
从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来看,2001年普及义务教育的县区覆盖了全省人口的70.68%;到2006年底,普及义务教育的县区覆盖了全省人口的89.42%。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13 个县区仅占全省人口的10.58%。
2.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
在甘肃省,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是甘肃省教育整体发展的重点。同样,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也是教育公平化的体现。甘肃省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实施对口帮扶、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甘肃省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建立起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予以保障。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截至2004年底,全省教师工资管理上收到县的累计达到84 个,占全省县总数的97%;教师人事管理上收到县的累计达到81 个,占全省县总数的93%,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由以乡镇为主向以县为主的根本性转变。农村教师工资得到保障,工作积极性大大增强。
健全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2004年起,省财政连续4年每年安排2 000 万元,甘肃省发展计划委每年安排1 000 万元,省教育厅每年安排1 000 万元的“两基”攻坚专项经费,对“两基”攻坚县进行重点扶持。2005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支出达到105 亿元,比2004年的92.8 亿元增长13.15%,比2000年的46 亿增长59 亿元;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预计达到74 亿元,比2004年的65.64 亿元增长13.01%,在2000年37 亿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2005年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达到4.2%,达到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较好地支撑了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1年至2005年,中央给甘肃每年的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达4.5 亿元,有效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2005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通知》规定县级政府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即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经费全部由中央、省财政按8 ∶2 的比例承担;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公用经费由中央和地方按照免学杂费资金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 ∶5 比例共同承担。此外,中央、省级财政补助公用经费13 387 万元,中央拨付校舍维修资金12 100 万元,省各级政府配套12 100 万元用于59 个县的校舍维修。
案例:“两免一补”项目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争取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了使“两免一补”政策落到实处,甘肃省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的通知》《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实施暂行办法》和《甘肃省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开展“两免一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市(州)、县(市、区)结合实际制订了“两免一补”相关实施细则,成立了补助金发放领导小组和国家免费教科书发放评定委员会,明确了评定办法、款物发放程序等,建立考核责任制度,顺利实施了“两免一补”的评定、公示、发放工作。各级财政都设立了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帮助学校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 2005年,甘肃省87 个县(市、区)有180 多万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了中央免费教科书政策资助;43 个国贫县(市、区)有近102 万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了中央免费教科书和免杂费政策资助。2006年春季,219.212 4 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享受到了国家提供的免费教科书,占甘肃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50%以上。同时,甘肃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为401.352 5 万名学生免除杂费34 573.75 万元,为53.556 5 万名寄宿生提供了生活费补助资金6 400 万元。2006年,甘肃省共投入免费教科书资金13 794 万元,杂费资金69 547.7 万元,补助住宿生生活费资金12 800万元,全省87 个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6 692 所学校的406 万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16 497 所学校的262 万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了免费教科书,53万多名贫困学生得到了生活补助,平均每个校学生减免186元,初中生减免264元,有3.8 万多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2)调整学校布局结构
甘肃是一个地广人稀的省份,部分地区由于耕地贫乏、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等因素,很多中小学生源稀少、师资短缺,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为了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促农村教育健康、均衡发展,国家实施了“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4年至2007年,国家计划安排甘肃省工程专项资金8 亿元,省、市(州)、县(市、区)级配套8 900 万元,合计8.89 亿元。截至2006年,国家已安排甘肃省专项资金5 亿元,333 个项目学校已开工建设,56 个项目学校已交付使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各地本着“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互相学习、借鉴,采取不同措施调整学校布局。
案例
兰州市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具体采取了如下措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服务半径不足2.5 公里的原则上予以调整合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乡镇为单位和几个行政村联片举办寄宿制小学;人口居住分散,因地形、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入学困难的,虽不超过5 公里,设复式小学或低年级教学点;一年级适龄入学儿童为三人或三人以下的学校,原则上不再设班。初中布局调整原则上一个乡镇办一所初中,鼓励人口少、距离较近的乡镇连片举办规模较大的独立初中。截至2006年,全市共撤并农村小学115 所(含教学点),初中7 所。
截至2006年,全省共撤并农村中小学2 500 所(含教学点)。调整后的学校布局合理、资源得到优化,有效促进了全民教育质量的提高。此外,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为减轻贫困学生的生活负担,实施了贫困住宿生补贴制度。截至2006年,共投入12 800 万元,53 万贫困住宿生得到了生活补助,家长对此较为满意,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案例
永昌县在调整中,撤并34 所小学和6 所中学。永昌县六坝中学的1 022 名学生全部寄宿,即使住在学校旁边的家长也把孩子送来寄宿。据该校教师说,学生寄宿后,实行补贴政策,不仅没有增加家长负担,还起到了“解放农村劳动力”的额外作用。
但是,也要看到,学校布局调整之后,许多村学和教学点撤并,使得许多村寨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对扫盲工作和幼儿教育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实施对口帮扶
图40
由于教育投入、居民经济收入、自然环境、教育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甘肃省城乡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甘肃省认真组织实施了“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省内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支援贫困地区学校工程”,通过“结对子”“手拉手”“定点帮扶”等措施加大省内对口帮扶支教工作力度。各级扶贫单位通过资金扶持、捐赠图书、培训教师等手段帮助贫困地区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为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城市各级政府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城市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扩大了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并积极开展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此外,建立了全省跨区域城乡教师交流制度,选派优秀城镇教师到农村边远地区支教;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案例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现有区属学校105 所,全区80%以上的学校分布于农村,其中大部分学校位于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交通极为不便的后山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缺乏、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低,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而城区学校办学相对集中,教育管理、教学质量、设施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师资素质较好,教师总量相对过剩。
针对上述情况,七里河区教育局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进”为目标,发挥城区学校的优势,采取“轮岗支教”“对口帮扶”等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农村学校大力支持和帮助,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具体措施是:
一、开展“轮岗支教”,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城区学校每年派1~2 名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到农村后山学校支教,每期2年。
二、实施“对口帮扶”,促进农村学校发展
七里河小学等22 所城区中小学直接与农村的王家庄小学等22 所中小学间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并提出五条措施:一是城区学校根据本校的经济情况,尽最大可能对农村学校给予经费支持,为农村学校添置设备,购买教辅读物,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城区学校将富余的桌凳、仪器、电教设备等无偿支援农村学校。三是城区学校每年至少要派出1 名教师赴农村学校轮岗支教。四是城区学校要选派本校的业务骨干、教学新秀定期不定期地送教下乡,为农村学校进行教学示范指导。五是城乡学校师生之间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
(4)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甘肃省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中西部中小学师资培训示范项目”“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等重大项目支持下,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案例: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取得的成果
——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专业教师条件亟待加强。截至2005年底,甘肃省中小学校计算机总台数为179 955 台,比2000年的30 792 台翻了近6 番;生机比达到29.9:1,比2000年的145.5:1 提高了近5 倍。2005年高中、初中和小学学生的生机比分别为12.9∶1、20.3∶1 和46.0∶1。有校园网的学校819 所,约占全省中小学校的3%,其中农村中小学校有524 所。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7 527名,占全省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其中小学4 236 名,中学3 291 名。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启动。
——“试点项目”全面完成,项目建设科学规范。
——“远教工程”全面实施,全省大部农村地区受益。
——教育信息传输功能又显新进展,县级教育城域网建设出现新突破。
——教师培训向基层一线延伸。
3.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甘肃省有2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7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相对较差,推进民族教育是甘肃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甘肃省在制订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政策、建设寄宿制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办民族班、发挥宗教人士作用、改进双语教学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
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地区“两基”取得了积极进展。2003年,少数民族地区全部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2006年底,少数民族地区21 个县(市)中已有12 个县(市)实现了“两基”。到目前为止,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女童入学率达到96%。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女童入学率达96%。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的文盲率为40.33%,比1990年下降了24.53 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60.82%;临夏回族自治州成人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的63.67%下降为45.88%,下降了18.79 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29.51%。
案例:甘肃少数民族“两基”达标第一县——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因地处肃州(酒泉)以南而得名。该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线,东西长650 千米,南北宽120 千米~200 千米,总面积20 456 平方千米。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辖2 个镇、6 个乡,境内居有裕固、藏、蒙古、回等共11个民族。全县总人口35 932 人,女性人口17 585 人,少数民族人口20 031 人,占55.75%。少数民族中裕固族9 577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65%。
2006年底,全县有幼儿园1 所,小学28 所,初中8 所,高中1 所。幼儿园入园人数634 人,入园率达到89.9%;小学在校生3 151 人,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8%;初中在校生1 334 人,毛入学率达到72.2%。青壮年文盲人数209 人,占总人口的0.6%;成人文盲为184 人,文盲率为0.53%。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为98.6%,初中升高中升学率为78.9%。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以牧为主的牧业县,畜牧业在自治县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畜牧业流动性大的特点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肃南县政府和教育部门从提高全县各民族素质,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工作的发展,大力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工作。经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不懈努力,1993年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4年实现了扫除青壮年文盲,1997年提前两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1999年和2002年又先后两年通过了省地教育督导团对“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复查验收。
近几年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在甘肃省的少数民族县中率先实现“两基”的基础上,稳固教育发展中已取得的成绩,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为了推进和大力发展民族教育,肃南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政府重视,职责落实
(1)落实“两基”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3)建立健全教育工作责任制。(4)规范学校和办学单位的教育行为。(5)大力实施扶贫助学工程。(6)加大督查力度。
2.多渠道筹资,改善办学条件。
4.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学校管理。(www.xing528.com)
6.大力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7.重视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制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政策
甘肃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决定实施一系列加快改革发展民族教育的硬性举措,如:从2004年起,每年投入专项资金400 万元,用于扶持少数民族牧区和边远山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每年从省内高等院校、普通中专、发达地区中小学抽调100 名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少数民族地区每年选派100 名教师到发达地区学校挂职学习;5年内建设10 个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2个乡镇学校信息站、13 个教育信息化项目等。并明确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即:2003年,玛曲县、东乡县、积石山县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实现“普初”目标;2004年,永靖县、天祝县,2005年,合作市、临夏县、临潭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少数民族地区40%以上的县实现“两基”目标;2006年,张家川县、迭部县、舟曲县,2007年,康乐县、夏河县,2008年,广河县、和政县、卓尼县,2010年,东乡县、积石山县、玛曲县、碌曲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甘南州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藏区教育发展文件,制订了促进甘南教育快速发展的特殊措施,即将“两免一补”政策延伸到玛曲、碌曲、迭部3 个牧业县。肃北县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村贫困生实行“四免一补”,阿克塞县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全免费教育,大大减轻了农牧民的教育负担,适龄儿童入学人数不断增长。
案例:原甘肃省临潭县教育局局长马永祥同志献身“两基攻坚”事业
马永祥,男,汉族,甘肃临潭县新城镇人,出生于1964年6月。1981年7月张掖师专毕业后,分配到临潭一中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以来,历任临潭一中副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书记兼校长等职。1992年、2002年获甘肃省“园丁奖”,1995年5月被甘南州人民政府聘任为中学高级教师。2001年2月调任临潭县教育局局长,2006年2月13日病故。
马永祥同志担任县教育局局长不久,工作上的挑战就接踵而至: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刻不容缓;省州确定临潭县在2005年实现“两基”攻坚目标,任务重重。为实现“两基”攻坚目标,他到每一个乡镇和学校调查摸底,特别是到教学点或村学,每次都是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常常是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大家劝他少下乡,但他却说:“教育局长要是不下学校,怎么能做到对全县教育状况心中有数呢?教育质量如何提高,“两基”目标又如何实现呢?”
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临潭县严格实行了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双向承包责任制度、“小学送中学接”制度、学额巩固责任制度、学籍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和一票否决制等六项制度,层层签订了《防辍保学责任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和辍学适龄少年儿童劝返工作。
为使全县教育教学设施落后、办学条件差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转变,他把项目的实施作为加快“普九”进程、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工作,先后争取并组织实施了“二期义教工程”“远程教育”“中欧援助”“援藏”等项目,并通过增加财政投入、部门帮建、贷款建校、干部职工集资、群众自愿捐资、工程队垫资等措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他的努力,全县共修建各类项目学校84所,总投资5 221 万元。2005年10月,临潭县“两基”达标顺利通过验收。
马永祥同志上有70 多岁的父母需要照顾,下有儿女需要抚养,经济上并不宽裕,但他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却大方得令人感动。直到弥留之际,他还惦记着偏僻乡村小学的建设和自己帮扶的几名贫困学生。
2006年2月13日,一心牵挂临潭教育事业的马永祥同志走完了他43 岁的人生里程。
(2)建设寄宿制学校
图41
根据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群众冬春季定点居住、夏秋随牧群游牧的特点,甘肃省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寄宿制中小学。2000年,全省10个牧业县、116 个牧业乡中,每个县建成了一所寄宿制中学,每个乡建成了一所寄宿制小学。同时,在部分林区和农区为集中办学和解决学生路途遥远的问题,也建设了一批寄宿制完全中学。从2003年开始,省级财政设立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和牧区寄宿制中小学建设专项资金,每年400 万元,有力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在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全部落实了寄宿生每天一元的生活补助费,部分县还提高了寄宿生的生活补助费。如玛曲县中、小学生每月生活补助分别提高到70 元和50 元;碌曲县中小学生每月生活补助分别提高到60 元和30 元。寄宿制学校充分发挥了集中授课的优势,有效解决了农牧民子女上学路途遥远、负担过重的问题,有力调动了农牧民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牧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大大提高。如天祝县的初中入学率由1997年的56%提高到了2006年的95.16%,巩固率和毕业率分别达到98.9%和99.2%,初等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更是达到了99.7%、99.9%和100%,天祝也成为甘肃第一个实现“两基”的藏族县。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甘肃省各级政府在建设高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建立了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机制。省教育厅发文规定,自2004年起,从省内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每年抽调100 名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少数民族地区每年选派100 名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临夏州在全州所有学校推行了以“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制度改革。州直及几个县(市)学校从每个教师的每月工资津贴中拿出100~200 元与工作业绩挂钩,按照优教优酬的的原则,以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为标准施行再分配,有力调动了教师努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截至2006年,全州中小学公开选拔、聘任中小学校长612 名,1 235 所学校全面推行了内部绩效工资制,占全州学校总数的85.7%;对9 280 名教职工进行了聘任和续聘,占全州教职工总数的57%。天祝县近三年从应届师范类毕业生中公开选聘教师628 名(其中中师225 名,大专321 名,本科82 名),有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甘南州有920多名教师分别在西北师大、西北民大、兰州城市学院等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同时,各民族市、县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临夏州以中英项目自主开发的16 种教师培训教材为依托,以项目资金为后盾,开展了以参与式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全员培训。先后培训教师43 200 多人次,4 个项目县的教师都接受了约20天的参与式教学培训。通过培训,他们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更加自如。
(4)开办民族班
在积极推动民族地区全民教育发展的同时,甘肃省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力度,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全民教育可持续发展配备了充足人才。在办好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临夏中学、合作一中、武威一中、张掖中学、酒泉中学、平凉一中等学校的少数民族高中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又在白银一中设立了甘南民族班,新建了合作一中;同时,加大了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等高校民族班建设,扩大本科师范院校在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的数量。
(5)发挥宗教人士作用
图42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对群众的影响非常大。长期以来,由于宗教文化对群众教育理念的影响,加之群众生活普遍比较困难,“入学难”的问题始终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各地义务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两基”攻坚中,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部门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差异性和艰巨性特征,把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作为“两基”攻坚的重中之重,依托民族宗教人士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大抓劝返和控辍保学工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
案例:张家川县发挥宗教人士力量,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
图43
甘肃省张家川县作为全国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占总人口69.4%的回族群众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在“两基”攻坚工作中,政府和教育部门从实际出发,一是始终坚持把抓“两基”攻坚,促进教育发展作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的有效途径,充分挖掘民族宗教工作在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中的潜在优势和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民族宗教部门和伊协等各宗教团体的职能,教育引导广大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的理念,适时举办了以“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义务教育”为主题的伊协委员、宗教人士法制政策培训班,号召全县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积极投身“两基”攻坚,为发展义务教育做贡献。二是充分发挥宗教教义与经典的积极教化作用,大抓劝返控辍保学工作。在“两基”攻坚中,广大宗教界人士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全力配合劝返工作。一些德高望重的知名阿訇言传身教,登门劝返,发挥了积极的表率作用。县政协副主席、张川镇清真西大寺教长张成林阿訇将自己身边念经的8 名失学满拉及时劝返回校;龙山镇清真西大寺教长李元珍阿訇先后登门劝返13 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市政协委员、恭门镇清真北大寺教长崔民权阿訇深入辍学打工的女童家中反复劝返,排忧解难,亲自送女童上学,在当地传为佳话。三是坚持把宗教教化与法律规范和行政推促有机结合,全力推进劝返工作。充分利用宗教人士参与“两基”攻坚的有效契机,适时组织三次大规模集中劝返活动,抽调千名干部包村到户、包劝到人。全县共劝返失辍学中小学生4 972 人,其中宗教人士直接劝返流失学生896 人,占劝返总数的25.3%。宗教人士在“两基”攻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6)改进双语教学
截至2005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共有308 所,学习双语的学生31 218 人。其中,开展藏汉双语教学的学校有301 所,学生30 807 人;开展蒙汉双语教学的学校三所,学生333 人;开展哈汉双语教学的学校4 所,学生78人。在推进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在加强民族语文授课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民族语文的教材建设的同时,各县、市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全民教育的发展。
案例: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双语教学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双语教学实行小学以汉语为主,加授藏语文与英语,中学以汉语为主,加授藏语文与英语,辅之以藏语为主,加授汉语和英语的教学模式。在师资配备方面,通过“对等招生”和“外出培训”等途径基本配齐师资。目前小学和初中的双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2%。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天祝县通过争取项目支持发展学校,自编了《华锐中小学口语教材》《小学拼音附加教材》《藏语语音教材》等乡土教材,极大地提高了双语教学的教学实效,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双语教育体系。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积极与有关省区协作,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实施项目,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甘肃省认真执行和完成国家安排的各项教育项目和工程,并在教育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争取国际机构教育项目的援助。国家安排的项目和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甘肃省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改变了甘肃省基础教育的面貌。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经费的不足,同时还引进了“制订学校发展计划、参与式教学”等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的素质。实施国家和国际项目,有力地促进了甘肃省基础教育的发展。
甘肃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的发展。为了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甘肃省除了认真执行和完成国家安排的各项教育项目和工程外,还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寻求国际合作,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近年来,甘肃省执行和实施的国家项目和国际项目主要有:
(1)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案例:甘肃省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组织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国家2004年至2007年安排甘肃省专项工程资金8 亿元,甘肃省安排配套资金8 900 万元,合计8.89 亿元。计划为566 所初中和小学修建教室、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辅用房,并配备课桌椅、学生用床和设备、图书等。工程已于2004年启动。
(2)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案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甘肃省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于2001年正式启动。国家和省级规划投资4.2 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8 亿元,省级1.4 亿元。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在项目县改扩建学校、培训校长教师、课桌椅与信息技术设备配备、贫困学生救助等。
(3)中央补助教育基建投资项目
2003年,中央补助甘肃教育基本建设投资项目主要有师范教育、高中建设、特殊教育、特殊困难、职业技术教育、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计划投资62 963 万元,其中中央补助投资18 235 万元。
(4)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
2003年下半年起,甘肃省开始组织实施西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项目由国家投入建设经费约3 500 万元,以三种模式覆盖甘肃省14 个市(州)76 个县,4 066 所中小学,项目学校占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的21.56%,有123 万学生受益,占全省农村中小学学生总数的29.46%。
(5)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
案例: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GBEP)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GBEP)是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的一项教育援助合作项目。项目由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DFID)提供援助资金1 120 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5 亿元),项目启动于1999年12月,原计划5年,后决定延期一年,并增加经费130 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 750 万元),于2005年结束。
为了扩散一期项目(GBEP)成果,促进项目成果在甘肃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教育厅提出项目成果扩散建议,经甘肃省政府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多次协商,英国政府于2005年底正式批准立项“中—英甘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项目”。项目由英国国际发展部提供资金625 万英镑(按现行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8 700 万元),实施期为4年。项目已于2006年4月正式启动。2010年以前在甘肃普及基础教育,达到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标准县的比例从73%提高到100%。
项目的目的是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以此帮助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减少教育中的不公平。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将在全省、全国以及国际上进行推广。项目主要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族地区)的4 个最贫困县(东乡、和政、积石山、康乐)实施。项目管理由甘肃省教育厅负责,英国剑桥教育咨询公司(CEC)通过一支包括国内和国际专家组成的专家队伍提供技术支持。
图44
项目针对四个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低入学率、低巩固率、高辍学率,尤其是女童入学率很低;(2)女童入学率低,女教师的比例过低;(3)高昂的收费和直接成本;(4)教育质量低下;(5)教育管理水平落后等开展研究。其基本策略是:针对体制变革入手,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强调干预行动的系统性、连贯性。整个项目由十余个部分组成。两个关键领域是学校发展计划和参与式教学。
项目成果:
——中英项目为临夏州的东乡、康乐、和政、积石山县投入经费,改善四县部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项目实施了贫困学生助学金制度。
——项目围绕开展的多个领域的众多活动,开发了多种培训教材和适合儿童阅读的补充读物。
——中英项目引进并全面推广了“参与式”教学。
——项目致力于甘肃省教师培训机构的能力建设。
(6)中国—欧盟甘肃基础教育项目
中国—欧盟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是中国政府与欧盟欧洲委员会合作的教育扶贫项目,也是欧盟在中国实施的唯一大型基础教育项目。项目由甘肃省人民政府负责执行,于2001年9月1日在西北师范大学启动。总资金为1 700 万欧元,其中欧方援助1 500 万欧元。计划于2006年12月31日结束,执行期为5年半。项目分布在甘肃省原41 个国家级贫困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