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高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发展方向

当代高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发展方向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育理念应将重点放在“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优质人才和促进人才的科学发展”两个方面。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人们试图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教育理念去对体育教学实践进行指导,以使体育素质教育获得新的发展。

当代高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发展方向

(一)层次性和延续性方向发展

新时期,各种体育教育理念与体育教学思想不断涌现,这些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在不同程度上都推动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如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使体育教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促进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就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来说,教学对象是体育教育发展改革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之间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从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可以看出,体育教学理念表现在各年龄阶段体育教学重点倾向性相似,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用和组织安排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地区特点等,这些都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进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

新时期的体育教育改革应该重视学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教育理念上,要重视教育的层次性与各阶段的延续性,通过体育教学的科学组织与实施,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为依据对相应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构建,使之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以科学把握教学改革目标和教学改革方向,进一步优化教学改革进程控制,不断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育人的效果。

(二)人文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方向发展

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从唯“生物体育观”转向了“三维体育观”(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构成),这就使得体育在健身、竞技、娱乐、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使我国体育教学在传授“三基”、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朝着多元化的目标和功能方向发展。

在充分借鉴和引进休闲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等的基础上,我国体育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此外,在2008 年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人文奥运理念已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奥林匹克运动也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未来学校体育会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迈进和发展,会更加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全面发展,以“人文体育观”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将会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价值。(www.xing528.com)

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的关注,其重要的一点在于关注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育理念应将重点放在“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优质人才和促进人才的科学发展”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形势下,体育教育只有改变以往的“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而走向“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的道路,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念和意识,着重培养和提高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够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应不断强调教育的育人作用,通过体育教育促进现代人才的培养与科学、持续发展。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接受正确的体育观念的教育,使学生得到锻炼身体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对体育运动对人体短期、长期的各种影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观念上使学生把参与体育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作为成为现代社会人才的一种基本素质进行培养与提高。

(三)教育理念的综合化方向发展

21 世纪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发展迅速,高校体育教育也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革新观念,以科学的、合理的、人性化的教育观念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让学生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获得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当前,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中的新的教育理念,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人们试图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教育理念去对体育教学实践进行指导,以使体育素质教育获得新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从其他相关理论中对“合理内核”加以汲取和吸收,以不断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于人的全面教育,所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确立“健康第“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体育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中,要始终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地位放在首位,这两个教育理念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轻易动摇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合总结来讲,素质教育离不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前者是后者的发展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