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这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参照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共同规律而做出的战略选择。
首先,城镇化是融合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城乡分割与对立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我国现代化整体推进的最大障碍,也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最大难题。这种分割与对立不仅将广大农村排斥在现代化的大门之外,而且严重制约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它引起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工农业结构和城乡人口结构严重错位;阻碍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程度加剧、市场需求不足、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城市病”和“农村病”并重等一系列问题。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改变二元结构状况,促进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出路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而小城镇则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轴心。小城镇面向城市、农村两个领域,上联城市,下靠农村,是城乡之间的联系纽带。它具有交通枢纽功能,物资、信息、资金集散功能和文化、服务辐射等多种功能,作为“乡村之首”,它是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极和增长点,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城市之尾”,它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并起着将城市先进的产品、技术、信息等向农村地区传递,将农产品向城市输送的双向交流作用,促进城乡生产生活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作为现代文明的载体,它使进入小城镇的农民不自觉地在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提高现代文明素质,养成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协调的生活方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小城镇崛起的实践证明,小城镇的发展,将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产网络、流通网络、交通网络、科技文化教育网络、金融信贷与经济信息网络等,把城乡有机地联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整体,逐步实现城乡之间在制度、管理体制、市场、产业和社会文明等各方面的接轨,促使城乡一体化向现代化的目标挺进。
其次,城镇化是促进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小城镇在推进农村现代化中的作用有:①推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小城镇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大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缓解人地矛盾,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小城镇联系城乡,有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能大大拓展农业产前产后的空间,通过城镇大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大型专业化农副产品市场的带动,将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同时,小城镇通过对农村提供科技、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以工补农、支持农村建设等形式对农业进行反哺,将极大地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进程。②促进传统乡镇企业的整体升级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以小城镇为依托,对乡村工业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解决“户户点火”的农村工业分散无序状态,使工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得以聚集,不仅能解决生态、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且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业生产能力,促进乡村工业的大发展。③启动内需的“杠杆”。城镇化滞后,是我国过早出现经济相对过剩、市场持久疲软的根本原因。理论界普遍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我国的城镇化却只达到工业化初期的水平如果城镇化率每提高1%,就可以转移50万农村人口,并形成12亿多元的购买力,创造5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可见,小城镇将是拉力极大、时效较长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小城镇,启动内需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www.xing528.com)
再次,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人口城镇化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有5亿多人,一般认为剩余劳动力有2亿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1/4,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集约化经营及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剩余劳动力还会增加。因此,将这些富余劳动力分离出来,转移到非农产业上去,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现有大中城市不可能容纳这支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同时国家也不可能通过新建城市来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功能,试想如果将这近2亿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进入城市,则要新建100万人口的城市200个或能容纳50万人口的城市400个,需要投资数万亿元,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按照以往的做法进行就地转移,即让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留在农村就地经商办企业,这虽然可以避免因人口大量机械转移而带来的社会问题,但这种模式易形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小而全”局面,增加发展非农产业的公共成本,既浪费土地、污染环境,又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势必延缓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相比之下,只有大力发展小城镇,吸收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城镇经济,才是现实而科学的选择。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工业技术层次和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吸纳劳动力的费用和基础设施费用也就比较低。据有关专家测算,大城市安排一个劳动力就业,仅生产方面的投资就需要1.5万元,而小城镇只需0.4万元,而且小城镇可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更多地吸纳就业人口。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6万个小城镇,如果每个小城镇多吸纳5000人,则可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些劳动力进入小城镇专门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实现了由农民向城镇市民身份的彻底转换,加快了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同时,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还能够吸引一部分需要转移的城市产业进入小城镇,部分城镇剩余劳动力(包括一部分层次较高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也可相应流向小城镇。这样,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使“城市—城镇—农村”围绕小城镇这一轴心,更加协调发展。可见,小城镇在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实现人口城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最后,城镇化还是传播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促进农民自身现代化的根本出路。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农民自身的现代化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面临的关键难题,小城镇的发展则为推进中国农民现代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熔炉”作用。小城镇相对集中和比较健全的学校、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电影院和有线电视等文化教育机构与设施,有利于开展各种教育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利于不断提高进城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水准;小城镇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大大加强了城乡间物资、技术、人才、信息的交流,现代优秀文化和先进文明也不断向小城镇传播,进城农民经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与洗礼,将变得视野开阔,逐步改变长期形成的封闭、保守、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实现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的现代化。而且,农民进入城镇生活,通过享受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如成套住房、电话、自来水、洗衣机、冰箱、煤气等,客观上将彻底改变他们传统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推动他们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