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民健身体系研究:保障元素分析

全民健身体系研究:保障元素分析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4.1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设施保障元素1.统筹规划,构建群众体育生活设施保障依据现代城市群众健身活动的发展现状,体育设施应当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闲暇时间等的体育运动需要。

全民健身体系研究:保障元素分析

体育设施是进行健身活动的场所,包括建筑物与空地,以及为健身活动所设置的设备的总称。体育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群众体育设施是进行群众体育的场所。在各式各样的群众体育设施里,每个人都在寻找、挑选、修正与实践着自己的运动方式。体育场地设施的保障是制约群众体育开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满足群众的体育健康促进需要,应该从两方面加以重视与管理:其一,灵活运用现有的体育设施与场地,充分提高利用率;其二,要科学建设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设施网络。

2.2.4.1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设施保障元素

1.统筹规划,构建群众体育生活设施保障

依据现代城市群众健身活动的发展现状,体育设施应当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闲暇时间等的体育运动需要。因此,城市群众的健身活动设施主要围绕在社区层次中。

2.构建完整、完善的社区体育设施

在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中,要不断完善体育健身场所、社区公共场地以及社区健身中心、俱乐部等。

(1)建设完善的群众体育健身苑

体育健身场所是指建设在居民附近的户外体育运动设施,其占地面积一般较小,其中的设施建设简便易学,正是它所具备的这些方便、实用等优势,使得体育健身场所在群众的健身服务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备户外特征的社区体育设施常受到人为、天气等因素的损害,故要定期对其进行更新和建设,确保体育设施的可持续利用。另外,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要严格遵照建筑安全和规划规定,在保证充足的预留共用场地基础下,增设和完善居民周边的体育运动设施,为群众晨、晚锻炼活动提供便利的环境。

(2)加强对社区公共场地的建设

为了弥补体育健身苑面积小、体育设施简单的不足,可加强对社区公共场地的建设,在面积相对较大的场地可以增设适合老年人、青少年、中年人等更多的健身人群的体育锻炼需求。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首先,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用地时,要充分考虑公共场地的预留问题;在占地面积较大的体育健身苑地,可适当地增设适合群众身体发展特征的体育器械,拓宽健身苑地的功能和价值,这种拓展与优化方法还可以缓解目前城市土地紧张的现状;政府部门可通过调控,使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下达相关政策,使群众尽量能够免费或最低消费地获得体育健身的需求。

3.与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协同建设社区健身康复中心

在社区建设健康康复中心,使得群众将体育健身、康复训练、娱乐休闲、卫生保健等活动融为一体,逐步完善适合群众体育健康的促进服务。体育设施的建设应当与社区卫生中心相结合,与老龄委等部门协同规划科学合理的健身康复中心,并统筹管理和组织健身中心的发展,通过多部门的合作与管理,充分发挥出健身康复中心的功能,彰显出“中心”的最优化价值。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逐渐完善和改良,其中有一项措施就是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和管理,从而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体系。群众常见慢性疾病的康复必定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点服务内容,因此,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建设健身康复中心已发展成为当今建设体育中心服务的发展趋向。其功能不仅对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还对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便利的锻炼环境,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互助互利的原则,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在社区体育建设中心设置群众健康评估室、体检室、体育康复室等专业医疗部门,从而为群众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提供咨询与指导。

4.充分开发体育设施的功能

若想更深一步发挥体育设施的功能,就需要在合理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群众常利用的健身路径、公园、社区、公共活动中心等场所的设施进行开发和改造,拓宽其建设范围,发挥其多元化功能,这是目前解决群众健身活动场地紧张的最佳方法。例如,经过实践调查发现,许多群众对社区等健身器械的单一性训练内容感到枯燥,这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群众的锻炼积极性,为了增添体育锻炼内容,可建设诸如乒乓球台、益智类等设施。另外,针对晚上进行健身活动的群众,应增设适当的照明设施,从而为体育健康服务创造更优越的环境,这些措施在一定的锻炼空间中开拓了更大的利用空间。最后,还可以通过政府调控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对外开放体育设施资源,为群众的体育健康服务提供便利。

为了进一步促进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地方政府可以对所属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的机构采取相应的“购买服务”措施,为群众提供补助与便利。政府部门可以根据体育设施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开放类别、项目、数量和时间来准确衡量成本经费,并由政府部门予以补助,不仅促进了体育设施的开放,还提高了服务质量。总之,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和经济的逐步提高,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为全民健身服务提供更大的扶持,保证体育健康促进设施的逐渐完善。

2.2.4.2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资金保障元素

充裕的资金是保障群众体育健康促进体系中的基础,关系到健康服务体系是否能正常运营,资金的保障特性是由现代经济社会所决定的。为了推广全民健身服务的发展,并充分利用社会的一切有利资源,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做基础。

一般来说,群众体育资金的来源保障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个渠道。直接投资是指直接经济投资,如财政拨款、社会集资,而间接投资是指没有资金的直流流动,是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优惠政策,目的是鼓励和促进社会各界对群众的关心与支持,发展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资金的直接来源主要分为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集资两部分。

1.直接投资

(1)政府体育投资

政府体育投资包括中央政府体育投资与地方政府体育投资,国家投资是群众体育发展资金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的体育投资在国家预算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呈上升趋势。而且由于体育有扩大地区影响,促进社会生产,活跃人民文化生活,推动市政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因此,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乐于进行体育投资,在西方国家政府对大众体育的投入中,地方政府的投入远远超过中央政府。

从目前全国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用于开展群众体育方面的经费少,全国人均体育经费偏低,而且地方政府体育投资比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体育经费匮乏问题尤其显著。另外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间体育的投入差距很大,经济发达省市地区的投入大大超过经济欠发达或贫困地区,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经济上的投入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体育运动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好、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资金投入较多,群众体育组织“自我造血”能力也较强,群众体育开展较广泛。相比经济落后地区,有些地区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群众体育运动自然得不到重视。如此一来,地区间群众体育发展基础的差距会越来越明显,这将不利于我国体育运动发展。

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适时适量地增加体育经费,合理配置,是加快发展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理由有三:

①我国体育的基础差、底子薄,仅就体育场地的建设而言,我国公共体育场地数量不足、设施陈旧落后的状况相当严重,体育和其他事业一样,要打好基础,逐渐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②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社会能够提供给体育事业的资金也很有限,不能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故仍需以国家拨款为主。

③现阶段体育事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就其内部结构而言,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相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加上竞技体育在市场经济中的广泛宣传效应,因而社会提供给体育事业的资金内部结构比例也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在竞赛体育中的投入资金比例远大于对学校体育、群众体育,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也是用于搞竞赛活动,远远未适应广大群众对体育的需求,需要依靠国家拨款加以调整。

(2)社会体育投资

在我国群众体育投资结构中,政府投资仍是群众体育投资的主体,社会投资所占比例较小,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群众体育存在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在当前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仍沿袭过去“等、靠、要”的传统思想来开展群众体育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必须拓宽渠道,广开财路,把国家拨款和社会集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群众体育资金社会化、多元化。社会集资的主要途径包括居民消费、企业赞助、社会各界捐赠和资助、发行体育彩票、大力发展群众健身服务业、建立体育基金等。

①居民消费

居民体育消费,指的是为满足居民个人生活和健身需要而耗费的体育物质产品、体育劳务产品和体育信息产品,它是大众生活的一个方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的好坏,社会产品的丰富与否,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体育消费的发展,制约体育消费的形式。

在我国群众体育的经费来源渠道中,居民的体育消费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经济相对落后,这是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还没有根本转变,广大的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十分保守,思想上顾虑较多。另外,我国群众健身活动社会化程度较低,表现为体育人口少、健身活动场地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群众体育消费。因此,我们应当加强体育消费行为的舆论宣传力度,培育健康意识,正确引导体育消费行为,鼓励大众化的中、低层体育消费,倾注精力来扶持群众的体育消费市场。

②企业赞助(www.xing528.com)

体育赞助是指为体育赛事、运动队、公共体育场地或公益性健身活动等提供一定数额的现金、实物、技术或相关劳务等的支持,赞助使体育与企业获得了双赢,赞助是合作双方各取所需、相得益彰之举。

③社会捐资

社会捐资是指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对群众体育以资金或实物形式的捐赠与赠予。捐赠不同于赞助,捐赠是不附加任何回报条件的无偿赠送。捐赠款项的单位数额一般不多,零星分散,但是在举办各种群众健身活动时,尤其在举办较大规模活动时,社会捐资仍是一种必要而且重要的集资方式。目前我国设立了“全民健身专项资金”“体育设施建设与维修专项资金”等专项基金,能够逐步增加资本积累,为扩大再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需要。

④体育彩票

发行体育彩票是国际流行做法,它是依靠群众筹集体育资金的有效途径,是走向体育市场投资多元化的一种形式。体育彩票的发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体育资金需求增长与国家投入不足的矛盾,正因如此,运用发行彩票的方式吸收社会游资,弥补国家财力不足,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普遍采取的措施。

发行体育彩票不仅可以筹措部分体育经费,扶持地方体育建设,还能增强全民体育意识,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但同时也有不利之处,彩票会助长一部分人投机的侥幸心理,出现一些违规操作等问题。因此,规范彩票市场,加强彩票管理,对于推动体育彩票长期稳定的发展,保障群众体育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十分重要的。

2.间接投资

在体育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中,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世界许多国家对体育运动发展的经济支持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向“点金术”的角色过渡。政府所谓的“点金术”就是指对那些致力于推动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力量(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实施经济优惠政策,如资金优惠、税收优惠、土地优惠、人才引进优惠等。政府提供各种优惠政策,调动和提高了社会力量对体育投资的积极性,从而拓宽了集资渠道,推动体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多元化发展。具体措施一般包括:

(1)贷款援助

贷款是银行信贷资金运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群众体育产业发展初期获得外部资金的主要方式。政府一般以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主要方式帮助群众体育经营机构获得贷款,为其提供启动资金。

(2)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财政分配的一种特定形式。它是国家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经常性财政支出之外,对经济组织和劳动者所实行的一种临时性、局部性的补助支出。一般采用价格补贴和就业补贴两种形式。

①价格补贴

为了扶持群众体育的发展,使之有个良好的起步,价格补贴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手段。体育场地、运动设施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投资,经营者往往为了尽快收回投资或贷款,把消费费用定得较高,使普通消费者难以长期承受,这必然阻碍群众体育健康发展。如果政府在初期能够给予价格上的补贴,使诸如门票价格降下来,这样能吸引更多的人去消费,从而带动群众体育发展。

②就业补贴

这种补贴方式是通过为员工提供上岗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培训等费用,对一些公益性的群众体育组织实施补贴。

(3)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通常主要采用降低税率或减免税收能手段,在我国群众体育产业发展初期,国家采取降低和减免营业税、所得税能形式,能够鼓励更多的企业、个人参与群众体育产业经营开发,是一种有效的资金扶持手段。

(4)其他公共政策

为了保障体育的投入,加快体育发展,政府制定了其他一些公共政策。例如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对社区运动场所应达到的面积、群众健身运动场所的标准等进行规定,通过对经营决策做出某些限制,解决了社区居民运动场地建设、经营、管理和维护的问题;规定各级政府要把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此外有些省市规定各级财政对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每年增长幅度应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2.2.4.3 群众体育资金使用

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三部门联合发文规定,体育总局安排体育彩票公益金的60%用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40%用于弥补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由此就有了后来人称六四开的体育经费分配计划。从近年体育资金投放比例看,健身计划在各级体育部门的体育经费中所占的比重在大幅度增加,用于“全民健身计划”的资金远远大于“奥运争光计划”,群众体育运动受到重视。群众体育资金的使用一般分为两个部分:

1.一般事业

包括负责群众体育运动的体育行政机关、各单项协会以及省市各单项协会人员工资、行政补助与事业费。

2.特定事业

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在深化体育改革的实践中提出来的重大举措,旨在加强全民健身工作,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近几年我国群众体育,除去行政费用外,其余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各级群体部门切实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作为工作重点,保证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第一、二期工程已经基本实现。资金的使用主要分为场地、组织、活动三个环节。

第一,建身边的场地。体育场地是群众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条件,近几年在改善群众健身活动条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直接的一个途径是建设“全民健身工程”。按项目种类、特色、人口和地区规模等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包括以室外综合健身器材为主要内容的普通型“全民健身路径”和以运动项目为主体的专项型“全民健身路径”。第二类是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根据地域范围或人口数量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建居民小区级的“全民健身中心”、街道级的“全民健身中心”、市辖区级的“全民健身中心”和城市级的“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主题公园”等。第三类是建设“雪炭工程”。重点扶持西部地区、三峡库区、老少边穷地区、资源枯竭地区和大工业基地建设体育设施,推动这些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第四类是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基地”。主要用于群众体育设施、西部雪炭工程(14个资源枯竭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建设。

第二,抓身边的组织。体育组织是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保障,如何扩大和提高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及其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是影响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和构建群众健身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群众工作中特别要加强遍布城乡、直接服务于群众的体育指导站点、晨晚练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组织(街道办事处)、群众体育俱乐部等的组织建设。

第三,搞身边的活动。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是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的具体措施。离开“活动”,体育工作就失去了生命力。选取开展的项目一般要符合几个基本条件:覆盖面广(在全国或大部分省区市开展)、参与人数多;已形成传统,定期开展,效果明显;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影响力大,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资金不足,采取社会资助的形式较困难。在开展群众健身活动方面重点搞好“四类活动”:第一类,搞好具有影响力、号召力、轰动效应的“品牌”活动,通过“品牌”活动,造声势、造影响,从而达到强化和提高群众的健身意识,动员和吸引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目的;第二类,搞好具有特色的活动,如湖南省以湘江一带为纽带,组织的龙舟、划船等特色运动项目,此类活动目前主要由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负责组织,市场培育较好,能够自给自足;第三类,搞好广场和公园健身活动;第四类,搞好民族民间传统健身活动。

2.2.4.4 群众体育资金的分配

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性,政府公共投资不可能照顾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群众体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就成为关键的问题。

一般讲,西方经济学中评价经济状态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公平,二是效率。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做权衡选择时,我们更多的是以分配合理化为原则,在相对平等的前提下追求较大的效率,或者在某一个既定公平目标的前提下,使效率上的损失最小。

在群众体育资源的分配与使用上,应该考虑到区域体育发展格局,从实际出发,梯度推进。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行群众体育现代化探索,抓住体育运动特色项目的有利时机,积极支持各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体育,同时给予贫困地区和弱势人群更多的资金扶持。而对于那些经济基础好的地区与组织,更多地给予政策支持,通过一些经济政策鼓励“自我造血”,自主推动群众体育运动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