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驻外记者:敬业传递准确及时新闻

驻外记者:敬业传递准确及时新闻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驻外记者所报道的新闻是否准确、及时,这些看似最为基本的新闻价值要求,其实最为考验记者的敬业精神。具体到驻外记者方面,能否及时获取到准确的新闻消息源并在第一时间发回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正是驻外记者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警方在与劫持者僵持了10余个小时后发起突袭,最终结束了这起劫持事件。

驻外记者:敬业传递准确及时新闻

驻外记者所报道的新闻是否准确、及时,这些看似最为基本的新闻价值要求,其实最为考验记者的敬业精神。从准确性来说,要想准确把握国际事件的报道方向,首先要对事件的国际关系背景有深入研究,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记者在平日里勤于学习和积累。而对于获取到的新闻线索和消息源也不能完全采信,匆匆发稿了事。一定要权衡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并进行多方核实,因为有时即便是亲眼所见,也未必能全面地了解事实。

消息来源所提供的信息有时并不准确,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或许是这个消息源只了解到了事件的一部分情况,并不能准确严谨地把握整个事件;也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不便向记者提供精准确实的信息,所以对自己提供的消息进行了模糊化处理。例如,“9·11事件”发生后,在媒体对于伤亡人数的最初报道中,“死亡的人数达到10000人。在随后几个星期里,新闻工作者仍然报道此次事件死亡的人数达到7000人,但在2001年11月,纽约警方将此次事件的死亡人数定在3702人。在此次袭击事件1年后,官方报告的死亡人数减少到:纽约2801人,五角大楼184人,宾夕法尼亚40人,再加上19名劫机犯,在纽约死亡人数的总数中,怀疑幸存者人数在35~40人。因为新闻工作者已经做出了某种假设,而且没有用心去进行核实,因为他们依据了不准确的简报,抑或由于没有时间进行核实,所以,不准确的现象可能会出现在报道中”[29]。当然,对于灾难伤亡人数的报道也确实存在其特殊性,由于对死伤人数的统计总是随着救援工作的不断深入而实时变化,一旦发生次生灾害,相关的统计就变得难上加难。这就需要记者持续跟进事件进展,从警察局、消防局、医院以及政府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信息。

以新华社驻喀布尔分社记者闫亮的经验为例。“每次发生塔利班自杀式爆炸袭击、路边炸弹或是武装冲突,阿富汗官方会公布国民军和警察的死伤情况,塔利班会发布袭击者给阿富汗政府军造成的伤亡,如果人员伤亡中还有北约士兵的死伤情况,一般而言,北约伤亡由北约发言人对外公布。然而,即便是同一起事件,3家机构公布的情况几乎均不一样,通常情况下,阿富汗官方公布的安全部队伤亡情况会保守一些,而塔利班公布的数字会夸大一些,而对己方的伤亡数字则相对保守,只有北约的消息源相对准确。究其原因则在于,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反政府武装之间其实也在上演着一场媒体大战,双方均通过媒体,借助新闻发布会声明,夸大战果,弱化失败。夹在中间的则是记者,如何处理?往往,作为通讯社记者,我会选择以北约和阿富汗官方消息为源头发布,对塔利班声明也会提及,一则可以尽量接近事实,守住新闻的生命线;二则可以‘平衡’报道,给读者留有解读的空间。此外,也不至于在报道过程中出现向政府‘一面倒’的情形,给反政府武装留下‘把柄’,为以后的新闻报道制造障碍[30]

再以新华社为例。1986年11月,有人在朝鲜半岛的“三八线”附近听到朝鲜方向传来了好像是哀乐的声音,这一消息使某些媒体的新闻记者误以为是金日成去世了,西方通讯社在得到此信息后“如获至宝”,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匆匆对外发布了金日成的“死讯”。与之相比,新华社记者在进行了冷静的观察和分析后认定朝鲜方面并未发生重大变故,因此没有跟风报道。时隔不久,蒙古代表团访问朝鲜时金日成亲自到机场迎接,新华社瞅准时机在第一时间对此次外交活动进行了报道,使传言不攻自破,而新华社也因此博得了业界的好评。“一家土耳其报纸的负责人找到新华社说:‘我们报纸所有的竞争对手都用了西方通讯社的消息,只有我们用来自新华社的消息,而只有我们的消息才是正确的,感谢新华社!’”[31](www.xing528.com)

时效是新闻生产的生命线,也是新闻竞争的核心所在,尤其对于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新闻首发、首报更是极具新闻价值。对于报道国际新闻的媒体来说,“首发量”的多少更是直接反映了媒体海外布点设站的覆盖面和技术装备水平、驻外记者的能力素养以及媒体总部和驻外记者站的协调配合能力,等等。具体到驻外记者方面,能否及时获取到准确的新闻消息源并在第一时间发回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正是驻外记者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2012年4月6日上午,载有28名中国船员的中国南京远洋公司“祥华门”号货轮在伊朗海域遭索马里海盗劫持,几个小时后他们被赶来营救的伊朗海军成功解救。为了报道这起突发事件,各路媒体都在拼抢时效,其中就有新华社驻德黑兰分社记者何光海。据新华社国际部时政室编辑刘黎的描述,当时“前后方都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进入‘作战状态’。8点多,何光海从停泊在阿巴斯港附近水域的‘祥华门’号上用手机给时政室打来电话。由于船上无法上网,而且他们几位记者随身携带的电脑电量有限,他只能口述发稿。根据他的口述,我们整理发出消息《中国驻伊朗大使登船探望获救中国船员》。10点多,何光海再次打来电话,将采访几位船员的情况口述给我们。此时,通信信号变得很差,虽然电话两端的我们都心急如焚,但从阿曼湾传来的声音如海妖歌声般缥缈,时断时续,令电话这端一边录音一边做笔记的我几欲抓狂。讲着讲着,电话不时会突然掉线,只好挂上,等前方再拨过来。断线、拨打、再断线、再拨打的7个回合‘不懈搏斗’后,何光海终于完成了口述。一篇1200多字的《通讯:惊魂9小时——获救中国船员讲述与索马里海盗智斗脱险经历》赶在12点48分发出”[32]

2014年12月1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内发生了人质劫持事件。警方在与劫持者僵持了10余个小时后发起突袭,最终结束了这起劫持事件。当时,新华社英文记者骆珺和同伴正在悉尼休假,获悉事件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使用手机向后方编辑部抢发事件的图文信息。随后,她们与先一步到达的悉尼分社同事会合,分社首席记者张小军尽管肋骨骨折依旧坐镇现场指挥报道。“很快,有关悉尼人质劫持事件的最新动态消息就以文字、图片和微视频等形式通过新华社各大平台和终端向国内和世界传播,通过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和国内外社交平台都能以多语种随时查看这一重大事件的进展。”[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