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草原蒙古族舞蹈文化研究成果

草原蒙古族舞蹈文化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蒙古族舞蹈文化的独特审美蒙古族舞蹈文化独特的草原文化审美是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爽热情、粗犷豪放是蒙古族人民的基本性格,也是蒙古族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究其来源应该是马背上的草原生活经历的集中体现。“马舞”是马背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蒙古族舞蹈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草原蒙古族舞蹈文化研究成果

蒙古族草原文化在我国北方民族文化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的草原歌曲在中国民族歌坛上已经唱响了大江南北,蒙古族舞蹈更是以其豪迈的气质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蒙古”一词最开始只是一个氏族或部落的名称,经过历史上长期的战争以及文化的变异融合,逐渐成为众多草原部落共同使用的名称,现分布于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分地区、新疆、河北、河南、青海等北方草原地区。传统的蒙古族以草原和游牧生活为主,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他们有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名字—“马背上的民族”。现在生活在草原上的内蒙古民族人民,继承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草原生活习俗,传承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又由于蒙古族人民分布的地理位置非常广阔,与我国多个省份或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区域接壤,所以蒙古族人民在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共融中吸收了多种文化的精髓,并在文化融合中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

(一)蒙古族舞蹈的生活属性和民族气质

脚下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头顶无边无际的蓝天造就了蒙古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马背上的游牧生活使他们热爱驰骋于大地并向往翱翔于蓝天,这种民族性格特质在蒙古族的舞蹈文化的发展中,逐渐成为表达生活的基本艺术法则。因此我们常常能够在蒙古族舞蹈的服饰、动作或者道具中看到马或者鹰的模拟动作和舞蹈形象,蒙古族人民把他们的生存习俗、民族性格和民族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舞蹈当中,他们在草原生活中积累的一点一滴都最终凝聚成了热情、豪爽、勇敢的民族气质,成就了独特的蒙古族舞蹈艺术。

与其他民族舞蹈的创作并没有太大不同,蒙古族的舞蹈艺术也是对于自然和生活的再现。“肩部动作”和“骑马步法”是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通过对舞蹈基本动作的命名我们就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内容,比如“挤奶肩”“勒马肩”“驯马步”“大跳扬骑步”“马蹄点步”等,基本上将蒙古族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内容融入民族舞蹈语言中。这对于舞蹈创作者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精神表达,对于观众来说,也能通过这些十分生活化的舞蹈词汇感受到鲜明的蒙古族民族色彩和蒙古族人民独具特色的行为方式。

除了语言特征以外,蒙古族舞蹈在其他方面也充分显示出了本民族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在民族舞蹈发展和变异的历史大背景下,蒙古族舞蹈文化始终以体现蒙古族人民的游牧生活为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蒙古族舞蹈展现出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审美个性。蒙古族舞蹈不仅体现出了蒙古族人民“草原骄子”的气质,还将草原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与生活体验也传递了出来,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形神统一”完美地呈现了蒙古族舞蹈的精髓与灵魂。《牧马舞》和《鄂尔多斯》是我国蒙古族比较著名的两个舞蹈作品,这两个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创作者将蒙古族人民的特殊区域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热情奔放的民族特性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这既对艺术来源做出了说明,也使艺术作品本身实现得更加完整。作为历史与时代的产物,蒙古族舞蹈独特的民族风格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以至于蒙古族舞蹈文化在我国各地都有广泛的传播与影响,民族性是其舞蹈艺术得以快速发展的动力,也将成为蒙古族舞蹈文化走向世界艺术舞台的有力推动因素。

(二)蒙古族舞蹈文化的独特审美(www.xing528.com)

蒙古族舞蹈文化独特的草原文化审美是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爽热情、粗犷豪放是蒙古族人民的基本性格,也是蒙古族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究其来源应该是马背上的草原生活经历的集中体现。比如说蒙古族舞蹈在整体体态上的略微后倾以及松弛自如的肩部动作和稳健有力的腿部动作,男子舞蹈中刚劲豪迈的动作和厚重深沉的气质,女子舞蹈动作的沉醉富丽都是蒙古族舞蹈艺术与众不同的文化内容。快吸慢呼的呼吸方法,即重拍上缓缓吐气是蒙古族舞蹈在行进中独特的气息控制模式[5],给人以非常扎实、稳健、厚重的印象,这些气息控制对塑造草原人物和展现草原生活情境密切相关。通过有效控制气息来体现舞蹈动作的力度和韵味,是蒙古族舞蹈豪迈彪悍、稳重矫健的审美个性之一。

在舞蹈动作上,蒙古族舞蹈的独特审美也是十分值得我们注意的。舞蹈中的情意是通过艺术化的直观的肢体语言来体现的,舞蹈本身的艺术价值也是通过生动的外在形象和动态变化体现出来的。从这个方面来看,蒙古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在动作上所追求的审美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其中“动肩”和“马步”是较为典型的两个动作。“马步”是马舞中的基本步法,是一种模拟动物的行为方式,是现实中马步的艺术性升华,并衍生出了不同种类的步伐类型,如马蹄步、马奔步等。在著名的蒙古族经典舞蹈作品《奔腾》中,舞蹈演员就是通过大量的马步变化动作表现出了蒙古族人民草原马背生活的彪悍雄壮的美感。相比于“马步”来说,很多其他民族舞蹈中也有动肩动作,但是蒙古族舞蹈动肩动作中的“绕臂”“甩臂”“柔臂”等更能给人挺拔豪迈的美感,能体现出蒙古族舞蹈的民族特性,展现着独特的蒙古族舞蹈韵味。

(三)蒙古族舞蹈的发展与传承

关于蒙古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这里我们分别从“传承”和“发展”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具体来说,传承是民族后代对传统舞蹈的继承,我们以蒙古族“马舞”为例进行说明;发展则是传统民族舞蹈在新时代舞蹈文化背景下的现代化发展,我们以蒙古族的“萨满舞”为例进行说明。

“马舞”是蒙古族舞蹈草原文化代代相传的独特产物,马舞的起源与蒙古族的地域、生活、娱乐甚至是战争都息息相关,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马就相当于该民族的两条腿。他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内容都是通过骑马开展的,因此作为一种舞蹈艺术形式,马舞所反映出的必然是蒙古族人们生活的基本内涵。蒙古族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信仰以及娱乐精神共同构成了“马舞”的艺术形式,今天我们在很多岩石壁画中还能看到蒙古族“马舞”的很多艺术留存,并从中得到艺术的启示。《奔腾》《驯马舞》《鄂尔多斯》以及《牧马舞》等都是蒙古族艺术家对马舞进行艺术加工后得到的经典舞蹈艺术作品,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坚强的意志、高远的理想和乐天的追求。“马舞”是马背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蒙古族舞蹈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萨满舞”是蒙古族的宗教舞蹈,它富有宗教仪式感,为现代学者提供了很多追溯蒙古族信仰历史的有用资料。萨满教作为蒙古族的原始信仰,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对它充满了敬畏崇拜之心,他们认为萨满教拥有着本民族最崇高的权利和威望。“萨满舞”的起源应该是原始时期的某种“模仿”行为,“萨满舞”可以分为“拟兽而舞”和“耍鼓而舞”两种形式。所谓“拟兽而舞”,是对古人图腾崇拜的表达,具有“神”或“神秘”的文化特征;而“耍鼓而舞”则是“萨满舞”的具体化形式,鼓作为驱疫逐鬼的法器成为“萨满舞”中的重要道具,由此可以推测,“萨满舞”来源于古代早期的专业萨满法师训练。在今天的蒙古族“萨满舞”中,宗教意义和图腾崇拜已经淡化了,“萨满舞”作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经常出现在招待游客的舞台上,“拟兽而舞”和“耍鼓而舞”现在只作为留存下来的艺术形式而活跃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萨满舞”作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应该得到大力保护,还要在传承中不断地创新发展,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历久弥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