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考虑不同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结合民族舞蹈的实际发展现状,总结出划分民族文化的综合要素,包括舞蹈形式的主要特点、民族舞蹈的具体功能和性质。其中,民族舞蹈的具体功能和性质包括:自娱娱乐型和专业表演型、婚丧嫁娶社会礼仪性习俗舞蹈、民间的信仰宗教式舞蹈、其他类型的民间舞蹈等。
综上所述,我们以民族文化的综合要素为标准,将民族舞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汉族的主要舞蹈类型
1.秧歌
顾名思义,是劳动者在农田耕地劳作时表现的歌唱和舞蹈。表演的人在钉有踏板的木跷上行走,带有杂技效果。较著名的有东北的大秧歌;陕西高跷秧歌;甘肃的毛秧歌;山西的晋北踢鼓子秧歌、晋南花鼓、晋中左权小花戏;山东的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小荡子秧歌;河北的冀东地秧歌、定县秧歌等。
2.花灯
花灯主要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贵州、云南和湖北等省较为流行。有秀山灯、印江灯、独山灯、贵阳灯、遵义灯、安顺灯、玉溪灯、松明灯、昆明灯、建水灯、姚安灯、恩施灯等。至于花灯是何时产生的,目前还没有最后的定论。然而,自清朝以来,作为民间社火中的一种歌舞,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原本是一种集体歌舞来表达采茶生活,其表现形式与明清以来传入湖南、江西、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移民形成的东南采茶歌舞极为相似。在西南省份的汉族和多民族地区,一到元宵节,每天晚上灯笼都挂上,每个家庭都喜欢灯笼。一支由十到二十人组成的灯队,在唱灯之前,先到村庄下的“灯柱”预告节目。当天表演时,用红灯笼打开了路,接着是由灯笼队中的演员唱灯。大部分曲调来源于明清民歌,地方民歌以小调为主。在一些多民族地区,花灯结合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旋律和语言因素,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
3.花鼓
花鼓在全国广泛流行,表演者自己打鼓,鼓声与动作是舞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安徽凤阳花鼓、湖北三棒鼓、山东鞭鼓、山西沁源花鼓、陕南羊皮鼓、闽台车鼓、北部省太平鼓等。南方流行的花鼓歌舞从二人到三人不等,舞者不打鼓,如:湖南花鼓、江苏花鼓、扬州花鼓、安徽花鼓灯、陕西花鼓等;小歌舞综合表演,如江西嘉湖花鼓等。
4.采茶、花挑
茶叶生产区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广西、广东、湖北和湖南。明代浙江有“采茶”民间歌舞,清朝开始出现完整的采茶歌舞[2]。演出形式因地制宜,有二三人唱歌跳舞,十几人团体歌舞,小歌舞系列等。内容描述和歌颂茶山的风景或茶农的采茶生活。曲调来源于茶歌、民歌、小调、明清民歌。从江西陇南茶歌和遂川民歌演变而来的采茶歌,作为采茶母歌,已成为各种采茶歌舞的核心曲调。
5.高跷
高跷在汉代被称为“百戏”,在金代被称为“乔人”,在唐代被称为“长高跷”,在宋代被称为“踏板高跷”,在清代被称为“高跷”。目前,在汉族地区广泛分布。
6.拉花
拉花起源于元代,在冀西地区的乡村流行,最初表现出穷人反抗政府欺凌和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每年,当农历月空闲的时候,就开始排练,从元宵节到第一个月结束,村民互相表演。舞者六人以上,人数成双成对,由男子扮演男女角色,男角服饰、帽具有古代蒙古族特色,面画菊花,据说象征着丰收。女性的服饰与古代汉族相似,脸上有梅花,据说象征着抵抗精神。
7.春牛舞
春牛舞起源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当时已有“春牛迎春”的习俗。春初那天,村民买了泥塑春牛互相赠给对方,祈求春耕好运。这种舞蹈现在流行于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春节期间,村里组织“春牛队”。有的戴着牛头面具拉牛,有的拿鞭子驱赶牛,两边的人都像农民、农妇和孩子一样,进行播种、唱歌、跳舞;有的人戴着牛形道具模拟各种牛群的活动和跳舞,有的人在村头院子里系着竹子或布牛模型,人们到处唱歌跳舞,用锣鼓伴奏。“春牛舞”的曲调大部分来自当地民歌小调。
8.霸王鞭
霸王鞭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此舞表现为:人们手拿镶嵌铜钱的竹竿或彩棍,边歌唱边敲打自身各部进行舞蹈。兴盛于清末民国时期,淮河中下游水患连年不断,灾民在背井离乡流动乞讨中产生了这种歌舞形式。最初的“钱棍”是在富裕家庭门前轰赶恶狗的自卫长棍,后为能获得富人施舍,将长棍改造,使其成为敲打、摇动可作响的舞具“霸王鞭”,通过敲打自身肩、膝、手、足各部位,配以吉利话或家乡小调的演唱,逐渐成为“卖艺为生”的手段。该种歌舞表演形式无论流传于何方,大多以长约九十厘米的竹棍上镶嵌可晃动作响铜钱为舞具,配以歌舞、地方小戏片段或说唱。
9.旱船(www.xing528.com)
跑旱船在唐代便有记载。五代和宋代,《折红莲队》和《采莲队》的大型旱船歌舞曾在宫廷表演。由宋至清记载渐多,至今仍盛行于民间,在节庆时穿插在游行的文艺演出队伍中表演。有“跑旱船”“荡湖船”“采莲船”等不同名称。多由二人进行表演,一人扮渔妇立于船中,另一人扮艄公在旁划桨撑篙,或碎步圆场,也可演唱乡间民歌小曲,如《小拜年》《绣门帘》等。
10.莲花落
莲花落(lào)又称“落子”“乐子”“十不闲”等,流行于全国各地,以华北和江南最盛。旧为行乞手段。早先由二至四人表演,女的右手打竹板,左手敲五块竹板穿成的折子,脚踩木制小脚“寸子”,男的舞霸王鞭,边舞、边打、边唱。多采用流行时调演唱,如《尼姑思凡》《双情郎》《绣手绢》《小寡妇上坟》等。后吸收戏曲、器乐、武术等因素,表演人数增加,分为武落子与文落子,有固定的表演场所“落子馆”。文落子舞蹈动作较简单,常采用民歌联缀演唱;武落子较少歌唱,以男演员的武打动作为主,多用打击乐伴奏。
除上述主要的汉族舞蹈之外,还有龙舞、凤舞、狮舞、虎舞、蝶舞、蚌舞、花鼓灯、灯舞、鼓舞、铜器舞、莲湘、小车、竹马、台阁、盾牌舞、拍胸、老背少、假面舞、舞判、假官戏、扇舞、伞舞等汉族特色舞蹈。
(二)少数民族的主要舞蹈类型
1.打歌
打歌主要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的彝、白、傈僳、拉祜、纳西、普米、哈尼以及佤、布朗、傣等民族中,其中以彝、白、傈僳等族最为盛行。打歌有跳歌、跳鼓、跳乐、跳月、跳笙等十余种别称。有歌舞结合、乐舞结合与歌舞乐结合三种形式,也有个别地区,如:云南怒江白族勒墨人的打歌,无歌唱与器乐伴奏,人们仅围成圆圈跳无声的舞蹈。按另一种分类方式,可分为叙事性打歌与抒情性打歌。叙事性打歌采用简单的舞步与叙事性歌舞结合而成,如云南大理州洱源县西山白族和云龙县彝族罗武人的打歌调,一般在结婚、建墓、盖房三种场合举行。抒情性打歌多在火把节、春节、插花节、三月会等传统节日跳唱,往往吸引不同地域、民族人们共同参与,为便于交流,常采用汉语演唱,曲调多来自本地或传入的山歌小调,既有共性特征,又有地域特殊风格。常用多曲联缀方式演奏(唱),多则数十首。常用月琴、竹笛、小三弦、葫芦笙等乐器伴奏。
2.芦笙舞
芦笙舞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部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瑶族、壮族、彝族、拉祜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布朗族、傣族等民族地区,随行的有芦笙或葫芦笙等乐器。芦笙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葫芦笙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四川。自明代以来,芦笙逐渐被广泛使用。苗族、水族、侗族等民族的芦笙舞更具有代表性。其乐舞表演形式如下:一是芦笙在圆心吹奏,几十个人围着芦笙成圆圈跳舞;二是组成“芒筒芦笙”乐队,不同型号的芦笙层层包围、吹舞;三是踏歌芦笙,吹奏者也是舞蹈者,边吹芦笙边起舞;四是芦笙技巧舞,由吹奏者独舞,动作技巧难度大,有独创性。芦笙音乐有舞蹈音乐、仪式音乐、叙事音乐和吹歌等类别,所有这些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与舞蹈相结合。舞蹈音乐常用套曲或套曲体裁形式,包括和声、复调等多种因素,音乐极其丰富,风格因地制宜。
广西侗族把边吹芦笙边作舞的“芦笙舞”统称为“多伦”,其中包括“自娱性芦笙舞”和“表演性芦笙舞”两类。而在“自娱性芦笙舞”中又有青年男女进行交谊、择偶的“伦堂”和芦笙队之间进行竞赛的“伦哈”两大类。侗族各寨所跳的“芦笙舞”,基本都源于人们早时在春播前与秋收后,向神灵和先祖进行祭祀,祈求获得农事顺畅、五谷丰登的祭祀性仪式舞蹈。除愉悦神灵外,也为少男少女提供相识、传情达意的机会,使“芦笙舞”逐渐具有“自娱”和“择偶”的双层属性。随着时代的演进,“芦笙舞”的祭祀性逐渐减弱,慢慢转变为节日与闲暇时的自娱性或竞赛性舞蹈。“伦堂”多以圆圈形式进行男女集体舞蹈,地点一般在本寨“鼓楼”前的广场举行,但山区的侗族仍到山顶的“坪”上进行“踩堂”。
3.铜鼓舞
铜鼓舞流行于南方壮、苗、侗、瑶、水、布依、黎、傣、佤、彝、白、土家等民族地区。云南万家坝(公元前8—9世纪)、石寨山(公元前6—7世纪)等地古墓葬均有铜鼓出土,在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广泛流传。铜鼓古代曾作为宗教祭祀、军乐、炊具、贡品、货币等使用,同时也用于歌舞娱乐。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祖先属于“白月”的后裔,由于早期的捕鱼和狩猎,他们崇拜水鸟。到宋代,壮族基本上是农耕。由于人们熟悉雷雨前青蛙不断歌唱的自然现象,便恭敬地称青蛙为“天宫主人”和“雷神之子”。为了获得雨水和确保丰收,人们崇拜青蛙并视其为神。每当在雨祭中出现干旱时,除了为天神和雷神祈祷外,人们还必须大力敲击铜鼓,借助响亮的鼓声惊吓雷神,撒上阵雨,同时模拟青蛙的姿势,经常跳舞和招待神。“铜鼓”不仅是壮族人民心中用来祭祀的“器物”,“铜鼓舞”也被赋予了预言命运、祈求幸福的神秘色彩,人们在结婚、庆祝和娱乐时,弹奏铜鼓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舞蹈形式。
4.象脚鼓舞
象脚鼓舞在云南西南部的傣族、景颇族等民族地区很受欢迎。大多数都是在泼水节、闭门节、开斋节等宗教性质的节日中举行。从狭义上说,象脚鼓舞是指一个人用象脚鼓表演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它必须伴随着苏铁进行表演。此外,傣族的孔雀舞、嘎光舞、象脚鼓舞,阿昌的“祥莫”、布朗的“跳摆”、景颇族的“整首歌”(新家舞)、迪恩的“方舞”“鸡舞”,以及拉祜、佤族、哈尼等民族的象脚,还有必须伴随象脚鼓和钹。
5.锅庄舞
锅庄舞是藏族的民间舞蹈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的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等地区。主要在传统节日中或者在亲朋聚会的时候进行表演。舞蹈时,没有音乐伴奏,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蹈组成,一般由男女各半,呈半圆拉手成圈,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队形按顺时针行进,舞步比较简单,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飞翔,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具有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
除了上述广泛流传多地的民族民间舞蹈外,各民族也有其特有的舞蹈,如蒙古族的安代、筷子舞、萨吾尔登;纳西族的东巴舞;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彝族的烟盒舞;土家族的摆手舞、毛古斯;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刀郎,回族、撒拉族的宴席舞;朝鲜族的农乐舞、长鼓舞、扇舞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